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题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卷 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卷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 夜间在室内不宜放置盆栽花卉,这主要是因为()A. 增加了卧室内的温度B. 增加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C. 提高了卧室内的湿度D. 消耗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2. 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绿色要深,是由于()A. 上表皮比下表皮的细胞里含的叶绿体多B. 叶片下面的温度高C.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多D.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少3.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A. 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 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4. 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 呼吸道B. 肺泡C. 血液D. 组织细胞5.“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别是()A. 蓝色蓝色B. 蓝色黄白色C. 黄白色黄白色D. 黄白色蓝色6. 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叶绿体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7.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9.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其中A、B、①、②、③依次为()A.叶绿体、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水B.线粒体、叶绿体、氧气、二氧化碳、水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10. 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1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 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 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A. 淀粉B. 水C. 葡萄糖D. 蛋白质13. 小明为探究植物的呼吸,做了以下实验:将新鲜的两朵康乃馨和微波炉烤干的两朵康乃馨分别用线吊在甲、乙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放在黑色塑料袋里密封放置一昼夜。
考点1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课堂训练题)

考点1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判断题1.为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形成高温环境。
【答案】错【解析】为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环境温度、延长光照时或增加光照强度,这样可以使光合作用加强,减弱呼吸作用,能提高产量。
2.在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干燥。
【答案】对【解析】在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干燥;因为低温、干燥可使呼吸作用减弱,这样种子不易萌发,保住种子内的有机物。
3.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错【解析】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根的呼吸作用。
4.北方农村冬季将蔬菜放入地窖中不保存,每当进入地窖之前会用绳子吊着一盏煤油灯测试地中氧气。
【答案】对【解析】北方农村冬季将蔬菜放入地窖中不保存,每当进入地窖之前会用绳子吊着一盏煤油灯测试地中氧气。
人要下地窖必然要不保证地窖中氧气充足,这样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因为地窖中蔬菜在黑暗地窖里呼吸作用没有停止,地窖的空间里充满了二氧化碳,如果人冒然进入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二、单选题5.下列在农业生产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移栽植物幼苗,根部带土B.增大蔬菜大棚内的昼夜温差C.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D.降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答案】D【解析】A.正确;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保证植物的根部的根尖上的唱的成熟区根毛在根部带上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护,这样当栽种下去很快根尖上的根毛发挥作用。
B.正确;大棚种植蔬菜保持昼夜温差这样可以很好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保存先来,呼吸作用少分解有机物,从而提高大棚的产量。
C.正确;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这样使每棵植物能最大限度的到阳光,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形成更多的有机物。
D.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又称为“气肥法”空中的肥料,因此在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提高更多光合作用的的原料。
北师大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2节 呼吸作用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叶表皮上的结构(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气孔,只在叶的下表皮有分布B.b为保卫细胞,作用是保护植物体C.b的形状和大小改变控制a的开闭D.a的开闭不会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2. 将某株绿色植物移置黑暗中24小时,随后把植株上一片绿叶主叶脉剪断,另一片绿叶叶两面贴上一块不透明的锡纸(如图),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A区、C区不变色,B区变蓝色。
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体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体3. 下列对光合作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无机物B.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D.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4. 下列不属于变态叶的是()A.猪笼草的捕虫叶B.仙人掌的叶刺C.豌豆的叶卷须D.红薯的叶5.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得已广泛应用,下列不属于此应用的是()A.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B.延长光照时间C.对农作物的土壤中肥料进行筛选D.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6. 下图是探究金鱼藻某种生理过程的实验,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A.呼吸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7.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将盛有等量的同种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同一光源不同距离的地方(光源产生的热量对本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计数植物产生的气泡数,可用于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该影响因素是试管编号 1 2 3 4 5光源的距离(cm)10 30 50 70 100每分钟气泡数45 30 19 6 1A.二氧化碳浓度B.氧气浓度C.温度高低D.光照强度8.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种植农作物产量的是A.合理密植B.适当加大昼夜温差C.过量施肥D.增施二氧化碳9. 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起来,从而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什么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氢气10. 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最终都源于:A.吸收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二、填空题11.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来贮存的____________;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让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1.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作物哪种生理活动的强度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2.下列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③和④3.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水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水D.氧气和无机盐4.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为了确定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生存必需氧气的细菌)的临时装片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随后他发现当临时装片整个暴露在光下时,需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甲所示;当在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时,需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绵的叶绿体呈带状,易于观察B.将水绵和需氧细菌首先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内,可以排除实验前环境中氧气的影响C.图乙中,需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表明该部位产生了较多的氧气D.此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7.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往往都离不开它。
植物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其有机物含量增加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 )A.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C.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8.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措施能使植物体积累更多有机物,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A.延长有效光照时间B.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C.合理密植,立体种植D.以上三项都是9.如图表示的是白天发生在植物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656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65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 有东西在眼前晃动时眨眼B. 人在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 看到小说中感人处时流泪2、【题文】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 )A. 所有有生命的因素B. 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C.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D. 地球上的生物3、【题文】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A. 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B. 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C. 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D. 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4、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A. 阴茎B. 阴囊C. 睾丸D. 输精管5、人们往往喜欢早晨或傍晚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锻炼身体,他们认为这两个时间段的空气质量比较好。
如图表示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由此分析,你认为一天当中比较适宜锻炼的时间是A. 早晨6点左右B. 正午12点左右C. 傍晚18点左右D. 都一样6、人口越多,产生的社会财富会越多()A. 正确B. 错误7、血液的组成是A、血浆、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C、血浆、血细胞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动脉是指将血液从____输送到____的血管.9、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出现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月经期间不能参加任何活动.____.10、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它由____和____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是血管,人体中的血管有三种:____、____和____.(2)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____提供的.如图所示,心脏有____个空腔,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3)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4)在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与它相连的血管是____.(5)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含有静脉血的是____、____.(6)血液由左心室射出,流至全身各级血管,最终由____和____回到心脏的右心房的循环途经叫做____.血液由右心室射出,流至肺部毛细血管,最终由____回到心脏的左心房的循环途经叫做____.1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____型、____型、____型和____型四种类型.12、下表是4位成年女性的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目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呼吸 光合 呼吸 呼吸
氧 气 浓 度
呼吸
光合 呼吸
呼吸
P44
P38 P44
拓6
例2 拓7
有 机 物 量
长出叶子 时间 P44 拓9
呼吸作用
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 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 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A. 不移动 二氧化碳 氧气 B. 向左移 C. 向右移 D. 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P44
P44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 浑浊 变浑浊
拓5
拓3
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产生_____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a和b变量是 光.
验证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实验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有氧气 本来有氧气,现在没有氧气 无氧气
P43
能燃烧
基7
不能燃烧
无氧气
有氧气 煮熟的种子
能呼吸
不能呼吸
考点4: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有机物
二氧化碳
P37
直10 直7
呼吸作用
光合=呼吸 开始进行光合
呼吸作用的重要题目呼吸光合呼吸呼吸呼吸光合呼吸呼吸同一棵植物一天内两种物质的测定p44时间长出叶子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右移后向左移呼吸作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机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p37直10开始进行光合光合呼吸
考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细胞利用 氧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 能量 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原料 产物
完整)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完整)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作业第一节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A、海绵细胞B、栅栏细胞C、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A、③①②⑥⑤④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水中的氧气C、提供鱼饵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蛙B、虫C、草D、阳光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A、气孔没有开放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A、不变B、死亡C、变绿D、变白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B、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8.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A、所有活细胞中B、含叶绿体的细胞中C、叶肉细胞中D、叶的细胞中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D、氧气+水—〉二氧化碳+有机物10.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氧气的性质是()A、能使快要熄灭的火势猛烈燃烧起来B、能使火熄灭C、能使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D、能使熄灭的火重新燃起1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A、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B、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 C、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D、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作业第一节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A、海绵细胞B、栅栏细胞C、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小时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A、③①②⑥⑤④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水中的氧气C、提供鱼饵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蛙B、虫C、草D、阳光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A、气孔没有开放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A、不变B、死亡C、变绿D、变白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B、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8.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A、所有活细胞中B、含叶绿体的细胞中C、叶肉细胞中D、叶的细胞中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D、氧气+水→二氧化碳+有机物10.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氧气的性质是()A、能使快要熄灭的火势猛烈燃烧起来B、能使火熄灭C、能使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D、能使熄灭的火重新燃起1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A、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B、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C、细胞圆柱状,内有叶绿体D、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7.超市通常会用保鲜膜包裹新鲜蔬菜,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产量无关的是()A.调控二氧化碳浓度B.适当补充水分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D.适当降低夜间温度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主要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向外散失水分B.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将要熄灭的火柴复燃C.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经过一夜呼吸作用的植物所在的密闭容器中会继续燃烧D.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3.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A.氧气和二氧化碳B.有机物和水C.能量D.氧气和有机物4. 如下图所示,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
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
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
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了水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 植物的生理活动与气孔无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6. 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在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相等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7. 绿色植物叶片进行生理活动正确的是()A.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B.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C.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晚上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8. 某同学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设计实验装置并依次按照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步骤甲放置一昼夜,使植物叶片内原有淀粉耗尽B.步骤乙中的植物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C.步骤丙中,小烧杯内是水D.步骤丁中,叶片会变蓝9.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呼吸作用则可发生在任何活细胞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白天发生,呼吸作用夜间发生D.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10. 从超市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入冰箱,可以延长储存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损失B.降低了蒸腾作用C.抑制了呼吸作用D.保持了温度二、填空题11.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了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济南).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
其原因是。
2.松树和桂花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松树________________。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
4.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________和土壤中的________。
5.今有一实验, 步骤如下: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
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 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
烧杯内隔水加热, 叶片逐渐由_________色变成
_________色.
⑤取出叶片, 用清水漂洗干净. 然后放在培养皿里, 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 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__.
(1)步骤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
(3)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08东营)(7分)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
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
袋将部分枝叶密封。
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
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
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某种原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
(5)如果利用本植株来验证植物的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主要部分,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8.右图为一测定叶片少量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______,该气体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
9.某同学设计了如上图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
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叶,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0C 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0C 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 该实验可分为两组______实验: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叶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 其变量是________。
实验结果是______液面下降较大,
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也出现少量水珠,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分)(09潍坊)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
构示意图,请回答:
(1)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 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 ] 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4)过程B 的强弱受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
11.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 如下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①、⑤[ ] 属于保护组织,[ ]是______组织,由______________组成,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 要原因是叶正面 ;
(3)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 实现的。
(4)气体出入叶片的门户是[ ]__________,控制此门户开闭的结构是__________,控制水分散
失的结构是[ ]_________。
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第12小题~第15小题
12. 甲装置可以用米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阳光
13.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台作用是否有 的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二氧化碳,无光条件C.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14.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B.光台作用能产生氧气
C.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15.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
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 A.植物叶片太多,应摘掉些 B.应扎紧袋口
C.应给叶片涂上几士林
D.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