00190 中国旅游地理 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试题(00190)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第3页 (共3页 )
C.京 津 冀 旅 游 区
D.华 南 旅 游 区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第1页 (共3页 )
8.有 “海 天 佛 国 ”之 称 的 是
A.九 华 山 风 景 区
B.普 陀 山 风 景 区
C.嵩 山 风 景 区
D.崂 山 风 景 区
9.山 东 泰 山 被 列 为 下 列 哪 种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5.下 列 河 流 中 是 我 国 南 部 最 大 河 流 的 是
A.珠 江
B.长 江
C.闽 江
D.怒 江
6.歌 墟 是 哪 个 民 族 流 行 的 一 种 集 体 歌 唱 文 艺 形 式
A.藏 族
B.壮 族
C.侗 族
D.纳 西 族
7.外 八 庙 位 于
A.黄 河 中 下 游 旅 游 区
B.青 藏 旅 游 区
五 、简 答 题 (本 大 题 共 5 小 题 ,每 小 题 6 分 ,共 30 分 )
29.简 述 黄 河 中 下 游 旅 游 区 主 要 名 塔 旅 游 资 源 。
30.简 述 博 物 馆 的 类 型 体 系 。
31.简 述 中 国 旅 游 区 划 的 基 本 原 则 。
32.简 述 西 北 、内 蒙 古 旅 游 区 的 主 要 游 览 城 市 。
. D.神农架
阿尔金山
15.下 列 景 区 是 高 山 湖 泊 的 是
A.西 湖
B.日 月 潭
C.东 湖
D.千 岛 湖
E.天 山 天 池
16.下 列 景 区 属 于 江 南 型 园 林 的 是
A.颐 和 园
B.外 八 庙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发展旅游业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受其形成的原因。
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
从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以适应“新旅游”时代需要和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主,讲清中国旅游资源和各分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件、实用性和针对性,注意课堂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尽量采用示范教学和地图教学等手段。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旅游资源基本常识1、知识点(1)概念;(2)旅游资源的分类;(3)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法规的内涵及特点。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的是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评价方法。
作业以课后思考题为主。
3、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2)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3)熟悉旅游资源(旅游地)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
(二)自然旅游1、知识点(1)地貌旅游资源;(2)水体旅游资源。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况,主要余绍了我国地貌与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况。
通过案例分析与观看光碟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地貌和湖泊、泉水、瀑布旅游资源的特点。
作业以课后思考题为主。
3、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地貌和湖泊、泉水、瀑布的概念;(2)熟悉地貌和湖泊的分类;(3)熟悉我国主要地貌与水体旅游资源。
(三)人文旅游资源1、知识点(1)历史遗迹旅游资源;(2)古建筑旅游资源;(3)古陵墓旅游资源;(4)宗教文化旅游资源;(5)社会风情旅游资源。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代码:0019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区域旅游地理学范畴,它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各旅游区布局等问题。
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兼顾相关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
它本着力求真实反映中国及各旅游分区的旅游要素及旅游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出发点,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设置本课程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
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熟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的典型风景名胜状况,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掌握中国九个一级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它们各自的旅游亚区资源特色,熟悉中国各省市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色,从整体上对我国及其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旅游业现状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的景区景点特色有一个初步又比较正确的认识。
三、与本专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但各门相关知识又不可能在书本中系统介绍,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必须采用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的方法,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以解除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烦恼。
如学到园林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园林史话》、《中国园林美学》之类参考书;学到建筑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建筑史》之类参考书;学到各旅游区介绍的地域特色文化,可阅读《中国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一类的书籍,这样做不仅能将课本知识理解更深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可使学习者在知识素养方面获得一个大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考纲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纲要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学习方法,了解中国八大旅游区的区域概况,理解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掌握各旅游区的典型景观。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判断能力,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准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内容;理解,要求考生能解释会判断;掌握,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具体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第一模块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内容、实用价值,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旅游资源的概念,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考试要求:项目一解读中国旅游地理1.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实用价值。
3.了解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项目二中国的旅游资源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旅游资源分类。
2.掌握中国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石英砂岩地貌、火山熔岩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的分布及代表景观。
3.了解我国长江、黄河的概况。
4.掌握五大历史名泉、三大瀑布、海滨旅游资源“4S”的含义。
5.理解雾凇、雨凇、佛光、极光、蜃景的概念及代表景观。
6.了解肉眼观看日食的安全方法。
7.了解我国著名的古树名木和特有的“化石植物”。
8.掌握人文旅游资源分类。
9.掌握中国“九大古都”“三大宫殿建筑群”“三大名楼”“四大石桥”“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四大石窟”的涵义。
10.了解我国著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筑城历史及主要组成部分。
11.理解驰道、驿道、栈道的涵义。
12.掌握园林的概念及园林的代表景观。
第二模块中国的八大旅游区考试内容:我国八大旅游区区域概况、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考试要求:项目三华北旅游区1.了解华北旅游区区域概况。
2.理解华北旅游资源特征。
3.掌握华北旅游区主要游览地及景区旅游资源概况和特点:(1)北京市:概况、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
地理7《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地理7《旅游地理》复习提纲一、旅游地理:概念建构
(一)旅游地理概念
1.定义
2.构成要素
3.特征
(二)旅游地理学之发展
1.发展背景
2.发展历史
3.发展机遇
二、旅游地理:理论基础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
1.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旅游环境对旅游活动的作用
3.空间构建中的经济、文化、社会等融合
(二)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理的相互关系
1.旅游行为的影响
2.旅游地理对旅游行为的作用
3.行为构建中的文化、心理、技术等融合
三、旅游地理:研究内容
(一)自然旅游地理
1.自然旅游地格局
2.自然旅游资源与功能
3.自然旅游地开发利用
(二)人文旅游地理
1.人文旅游地格局
2.人文旅游资源与功能
3.人文旅游地开发利用
(三)旅游度量与评价
1.旅游空间格局分析
2.旅游功能分析
3.旅游产业评价
四、旅游地理:实践应用
(一)旅游地理信息技术
1.旅游信息系统
2.旅游空间数据管理
3.旅游空间数据分析
(二)旅游地理规划技术
1.旅游地理规划策略2.旅游地理规划对象3.旅游地理规划技术(三)旅游管理技术1.旅游空间管理。
中国旅游地理大纲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所用教材为庞规荃编著的《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环境、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旅游活动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
旅游地理课内学时为54学时,3学分,由省电大负责组织教学和考试。
本课程期末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10分)、多项选择(1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60分)。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第l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问题: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2章旅游资源名词: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问题:1、旅游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何在?第3章旅游开发名词:旅游开发问题:1、旅游开发应考虑哪些方面的条件?2、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旅游开发有哪些主要类型?第4章旅游业规划问题:1、旅游规划的特点主要有哪些?2、旅游规划的步骤大体分为哪几方面?第二编中国旅游地理总论第l章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名词:自然旅游资源;旅游地理位置;地貌;风景名山;海岸带;海岸带旅游;康乐气候;风景名胜区问题:1、我国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和代表名山是什么?2、熔岩地貌和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3、我国各类名泉风景区有哪些?4、我国如何利用气候环境开发旅游项目?我国主要的天气景观有哪些?5、我国风景名胜可分为几大类?举出代表景区。
6、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哪些类型?第2章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名词:文物;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园林;红色旅游;风土民情;民俗旅游;博物馆。
问题: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哪些?2、我国古代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3、说明我国园林的三大类型和代表园林。
4、我国有哪些民族民俗旅游资源?5、我国博物馆大致可分为哪些类型?第3章交通与旅游名词:旅游线路问题:1、说明发展交通运输与旅游大众化的关系。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旅游地理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代码:00190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1979年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旅游者的规定,不属于我国入境旅游者的是( )A.台湾同胞B.香港同胞C.澳门同胞D.常驻我国一年以上的留学生2.计算我国旅游客流的季节性强度指数R,1990年R=0.90,1997年R=0.72,比较1990年与1997年的R值说明( )A.1990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均匀B.1997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均匀C.1990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不均匀D.1997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不均匀3.按岩性,华山属于哪一类山地景观旅游资源?( )A.花岗岩地貌景观B.丹霞地貌景观C.流纹岩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4.1987年,上海园林学会等单位举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什么花得票最多?( )A.芍药B.牡丹C.梅花D.月季5.松花江畔“江城”吉林市的什么云雾雨露气象景观全国出名?( )A.佛光B.海市蜃楼1C.霞光D.雾凇6.在我国陵寝古墓旅游资源中,唐代帝陵大多采用哪种形式?( )A.土墩墓B.土坑墓C.山陵式墓葬D.“宝城宝顶”式墓葬7.下列对水上旅游交通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安全性能好B.乘坐舒适C.票价较高D.是一种旅行和游览相互调剂的旅游交通方式8.双面绣《小猫》为我国哪一种刺绣的代表作品?( )A.苏绣B.粤绣C.湘绣D.蜀绣9.黄酒是我国特有的饮料酒,下列是绍兴著名黄酒品种的是( )A.龙岩沉缸酒B.加饭酒C.连江元红酒D.即墨老酒10.旅游信息技术应用中的CRS指( )A.计算机预订系统B.全球销售系统C.旅游信息系统D.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11.下列哪一类旅游地图的内容要素要求最齐全?( )A.导游图类B.旅游交通图类C.旅游宣传图类D.旅游管理图类12.广东四座著名的旅游名山是( )A.西樵山、罗浮山、丹霞山、鼎湖山B.西樵山、五指山、丹霞山、鼎湖山C.西樵山、罗浮山、丹霞山、阿里山D.西樵山、罗浮山、天目山、鼎湖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考核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考核教学大纲一、课时分配总学课时:72 学时理论课时:60 学时实践课时:8 学时机动课时: 2 学时考核课时: 2 学时二、命题原则(一)理论课命题原则考核命题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能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按教学大纲要求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分别大致为:5%、20%和75%左右。
2.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40%,较难30%,难10%。
3.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4.试题类型及其结构(1)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题型:①填空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②判断题: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中容易出错和易引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是对还是错的准确判断,这类题目将占全部试题的15%左右。
③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题:前者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
④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作用、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5%左右。
(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实践课命题原则考核命题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代码:0019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区域旅游地理学范畴,它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各旅游区布局等问题。
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兼顾相关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
它本着力求真实反映中国及各旅游分区的旅游要素及旅游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出发点,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设置本课程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
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熟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的典型风景名胜状况,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掌握中国九个一级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它们各自的旅游亚区资源特色,熟悉中国各省市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色,从整体上对我国及其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旅游业现状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的景区景点特色有一个初步又比较正确的认识。
三、与本专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但各门相关知识又不可能在书本中系统介绍,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必须采用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的方法,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以解除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烦恼。
如学到园林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园林史话》、《中国园林美学》之类参考书;学到建筑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建筑史》之类参考书;学到各旅游区介绍的地域特色文化,可阅读《中国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一类的书籍,这样做不仅能将课本知识理解更深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可使学习者在知识素养方面获得一个大的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