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康熙

合集下载

专题1 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1

专题1 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1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1.1661年即位,年号康熙,四大臣辅政。

2.1669年智除严重威胁皇帝权威的鳌拜。

教材整理2平定三藩1.背景三藩拥兵自重,严重影响了全国的军政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2.经过(1)1676年清军击败耿精忠,迫使尚可喜投降,使吴三桂陷入孤立状态。

(2)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最终平定叛乱。

3.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深化拓展】平定三藩叛乱平定三藩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也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教材整理3统一台湾1.背景(1)1661年,郑成功率兵驱逐荷兰侵略者,光复台湾。

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嗣位,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2)康熙亲政后,采取攻抚兼施的方针,筹划统一台湾。

2.概况(1)军事进攻:1683年,施琅率水师攻下澎湖岛,促使郑克塽奉表投诚。

(2)政治管理: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3.意义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强固了东南海上防务,使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教材整理4抗击沙俄1.背景(1)沙俄扩张: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俄不断向东方扩张,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2)康熙筹划:两次亲巡东北,实地观察边防,知己知彼。

2.过程(1)1685年,清军进兵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

(2)1686年,俄军卷土重来,康熙派军重创俄军,俄军被迫同意讲和。

3.结果:《尼布楚条约》签订(1)时间:1689年。

(2)内容: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及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的东段边界,岭、河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国。

(3)意义①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

②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宁的环境。

【误区警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的不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19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198人民版PPT课件

3、平定噶尔丹叛乱
1690年,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采取分兵合围的战略, 通过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击溃了葛尔丹势力。
康熙帝决心清除葛尔丹的残兵,发誓如果清军粮草断绝, “朕必噬雪穷追,断部回师”,最终迫使葛尔丹兵败自 杀。
(五).加强民族团结
对汉族:崇尚儒学,拜谒孔庙
对蒙藏:尊崇喇嘛教,册封
四大活佛
问题思考:对康熙帝的总体评价:
①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部叛乱 和反击沙俄侵略等,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 治,维护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重视农业、发展文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③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禁锢思想、限制工商业发 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社会进步。
总之,康熙帝是一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的封建帝王。
课后作业: 你如何理解“康乾盛世”被人们称为“落日的辉煌”?
课外延伸:
一个封闭保守,顽固 地坚守腐朽落后的皇权 专制体制,拒绝改革, 把自己隔绝于日新月异 的世界体系之外;
一个胸襟博大,大胆 拿来,为我所用,大刀 阔斧地实行改革,紧跟 世界文明步伐,开拓进 取。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课程标准】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清朝统治:1644—1840—1912(268年)
古代 近代
清朝古代帝王:(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 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一、少年天子
康熙初年 面临的形 势和任务

矛盾
汉 郑氏政权 割据台湾
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 漠视对外交往,实行闭关 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政治家:康熙帝玄烨人物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家:康熙帝玄烨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康熙帝玄烨: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人物简

DOCS
01
康熙帝玄烨的生平与背景
康熙帝玄烨的出生与家族背景

康熙帝玄烨于1654年出生于北京
• 父亲是清朝的顺治皇帝
• 母亲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玄烨的家族背景
• 清朝是满洲族建立的政权
• 康熙帝玄烨是满洲镶黄旗人
• “宽政惠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 民族关系和谐,国家统一
康熙帝玄烨的政治地位与影响
康熙帝玄烨的政治地位
• 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 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奠基人
康熙帝玄烨的政治影响
• 对清朝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对后世清朝皇帝的政治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康熙帝玄烨的军事成就与
康熙帝玄烨的军事战术
• 以“剿抚并用”为主要战略
• 注重军队的训练和纪律
• 善于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
• 善于运用灵活的战术,以少胜多
康熙帝玄烨的军事地位与影响
康熙帝玄烨的军事地位
• 被誉为清朝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 为清朝的国家安全和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熙帝玄烨的军事影响
• 对清朝军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为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6
康熙帝玄烨的家族与后代
康熙帝玄烨的皇后与妃子
康熙帝玄烨的皇后
康熙帝玄烨的妃子
•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 康熙帝玄烨共有妃子40多位
•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 其中包括德妃乌雅氏、宜妃郭络罗氏等著名妃子

必修四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必修四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康熙即位之初面临怎 样的形势?
沙俄入侵 噶尔丹崛起
鏊拜专权
郑氏割据
三藩割据
康熙即位之初面临的问题?
中央:鏊拜专权 政治 问题 三藩割据
地方 郑氏割据
中央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
民族 问题 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
如 何 巩 固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
一.少年天子
1.幼年即位:1661年,玄烨即位,年号康熙, 由四位辅政大臣主持政务。 2.辅臣弄权:鳌拜独揽大权,恣意决定朝臣的 任免和朝廷重要政务,严重威胁皇权。 3.智擒鳌拜:1669年,一举剪除鳌拜集团,判 其终身禁锢,稳定了朝廷秩序。
尼布楚
雅克萨
雅克萨之战示意图
雅克萨之战(油画)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 东至海为界,岭北河西属俄国,岭南河东属中国。
五.三征噶尔丹 1.原因: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 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 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 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 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 喀尔喀部。喀尔喀部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 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 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兵锋直指乌兰布通。
思考:
⑪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评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 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 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 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奠基。 唐太宗: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在突厥地区设都督府和 安西都护府;对吐蕃和亲。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康熙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 叛乱;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空前 巩固和发展,版图基本奠定。 ⑫三者处理民族关系的共同方式有哪些? 战争、设机构、经济文化交流 ⑬康熙时期的民族问题与前两朝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什么? 出现了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含解析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问题导学一、康熙帝统一与治理台湾活动与探究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年)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

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

”……据统计,台湾归统时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二、全面评价康熙帝活动与探究提到康熙帝,现行的历史教材及有关传记、评论乃至文学作品几乎交口称誉,将他等同于唐太宗、汉文帝。

然而,从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何在?后人在总结时大都将其归咎于嘉庆、道光两朝。

可是,落后总要有个过程,只从嘉庆、道光两朝很难找到滑坡的真正原因。

通过对照近三四百年中外历史,笔者发现,误区就出在后世对康熙的评价太高,忽略了康熙时代的世界大背景,孤立与静止地看待当时的中国,无意中沿袭了旧史家对康熙的颂扬。

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始自康熙皇帝。

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中所说的康乾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康熙帝的哪些功绩可以“等同于唐太宗”?(2)康熙帝统治时期,哪些举措“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3)材料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贡献2.如何理解康熙帝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1)机智果敢。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智擒鳌拜、恢复开科取士,设南书房、强化君主
政治 稳定朝廷秩序,缓和阶级 专制制度,集权于皇
矛盾
帝手中。
经济 实行“摊丁入亩”和“更 严格限制手工工场和 名田” ;派人治理黄河 对外贸易的发展。 水患。
平叛乱,御外敌,定边疆, 民族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我 国辽阔疆域的基础。
功绩(肯定)
8岁登基 14岁亲政 69岁驾崩 在位61年 年号 康熙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 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是清顺治帝的第三子, 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刚刚披上龙袍时还 是个孩子。康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头脑清醒,文武兼备,对自己讲学习,对朝 政讲勤慎。能较好地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从 而开创了康乾盛世,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 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
思考:康熙帝即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沙俄入侵
准噶尔叛乱 鳌拜专权
台湾割据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⑴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 争大体结束 ⑵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⑶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
①云贵、两广、福建——“三藩” ②台湾——郑成功、郑经 ③黑龙江流域——沙俄 ④漠西、漠北——蒙古各部 ⑷鳌拜专权
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 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 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
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 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都是中国领土。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广义上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61-1722在位)至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36-1796在位)统治的长达120年的时间,为什么称之为“盛世”?因为当时的清王朝无论是人口、土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军事实力都达到了极盛的时期。而且时间之长(120年)、领土之广(1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之多(4亿)、富庶程度其实比之中国历史上之前的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康乾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的辉煌,因为尽管自乾隆末期起走过百年沧桑里程的清朝政治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各地风雨飘摇不断,但表面上依然是十分强盛,通俗地说老本够吃。而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一代不如一代,从道光时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起更是将清王朝这个“天朝大国”打回原形,真正完全地衰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正恰如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来形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清朝时候,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增多了。北京郊区的菜农,利用“火室”、“地窖”等设备,在冬季栽培韭黄、黄瓜等新鲜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卖。乾隆年间,原来不种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区,栽培棉花的占十之八九。清朝前其,甘蔗种植遍及东南沿海各省。广东一些地方种植的甘蔗,往往上千顷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像芦苇一样。
清朝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推广。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 从明代就自美洲经南洋输入。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讲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是最早系统介绍番薯种植法的著作。此后清人陈世元撰《金薯传习录》,记述了冷床育苗,包世臣《齐民四术》中记述了翻蔓技术,番薯种植技术逐渐完善。 但是番薯等高产作物也有其弱点:营养低且单一、味道差,可深加工的价值少。作为一时的救急尚可,长期为主食必然导致人的营养不良,“面如菜色”,身体素质大幅下降,也必然影响人的正常智力发育。经过清初到中叶100多年的兴旺蓬勃,“番薯盛世”也就终于走到了尽头。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知识导航专题一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知识导航专题一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含解析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思维激活观察下图,你知道台湾府是何时设置的吗?你知道设置台湾府有什么重大意义吗?御制台湾全舆图提示: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设置台湾府,一方面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巩固了东南海防。

自主整理一、稳固统治地位1。

_______________年,康熙由其祖母博尔济吉特氏做主继承皇位,四位辅政大臣主持政务,其中鳌拜逐渐大权独揽。

2.康熙亲政以后,鳌拜依然想独揽朝政,严重地威胁了皇权._______________年,康熙剪除了鳌拜集团,稳固了统治地位。

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1。

平定三藩(1)经过:①康熙帝首先派八旗精锐部队开赴荆州,与北上的吴军形成隔江对峙之势;预先加强南昌方面的防御力量,切断吴军和福建叛军的会合之路,形成各个击破之势;起用_______________,平定察哈尔、陕西的叛乱,稳定了西北局势。

②清军全力进兵福建,击败耿精忠,并迫使尚可喜归降,使吴三桂陷于孤立状态.③吴三桂死后,其孙继续与清军作战。

1681年,清军攻入_______________,最终平定了叛乱。

(2)影响: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_______________的趋势,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台湾(1)概况:①1683年,_______________率水师从福建出发,攻下澎湖岛,促使郑克塽奉表投诚.②康熙决定在台湾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_______________.(2)影响: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强固了东南海上防务,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3.抗击沙俄(1)过程:①1685年,清军正式向_______________进兵,俄军被迫投降。

②1686年,俄军头目_______________卷土重来,再次窃据雅克萨,康熙派军重创守敌,俄军被迫同意讲和。

(2)结果:签订《尼布楚条约》①签订:_______________年,中俄双方签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重视农业发展。实行更名田制度和摊丁入亩制度,推 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 说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 英法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受阻 工业革命前夕
思考:平定三藩有何作用? 扫除了地方割据,巩固 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 央集权
反映平三藩的《纪功图卷》 (局部)
掌握重兵,割据称雄
亲自指挥
启用汉将
重用绿营
耿精忠 拥兵自重,威胁朝廷 吴三桂 尚可喜
叛乱范围: 云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氏政权对峙
探究: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经营 台湾?
思想 文化 外交 启蒙运动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八股取士,大兴文 字狱,禁锢思想 “海禁”政策,闭 关锁国
殖民扩张与掠夺 (世界市场形成的 重要途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知识结构 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面临危机 解决措施 作 用 评价
平定三藩
边疆危机 统一台湾 平定准噶尔部 抗击沙俄入侵 册封五世班禅 内地危机 尊崇儒家文化 智擒鳌拜 巩固
面对严峻的形 势,康熙帝采 取了哪些措施?
耿精忠 吴三桂 尚可喜
郑氏政权对峙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加强了 君主专制,巩固康熙统治
清人绘 《塞宴四事图》中的布库场景。 少年康熙便是利用佯演布库戏智擒鳌拜的。
权力
三藩的危害
• 从顺治朝开始,军费开支浩大,每年入不敷出。 以顺治十七年为例,国家赋税收入银875万两, 而云南一省就要支出银900多万两。竭全国之 掌握重兵,割据 财力,尚不足一藩之需求。到了康熙初年,财 政困难局面仍旧未见好转。国家钱粮大半耗于 称雄 威胁中央 三藩。三藩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设立税卡, 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平西王吴三 桂还自行选派官员,称为“西选”。
——摘自教师教学用书
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
英法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 芽受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 工业革命前夕
思想 文化
外交
第三组:思想文化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文字狱在顺治时期并不严重。到康熙时,清政府 的政权逐渐得到巩固,统治者对老百姓(尤其是汉族 知识分子)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也逐渐加强,因此文 字狱也日益剧烈。最著名的有“《明史》狱”和 “《南山集》狱”。 ——摘自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该图为“伊犁河”与“大营” 《平定准噶尔图卷》 的受降场面
思考: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
这一胜利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 地区的控制。巩固了统治,维护了国家 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清朝统 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
乌兰布通古战场
册封五世班禅
• 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 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远征 西藏,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护送达 赖喇嘛六世进藏。以后,清政府又在 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 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 材料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 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 “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 地……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 ——《中国通史全编》(下)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 , 维护了中国领土完 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郑氏集团对抗 整和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一方面有利于台 清政府的两种做法? 湾的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 形成分裂状态,不利于国家统一
抗击沙俄
北接西伯利亚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跨葱岭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 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东 临 太 平 洋 东南到台湾及 附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康熙尊崇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廷揽汉族文士
康熙十七年(1678),曾开“博学鸿儒科”,由在京三品 以上大臣,在外各地督抚,保荐有一定才学和声望的知识 分子,直接进行殿试,只考诗赋,不考八股,一经录取, 即授翰林院官职。招罗了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名儒” 等 143 人。
历史功绩: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1、机智果敢。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 秩序。
2、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和准葛尔部葛 尔丹的叛乱;派兵收复台湾并设立台湾府;加强对西藏地 区的统治;组织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 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3、学识渊博,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一生苦研儒学,推 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 唐诗》《康熙字典》。
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 说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 英法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 芽受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 工业革命前夕
思想 文化
外交
启蒙运动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殖民扩张与掠夺 (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1684年清朝 设置台湾府
稳定北部边疆,巩固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材料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 石之功,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代指 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 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 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 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康熙 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 认为修德安民是守国之本;随着军事武器 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 的变化,长城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 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 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八股取士,大兴文 字狱,禁锢思想
“海禁”政策,闭 关锁国
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
英法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本主义萌 芽受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 工业革命前夕
思想 文化
外交
启蒙运动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八股取士,大兴文 字狱,禁锢思想
第四组:
外交
康熙时,对外国商船的活动极为注意,对 逗留外国的中国人也防范极严。康熙下谕地方 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海外如西 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 日久,务需安不忘危”。
——摘自人民版必修一教材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责无 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 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
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
英法
政治 经济 资产阶级代议制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
思想 文化
外交
第二组:经济
16~18世纪,资本主 义手工工场在西欧得到了 迅速发展。英国的呢绒工 业便是典型的例子,它成 了英国的“民族工业”。 17世纪,一些没有行会组 织的新兴工业也发展起来, 包括采煤、冶金、火药、 造纸、造船业等等。
1684年清朝 设置台湾府
派施琅进军台湾
施琅
1683年,清军 进入台湾,郑成功 的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清政 府设置台湾府,隶 属福建省,实现了 统一。 台湾府的设置 ,加强了台湾同祖 国内地的联系,促 进了台湾的开发,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郑成功的复台和施琅的复台虽各有具体原因,但是都隐藏着中华 民族的大义。两人的处境不同,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对台湾战 略地位的重要性则有同样的认识,都坚定地主张保卫台湾。
生于忧患的少年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 愁啊愁, 爱新觉罗· 玄烨 愁到白了头。 (1654-1722) 社稷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 8岁登基 忧…… 14岁亲政 69岁驾崩 假如你是康熙皇帝宠臣, 在位61年 你知道他愁什么? 年号 康熙 康,安宁;熙,兴盛 万民康宁,天下兴盛
沙俄侵入 黑龙江流域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现已形成达赖和班禅必 须经中央政府确认方能得 到认同的实际。
康熙帝
中央领导 会见十一世班禅
沙俄入侵,损害国家主权
雅克萨之战(油画)
乌 苏 里 江
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维护了国家主权
《尼布楚条约》意义: 1.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 2.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3.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 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17—18世纪东方(中国)与西方(英法)对比表
英法
政治 经济
中国
思想 文化
外交
第一组:政治
1689年10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 案》。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 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 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 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 会。
缔 造、 巩 固、 奠 基
维护
缓和、加快 稳定、显示
宫廷危机
少年康熙便是利用佯演布库戏智擒鳌拜的 平三藩的《纪功图卷》(局部)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
扫除了地方割据,巩固了国家统 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 维护了国家主权 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 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 化的发展步伐。
周恩来曾说: “清代以前,不管 是明、宋、唐、汉, 各朝代都没有像清 朝那样统一。”这 与康熙帝执政61年 的积极作为是分不 开的。
对康熙帝的评价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