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患者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或血尿,可同时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发病年龄为5~6岁,2岁以前及20岁以后少见。
成年患者较儿童患者易患紫癜性肾炎,治疗后也更易复发。
男性多于女性,春秋两季发病居多,可占全年发病的65%。
【护理问题】1.高热2.贫血3.出血4.感染5.疼痛6.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按血液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擦洗时不要用力,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3.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系止血带的时间;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防局部血肿形成;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注射后针眼处要按压5分钟以免引起出血。
4.鼓励患者进食清淡、少渣饮食,避免食用过硬、带尖、带刺及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曾发生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
5.关节肿胀、疼痛时,应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负重和易导致创伤的运动。
6.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1.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私自停药或减药。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花粉季节时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应带口罩。
3.应避免食用曾发生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
4.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诊。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过敏性紫癜护理措施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过敏性紫癜护理措施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系统介导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和腹痛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休息: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以防止病情加重。
2. 符合过敏原忌口:过敏性紫癜的发作往往与过敏原有关,因此患者需要避免接触或摄入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如药物、食物、化妆品等。
3. 控制病情加重: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发热、关节疼痛、腹痛等加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调整治疗方案。
4. 保持皮肤清洁:患者需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出现感染,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香皂或洗浴用品。
5. 控制瘙痒:过敏性紫癜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的症状,可以使用温水浸泡或局部冷敷减轻瘙痒感,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损伤和感染。
6. 加强护肤:使用保湿剂或乳液来滋润皮肤,避免皮肤过干和龟裂。
7. 正确用药: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抗炎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等,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
总之,护理过敏性紫癜的关键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提供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具体的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制定。
过敏性紫癜个案护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 花粉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等
观察患者皮肤 观察患者是否 紫癜的变化情 有腹痛、腹泻、 况,包括颜色、 呕吐等症状 大小、数量等
观察患者是否 有关节疼痛、
肿胀等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 有呼吸困难、
胸闷等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 有头晕、头痛
护理效果评价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 尿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是否 恢复正常
症状改善程度:如皮疹、关 节痛、腹痛等症状是否减轻 或消失
药物反应:是否出现药物不 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反
应等
生活质量:患者日常生活是 否恢复正常,如饮食、睡眠、
活动等是否恢复正常
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如皮疹、腹痛、关节痛等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如睡眠质量、饮食情况、活动能力等 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如护理人员的态度、技能、沟通等
评估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气喘、呼吸 困难等
检查关节症状:疼痛、肿胀、 活动受限等
观察皮肤症状:红斑、丘疹、 水疱、出血点等
评估消化道症状:腹痛、腹 泻、呕吐等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 命体征
焦虑和恐惧:患者可能对病情感到焦虑和恐惧,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抑郁和孤独:患者可能因为病情而变得抑郁和孤独,需要给予心理疏导 自尊心受损:患者可能因为病情而自尊心受损,需要给予心理安慰 家庭和社会支持:患者可能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需要给予心理辅导和帮助
单击此处_
汇报人:刀客特万
01 患 者 病 情 评 估
02 护 理 措 施
03 健 康 教 育
04 护 理 效 果 评 价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一、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 皮肤紫癜、粘膜出血、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或血尿[特
殊检查] 束臂试验,毛细血管镜检查。
[治疗要点] 病因防治,药物治疗。
二、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有关。
2、疼痛:腹痛、关节痛与腹型或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有关。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病人皮肤、粘膜有无损伤,有无内脏或颅内出血
的症状和体征。
皮肤、粘膜受损出血时,注意出血部位、出血量和
时间,监测心率、血压、意识状态等。
关节型观察局部肿、热、痛
情况,将受累关节放置合适位置,少活动,减轻疼痛;腹型便血者定
时测量血压、脉博、记录便血量。
听肠鸣音。
观察肾脏是否受累,
注意尿色,定期做尿常规检查。
2、营养支持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遵医嘱给予冷流食或禁食。
3、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服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给予低盐低
脂饮食,监测血压变化,逐渐减量,不可擅自停药。
应用免疫抑制
剂时,要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监测血常规。
4、活动与休息生活中避免接触反应原及相关的刺激因素,活动时
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5、健康教育
(1)本病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寻找病因极为重要,要避免接触反应原,若必须接触,让病人做好准备及注意观察,发生症状随时就诊。
(2)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肾脏受累者少数迁延数月或发展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常预后较差。
过敏性紫癜护理教学查房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及排除其 他类似疾病后可确诊。
02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基础护理
01
02
0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为患者清洁皮肤,保 持皮肤干燥,避免使用刺 激性强的清洁剂。
保持床单位整洁
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保 持病房整洁,防止皮肤感 染。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 划,给予高蛋白、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刺激性食物。
活动与休息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皮肤, 防止感染。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冒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情绪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4 过敏性紫癜护理教学查房实践
跨学科合作在护理中的应 用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医 学、护理学、营养学等。未来研究可以探讨 跨学科合作在护理中的应用,整合各学科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 业的护理服务。这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
进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病例报告
讨论与提问
由责任护士或带教老师报告病例,包括患 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治疗方案、护理 措施等。
参与人员针对病例进行讨论,提出疑问或 分享经验,促进交流与学习。
护理操作演示
总结与反馈
针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特点,进行护 理操作演示,包括病情观察、皮肤护理、 用药指导等方面的操作。
对查房内容进行总结,对讨论和演示中的 不足之处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重症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关节肿痛者应取舒适体位及功能位。
3.给予少渣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少量多餐,忌食虾、蟹、牛奶等易
致敏食物。
4.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穿棉质衣裤,注意手卫生,保持皮肤清
洁,不用碱性肥皂,防小儿抓伤皮肤,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5.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及瞳孔,有无头痛、头胀、视物模糊等主诉以防发
生颅内出血。
6.监测肾功能有无损害,观察尿量及性状。
7.观察腹痛的性质,排便次数及颜色,腹痛者应暂禁食。
8.观察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药物的作用,加强心理护理。
9.做好出院指导,教会家长观察病情和调节饮食,正确用药,定期复诊。
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血液外渗所致。
主要表现为皮肤淤点或紫癜,可伴有腹痛、关节痛和肾脏损害。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好发于春秋季。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病因①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麻疹、水痘、风疹病毒)及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②食物过敏:主要是鱼、虾、蟹、蛋、牛奶等引起的异性蛋白过敏。
③药物过敏: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异烟肼、阿托品、噻嗪类利尿药及水杨酸类等解热镇痛药。
④其他:如花粉、尘埃、虫咬、寒冷刺激及疫苗接种等。
2. 发病机制①速发型变态反应:致敏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上,释放出组胺及慢反应物质(SRS-A),引起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致敏原进入体内后,刺激B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及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小动脉炎及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皮肤、黏膜、肠道、关节腔或肾脏出血、水肿。
二、护理评估(一) 健康史评估发病前1~2周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询问有无进食容易引起过敏的蛋白质、接触花粉、尘埃或被昆虫叮咬等情况,了解有无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异烟肼、阿托品、噻嗪类利尿药、解热镇痛药等用药史或疫苗接种史。
(二) 临床表现1. 临床类型:(1) 皮肤型 (单纯型、紫癜型) 最常见。
以局限于四肢的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图-1),反复发作,可融合成片、形成淤斑,数日内渐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经7~14天消退;可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
少数累及面和躯干部皮肤,初起有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一.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IgA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病变。
二.症状、体征
好发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皮损为针尖至黄豆大小、可触及的紫癜、出血性丘疹或瘀斑,常分批出现。
可伴腹痛、便血、关节痛、血尿等。
三.护理问题
(一)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皮损有关。
(二)疼痛与疾病累及关节有关。
(三)焦虑与疾病反复、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四.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体位: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穿宽松纯棉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搔抓、摩擦、挤压,避免热水肥皂等刺激皮肤,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恢复期可适量运动。
(二)饮食:勿食致敏性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腹痛时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出血时禁食。
(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皮损的变化、阳性体征和化
验结果。
有腹痛症状的腹型紫癜患儿禁止腹部热敷,注意评估疼痛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五)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缓解其焦虑情绪。
五.健康宣教(一)卧床休息。
疾病恢复 3 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反复。
(二)定期复查尿常规。
(三)经过治疗紫癜消失 1 个月后,方可恢复动物蛋白饮食,逐步添加。
(四)积极寻找病因,避免服用可疑药物和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一、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碰伤、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
和感染。
2、衣着宽松、柔软,并保持清洁、干燥。
被褥平整、清洁、柔软,防止紫
癜受压、破损。
3、尽量减少肌注,静脉注射操作轻柔,尽量穿刺成功或安置留置针,扎压
脉带切勿太紧,拔针后要延长进针部位的压迫时间。
4、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同时按医嘱使用止血药、脱敏药等。
二、关节肿痛的护理
观察患儿关节肿胀及疼痛情况,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理疗方法,教会患儿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
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在床边守护,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按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关节疼痛和接触痉挛性腹痛。
三、饮食护理
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动物蛋白,怀疑引起致病的食物也应避免食用。
有肠道出血倾向者给予无渣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呕吐严重及便血者,应暂禁食。
紫癜性肾炎应给予低盐饮食。
四、病情观察
1、观察紫癜的分布,有无消退或增多。
2、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同时注意腹部体征并及时报告和处理。
有
消化道出血时,应卧床休息,限制饮食,给予无渣饮食,出血量多时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
3、观察尿色、尿量,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和蛋白尿,提示紫癜性
肾炎,按肾炎护理。
五、健康教育
1、过敏性紫癜可反复发作或并发肾损害,给患儿和家长带来痛苦和不安,
故应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解释,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教会家长和患儿观察病情,讲解饮食护理的重要性,使家长主动配合治
疗。
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意外磕碰。
3、指导其尽量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过敏原,定期来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