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给药考试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13章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13章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常用的晶体溶液有(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
2、常用的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溶液)、(代血浆)、(血液制品)。
3、输入溶液通常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则。
补钾应遵循“四不宜”原则:(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
4、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
5、库存血在(4℃)环境下可以保存(2~3周)。
6、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和其他。
7、静脉炎主要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8、发现空气栓塞后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卧位,并保持(头低脚高)位,该体位有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9、严重感染的患者应输入(新鲜血)以补充抗体和补体,切忌使用(库存血)。
10、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
二、名词解释。
1、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2、全血:指采集的血液未经任何加工而全部保存备用的血液。
3、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4、大量输血:一般是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相当于或大于患者总血容量。
5、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基础护理学 第十三章给药 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给药知识脉络图第一节概述一、给药原则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护士在执行药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一)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属于非独立性的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
护士应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有疑问的医嘱,应及时向医生提出,不可肓目执行,也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到“三查七对”,才能达到“五个准确”,即将准确的药物,按准确的剂量,用准确的方法,在准确的时间给予准确的患者。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内容)。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注意检查药物质量,对疑有变质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使用。
(三)安全正确给药1.合理掌握给药次数和时间。
应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和发挥最大药效为最佳选择,同时考虑药物的特性及人体的生理节奏。
2.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
不同给药方法有其相应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给药技术是护士胜任药疗工作的必备条件,如在抢救患者时,护士运用准确而熟练的静脉注射技术,使药物进入患者体内而迅速发挥疗效,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备好的药物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给药前应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自我合理用药的能力。
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使用前应了解过敏反应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
(四)密切观察反应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两重性的表现,临床用药的效果正是药物作用两重性的综合体现。
训练有素的护士应熟练运用有关药物的药理知识,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持续评估药物的疗效,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护理及调整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可使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的标准。
1.安全性安全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前提,力求在获得最大治疗效果的同时,让患者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
护理学基础 13 给药

第十三章给药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二、给药的原则
三、给药的途径
动静脉注射>气雾吸入>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四、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注射给药法
总结提示:关于注射进针角度总结。
皮内注射5°,皮下注射30°〜40°,肌内注射90°,静脉注射15°~ 30°
第四节雾化吸入法
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二、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各类药物注射单位。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考试题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25道题)1.常用的输液部位包括_______________。
2.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滴速,通常情况下,成人___滴∕分,儿童___滴∕分,目前临床常用的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是20,因此,成人输液滴数应为___滴∕分。
3.对需要24小时持续输液者,应___更换输液器,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4.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输液完毕,需要封管,封管可以保证静脉输液管道的___,并可以将残留的______冲入血流,避免刺激____。
5.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___端小静脉开始穿刺,____时可除外。
6.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____天,最好不要超过__天。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执行。
7.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常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见的输液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静脉输血是将___或___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10.输血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无论是输全血还是输成分血,均应选用___血液输注。
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无同型血,可选用___血输给患者。
12.根据输血医嘱,护士凭___到血库取血,并和血库人员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三查指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对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_______,以免红细胞破坏而引起___。
如为库存血,需在室温下放置___后再输入。
14.输血制品时,开始输入时速度宜慢,观察___左右,如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及年龄调节滴速,开始滴速不要超过___滴∕分,成人一般___滴∕分,儿童酌减。
15.输血完毕后,要在相应的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13章 给药技术2

【目的及部位】
药物过 敏试验
预防接种
局部麻醉
在前臂掌 侧的下段
选用上臂 三角肌下缘
局部麻醉 处的皮肤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及“三史”(用 药史、 过敏史、家族史)。
2.病人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准备】
❖ 1.护士、病人、环境的准备
【实施】操作步骤
备药---核对解释---选择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 肌下缘、腹部、后背、臀部、大腿前侧及外侧) --消毒---再次核对---进针(左手拇指绷紧注射部位 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 上和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 2/3剌入皮下) ---回抽---注药---拔针---再次核
❖ 2.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手消毒液、注射卡、基础
注射盘、按医嘱备药、1ml注射器和针头。如做 药物过敏试验需备0.1%盐酸肾上腺素及一次性 2ml注射器。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利器回收盒。
操作流程
备药---核对解释---选择部位---消 毒---再次 核对---进 针---注药---拔 针---再次核对---指导 病人---整理用物---观察记录(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 果,并记录)
第13章 给药技术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4节 注射法
一 注射原则 二 注射用物 三 药液抽吸法 四 常用注射法 五 电脑微量注射泵的使用
一、注射原则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选择合格的注射器和针头 ❖(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六)注射药物应现用现配 ❖(七)注射前排尽空气 ❖(八)进针后检查回血 ❖(九)应用无痛注射技术
基础护理学13章给药护理

基础护理学十三章给药笔记1、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护士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过程的监护者。
合理、准确、安全、有效3、药物按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内服药、外用药、注射药。
4、药物保管分类放置:先领先用、明显标记、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专册登记。
5、内服药标签蓝色,外用红色,剧毒麻醉药黑色。
6、易挥发、潮解、风化:乙醇、过氧乙酸、碘酊、糖衣片。
7、易氧化、遇光易变质:vc、氨茶碱、硝普纳、肾上腺素类8、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蛋白制剂、疫苗、益生菌、干扰素,置于2-10℃保存。
9、易燃易爆药物:乙醇、乙醚、环氧乙烷。
10、易过期药物:抗生素、胰岛素。
11、护士应熟知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毒性反应。
12、五个准确:药物、剂量、途径、时间、病人。
13、给药前评估: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过敏史、所用的药物。
14、给药的途径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机体组织对药物吸收情况、治疗需要等。
15、吸收顺序:动静脉注射、气雾、舌下、直肠、肌肉、皮下、口服、皮肤。
16、给药次数与时间取决于药物半衰期17、Qod隔日一次、hs临睡前、ac饭前、pc饭后、DC停止、ID皮内18、药物疗效受机体要素(生理、病理、心理),药物因素(药物剂量、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和时间、联合用药)19、生理因素:①年龄、体重一般用量与体重成正比,小儿利尿药出现血钾、血钠降低②性别月经期禁用峻泻药、抗凝药、刺激性药物20、病理状态:肝功能不良时肝药酶活性降低,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
肾功能21、使用安全范围小的药物,应注意监测中毒反应。
22、口服给药液体制剂比固体制剂吸收快。
肌肉注射时水溶液比混悬液、油剂吸收快。
23、硫酸镁口服产生缓泻和利胆作用,肌肉注射产生抗惊厥和降压作用。
24、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合用,乙胺丁醇还可以延缓异烟肼的耐药性。
25、庆大霉素与依他尼酸、呋塞米配伍导致永久性耳鸣26、阿米卡星、链霉素配伍导致肾功能损害、神经性耳聋27、维生素c与磺胺合用使药效降低。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四)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总分50分)1.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此时患者处于() [单选题] *A、嗜睡(正确答案)B、意识模糊C、昏睡D、浅昏睡E、深昏睡2.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此时患者处于() [单选题] *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浅昏睡E、深昏睡(正确答案)3.颅内压增高时,瞳孔的变化是() [单选题] *A、双侧瞳孔变小B、双侧瞳孔变大C、双侧瞳孔变不等大D、双侧瞳孔散大(正确答案)E、双侧瞳孔无变化4.危重患者护理中首先观察 [单选题] *A、意识状态的改变(正确答案)B、有无脱水、酸中毒C、T、P、R、BP、瞳孔D、肢体活动情况E、大小便情况5.护理昏迷患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侧口温时护士要扶托体温计B、用于纱布盖眼以防角膜炎C、保持病室安静,光线宜暗(正确答案)D、防止患者坠床必须用约束带E、每隔3小时给病人鼻饲流质6.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的范围是 [单选题] *A、1mm以下B、1.0~1.5mmC、2~5mm(正确答案)D、5.5~6mmE、6mm以上7.观察患者昏迷深浅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单选题] *A、生命体征B、瞳孔反应D、皮肤的温度E、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正确答案)8.急性中毒者,当诊断不明时,应选择的洗胃液是 [单选题] *A、1﹕15000高锰酸钾B、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正确答案)C、牛奶D、3%过氧化氢E、2%~4%碳酸氢钠9.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药物的患者,切忌进行的护理操作时 [单选题] *A、口腔护理B、洗胃(正确答案)C、导泻D、灌肠E、输液10.成人洗胃灌注量每次应为: [单选题] *A、200mlB、300~500ml(正确答案)C、500~800mlD、 800~1000mlE、1000~1200ml11.赵某,昏迷3天,眼睑不能闭合,护理眼部首选的措施是 [单选题] *A、按摩双眼睑C、干纱布遮盖D、滴眼药水E、用凡士林纱布遮盖(正确答案)12.患者,女性,误食灭鼠药中毒,被送人急症室,此时为患者洗胃最好选用 [单选题] *A、温开水B、生理盐水C、2%的碳酸氢钠D、1:15000~1:20000 高锰酸钾液(正确答案)E、4%的碳酸氢钠13.患者,吴某,5分钟前误服硫酸,目前患者神志清楚,最好立即给患者 [单选题] *A、用硫酸镁导泻B、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C、用1%~4%碳酸氢钠液洗胃D、口服碳酸氢钠E、饮牛奶(正确答案)14.患者张某患尿毒症,护士查房时发现他表情冷漠,反应迟钝,有时会出现幻觉,这种表现是 [单选题] *A、意识模糊(正确答案)B、谵妄C、嗜睡D、浅昏迷E、深昏迷15.严重外伤病人的观察重点不包括() [单选题] *A、神志B、瞳孔C、生命体征D、发育与营养(正确答案)E、尿量16.危急状态不包括() [单选题] *A、尿潴留(正确答案)B、大出血C、窒息D、休克E、高血压危象17.一侧瞳孔扩大、固定常见于() [单选题] *A、有机磷农药中毒B、吗啡类中毒C、巴比妥类中毒D、同侧颅内病变(正确答案)E、脑疝早期18.护理危重病人时不必要的措施是() [单选题] *A、确保病人安全B、密切观察病情变化C、保持呼吸道通畅D、加强引流管护理E、按接触隔离原则处理(正确答案)19.洗胃的禁忌征不包括() [单选题] *A、强酸强碱中毒B、食管静脉曲张C、消化性溃疡D、胃癌E、昏迷(正确答案)20.洗胃时每次灌入量不宜过多,其目的是防止() [单选题] *A、窒息的发生(正确答案)B、胃酸浓度降低C、损伤胃粘膜D、胃液分泌减少E、胃管堵塞21.漏斗胃管吸胃是利用() [单选题] *A、负压原理B、虹吸原理(正确答案)C、正压原理D、空吸原理E、液体静压原理22.敌百虫中毒病人禁用下列哪种洗胃溶液() [单选题] *A、生理盐水B、温开水C、2%-4%碳酸氢钠(正确答案)D、1:15000-1:20000高锰酸钾E、1%盐水23.下列哪种药物中毒可选用2%-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单选题] *A、1059农药(正确答案)B、敌百虫C、磷化锌D、巴比妥类E、DDT24.为幽门梗阻病人洗胃时宜采取() [单选题] *A、口服催吐法(正确答案)B、漏斗胃管洗胃法C、电动吸引器洗胃法D、注洗器洗胃法E、自动洗胃机洗胃法25.电动吸引器洗胃法是利用() [单选题] *A、负压原理(正确答案)B、虹吸原理C、正压原理D、空吸原理E、液体静压原理26.下列需要采取被动体位的患者是() [单选题] *A、腹痛B、昏迷(正确答案)C、支气管哮喘D、心力衰竭E、心包积液27.引起双侧瞳孔扩大常见的中毒药物是() [单选题] *A、氯丙嗪B、吗啡类C、巴比妥类D、颠茄(正确答案)E、敌百虫28.消耗性疾病的面容和表情可表现为() [单选题] *A、面色潮红,兴奋不安B、呼吸急促C、口唇干裂D、烦躁不安E、目光暗淡(正确答案)29.一般情况下,极度衰弱患者的体温异常表现是() [单选题] *A、体温过低(正确答案)B、低热C、中等热D、高热E、超高热30.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 [单选题] *A、15~20cmH2OB、1~3cmH2OC、5~12cmH2O(正确答案)D、15~19cmH2OE、3~8cmH2O31.最轻的意识障碍是() [单选题] *A、嗜睡(正确答案)B、意识模糊C、昏睡D、浅昏迷E、深昏迷32.当病人呕吐成喷射状,应考虑: [单选题] *A.食物中毒B.高位性肠梗阻C.颅内高压(正确答案)D.低位性肠梗阻E.幽门梗阻33.敌百虫中毒时,不宜采用碱性溶液洗胃的原因是: [单选题] *A.损伤胃食道粘膜B.抑制毒物吸收C.增加毒物溶解度D.生成毒性更强的敌畏(正确答案)E.抑制毒物排除34.下列哪种病人可以洗胃: [单选题] *A.吞服硫酸者B.口服敌百虫中毒者(正确答案)C.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者D.近期有胃穿孔者E.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者35. 如果一次注入洗胃液过多会引起: [单选题] *A.胃内压升高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B.胃内压降低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C.胃内压降低毒物吸收增加D.胃内压升高毒物吸收增加(正确答案)E.胃内压降低毒物吸收减少36.观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 [单选题] *A.在护士交接班中B.与病人日常接触中对病人的观察(正确答案)C.护士在阅读病历时D.加强医护间的联系E.经常察看护理记录37.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中,很难被唤醒,强刺激可以唤醒病人,醒后答非所问,很快再次入睡 ,这是哪一程度的意识障碍: [单选题] *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正确答案)D.浅昏迷E.深昏迷38.为毒物明确的病人洗胃采取先吸后灌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减少毒物吸收(正确答案)B.防止胃管酌阻塞C.防止胃扩张D.防止溶液灌入气E.便于鉴定毒物性质39.幽门梗阻的病人洗胃时间宜选择: [单选题] *A.饭前B.饭后C.饭前4-6hD.饭后4-6h(正确答案)E.没有时间限制A.饭前B.饭后C.饭前4-6hD.饭后4-6hE.没有时间限制40.洗胃液的温度是: [单选题] *A.20-25℃B.25-38℃(正确答案)C.38-41D.41-45℃E.45-48℃41.患者双颊潮红、口唇发绀,属于下面哪种面容() [单选题] *A、急性病容B、慢性病容C、贫血面容D、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E、二尖瓣面容(正确答案)42. 胆绞痛的病人,常采用哪一种体位() [单选题] *A、被动体位B、自主体位C、半坐卧位D、被迫体位(正确答案)E、侧卧位43. 患者轻度意识障碍,GCS多少分() [单选题] *A、9~12分B、13~14分(正确答案)C、14~15分D、3~8分E、3~5分44.消化道慢性出血呕吐物呈哪种颜色() [单选题] *A、鲜红色B、黄绿色C、暗灰色D、咖啡色(正确答案)E、深褐色45. 一名脑外伤患者,责任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测得患者GCS为10分,表示该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为() [单选题] *A、正常C、中度(正确答案)D、重度E、昏迷46.能够确定患者目前意识状态程度的选项是() [单选题] *A、角膜发射B、生命体征C、肌腱反射D、疼痛刺激反应(正确答案)E、瞳孔对光反射47.护士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是() [单选题] *A、嗜睡B、昏睡C、浅昏迷(正确答案)D、中度昏迷E、深昏迷48.患者GCS多少分() [单选题] *A、4分B、5分(正确答案)C、6分D、7分E、8分49、患者入院后,可采取的体位是() [单选题] *B、头高足低位C、被动体位D、被动体位E、自主体位(正确答案)50、患者面容为典型() [单选题] *A、急性病容(正确答案)B、痛苦面容C、慢性病容D、二尖瓣面容E、贫血面容二、多选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 *A.颅内压增高B.同侧硬脑膜下血肿C.有机磷家药中毒(正确答案)D.氯丙嗪中毒(正确答案)E.吗啡中毒(正确答案)2.洗胃的目的是() *A.解除病人精神紧张B.减轻毒物吸收C.胃镜检查前准备(正确答案)D.减轻胃粘膜水肿肿(正确答案)E.为胃切除手术做准备(正确答案)3.毒物不明的病人洗胃液常选择() *A.5%醋酸B.等渗盐水(正确答案)C.牛奶D.温开水(正确答案)E.碳酸氢钠4.吞服强酸强碱性毒物的病人应迅速口服的对抗剂是() *A.牛奶(正确答案)B.豆浆(正确答案)C.蛋清水(正确答案)D.米汤(正确答案)E.盐水5.下列病人不能洗胃的是() *A.胃癌(正确答案)B.消化道溃疡(正确答案)C.食管阻塞(正确答案)D.食道静脉曲张(正确答案)E.肠癌6.如果一次注入洗胃液过多会引起() *A.液体从鼻腔溢出发生窒息(正确答案)B.急性胃扩张(正确答案)C.加速毒物吸收(正确答案)D.体液过多E.水电解质失衡7.给毒物不明的病人进行洗胃应采取的措施是() *A.抽取胃内容物送检(正确答案)B.选用温开水洗胃(正确答案)C. 要求家属立即查明中毒物质(正确答案)D. 等待中毒物质明确后再进行洗胃E.给病人提供心理安慰(正确答案)8.临床上常见的典型面容有() *A、急性病容(正确答案)B、贫血面容(正确答案)C、慢性病容(正确答案)D、二尖瓣面容(正确答案)E、痛苦面容9.病情观察的方法有() *A、视诊(正确答案)B、听诊(正确答案)C、阅读病历(正确答案)D、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正确答案)E、交接班报告(正确答案)10.双侧瞳孔散大常见于() *A.颅内压增高(正确答案)B.颅脑损伤(正确答案)C.颠茄类药物中毒(正确答案)D.濒临死亡(正确答案)E.吗啡中毒三、填空题(每题1.5分,总分30分)1.对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将牙垫、开口器置于病上下________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基础护理学 13

第十三章给药1.概述2.口服给药法3.吸入给药法4.注射给药法5.药物过敏试验6.局部给药法第一节概述一、护士角色与职责(一)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1.遵医嘱给药,有疑问者,需核实。
2.严格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
此外,还应检查药物的质量。
对疑有变质或已超过有效期的药物,应放弃使用。
3.正确给药,按需要行过敏试验。
(二)促进药物疗效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三)用药指导(四)参与药物管理(五)熟练掌握正确给药的技术和方法药物的保管1.药柜放置置药柜于光线明亮处,但不宜阳光直射。
保持整洁。
2.药品分类保管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药等分类保管。
剧毒药、麻醉药加锁、登记并交班。
3.药瓶有明显标签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
标签上标明药名(中、英文对照)、浓度、剂量。
4.定期检查药物要定期检查,如有沉淀、混浊、异味、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5.分类保存(1)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应放入有色瓶或避光纸盒内,置于阴凉处。
(2)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如乙醇、过氧乙酸、糖衣片、干酵母片等,应装瓶盖紧。
(3)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如疫苗、胎盘球蛋白、抗毒血清等,应置于干燥阴凉处或2~10℃冷藏保存。
(4)易燃、易爆的药物:如乙醚、环氧乙烷、乙醇等,应单独存放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
各类中药均应放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物应密盖保存。
总结:通风、干燥、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
瓶签明显。
妥善保存。
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1.药物剂量。
2.药物剂型。
3.给药途径:药液吸收速度:静脉>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口服>皮肤。
4.联合用药。
5.给药时间——常用外文缩写外文缩写中文译意外文缩写中文译意qd 每日1次am 上午bid 每日2次pm 下午tid 每日3次ac 饭前qid 每日4次pc 饭后qod 隔日1次ID 皮内注射biw 每周2次H 皮下注射qh 每小时1次IM或im 肌内注射qn 每晚1次IV或iv 静脉注射hs 临睡前12n 中午12点prn 需要时(长期)12mn 午夜12点sos 需要时(限用1次,12小时有效)St 立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机体方面1.生理因素:年龄、女性“三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给药知识脉络图第一节概述一、给药原则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护士在执行药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 一) 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属于非独立性的护理操作,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
护士应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有疑问的医嘱,应及时向医生提出,不可肓目执行,也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到“三查七对” ,才能达到“五个准确” ,即将准确的药物,按准确的剂量,用准确的方法,在准确的时间给予准确的患者。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查七对内容 ) 。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注意检查药物质量,对疑有变质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使用。
( 三) 安全正确给药1.合理掌握给药次数和时间。
应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和发挥最大药效为最佳选择,同时考虑药物的特性及人体的生理节奏。
2.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
不同给药方法有其相应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给药技术是护士胜任药疗工作的必备条件,如在抢救患者时,护士运用准确而熟练的静脉注射技术,使药物进入患者体内而迅速发挥疗效,对抢救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备好的药物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久臵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给药前应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自我合理用药的能力。
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使用前应了解过敏反应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
( 四) 密切观察反应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两重性的表现,临床用药的效果正是药物作用两重性的综合体现。
训练有素的护士应熟练运用有关药物的药理知识,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持续评估药物的疗效,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为临床护理及调整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 五)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可使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的标准。
1.安全性安全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前提,力求在获得最大治疗效果的同时,让患者承担最小的治疗风险。
2.有效性有效性是用药的首要目标,即药物的治疗效果必须明确。
3.经济性经济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经济性并不意味着用药越便宜、越少越好,而是指消耗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果。
4.适当性适当性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基本保证。
用药的适当性表现在用药的各个方面,一般指在用药时必须做到药物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合并用药合理,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剐作用,迅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使人体恢复健康。
因而护士有责任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时告知患者病因,明确诊断后用药;说明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及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了解其他并存的疾病及过敏史;注意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任意加大剂量或过早停药。
同时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信赖程度与情绪反应,有无药物依赖、滥用或不遵医嘱等行为,并予以相应的指导。
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仅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剂量有关,而且也与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有关,作为护理人员,了解和熟悉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一) 药物的因素1.药物剂量剂量指用药量。
药物剂量不同,机体的反应也不同,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
临床上规定的药物的治疗量或有效量,是指能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也是适用于大多数人使用的常用量;若药物超过有效量,则引起毒性反应。
2.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从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强弱。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消化道给药 ( 口服、舌下给药、直肠给药 ) 、注射给药 ( 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 ) 、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黏膜用药。
药物吸收速度除静脉注射和动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和动脉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他药物均有一个吸收过程,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吸入 >舌下含化 > 直肠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 >皮肤。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使药物作用产生质的差别。
如硫酸镁口服产生导泻与利胆作用,而注射给药则产生镇静和降压作用。
3.药物剂型不同剂型的药物由于吸收量与速度不同,从而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
一般而言,注射药物比口服药物吸收快,因而作用往往较为显著。
在注射剂中,水溶液比混悬液、油剂吸收快;在口服制剂中,溶液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
4.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
联合用药往往会发生体内或体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若联合用药后使原有的效应增强称为协同作用;若联合用药后使原有的效应减弱称为拮抗作用。
临床上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5.给药时间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以药物的半衰期作为参考依据,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更应注意维持药物在血中的有效浓度。
若肝、。
肾功能不良者可适当调整给药间隔时间。
给药间隔时间短易导致蓄积中毒,给药间隔时间长则血药浓度波动增大。
( 二) 机体的因素l.生理因素(1)年龄:儿童时期各个器官和组织正处于发育、生长时期,年龄越小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越不完全。
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器官和组织发育障碍,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造成后遗症。
而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生理性衰退,在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出现改变,肝、肾功能的减退使药物代谢和排泄速率相应减慢,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且常伴有老年性疾病,因而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因此,儿童和老年人用药时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
(2) 性别:性别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无明显的差异,但女性在用药时应注意“三期” ,即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在月经期、妊娠期,子宫对泻药、子宫收缩药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较敏感,容易造成月经过多、痛经、流产、早产。
在妊娠期,某些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生长发育和活动造成影响,严重的可导致畸胎。
在哺乳期,注意药物经乳腺排泌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中毒。
(3)营养状况:患者的营养状况也能影响药物的作用,营养不良者,对药物作用较敏感,对药物毒性反应的耐受性较差。
2.病理状态疾病可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因而影响药物的效应。
如正常人对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无降温反应,而发热者则可出现明显的解热退烧作用;治疗量的强心苷类药物不引起正常人的心排出量增加,而心力衰竭患者则会明显增加。
肝、肾功能是影响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
肝是机体进行解毒及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
肝功能不良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过消除降低,经肝代谢的药物消除变慢,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及经胆汁排泄的药物转运减慢,可使药物的药理效应和不良反应增强,甚至蓄积中毒。
一方面可能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另一方面引起其他的药源性疾病,如急性和慢性药物中毒。
常见的引起肝毒性的药物有:抗精神失常药,如氯丙嗪;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类药;抗生素、抗结核药,如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异烟肼、利福平;激素类药,如甲睾酮、苯丙酸诺龙。
肾功能减退时,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消除变慢,药物半衰期延长,药物蓄积体内,致使药物作用增强,甚至产生毒性反应;其次肾功能减退者伴有低蛋白血症,使得弱酸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血药浓度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增加。
常引起肾毒性的药物有磺胺类药、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等。
3.心理因素(1)精神状态:患者的精神状态可影响药物的效应。
乐观、愉快的情绪能提高机体的功能,使呼吸、循环、内分泌、体温、代谢等功能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能使药物更好发挥疗效。
若患者有悲观、失望、忧郁等不良情绪,则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其结果必然影响药物疗效,甚至还可诱发或加重疾病。
(2)对药物的信赖程度:患者对药物的信赖程度可影响药物的疗效。
患者如认为某药物不起作用,不但自觉疗效不高,甚至采取不配合态度;相反,患者对药物信赖,则可提高疗效。
(3)医护人员的语言: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医护人员的语言可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对药物的信赖程度。
( 三) 饮食的影响1.饮食能促进药物吸收,使疗效增强A、维生素 D、维酸性食物可增加铁剂的溶解度,促进铁吸收;高脂饮食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生素 E 的吸收,因而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 宜餐后服用,以增强疗效。
2.饮食能降低药物吸收,使疗效降低服铁剂时不能与茶水、高脂饮食同时服用,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铁盐妨碍吸收;脂肪抑制胃酸分泌,也影响铁的吸收。
在补钙时不宜同食菠菜,因菠菜中含大量草酸,草酸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吸收.从而使疗效降低。
3.饮食能改变尿液pH,影响疗效鱼、肉、蛋等酸性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生酸性物质;牛奶、蔬菜、豆制品等碱性食物在体内代谢形成碳酸氢盐,它们排出时会影响尿的 pH,而使药效发生变化。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是临床最常采用的给药方式。
药物经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
口服给药方式简便,不直接损伤皮肤或黏膜。
然而口服给药吸收较慢且不规则,药效易受胃肠功能及胃肠内容物的影响,因此,意识不清或昏迷、频繁呕吐、禁食等的患者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口服药物准备主要包括病区摆药和中心药房摆药。
一、病区摆药由病区护士在病区负责准备自己病区患者的所需药品。
二、中心药房摆药病区护士每日上午于查房后,将药盘及服药本一起送至中心药房,由中心药房护士负责将一日的药物全部摆好并核对,病区护士取回后,在发药前再核对一次,然后分发给患者。
【实施用物】药柜 1 个、药盘 1 个、药杯数只、量杯 1 个、药匙 1 只、滴管 1 支、包药纸数张、水壶 ( 内盛温开水 )1 个、研钵 1 个、服药本 1 本、湿纱布 1 块、小药卡数个、治疗巾 1 块、饮水管适量、发药盘或发药车 1 个( 辆) 。
【实施要点】1.依床号、姓名填写小药卡,按顺序插入药盘内,放好药杯,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依据不同药物剂型采取不同的取药方法(1)如片剂,胶囊等,用药匙取药。
(2)液体药用量杯量取,药液不足 1ml 或油剂,先在药杯内倒入少许温开水,用滴管吸取所需药液量,滴管尖与药液水平面成 45°,将药液滴入药杯内。
(3)摆完全部药物后,将物品归放原处,并根据服药本再核对一遍,盖上治疗巾。
3.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
4.倒温开水或使用饮水管,帮助患者服药,视患者服下方可离开。
5.根据药物特性进行用药指导。
【注意事项】1.按规定时间发药,确保药物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