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视角探究

合集下载

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8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16,2008(总第112期) J OU RNAL OF MUDANJ IAN G COLL EGE OF EDUCA TION Serial No 1112[收稿日期]2008-09-22[作者简介]陈霞(1980-),女,四川人,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外语教学。

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陈 霞1,2(1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2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反思性教学对于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特征、指导原则和基本要素,并阐述了反思性教学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意义及其固有的局限性。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 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8)06-0124-03 当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足够数量和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是保证英语教学的关键。

第八次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拉开了序幕,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因此,做好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 )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旨在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一、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层面英语教学虽已在我国大面积普及,但师资仍比较短缺,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和更新知识。

同时,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直接影响他们的科研工作。

因此,他们对现代外语教育理论、教学法和教学手段了解甚少;学生和英语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教师感到无所适从;而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及针对教师的各种培训、考试也使很多人疲于奔命,产生倦怠感。

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2 2 反 思性教 学 的方法 . 反思性教 学可用许 多形式和 手段来 实现, 教师 可根据不 同的教学 条件采取 不 同的方 法 。具体来 说, 教学 活动 中进行 反思性 教学 的常 见方法 有 以下几种 。 1教 学 日志 教师在 一堂 课或一 天工作 后, 教 学 日记 的形式 记下 自己对 . 用 课 堂教学 过程 中的感 受体会 , 可涉及 教 学理论 、教学环 境 、 学评价 、存在 的 教 问题 等, 作为 反 思基础 。教师可 以进 行 自我 反思 或与 同事展 开讨论 , 并找 出解 决 的办法 。 2 听课 交流 主要 是教师 以相 互听 课 为主并 在课 后交流 的教 学活 动 。教 . 师可 以年级 组或 同头课 教师 为单位 , 相互听 课, 相互 学习, 进行 讨论 和交流 。 通 过 听课, 教师相 互观 看课 堂教 学, 同时记下 所观察 到 的情景, 发现 的 问题, 然后 客 观地 交换 意 见, 出 改进 措 施,以达 到共 同提 高 、共 同 发展 的 目的 。 提 3 .问卷 调查 教师 深入 学 生 当 中收集 学 生对 于 教学 的 目的 、态度 、看
2反恩 性教 学 2 1 反思性 教学 的 内涵 . “ 反思性 教 学”r f e t v t a h n ) 这一 概念 起源于 上 世纪 8 (elcie ecig O年 代, 首先 在 以美 国 、 拿大 、英 国、 大利 亚等 国为首 的西方 国家教 师教 育界 加 澳 兴起, 随后在 其他 国家迅 速 发展, 并成 为一 种重 要 的 国际教师 教育 改革 的思 潮 。笔者 认为 反思性 教学就 是教 师在 教学 实践 中不断 地对 自己 的教 学进 行思 考 、 自我评 价 的活动, 是努 力成为 一个终 身学 习者 的过程 , 也 它强调 教师 在 自 我 反思 、 自我评 价过程 中实 现 自我 专业 发展 , 到提 高教育 教学 质量 , 进学 达 促 生 进 步 的 目的 。

外语反思性教学探析

外语反思性教学探析

外语反思性教学探析[摘要]反思性教学使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学习,融教学于科研之中,以教带学,以教推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改进教学,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为了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教师可通过交流和互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观看教学录像)、自我反思、课堂观察等途径。

[关键词]反思反思性教学教师素质谈到外语教师必备的素质,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外语和母语)基本功,具有深厚的双语文化修养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善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知识,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反思性教学能力,能够有效的应用电化教学技术,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相当的教师礼仪和美学修养。

其中,反思性教学能力这一素质尤为重要。

习惯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知不觉采用反思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思性教学模式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走上科研之道的起点,是教师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反思及反思性教学心理学家认为:人碰到问题时,反思的行为就会产生,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反思是一种直觉性的反应;但在某种特定情境中,这种反思行为却是对问题的一种初探,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直觉反应。

这就意味着有可能找到更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思是人们有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并给予认认真真的思考。

反思性思维实质上就是审视、检验既定的概念和策略,并用于实践加以映证,目的在于修正谬误。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教学,又称反思性实践,指教师凭其有实践教学经验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

只教不进行教学反思,就会囿于局部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只有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第一篇: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理论上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本文以反思性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把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意识的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之中,使得教师在此过程中既更新了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

通过实验结果不难看出,反思性教学理论的运用可以解决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它能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一、反思性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式,源于美国教育哲学家Dewey(1933),首次提出了反思性思维这个概念,他指出“反思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Schon(1983)在“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中指出:“能够促使从业者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反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改善”。

国内学者也更加关注反思性教学,熊川武(1999)在其著作《反思性教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002年他还提出:“反思性教学应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增强教师道德感为突破口;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反思性教学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反思性教学

≤教学参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H EB EI PO L Y T E C H N I CC O L L E G E 第8卷第4期2008年8月...J-C j同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反思性教学鼋页砥(钦州学院,广西钦州535000)【摘要】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它对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形式。

在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同时为外语教学的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意义[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一1017(2008)04—0114—02进入2l世纪,反思性教师教育模式日益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

反思性教学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科学研究、通过不断反思提高教师素质,是高校英语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概述。

反思性教学(R ef l ect i ve Teachi ng)’又称。

反思性实践(R ef l ect i ve Pr ac t i 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界逐渐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式。

其思想的源泉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

杜威曾将。

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认为反思是。

人们有意识地去关注某一问题并给予认认真真的思考”(D ew e y,1933)。

同时,他认为反思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质,教学需要“对于任何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周密的思考”,从而使反省的教学与盲目的、墨守成规的教学行为严格区分开来。

美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唐纳德.舍恩(D ona l d Sch on,1931—1997)认为,教师对教学现状的不满正是以反思性教学和反思性训l练为方向的制度改革的先兆;布鲁巴赫提出反思性教学包括三个步骤:。

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性教学

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性教学
教师专 业发 展现状 不尽 如人意 ,外语
学位 、职称 、课 堂教学 、学 生学 业评 定 、学 术研 究 、专 业和 学科 建设 等方 面 ,但 这 只是一 种经验 指导 下 的管理 改革 ,还没 有能从 “ 业化 ” 的高度 专 来认识教 师队伍 的建设 问题 。 ( 二)教师专业 素质整体不高 教师 的专 业素 质主要 包 括专 业知 识 、专业能 力和专 业精 神 。首先 ,由 于我 国实行 对社会 开放 的教 师资 格证 书制 度 ,再 加上 高职专 业设 置 的职业 性 和应 用性 ,许 多非师 范 的毕业 生和 企业 的工程 师进 入高职 教师 队伍 。这 些教 师均具 备较 强 的学 科知 识 ,但是
与教师形 象不符等 。
当代认 知学 习理 论和建 构 主义 的

个基 本观点 是 :学习 不是一 个被 动
接受 的过程 ,而是 学 习者主 动加 工信 息 的过 程 。学习 的效果 不仅 依赖 于教
师 的讲 授 ,更取 决 于学 习者对 学 习策
略 的主动运用 。一 方面 ,教 师发展 的
三、反 思性 教学 是外 语教 师专 业 发展 的有效途径 反 思性 教学是 近 年来在 欧 美教 育
界备受 推崇 的一种 促进 教师 专业 发展
的教师 培养理论 。其 特征 是 突出教 学 的主动性 、情景性 、反馈性及 实效性 。
反思性 教学对 教师 专业 发பைடு நூலகம்具 有 重大
意义 ,它带 给教师全 新 的思维 方式 和
过程是 自主学 习 和提高 的过 程 ,是一
种终身 教育 的过程 。社会 在 发展 ,语 言在变 化 ,外 语教 师需 要不 断更新 自 己 的知 识 ,构 筑合 理 的知识 结构 ,以

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

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

2013-11理论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从研究教学方法与学习者转向研究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

教师自身发展既是出于教学需要,又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的专业素质,交替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师反思,并借助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教师专业能力。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其意义最先提出“反思”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

”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Schn于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的影响。

在书中,舍恩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多,理解所教授的内容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评价学生所学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最终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

反思性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学习的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内容放在第一位,根据教学依据,在课堂上采取具体的教学行为,并作出合理的教学决定。

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深入地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工作状态。

二、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特点(1)探究性。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教学将考试视为教与学的中心,教师依靠经验教书,学生依赖教师学习。

如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时刻审视、思考其教学策略,自觉地、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实践性。

实践是反思性教学的本质特征。

反思性教学是从备课、讲解、讨论、测评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在教学实践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中图分类号】 G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8 - 0 0 9 3 — 0 1
题 意 识和 处理 能 力 . 也 必将 促 进教 师教 育科 研 能 力 的发 展 。 ( 三) 有助 于增 强教 师的 责任 感 具 有 良好 的职 业 道德 并 对教 学怀 有 强烈 责 任 感和 事 业 心 的 教 师 会 自觉地 反 思和 评 价 自己的教 学行 为和 教 学效 果 . 并根 据 所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相 应 的调 整 , 从 而 获得 最 佳 的教 学效 果 。 使 学 生 能更 好地 发展 。 因此 。 进 行反 思 性教 学 须从 增强教 师责任 感 入手 。 且 真 正 的反 思性教 学也 必然会 增 强教 师 的责 任 感。 四、 反 思性 教学 在英 语教 学 中的应 用—— 以议论 文 写作为 例 ( 一) 观 察 第一 , 发 现 问题 。在议 论 文 写作 中常 出现 论 证 不 当的现 象 . 如 逻 辑 混乱 、 缺 少论证 过 程 。 第二 , 做 出分析 。造成 上述 现 象的 原 因可 能是 写作教 师 对语 ( 一) 发 展 言形 式 的偏 重 .学 生缺 乏 对 西方 思 维 体 系的 了解 以及 母 语 的 干 洛克在《 人类理解论》 中提 到 , 反 省 是 对 获得 观 念 的 心 灵 的 扰 、 等 级考 试 的反 作 用等 。 反观 自照 。 在 此过 程 中, 心灵 获得 不 同于感 觉得 来的观 念 。 他 所 谈 第三, 收集 信 息 。问卷 调 查 、 观 察 同行 教 学、 师 生 座谈 , 收集 及 的反 省 ,是人 们 自觉地 把 心理 活 动作 为认识 对 象 的认 识 活 动 . 例 句, 根 据 等级 考 试评 分标 准 计算 形 式错误 和 内容 不 当 失分 的 比 是对 思维 的思 维 。 而斯 宾诺 莎称 自己的认 识论 方法 为“ 反 思 的 知 例 。 识” 。“ 反 思 的 知识 ” 即“ 观 念 的观 念 ” 。【 ’ l ( 二) 对策 2 0世 纪初 . 杜 威 开始 系统 地提 倡 反 思性 思 维 和反 思性教 学 。 在 议 论 文 写作 中把 意义 的构 建 放在 首位 ,使 写作 成 为 一个 他认 为 。 反 思是 一 种 特 殊 的 思 维形 式 . 发 生 于 某种 直接 经验 情 境 探 索最佳 表达 方 式 的积极 思 维过 程 , 在 这 一过 程 中逐 渐提 高语 言 中的疑 问 、 窘迫, 由此 引起 有 目的的探 究和 问题 解 决 。他 强调 “ 在 能 力 , 发展 语 言技 巧 。 经验 中反 思” 。 口 同时 。 他 提 出了“ 反 思性 思维 ” 的理 念 。 并 总结 了反 ( 三) 行 动 思性 思 维 的五 个形 态 : 在情 境 中发 现 疑 难 ; 在 疑 难 中提 出 问题 ; 对 具体 的教 学研 究计 划如 下 : 问题 的解 决做 出假 设 ; 对假 设 进 行 判 断推 理 ; 通过 行 为 检 验 和修 ( 1 ) 适 度 忽视 学 生的拼 写 、 语 法错误 。 正假 设 。 自此 。 杜威 奠 定 了反 思性 思维 理论 的基 础 。 ( 2 ) 写框 架作 文 : 针 对 主题 构 建逻 辑框 架 。 ( 二) 定 义 ( 3 ) 先 辩后 写 : 在 写作之 前 组 织小 型 的辩论 赛 。 萧恩( D o n a l d S c h o n ) 在《 反 思性 实践 者 》 ( 1 9 8 3 ) 中指 出, 反 思 ( 4 ) 自我 修 改 : 学 生 间互 改作 文 , 侧 重分 析 语 意 方面 的逻 辑 失 性教 学是 教 师 从 自己的教 学经验 中学 习 的过程 , 即教 学 主体把 自 误。 己的 教 学 活动 作 为思 考对 象。他提 出了“ 在 行动 中的反 思” 和“ 对 ( 四) 反 思 行 动 的反 思” 两个概 念 目 第一 , 学生 学 习效 果 。通过 行 动 前后 学 生作 文 的 对 比 . 分 析 胡 森认 为 : “ 反 思性 教 学 是教 师 借 助 发展 逻 辑 推 理 的技 能和 学生在 确 定 主题 意 义 、 构 建 逻辑 框 架 所 用 时 间、 处理 句子之 间的 仔 细推 敲 的判 断 以及 支 持反 思 的 态度 .进行 的批 判 性 分析 的过 因果 关 系和 关联 性 等 方面 的 改进 . 分析 写作 训 练对 学 生的逻 辑 思 程 。” 。[ 1 1 熊川 武( 1 9 9 9 ) 在《 反 思性 教 学》 中, 将 反 思性 教 学定 义 为 维 能 力的培 养 。 反 思 自身的 语 法教 学是 否达 到教 学 目标 。 “ 教 学主 体借 助行 动 研 究 .不 断探 究 与解 决 自身和教 学 目的 以及 第二 , 教 师 自身 收 获。 通过 对 教 学 效果 的 反 思 , 教 师 可进 一 教 学 工具 等 方 面 的 问题 , 将‘ 学会 教 学 ’ 与‘ 学会 学 习 ’ 结合 起 来 , 步 加 强对 写作 规律 和 语 言教 学规律 的认识 . 提 出有 关行 动研 究新 努 力提 升教 学 实践 的 合理 性 , 使 自己成 为 学者 型教 师 的过 程 。” 的 问题 。 并 开展 针 对语 言形 式 正确 性的 研 究。 三、 反 思性 教 学对 外语 教 师 专业 发展 的 作 用 五、 结 语 ( 一) 有 助 于教 师发 现 并 解决教 学 问题 广 大 学 者和 教 师肯 定 了反 思 性教 学对 于 弥补 当前教 师培 训 对 问题 的认 识 是反 思性教 学的 第一 步 。只有 先 澄清 问题 、 界 中的 某些 不足 以及 对教 师 专业 发展 所起 的 作 用 . 教 师通 过反 思性 定 困难 , 才能 使反 思性教 学具 有 明确 的 目的 。 因此 , 在 一 堂课 或一 教 学 来探 究教 学 中 出现 的 问题 , 并 学会 用理 论知 识 来分 析 解 决 问 个阶段 的课 上 完之后 , 教 师 应 该从 各 个 角度 对 自己已上 过课 的情 题 , 实现 教 学 实 践 与理 论 、 科 研 的 结合 . 不 断 提 高教 学 与 科 研 水 况进 行 自我 总结 和 反省 , 仔 细 分析 各 方 面 的 成 与败 , 从 中鉴 别 出 平 。 因此 , 反 思性 教 学 不仅创 造 性地 推动 了教 学理论 的 繁 荣和 发 有 助 于 问题 解 决的 信 息 。 并将 其联 系起 来 , 重新 组 织 。 找到解决问 展,而且也 是 教 师专 业发展 的一 条 重要 途 径 。 题 的 依 据 和 办 法 参 考 文献 : ( 二) 有 助 于教 师成 为 专 家型教 师 【 1 】 张 瑜. 基 于反 思性 教 学 的 高 中英语 教 师专 业发 展 研 究f 【 ) 1 . 目前 多数 教 师 凭借 有 限 的经 验 重 复 简单 的教 学 实践 。缺 乏 山 东师 范 大学. 2 0 1 2 . 发 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 力 。这 已不 能适 应 社会 发 展 [ 2 ] 肖 自明. 论 反 恩性教 学与教 师 专 业成 长 U 1 . 西安 建 筑科 技 的要 求 , 更不 能培 养 出社 会 所 需要 的创 造 型人 才 。反 思 性教 学立 大 学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 2 0 0 2 0 ) . ‘ 足 于教 学 实践 , 以创造 性 解 决 问题 为基 本 点 。它要 求教 师在 教 学 [ 3 ] S c h o n . D. A . T h e Re f e c t i v e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 HO W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实践 中不 断 地进 行 反 思 和 探 索 ,从 教 学 中发 现 问题 并 分 析 其根 T h i n k i n A c t i o n[ MI . Ne w Y o r k : B a s i c B o o k s . 1 9 8 3 . 源, 调 整教 学 方案 , 有序 、 优 化 地 安 排 教 学过 程 中的 各 要 素 . 对 所 [ 4 ] 乔 虹 皓. 反 思 性教 学: 教 师 专 业发 展 的 重要 途 径 m. 榆 林 存在 的 问题进 行 积极 主 动 的评 价和 反 馈 , 并 能对 其进 行控 制 和调 学 院学报 . 2 0 0 8 ( 1 ) . 节, 从 而 实现教 学 目标 。这种 不 断反 思 和探 索将会 增 强教 师 的 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视角探究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从反思性教学的视角,分析了教学反思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在以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外语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高度的敏锐意识,善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胡胜高(1964- ),男,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英语教学;谭文芬(1964- ),女,四川邻水人,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重庆 404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三峡学院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1zz-05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86-01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不能仅仅围绕“教”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外语教师要充分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和有效性。

反思性教学正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备受教育界关注。

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还要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实施者和教育的研究者。

反思性教学强调在以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外语教师采用有效策略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认识
反思性教学的实质就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在人们对“反思”探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论。

20世纪初期,杜威系统论述了反思性思维问题。

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杜威强调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倡导反思性教学,率先把教师看作是反思性实践者。

教师必须具备虚心或思想开放、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三种品质,这是教师反思行为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思性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特征。

教师要思考教学,认真分析影响学生的方法,努力从不同角度看待各种情景。

杜威的这些思想是反思性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理解反思性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萧恩对反思性教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1983年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反思性教学概念。

萧恩认为,反思实践者既要对行动反思,又要在行动中反
思,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

华莱士在《外语教师培训:反思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要进行反思,并借助相关理论解决问题。

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即教师要做研究者。

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发展。

华莱士认为,教学反思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的,这些知识作为教师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反思的前提,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循环往复,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不断反思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发展。

高翔和王蔷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主动性、反馈性、调节性和有效性等特点,教师应独立地、自觉地调节和管理教学实践。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调整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要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回顾和审视,获取各种信息并反馈,这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基础。

根据信息反馈,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教学活动等进行及时调节,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其他各种因素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过程最具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实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1.反思性教学能有效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思性教学要求
教师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有利于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本身就是教师逐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增强选择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过程。

schon认为,反思能使教师形成“实践中的理论”,积累实践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

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反思起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再次印证了反思性教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素质可以通过教师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得以提高,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知识、方法、经验不断总结,提高素质。

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觉意识。

在体验与反思教学时,要对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司特豪斯等学者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

外语教师必须确立在教学及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对外语教学进行大胆的体验与反思,并能对教学活动提出批评性的见解,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达到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的目的。

巴特利特指出,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以批评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敢于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质疑。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从事科研的起点,也是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吴一安对外语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师通过科研能使反思性实践得到理性升华,“在反思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通过科研体验解决办法和新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的提升→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新
的反思教学”。

2.反思性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的问题。

熊川武指出,反思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有机地结合,使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教师增强发展意识。

反思性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

教师的发展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而学生的发展又会促进教师的发展。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批判地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自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终身学习能力得以发展。

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会教学”的过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增强自觉意识,培养自觉行为。

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有机统一,师生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反思性教学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或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通过对教学不断的反思,教师对教学的自觉意识得以增强,自身素质得以提高。

在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调整和优化学行为,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态度、评价手段等得到改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3]吴一安.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外语研究,2008(3).
[4]bartlett,l.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reflective teaching[a].in richards c j,nuan d eds.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dewey,j. how to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m].boston:
d.c.health,1993.
[6]schon,d a.the reflective prac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7]wallace m j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 reflective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