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猫》优质示范课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解、闷”等7个字。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拓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猫》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4.观察某种小动物,学习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呼唤响动尽职屏息稿纸梅花解闷勇猛满月淘气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一只怎样的猫?预设:我认识了一只古怪的猫。
这只猫既老实又贪玩,还很尽职;有时温柔可亲,有时又一声不出;有时什么都怕,有时又那么勇猛。
3.导入新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小猫的淘气。
(板书:小猫淘气)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回顾,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猫的淘气的?2.探究活动师:你从哪些词句子体会到猫的淘气的?出示句子一: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预设:从“没完没了”这个词感受到小猫一直玩个不停,乐此不疲。
我仿佛看到了小猫在挠着妈妈的尾巴停也停不下来。
师小结:是啊,一群小猫没完没了地疯玩,真是太淘气了。
请同学们接着交流。
出示句子二: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预设:这段话写的是小猫在院子里玩的事例。
这里的“枝折花落”让我仿佛看到小猫所到之处,院子到处都是掉落的树叶和花瓣,院子里简直是鸡飞狗跳的样子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课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课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能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和记忆。
3.能够用简单流畅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主题。
2.认识和掌握生词词义。
教学难点
1.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
2.运用词汇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
1.课文《猫》。
2.教学反思及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清唱序目,让学生逐段跟读。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适时解释词义。
2.学生分组,小组合作表演课文。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三、词语解释
1.解释课文中的重点生词,让学生多次朗读,确保记忆。
2.练习用生词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思维拓展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创作或小组讨论。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回答问题检测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生词写一篇小短文。
3.阅读相关故事,做简单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理解和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不断
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13.猫[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屏”和“折”。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赏析语句,体会猫的古怪、淘气等特点以及总分式写作手法的妙处,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的特点以及学习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猫的挂图)学生描述他们喜欢的猫的特点。
教师予以归纳,猫:属于猫科动物,机敏灵活,行动敏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猫。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识读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读)2.再读课文,并概括本篇课文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圈点勾画出这两个时期的猫都有什么核心特点?(板书:大——古怪;小——淘气)3.快速阅读全文,找到概括猫特点的句子,说说它与上下文的关系,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总分式写法)三、初步体会猫的古怪1.紧接着,让我们分别体会猫的古怪与淘气。
2.说说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指名概括)指名回答,分别用下列句子概括。
它既,又,又。
(老实、贪玩、尽职)它高兴时会,不高兴时会。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它既又。
(什么都怕、勇猛敢斗)3.我们知道了猫性格的古怪之处,作者如何具体去写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猫,课文主要写大猫性格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
2.作者写小猫淘气可爱是对它们怀着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把大猫的古怪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细读第1—2自然段,找到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体会它的这些特点,并且朗读出老实、贪玩、尽职的感觉。
(教师指导朗读)(1)理解“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的含义。
新版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
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生气勃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遭殃:遭受灾殃。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划分段落。
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第四单元⼈类的伙伴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绚丽地落下。
每⼀天,都有⼀些⽣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些⽣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些⽣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活的世界多姿多彩,⼈类孜孜不倦地⽣产劳动,花草⽇夜不停地吐纳芬芳,⽽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类的知⼰、亲⼈、⽼师。
⼈类的⼩伙伴带给我们⽆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本单元让我们⾛近这些⼩伙伴们,⼀起去感受⽼舍先⽣笔下猫的调⽪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恺先⽣笔下⽩鹅别有趣味的⾼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类与动物的交流⽅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篇是另⼀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篇⽂章的内容和表达⽅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猫细致⽽⽣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的⼩猫的特点,字⾥⾏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母鸡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鲜明的对⽐,塑造了⼀位“伟⼤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鸡雏的那种伟⼤的母爱。
2课时13 猫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标1.会认8个⽣字,会写15个⽣字,重点理解“尽职、淘⽓”等词语。
2.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动具体地描述⼤猫的古怪和⼩猫淘⽓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虑、职、屏”等8个⽣字(包括2个多⾳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字,正确读写“⽆忧⽆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1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0)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猫的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猫的形象和性格。
3.能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模仿猫的动作和发声。
4.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猫的内容,并能表达自己对猫的感受。
2.通过模仿猫的动作和发声,增强对猫的形象印象。
三、教学准备1.课文《13 猫》相关课件或教材。
2.班级中一些学生可能有宠物猫,可以请他们准备一些图片或故事分享。
3.各种形式的猫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猫的习性。
四、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让学生观看一段猫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中养的宠物猫的情况或者自己对猫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猫的情感。
2.导入:–让学生朗读《13 猫》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阅读讲解:–教师解释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或句子,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自己对猫的看法或者疑问。
4.课文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让他们自由表达对课文中猫的理解。
5.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扮演猫的角色,模仿猫的动作和发声,以此加深对猫的形象。
6.小结:–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要尊重并爱护它们。
五、作业布置1.画一只自己心目中的猫,并写一段话描述这只猫的形象和性格。
2.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家中养猫的经历或是观察到的有趣的猫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主题:《13 猫》•重点词汇:习性、形象、性格•要求:爱护动物、尊重生命七、课堂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了对课文中猫的形象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与动物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本课《13 猫》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
一、依词讲述,复习“古怪”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老舍先生家里的这只猫的古怪。
它既老实又贪玩、尽职。
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不出。
它有时候胆小,有时候勇猛。
师:这么古怪的一只猫,老舍先生讨不讨厌它?是呀,他非但不讨厌,还很……
生:很喜欢。
师:说得对,很喜欢,因为这只猫非常的可爱。
(板书:可爱)
(点评:此环节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也为下一环节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二、研读1-3段,体会古怪中的可爱
师:请同学们再打开书本,让我们再把一到三自然段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去发现,看看你能从哪个地方感觉到猫的可爱,画上波浪线。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颤抖的波浪线是你思考的痕迹,下面把你所画的地
方,把你的思考给我们交流交流。
生: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生:我在第一段也发现了“它屏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
可!”我从这里读出它的可爱,因为它有点傻傻的,有点天真。
生:我在第三段感受到它的可爱。
“它什么都怕,……,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我感觉到猫很勇猛,因为小狗怕蛇,但是小猫却不怕。
师:课文中写猫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们走进其中的一幕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它要是高兴,比谁都温柔可亲:……在稿纸上踩几个小脚印。
)
师:看了这个句子,你有其他的发现吗?
生:最后一句和书上的不一样。
师:小梅花不就是小脚印吗?那不是一样的吗?
生1:我觉得小梅花可爱一点。
生2:老舍先生把猫的小脚印比作小梅花,这样感觉猫更可爱。
师引导读:老舍先生写作时,猫跳上捉来。
齐读这一句。
师:你还能哪些地方感觉到猫的可爱?
生:从“抓痒”看出它跟人很亲。
师:跟人走得多近啊。
你说得很准确。
还有吗?
生:它的声音变化太多了,我感觉很它可爱。
师:变化多而可爱,等一下我们来学这个地方。
你走到我们前面
前面去了。
生:我从“蹭”读出了猫的可爱。
师:蹭是什么意思啊?
生:碰的意思。
摸的意思?
师:是吗?好的,现在王老师是老舍先生,我家的猫在哪里啊?有请啊。
师生表演“蹭”的场景。
师:这轻轻的温柔的一蹭让你感觉?
生:猫跟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它一个劲地蹭,猫跟老舍先生的感情很深啊。
师:这一蹭蹭出了他们之间的?
生:感情;友谊;蹭出了一个人爱猫,猫爱人的场面。
师:谁来好好读一读啊?
生朗读: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你读得很投入,但王老师给你提一个建议,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连贯一点就好了啊。
谁再来试一下啊? 生朗读
师:老师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一些可爱。
有没有感觉读得比他好的啊?生朗读。
师:感情在心里还没能完全表达出来。
不怪大家,怪王老师没有讲。
老舍先生的文字像是跟人说话一样,亲切,自然。
读的时候要慢
一点,轻一点,像说话一样自然才好呢。
--师示范。
师:感觉到了吗?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生练读后齐读。
(声情并茂)
师:一次比一次进步,越读越好了啊。
师:猫除了动作可爱,声音也很可爱呢。
刚才谁提到的啊?哦,是你啊。
请你读,
指名读,全班读。
师:什么叫丰富多腔啊?
生:声音多,什么声音都有,变化多。
师:这么多种声音,老舍先生一次能观察到吗?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背后的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不同情况下的猫叫,体会变化多腔。
) 师:猫可爱吧,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多有意思的猫啊。
谁再来读?--生朗读。
师:我听出了变化。
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作者一连用了几个词赞美猫的叫声啊?
生:四个。
师:你们再做一次猫,王老师再做一次老鼠。
你们仍然看着我,看着我读读,实在记不得了就请你偷看一下啊。
--生齐背。
师:读书就应该这样,边读边记,记住了就是自己的。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
刚才我们说的表现都是猫高兴的时候,他要是
不高兴呢?
生:一声不出。
(点评:此环节的教学做到了“自学在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加强实践”,教学策略策略的选择也灵活有效。
)
三、精读第4自然段,体会淘气中的可爱
师:真是一只古怪又可爱的猫啊!可是老舍先生觉得淘气的小猫
更可爱。
你们想不想看看猫小时候的样子啊?
(教师播放刚满月小猫淘气可爱的图片,学生边看边笑边赞叹。
观看完毕后,学生纷纷自发站起来谈看后的感受。
)
师:老舍先生笔下的小猫更可爱呢?你们赶快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啊?--生自由朗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啊?
生:我仿佛看见了小猫在玩毛线团。
生:我仿佛看见了小猫摔了一跤又马上站起来了。
生:我仿佛看见它抱着花枝打秋千。
生:我仿佛看见它的勇敢,撞疼了也不哭。
师;这么美妙的画面绝对不能一想就过,也绝对不能一闪就过。
我们得细细地去品味。
请大家默读这一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把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圈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自读这一段话,圈点批注。
师:这些美妙的词句就是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同学们先读一读,再说一说。
生:小猫把花弄得枝折花落老舍先生也不责打它,可见老舍先生非常喜欢它。
生:小猫跌倒了也不哭,很坚强,很淘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
猫太可爱所以老舍先生舍不得责打它。
生:我发现一个问题,游戏场所使人有的,在这里猫也有了。
老舍先生把猫当成小孩子,非常喜欢它。
师:同学们喜欢的这些画面也是老舍先生最喜欢的画面。
(教师创设情境引读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
师:这就是老舍先生曾经住过的地方(出示老舍故居图),它那淘气天真的小猫啊,就曾在这儿嬉戏玩耍,推荐一个同学用朗读带我们走进这个小院,看看这更可爱的小猫吧(播放音乐)。
生配乐读。
师:这么淘气的小猫老舍先生喜欢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我从这里看出来: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师:是的,从这里可明显看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老师给你们补充一点资料;老舍先生除了写文章还有两大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
有一次暴风雨把花摧残了,老舍先生伤心了好几天呢。
现在猫把他精心养的花弄折了,他竟然还说它可爱。
(点评:学生在媒体资源的辅助下以读促悟,读中见悟,读悟相融,既简化了教学过程,又做到了词句的品味和情感的领会,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
四、比较阅读,学习写法
师:在老舍先生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着他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那其他作家,它们是怎样写猫的呢,请大家默读阅读链接中的两个片段,看他们写猫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之后填写这个表格。
生自读后讨论表格内容。
师:谁先说说相同之处?
生:都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通过比较我们就感受到了三位作家都有同样的爱猫之情,(课件出示:喜爱之情)。
那不同呢?
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性格样子家人对猫的态度。
师:我们刚才运用了一种比较阅读方法,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三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猫,但同样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其实,他们写的猫还有不同呢!相信同学们在比较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点评:“阅读链接”的引入,比较阅读的采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更多的表达方法,实现了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钻研探究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