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管道自然灾害风险因素分析
《2024年输气管道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范文

《输气管道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前的能源产业链中,输气管道项目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此类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确保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输气管道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控制成为了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重点研究输气管道项目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输气管道项目风险识别(一)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是输气管道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包括地质条件变化、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管道的损坏、泄漏或中断。
此外,气候条件如极端温度、风雨等也会对管道的运行和维护带来挑战。
(二)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涉及管道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例如,管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腐蚀、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如果设计不当或材料选择不合适,可能导致管道的失效。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如焊接质量、管道埋设深度等也会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
(三)社会和经济风险社会和经济风险包括政策变化、法律法规调整、社会稳定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例如,政府对能源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项目的不确定性增加;法律法规的变更可能影响项目的合规性;社会稳定问题如民众抗议等可能影响项目的正常施工和运营。
三、输气管道项目风险控制研究(一)自然环境风险的控制针对自然环境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控制: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气候分析,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其次,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采用抗腐蚀、抗自然灾害的材料和工艺;最后,建立完善的监测和维护体系,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二)技术风险的控制针对技术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管道设计和施工技术的水平和可靠性;其次,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材料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最后,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项目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供水工程方案风险分析

供水工程方案风险分析一、供水工程风险分析1. 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营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包括地震、风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导致供水管网损坏、水源污染、输水设施瘫痪等问题,给供水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带来严重威胁。
2. 技术风险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技术风险,包括设计、施工、设备故障等方面的风险。
例如设计不当、施工质量问题、设备故障等都可能影响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产生安全隐患。
3. 环境风险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水源的保护、供水管道的铺设、污水的排放等都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环境风险需引起重视。
4. 经济风险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因此,资金来源不稳定、运营成本高、水价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对供水工程的经济可行性产生影响。
5. 社会风险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相关的社会因素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比如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居民的抗议行动等都可能威胁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二、供水工程风险评估在对供水工程风险进行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工具主要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树、层次分析法等,而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式。
1. 风险可能性评估风险可能性评估主要是对各种潜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
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性,施工质量、设备故障等技术风险的可能性等,都需要进行评估。
2. 风险影响评估风险影响评估主要是对各种潜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对供水工程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
比如地震对供水管网的破坏程度、设备故障对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等,都需要进行评估。
3. 风险等级划分在完成风险可能性和影响评估后,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各种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主要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几个等级,以便后续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概述本文档旨在分析油气管道工程事故的原因,并提供预防措施,以确保油气管道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事故原因分析油气管道工程事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分析:1. 设计缺陷:部分事故可能是由于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引起的。
例如,设计不合理的管道连接点、应力集中区与不合适的材料选择等。
2. 施工不当:不正确的施工方式可能导致管道安全隐患。
比如,焊接质量不过关、地质调查不准确、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等因素。
3. 材料问题:管道的材料质量和选择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低质量的材料和使用过程中的老化、腐蚀等问题可能造成管道的破裂和泄漏。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也可能导致管道工程事故。
这些灾害可能会对管道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引发事故。
5. 人为因素:人为疏忽、维护不当等因素也是油气管道事故的常见原因。
例如,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检查不彻底等。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油气管道工程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1. 强化设计审查: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加强对管道设计的审查,确保设计合理性和安全性。
特别关注管道连接处、应力集中区等关键部位的设计。
2.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焊接质量、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施工现场的管理。
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技能水平。
3.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选择高质量的管道材料,并按要求进行材料性能测试。
加强管道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老化、腐蚀问题。
4. 防灾减灾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如加固管道、采取防护措施,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等。
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管道维护、检查和保养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标准。
结论通过对油气管道工程事故原因的分析和合理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油气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关法规和标准应得到有效执行,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天然气长输管道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天然气长输管道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天然气长输管道是指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至远距离的管道系统。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管道长、管道沿线分布复杂、操作环境恶劣等因素,管道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较大。
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危险因素分析1、管道损伤天然气长输管道穿越的地域辽阔,长途输送过程中受到地震、泥石流、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易造成管道受损。
一旦管道受损,会导致天然气泄漏,易于引发火灾和爆炸。
2、外部破坏管道沿线多为人烟稀少的地区,易遭到恐怖袭击、破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破坏导致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极大。
3、设备老化天然气长输管道建成后,使用寿命较长,易遭受设备老化的影响,老化设备的使用会引发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大管道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4、操作失误管道运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是导致管道火灾和爆炸的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失误包括管控不严、检查不完善、维护不到位等。
5、天气影响天然气长输管道穿越的地域辽阔,气候条件不同,严重的天气恶劣情况下,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二、控制措施1、管道管理加强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管理,定期检查管道的受损情况,及时维修,减少天然气泄漏的可能性。
2、安保措施加强对管道沿线的安保工作,健全安保体系,加大巡逻频次,确保管道的安全。
3、设备更新对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换,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老化设备可能引发的危险。
4、操作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5、加强监测加强对管道的危险因素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预警管道的危险情况。
6、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管道火灾和爆炸的准备工作,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迅速有效地处置。
三、结语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和控制工作,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管道自然灾害风险因素分析

管道自然灾害风险因素分析一、自然灾害种类管道距离越长,其通过的地质条件就越复杂,人类工程活动频繁,自然灾害类型多种多样。
管道沿线可能对管道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崩塌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冲蚀坍岸、风蚀沙埋、洪水、冻土、大风、软土、盐渍土、岩溶塌陷、雷电等。
其中地震、洪水、崩塌和滑坡、泥石流、冲蚀坍岸、岩溶塌陷、风蚀沙埋对管道安全影响较大。
二、自然灾害对天然气管道的危害 1. 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虽然发生频率低,但因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报,具有突发的性质,一旦发生,财产和环境损失十分严重。
地震产生地面竖向与横向震动,可导致地面开裂、裂缝、塌陷,还可引发火灾、滑坡等次生灾害,对管道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可使管道位移、开裂、折弯;可破坏站场设施,导致水、电、通讯线路中断,引发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
管道在不同地震烈度场中的行为特征见表2-5。
表2-5 管道在不同地震烈度场中的行为特征地震烈度管道及地物行为地表现象Ⅶ山体崩塌,个别情况下有裂缝,偶有塌方潮湿疏松处地表有裂缝Ⅶ地下管道接头处受破坏,道路裂缝、塌方地表裂缝可达10cm以上,有泥沙冒出,水位较高、地形破碎处,滑坡、崩塌普遍Ⅸ道路出现裂缝,部分地下管道遭破坏滑坡、山崩Ⅹ地下管道破裂滑坡、山崩普遍Ⅺ地下管道完全破坏地表巨大破坏2.洪水我国西部河流大多为内陆流河,河流以高山的融雪和大气降水为水源,具有落差大、暴雨洪水洪峰流量比平均流量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特点。
一般来讲,山区降水量多余平原区,且山区降雨量是平原区的5~6倍,是洪水形成的根源。
由于山坡植被贫乏,沟道坡将大,保水蓄水能力极差,6~9月一旦有较大降雨,在短时间内形成极强的洪水径流,流速急,猛涨猛落,夹杂大量石头泥沙,易形成泥石流,对穿越河流的管道具有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布设在弯曲河段凹岸一侧的管道,可能会因沟岸的坍塌而被暴露出来,甚奎发生悬空和变形。
在管道沿线的低山沟谷、山前冲积平原出山口及山间洼地中的冲沟及冲沟汇流处,降水形式常以暴雨为主,河沟洪水夹带泥沙,形成特有的暴雨洪流危害,对岸边形成冲刷破坏。
天然气长输管道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天然气长输管道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天然气长输管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运输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需要深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一、危险因素分析1. 地质条件: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铺设需要考虑地质条件,例如山区、丘陵和沙漠地区等,这些地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这些灾害都会对运输管道造成破坏甚至爆炸等安全隐患。
2. 管道腐蚀:长期运行的天然气管道容易受到大气环境、化学物质、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管道腐蚀。
腐蚀作用会使管道壁厚度减少,管道变得脆弱,一旦气体泄漏就会形成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
3. 管道损坏:管道损坏是管道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管道损坏常常是由于管道施工质量差、运行期间的管道磨损、外部环境的影响、地震、风力等因素导致的。
4. 设施老化:管道的设施老化是由于设备的使用寿命到期或长期使用导致管道性能下降,设施磨损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为管道的轧制、焊接、支撑和涂层防腐等技术措施更新较慢。
5.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错误、操作工艺不规范等。
例如管道脱漏、爆炸等事故,有时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因此,必须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二、控制措施1. 加强监测管理:对天然气管道进行日常监测,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试验、评估和维护。
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应急处置能力。
2. 提高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管道设计、施工、维护、修复等,加强设施技术更新,进行适时的技术改进和升级。
3. 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 使用先进管道材料:选用质量可控、抗腐蚀、抗破损性能好的管材,确保管道性能稳定。
5.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管道安全监控机制,规范管道运营管理,对不合格企业依法依规处理,确保长输管道安全运行。
管材失效风险因素分析:材质缺陷、制造工艺、环境影响

管材失效风险因素分析:材质缺陷、制造工艺、环境影响管材失效风险因素分析在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管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化工、石油、水利、电力等。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管材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材失效风险因素进行分析:1.材质缺陷管材的材质缺陷可能是导致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材质缺陷包括化学成分不合格、生产工艺不规范等。
这些缺陷可能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导致管材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等不符合要求,从而增加了失效的风险。
2.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对管材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热处理、冷加工、连接方式等工艺条件的优劣,都会对管材的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例如,热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管材的硬度和强度不足,冷加工不当可能会产生应力集中,连接方式不合理可能会影响管材的密封性能等。
3.力学性能不足管材的力学性能不足也可能会导致其失效。
例如,如果管材的抗拉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致其在承受压力、拉力等载荷时发生变形、断裂等现象。
4.腐蚀与磨损腐蚀和磨损是管材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的不同,管材可能会受到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冲刷磨损等多种形式的腐蚀和磨损。
这些不仅会影响管材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其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5.外部应力外部应力对管材的失效风险也有影响。
管材在受到外部压力和应力作用时,可能会导致其变形、破裂等情况。
例如,管道在受到地震、风雪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从而导致其失效。
6.温度与压力温度和压力也是影响管材性能的重要因素。
高温会导致管材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而低温则可能导致管材的韧性变差,产生冷脆现象。
同时,管道内的压力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管材的变形和破裂。
7.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管材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湿度、空气污染、紫外线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管材产生腐蚀作用,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环境风险分析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环境风险分析1. 地质环境风险:天然气输气管道通常需要穿越各种地质环境,包括山地、河流、湿地等。
这些地质环境可能存在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管道破裂、泄漏等严重后果。
2. 水域环境风险:天然气输气管道在穿越河流、湖泊等水域时,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
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人为活动可能干扰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同时,管道泄漏也可能污染水源,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3. 森林环境风险:山区输气管道建设可能需要砍伐树木和清理植被,这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此外,管道的建设和使用可能引起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4. 大气环境风险:天然气输气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导致天然气进入大气中。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它是一种强力的温室气体。
大量甲烷的释放将加剧全球变暖问题,并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5. 社会环境风险: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通常需要通过人口聚集区域,涉及土地征用和拆迁等问题。
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引发社区抗议和矛盾。
此外,管道的建设和使用也可能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安全带来潜在影响。
为了降低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的环境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管道路径,避开敏感生态区域和人口密集区;加强管道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泄漏和破损等情况;建立紧急响应机制,能够迅速应对紧急情况;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确保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
总之,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的环境风险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问题,涉及到不同的环境要素和可能的不良后果。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环境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6. 生态系统风险:天然气输气管道穿越的区域可能是各种生态系统的栖息地,如森林、湿地、草原等。
工程施工和管道的运营可能带来生态系统的破坏,砍伐树木、大规模土壤掘割和生物栖息地的破坏等都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版管道自然灾害风险因素
分析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版管道自然灾害风险因素分析
一、自然灾害种类
管道距离越长,其通过的地质条件就越复杂,人类工程活动频繁,自然灾害类型多种多样。
管道沿线可能对管道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崩塌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冲蚀坍岸、风蚀沙埋、洪水、冻土、大风、软土、盐渍土、岩溶塌陷、雷电等。
其中地震、洪水、崩塌和滑坡、泥石流、冲蚀坍岸、岩溶塌陷、风蚀沙埋对管道安全影响较大。
二、自然灾害对天然气管道的危害
1.地震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虽然发生频率低,但因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报,具有突发的性质,一旦发生,财产和环境损失十分严重。
地震产生地面竖向与横向震动,可导致地面开裂、裂缝、塌陷,还可引发火灾、滑坡等次生灾害,对管道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可
使管道位移、开裂、折弯;可破坏站场设施,导致水、电、通讯线路中断,引发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
管道在不同地震烈度场中的行为特征见表2-5。
表2-5管道在不同地震烈度场中的行为特征
地震烈度
管道及地物行为
地表现象
Ⅶ
山体崩塌,个别情况下有裂缝,偶有塌方
潮湿疏松处地表有裂缝
Ⅶ
地下管道接头处受破坏,道路裂缝、塌方
地表裂缝可达10cm以上,有泥沙冒出,水位较高、地形破碎处,滑坡、崩塌普遍
Ⅸ
道路出现裂缝,部分地下管道遭破坏
滑坡、山崩
Ⅹ
地下管道破裂
滑坡、山崩普遍
Ⅺ
地下管道完全破坏
地表巨大破坏
2.洪水
我国西部河流大多为内陆流河,河流以高山的融雪和大气降水为水源,具有落差大、暴雨洪水洪峰流量比平均流量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特点。
一般来讲,山区降水量多余平原区,且山区降雨量是平原区的5~6倍,是洪水形成的根源。
由于山坡植被贫乏,沟道坡将大,保水蓄水能力极差,6~9月一旦有较大降雨,在短时间内形成极强的洪水径流,流速急,猛涨猛落,夹杂大量石头泥沙,易形成泥石流,对穿越河流的管道具有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布设在弯曲河段凹岸一侧的管道,可能会因沟岸的坍塌而被暴露出来,甚奎发
生悬空和变形。
在管道沿线的低山沟谷、山前冲积平原出山口及山间洼地中的冲沟及冲沟汇流处,降水形式常以暴雨为主,河沟洪水夹带泥沙,形成特有的暴雨洪流危害,对岸边形成冲刷破坏。
;并具有短时间内破坏建筑设施、道路工程、管道工程设施等特征。
这些地段河流落差大,河床不稳定,下切速度快,很容易对管道造成威胁。
这些河流还有一个特点是非雨季没有水或水量很小,但进入雨季,.山洪暴发,水量剧增,并夹带泥沙石头,对管道破坏极大。
如新疆的鄯一乌输气管道从白杨河穿越,上年秋天做的过水面在第二年五月已下切了1.5m;1996年白杨河突发洪水将建设中的鄯一鸟输气管道冲断。
3.崩塌和滑坡
天然气管道如经过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这些地区岩石松散破碎,地形变化较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影响管道建设和运营安全。
如西气东输管道经过新疆某区域时,管道在山谷中穿行,地表风化作用强烈.,地质环境脆弱,管道线位选择余地小,紧靠山体斜坡敷设,地形陡峻,两侧基岩坡角较大,一般大于40°,最大能达
到60°,崩塌、滑坡危险地段长达几十公里。
4.泥石流
如西部地区发育规模较大的冲沟,冲沟中松散堆积物丰富,坡积物较厚,成为潜在泥石流隐患。
一旦遇到突发性的强降水过程,存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5.冲蚀坍岸
冲蚀是在地表水的动力作用下,地表、冲沟或河床中的碎屑物被搬运,造成河床和岸坡磨蚀的现象。
坍岸主要指冲刷作用造成河岸或冲沟岸坡的坍塌现象。
6.风蚀沙埋
风蚀常与沙漠和砾漠化(戈壁滩)相伴出现,风蚀作用表现为风力及其夹带的沙石对障碍物产生巨大的冲击和磨蚀作用,引起障碍物损坏。
随风移动的粉细沙常常在低洼地沉积下来,形成移动沙丘、沙垄等,容易造成低洼处被沙淤埋或填平,成为沙埋灾害。
7.煤矿采空塌陷和自燃
如管道经过煤矿采矿区域,矿井分布密集,形成采空塌陷区域,
同时还存在未塌陷的地下采空区,在管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有产生塌陷和不均匀沉降的危险,对管道造成破坏。
.同时还有煤层的自燃现象也会危及管道的安全。
8.冻土
季节性冻土对管道危害主要是冻胀,地基土的冻胀可使管道中应力发生变化,严重时将影响管道安全使用。
多年冻土对管道的危害主要是融沉。
局部不均匀融沉可使管道应力发生改变,影响管道安全。
9.地震与沙土液化
饱和沙土在地震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后土粒会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土体丧失抗剪切强度而地基失效的现象,称之为地震液化。
地震液化是一种典型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它是饱和沙土和低塑性粉土与地震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发生在Ⅷ一Ⅸ度的高地震烈度场内。
10.岩溶地面塌陷
岩溶地面塌陷是岩溶分布区内普遍发育的一种危害很大的自然
现象,是在地下水动力条件急剧变化的状态下,由发育于溶洞之上的土洞往上发展,洞顶上覆土层逐渐变薄,抗塌陷力不断减弱,当接近或超过极限的情况下而诱发地面塌陷。
11.盐渍土
盐渍土对管道有腐蚀性,对混凝土钢结构具中等一强腐蚀性。
盐渍土的主要危害是其中的Cl-1
、SO4-2
腐蚀金属管道,缩短管道寿命。
盐渍土的另一危害是地表土体中的大量无机盐在水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积聚或结晶,体积变大造成地表发生膨胀变形,形成盐胀灾害;当大量易溶盐类在降水或地表流水作用下被溶解带走时,常会出现地基溶陷现象。
12.雷电
管道架空部分和地面部分(如跨越管段、站场管道和工艺设施),相对于整个埋地管道而言都是优良的接闪器,在附近空中有云存在的情况下;可能形成一个感应电荷中心,从而遭受直击雷的威胁。
管道不仅会感应正雷,还会感应负雷。
正雷和负雷对管道,特别是
对阴极保护设备的运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管道上空形成雷云时,其下面大面积形成一个静电场,埋地管道也同大地一样表面感应出相反的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而又具备了放电条件时,会出现一次强烈的放电过程。
但是,由于三层PE优良的绝缘性能,管道电荷的泄放速度很慢,一旦发生管道局部的放电,管道内形成一股强大的电流(涌浪)。
对于绝缘性能很好的管道,这种涌浪在管道或接触不良的部位产生高压,引起第二次放电。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