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分解

合集下载

1.1物质的分类和转化第一课时

1.1物质的分类和转化第一课时
(2)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 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和C60; 氧气和臭氧(O3)。
2.按物质的性质分类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SO2、SiO2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Fe2O3、CuO、CaO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 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如CO、NO等
作业布置
1.课本P12 练习与应用1-2 2.导学案例13、14
5.初中介绍的常见氧化物有CO、CO2、P2O5、Na2O、SO2、 NO、MgO、CaO、Fe2O3、Al2O3等,其中酸性氧化物、碱 性氧化物各有哪些?
酸性氧化物: CO2、P2O5、SO2 碱性氧化物: Na2O、MgO、CaO、Fe2O3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Si、SiO2、SiC。 【例2】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四氯化碳(CCl4),按物质组成和性 质进行分类属于( C )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无机物
【例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烧碱、纯碱、碱石灰都属于碱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H2SO4 烧碱
CaCO3
B 黄铜
NO2
HCl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H3PO4 NH3·H2O NaCl
D
H2
Fe3O4 HNO3 纯碱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思考与交流2 回顾初中学过哪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及 化学反应? 物质类别: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 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 质、酸、碱、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 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化学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一)常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 同一种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 方法 (2)举例:
Cl2 HCl
)
)
(4)空气、氮气、氯化氢、碳酸钠 ( 空气 ) ( 汞 )
2.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酸 碱 盐
(3)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 立,没有交叉的。
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 H2SO4 无氧酸 HCl 一元酸 HCl HNO3 HNO3

按提供氢离 子数目:
二元酸 H2SO4
三元酸 H3P04
按挥发性:
挥发性酸 HCl
HNO3 H3P04
9
难挥发性酸 H2SO4
碱的分类
Na2CO3
Na2SO4
钠盐 钾盐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练习:
信息: 根据酸根里是否有氧原子可把酸分为含氧 酸和无氧酸,根据酸电离所能生成的H+个数可把 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H2SO4
HCl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2. 写出碳元素的各个价态对应的物质,并对 其分类
2012-12-7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8
物质分类的应用
0 +2 +4 +4 +4 +4
C
CO
CO2
氧化物
H 2C O 3

N a2C O 3

N aH C O 3

单质 氧化物
2012-12-7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9
物质价性表
2012-12-7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6
不同类物之间的反应
单质 单质 酸 碱 盐 酸

盐 氧化物 指示剂
氧化物
2012-12-7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7
物质分类的应用
• 对物质进行分类后,可以利用该类物质的 性质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 1. 对下列物质分类,并预测其性质: K2CO3, CuO, KOH, Mg(OH)2, SO2, S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11
பைடு நூலகம்
2012-12-7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12
• 每年还以30万的数量增加
2012-12-7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李金星
4
树状分类法
单质
Fe Al Cu H2 C O2
酸 HCl
H 2 SO 4
H N O3
物质
纯 净 物
化 合 物
碱 NaOH
C a (O H ) 2
N aC l N a 2 SO 4

混合物
2012-12-7
C a C l2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如:CO2、SO2、P2O5、SiO2 例:CO2 + 2NaOH Na2CO3 + H2O 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CaO、CuO、Fe2O3 例: CuO + H2SO4 CuSO4 + H2O
两性氧化物 和酸、碱反应都能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如:Al2O3
例: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3、盐
(1)概念 由金属(含铵根NH4+)离子和酸根组成。 (2)分类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按 化 学 性 质 划 分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统编版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成盐氧 化物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第二章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思考]
1、当我们进入商场时如何快速找到我 们需要的商品?
2﹑当你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是怎 样找到你想要的书的?
3﹑当你去餐馆吃饭时,怎么点菜的?
商场
图书馆
餐馆菜谱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 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同素异形体。

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同素异形体(1)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02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3)举例:O 203O 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4石墨与C 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Ⅰ.Na 2CO 3⎩⎪⎨⎪⎧01钠盐02碳酸盐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氧化物⎩⎪⎨⎪⎧01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等与碱反应生成02盐和水03碱性氧化物:如CaO 、04Fe 2O 3等与酸反应生成05盐和水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等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1)01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02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03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04分散剂。

(3)分类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5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1)Fe(OH)3胶体的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制备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1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2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03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04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05溶液。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件
⑩H2O2
答案:②H2SO4(或HNO3均可) ③NaOH(或KOH) ⑥Na2SO4 (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
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
MnO 2 (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2H O O 2H O
课堂深化探究(学生用书P26)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二、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而 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是一种行
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它在化学上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
〔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常见的酸、碱、盐的组成、含义及化学性质入 手 分析,熟悉常见气体如CO2、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检验方法 。 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碱有NaOH、KOH、Ba(OH)2、 Ca(OH)2;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
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CO2(少
提示: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它 们之间不能互相包含,如钾盐和钠盐,它们是并列关系,但可以在硝 酸盐或这一类别上进行交叉;而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 关系,也有从属关系:如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是并列关系,不是从 属关系,也不是交叉关系;但非金属单质属于单质,单质又属于纯净 物。
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2.常见的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分类法的简单应用举例 (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其中Na、Mg、 Al、Fe等属于金属元素,O、S、P、N等属于非金属元素。 (2)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为酸、碱、盐和氧化 物四大类。 (3)对于化学反应,在初中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诱思探究:交叉分类法或树状分类法中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

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新课)

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新课)
第一节
沃尔玛超市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图书馆里有 许许多多的 书籍,为什 么你很快就 找到你需要 的书?
因为超市的商品、图书馆的
书籍都是分类摆放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把事物 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 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思考与交流Leabharlann 如:CaO、Na2O、CuO等多数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O3等多数非 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 如:Na2O2、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金属
Fe
盐酸 CuSO4溶液

非金属单质O2
酸 碱性 氧化物
练习:用交叉分类法分下列物质
Na2CO3 Na2SO4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3.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 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优点: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
物质的分类
教材:P25 纯净物
金属 Na、Mg、Al 单质 非金属 S、O 、N 2 2
H 弱碱 NH3· 2O、Fe(OH)3 按电离出 一元碱 NaOH 的OH-数分 二元碱 Ba(OH)2 三元碱 Al(OH)3 Fe(OH)3 正盐 Na CO 2 3 盐 酸式盐 NaHCO3 有机化合物 碱式盐 Cu2(OH)2CO3

氧化物如 何分类呢?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2.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特点: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

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

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主线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可能有多种标准 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 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 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练习Leabharlann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B )
A、稀硫酸
B、NaOH
C、NaOH溶液 D、天然气 3、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
(B)
A、NaOH C、Na2CO3
沃尔玛超市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外国明对星这些中图国片明,星你将如体何育分明星类? 影视明星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分类的标准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B、Na2SO4 D、K 2CO3
练习
4、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D)
碱酸 A 纯碱 盐酸 B 烧碱 硫酸
C 苛性钠 醋酸
盐 烧碱 食盐
石灰石
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D 苛性钾 碳酸 苏打 三氧化硫
金属氧化物
CuO、Fe2O3
从组
氧 成元 非金属氧化物 化 素分
CO、H2O
物 从性
酸性氧化物
CO2、SO3
质分
碱性氧化物
CaO、
(其它氧化物)
CO、H2O
小 结:常 用 的 简 单 分 类 方 法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 类法
优点:弥 补单一分 类法的不 足。
树状分 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优点:体 现物质间 的从属关 系。
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Na2CO3
钠盐
Na2CO3
碳酸盐
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
Na2CO3 K2SO4
钾盐 钠盐
不是
初出茅庐
H2SO4 HCl
含氧酸 无氧酸
HNO3
一元酸
H2S
二元酸
思考:在上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除了这个标准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标准 给物质分 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的分类
碱性氧化物: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