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电子线路》参考答案

《电子线路》参考答案

1考答案第一部分:判断、选择题(40%)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三、填空题(本大题每格1分、共40分):1、截止、饱和2、4、13、10、14、非、非5、调整管、基准电路、取样电路、比较放大6、A 、B7、饱和、截止、放大8、输入、输出9、逻辑关系、逻辑代数、真值表、逻辑表达式、波形图、开关元件 10、010********* 11、保持、翻转 12、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 13、相位平衡、幅度平衡 14、与、或、非 15、Y=AB 、有0出0全1出1 16、积、和四、计算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8分):(5分)1、(1)静态工作点:(3分)解:VV V V RE IEQ RC ICQ VCC VCEQ uA mA ICQ IBQ mA IEQ ICQ mAKVV IEQ VKK KV Rb Rb Rb VCC VBQ VVBEQ VBEQVBQ IEQ 7.53.331260503331.17.044102010122127.0Re=--=⨯-⨯-=====≈=-==+⨯=+⨯==-=β2CP D Q /Q A 0011B 0101Y 1000(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分) 解:(3分)2、(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1分) (2) 解 (2分) 五、化简下列逻辑函数式:(本大题2小题、共6分)(3分)1、ABD C AB AB Y ++= (3分) 2、C B AC AB Y ++=六、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6分): (3分)1、(3分)2、(2分)(1) (1分)(2) 或D AB ABDAB +=+=K Rc ro mAmVrbe rbe Rb Rb ri 1742326)1(300‖2‖1==Ω=++=≈=βV VK KViRi RfVo 511050-=⨯-=-=C B AB C B A C B ABC AB C B A ABC C B AB AC C B AB +=+++=+++=++=)()(B A Y +=B A Y •=。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
30
.
V V 由于 C E (cu)t
C E (sa)t

v0mmin VC[E( QVCE)S(,VCC VCE)Q] VCE (cu) t4.3V 7
31
.
(4)求最大输入电压幅值 v im 和此时基极
电流交流分量幅值 ibm
vim
v0m Av
4.37V 158
28mV
ibm
vim rbe
(3)输出电阻
R0Rd10 K
58
.
(4) 电压增益
v0gm vgsRd//RL vi gm vgsRsvgsgmRs1vgs A vv v0 i gm 1 R g dm /R /s R L1.67
59
.
习题2.18 已知图所示放大电路中的结型
场效应管的 VP3V, IDS S3mA
试求:
.
(2)估算Q点
VB
Rb2 Rb1 Rb2
VCC
40202K0K12V 4V
IC Q IEQ V B R e V BE 42 K 0 . 7 V 1 .6m 5
IBQICQ14.60541A
V CE V Q C C IC(Q R c R e) 4 .6 V 35
.
(3)动态参数计算 交流通路
iB、 iC、 vBE、 vCE
图2- 4
7
.
解:
(1)
I BQ
ICQ
21.7 A
VCEQ VCC I CQ RC 7 .6 6V
rbe rbb rbe
1 VT 1.2 K
ICQ
8
.
(2)
I bm
V sm R s rb e
9 A
Icm Ibm 0 .9 m A

电子线路答案 第五版

电子线路答案 第五版



/
4)


62.83%
1-31 如图所示为 SW7900 三端式负电压输出的集成稳压器内部原理电路,已知输入电
V V 压
= —19v,输出电压
1
=
O
—12v,各管的导通电压| VBE(on)|均为 0.7v,D 的稳定电压
V =7v。 Z2 (1)试说明比较放大器和输出级的工作原理。
V (2)试求向比较放大器提供的基准电压
功率 P。= 60 W,VCC=12.5v。(1)当C=60%时,试计算管耗 PC 和平均分量 I CO 值;(2)若 保持 P。不变,将C 提高到 80%,试问 PC 减少多少?
当 RL > 50 ,交流负载线以 Q2 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但由于激励不变,输出将出现饱和 失真。
(3)VCC =30 V,交流负载线平移到 EF,静态工作点为 Q3,因为 Ibm 不变,所以 Vcm 不 变,Icm 不变,因此 PL 不变,PL= 2.25 W,但 VCC =30 V,所以
乙类
Pomax

1 4 V(BR)CEOI CM
1 60V 3A 45W 4
Pomax 5PCM 5 30W 150W
所以 Pomax Pomax 45W
1-10 单管甲类变压器耦合和乙类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采用相同的功率管
3DD303、相同的电源电压 VCC 和负载 RL,且甲类放大器的 RL 等于匹配值.。两放大器中若维
电压的变化,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V V (2)
= —(
REF
Z 2 + VBE(on))= —(7v+0.7v)= —7.7v

电子线路(1) (董尚斌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1-3章)

电子线路(1) (董尚斌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1-3章)
是由于浓度差而引起的载流子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电流
h 1-4 在 PN 结两端加反向偏压时,为什么反向电流几乎与反向电压无关? k 解:PN 结加反偏电压,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同,PN 结变宽,外加电压
全部降落在 PN 结上,而不能作用于 P 区和 N 区将少数载流子吸引过来。漂移大
. 于扩散,由于在 P 区及 N 区中少子的浓度一定,因而反向电流与反偏电压无关。 w1-5 将一个二极管看作一个电阻,它和一般由导体构成的电阻有何区别?
2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ni=2.4×1013cm-3,Na=3×1014cm-3, Nd=2×1014cm-3 代入上式得[ ] p=1 2⎢⎣⎡−
(2

3) ×1014
+
(2 − 3) ×1014
2
+ 4(2.4 ×1013 )2
⎤ ⎥⎦
= 1.055 ×1014 cm−3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第1章
低频电子线路习题
课 后 答 案 网
1-1 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有什么区别? 解 :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没有掺杂的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较差 , 在温度为 0K 时,半导体中没有载流子,它相当于绝缘体。在室温的情况下,由 本征激 发 产 生 自 由 电 子 — 空穴对 , 并达 到某 一 热平衡 值 ,本 征载流 子浓度

16V<VI<39.3V
5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1-29 题图 1-29 中给出实测双极型三极管各个电极的对地电位,试判 定
这些三极管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不正常,是短路还是断路?如果正常,
解 :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实际上是将流过电表的电流换算为电阻值刻在表盘 上,当流过电表的电流大时,指示的电阻小,测量时,流过电表的电流由万用表 的内阻和二极管的等效直流电阻之和联合决定。

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

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

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电子线路是电子学的基础,掌握电子线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从事电子工程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而电子线路第六版是电子线路领域的经典教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子线路第六版的参考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线路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概念1. 电子线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物理结构,用于实现电子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2. 电子元件包括有源元件(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和无源元件(如电阻和电容)。

3. 电子线路的主要特性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等。

第二章:基本电路1. 基本电路包括电源、负载和连接它们的导线。

2. 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在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3.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在电路中有多条路径。

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包括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

2. 罗尔定理是电路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简化复杂电路的计算过程。

3. 叠加定理可以将复杂电路分解为简单电路进行分析,然后再将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解。

第四章:放大电路1. 放大电路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幅度的电子线路,常用于信号处理和放大器设计。

2. 放大电路的常用参数包括增益、带宽和失真等。

3. 放大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输入输出阻抗、负载和稳定性等因素。

第五章:振荡电路1. 振荡电路是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子线路,常用于时钟和信号发生器等应用。

2. 振荡电路的常用结构包括反馈网络和振荡器。

3. 振荡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振荡频率、稳定性和输出波形等因素。

第六章:滤波电路1. 滤波电路是将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阻断其他频率的信号的电子线路,常用于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等应用。

2. 滤波电路的常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3. 滤波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滤波特性、频率响应和阻带衰减等因素。

通过以上对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电子线路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

梁明理电子线路课后习题答案

梁明理电子线路课后习题答案

1.5 限幅电路如图P1.5所示,设D 为理想二极管,输入电压v i 为正弦波,其振幅大于V R 。

试绘出输出电压v O 的波形。

解:(1)当v i <V R 时(V R >0),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接,v O =v i ,输出为正弦波。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v O =V R ,被限幅在V R 值上。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小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大于V R 的正弦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a )所示。

(2)当v i <V R (V R <0)时,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接,v O =v i ,输出为正弦波(输出为负半周部分波形)。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v O =V R 。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小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大于V R 的正弦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b )所示。

(3)当v i <V R (V R >0)时,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路,v O =V R ,输出直流电压V R 。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v O =v i ,输出正弦波。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大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小于V R 的输出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c )所示。

(4)当v i <V R (V R >0)时,二极管D 截止,相当于断路,v O =V R ,输出直流电压V R 。

当v i >V R 时,二极管D 导通,相当于短接,输出电压v O =v i ,输出正弦波。

分析结果是,本电路只输出大于V R 值的正弦波部分,小于V R 的输出波被限制在V R 上。

输出波形如图1.5—(d )所示。

1.6 双向限幅电路如图P1.6所示,设D 1、D 2为理想二极管,输入电压v i 为正弦波,其振幅大于V im =3V R 。

非线线性电子线路答案(1_2)

非线线性电子线路答案(1_2)

I DSS 2 U1 (1 − cos ϕ ) 2 2 UP
4β n 2 = 2 2 (1 − cos120 ) 2 2 = 7.2mA I D1 = I Pα1 (120 ) = 3.457mA I D1 3.457 Gm1 = = = 1.728mS 17 U1 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I 0 ( x)
iE = I ES ⋅ e
I E 0 = I ES ⋅ e
I E 0 = 1.886mA
uo (t ) = −9 + 2 I E 0 I 0 ( x)
α I1 ( x)
② I E1 2 I1 ( x) = IE0 I 0 ( x)
R cos wt = −9 + 5.267 cos wt
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2 (2) )
解: i = 5u + u 2 − 0.5u 2 (mA)
UQ = 3.5V ,u = UQ + 0.8cosωt (V )
IQ =5UQ +UQ2 −0.5UQ3 =8.3mA IQ 8.3mA GQ =U = 3.5V =2.375mS
IC3 =αIE3 =1.25mA u0 =VCC + IC3Rcos wt =10 +3.125cos3×10 t(v)
7
1 THD = QT
In (x) 3n 2 ∑[ I (x) n2 −9] = 4.2% n=1 3
n≠3
9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通信电子线路(沈琴版)第一章答案

通信电子线路(沈琴版)第一章答案

习 题1-1 已知LCR 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O 12MHz f =,在工作频率O 12MHz f =时测得电感3μH L =,o =100Q ,并联电阻10k R =Ω。

试求:(1)回路谐振时的电容C ,(2)谐振电阻e R ,(3)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e Q 。

[参考答案:58.7pF C ≈,e R =Ω22.6k ,e 30.67Q =] 解:(1) 由 O 12πf LC=,得 2626O 11F 58.7pF (2π)(2π1210)310C f L ==≈⨯⨯⨯⨯- (2) 谐振电阻66e O O 1002π1210310R Q L ω==⨯⨯⨯⨯⨯ΩΩ-=22.6k(3) 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o e 3e 3L 10030.6722.610111010Q Q R R ===⨯++⨯ 1-2电路如题图P1-2所示,谐振频率O 20MHz f =,25pF C =,线圈13L 的空载品质因数O =60Q ,126N =匝,234N =匝,454N =匝,10k R =Ω,g 2.5k R =Ω,L 900R =Ω,g 9pF C =,L 12pF C =。

试求:电感13L 和有载品质因数e Q 。

[参考答案:13 2.24μH L ≈,e 9.04Q =]图P1-2解: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根据图P1-2可画出图P1-2J 所示等效电路。

其中,2311340.410N n N ===;4521340.410N n N ===; g g 1g R =;L L1g R =。

图P1-2J2. 求13L由图P1-2J 可知,22221g 2L (0.49250.412)pF =28.36pF C n C C n C ∑=++=⨯++⨯由O 132πf L C ∑=,得1326212O 112.24μH (2π)(2π2010)28.3610L f C -∑===⨯⨯⨯⨯3. 求e Q o 66o 13o 11S 59.2S 2π2010 2.241060g L Q ω==≈μ⨯⨯⨯⨯⨯-221g o 2L 262331111(0.459.2100.4)S =393.2S 2.5101010900g n g g n g R∑-=+++=⨯++⨯+⨯μ⨯⨯e 666o 13119.042π2010 2.2410393.210Q L g ω--∑===⨯⨯⨯⨯⨯⨯1-3电路如题图P1-3所示,1μH L =,O 100Q =,125pF C =,215pF C =,i 5pF C =,i 10k R =Ω,L 5k R =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I )》 董尚斌编课后习题(1到7章)第1章1-1 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有什么区别?解: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没有掺杂的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较差,在温度为0K 时,半导体中没有载流子,它相当于绝缘体。

在室温的情况下,由本征激发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并达到某一热平衡值,本征载流子浓度kT E i g e T A n 22300-=与温度有关。

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硅或本征锗中掺入杂质得到的,若掺入5价元素的杂质可得到N 型半导体,N 半导体中的多子为自由电子,少子为空穴,由于掺入微量的杂质其导电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电导率是本征半导体的好几个数量级。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浓度取决于杂质的浓度,而少子的浓度与2i n 或正比,即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若掺入3价元素的杂质可得到P 型半导体。

1-2 试解释空穴的作用,它与正离子有什么不同?解:空穴的导电实际上是价电子导电,在半导体中把它用空穴来表示,它带正电是运载电流的基本粒子,在半导体中,施主杂质电离后,它为半导体提供了一个自由电子,自身带正电,成为正离子,但由于它被固定在晶格中,是不能移动的。

1-3 半导体中的漂移电流与扩散电流的区别是什么?解:漂移电流是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载流子定向运动而形成的电流,扩散电流是由于浓度差而引起的载流子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电流1-4 在PN 结两端加反向偏压时,为什么反向电流几乎与反向电压无关?解:PN 结加反偏电压,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同,PN 结变宽,外加电压全部降落在PN 结上,而不能作用于P 区和N 区将少数载流子吸引过来。

漂移大于扩散,由于在P 区及N 区中少子的浓度一定,因而反向电流与反偏电压无关。

1-5 将一个二极管看作一个电阻,它和一般由导体构成的电阻有何区别?解:将二极管看作一个电阻,其明显的特点是非线性特性。

而一般由导体构成的电阻,在有限的电压、电流范围内,基本上是线性的。

(1) 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其数值相差悬殊。

正向电阻很小,而反向电阻很大。

(2) 二极管具有负温度系数,而导体构成的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

1-6 在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发现R ⨯10档测出的阻值小,而用R ⨯100档测出的阻值大,为什么?解: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实际上是将流过电表的电流换算为电阻值刻在表盘上,当流过电表的电流大时,指示的电阻小,测量时,流过电表的电流由万用表的内阻和二极管的等效直流电阻之和联合决定。

通常万用表欧姆档的电池电压为1.5V ,R ×10档时,表头满量程为100μA ,万用表的内阻为S R '=150Ω,R ×100档时万用表的内阻为Ω='=150010S S R R 。

用万用表测二极管所构成的电路如题图1-6(a )所示,图中虚线框内所示电路为万用表的等效电路。

由图可得管子两端的电压V 和电流I 之间有下列关系:R ×10档: SR I V '-=5.1 R ×100档: S S R I IR V '-=-=105.15.1这两个方程式在V-I 坐标系中均为直线,如图(b )所示;从二极管本身的特性看,管子的电压和电流应满足特性曲线所表示的规律。

因此,同时受这两种关系约束的电压和电流必定在特性曲线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上。

用R ×10档测量时,交于图中A 点,万用表读数为V 1/I 1;用R ×100档测时,交于图中B 点,万用表读数为V 2/I 2。

显然前者的阻值较小,而后者的阻值大。

1-18 在300K 下,一个锗晶体中的施主原子数等于2×1014cm -3,受主原子数等于3×1014cm -3。

(1)试求这块晶体中的自由电子与空穴浓度。

由此判断它是N 型还是P 型锗?它的电功能主要是由电子还是由空穴来体现?[提示] 若N a =受主原子(负离子)浓度,N d =施主原子(正离子)浓度,则根据电中性原理,可得p N n N d a +=+又 2i n np =(300K 下,锗的n i =2.4×1013cm -3)由上二式可求出n 、p 之值。

(2)若 N a =N d =1015cm -3,重做上述内容。

(3)若 N d =1016cm -3,N a =1014cm -3,重做上述内容。

解:(1)由2i n np =与n +N a =P +N d 可得0)(22=--+i a d n p N N p解之得⎥⎦⎤⎢⎣⎡+-±--=224)()(21i a d a d n N N N N p 由于p >0,故上式根号前应取“+”号,已知n i =2.4×1013cm -3,N a =3×1014cm -3, N d =2×1014cm-3代入上式得 []3142132141410055.1)104.2(410)32(10)32(21-⨯=⎥⎦⎤⎢⎣⎡⨯+⨯-+⨯--=cm p n =p +(N d -N a )=1.055×1014+(2-3)×1014=5.5×1012cm-3 由此可知 n <p 因而是P 型锗。

(2)由于 N a =N d ,因而由n +N a =p +N d 得n =p =n i =2.4×1013cm -3这是本征锗。

(3)由于N a <<N d ,因而可得n >>p n ≈N d =1016cm -33101621321076.510)104.2(-⨯=⨯==cm n n p i n >>p ,故为N 型锗。

1-20 若在每105个硅原子中掺杂一个施主原子,试计算在T =300K 时自由电子和空穴热平衡浓度值,掺杂前后半导体的电导率之比。

解: T =300K 时,n 0≈N d =(4.96×1022/105)cm -3=4.96×1017cm -3>>n i =1.5×1010cm -3则 320201053.4-⨯≈=cm n n p i本征半导体电导率 σ本=(μn +μp )n i q =5.04×10-6S/cm杂质半导体电导率 σ杂≈μn n 0q =119S/cm因此 σ杂/σ本=238×1051-21 在室温(300K )情况下,若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为1nA ,问它的正向电流为0.5mA 时应加多大的电压。

设二极管的指数模型为)1(-=T D m V S D eI i υ,其中m =1,V T =26mV 。

解:将1115.0>> ,,,T D V S D e nA I m mA i υ===代入公式得SD T D S D V I i V I i e T D ln =⇒=υυ V I i V SD T D 34.0ln ≈=υ 1-25 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如题图1-25所示,室温下测得二极管中的电流为20mA ,试确定二极管的静态直流电阻R D 和动态电阻r d 的大小。

解:(1-25)从图中可见,I DQ =20mA 、V DQ =0.67V ,所以静态直流电阻R D 为Ω=⨯==-5.33102067.03DQ DQD I V R 从图中可见,mA I D 201030=-=∆,因而在静态工作点处其交流电阻为Ω==∆=3.12026D T d I V r 1-26 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图1-26所示,试求图中标注的电压V 和电流I 的大小。

解:在图(a )电路中D 2管优先导通,输出端电压=+3V ,D 1截止,通过1k Ω电阻的电流I=8mA ;题图1-26(b )的变形电路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见:假定D 1截止D 2导通,则输出端的电压()()V 33.310101051010+=-+⨯+--=;由于D 2是理想二极管,则A 点电压也为+3.33V ,显然,假定D 1截止是错误的。

若D 1导通,A 点电压为零,则输出端电压也为零V =0,则通过D 1的电流为()mA I 110100510=---= 1-27 二极管电路如题图1-27所示,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状态,并确定输出电压V o 。

设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0.7V 。

解: 判断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常用的方法是:首先假设将要判断的二极管断开(图中A 、B 两点之间断开),然后求该二极管阳极与阴极之间承受的电压。

如果该电压大于导通电压,则说明该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两端的实际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如果该电压小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而截止。

在判断过程中,如果电路中出现两个以上二极管承受大小不相等的正向电压,则应判定承受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两端电压为导通电压降,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判断其余二极管的状态,具体分析如下:①在图题1-27(a )中,首先将二极管D 断开,求二极管两端将承受的电压V AB =V A -V B =-5V -(-10V )=5V 。

显然,二极管接入以后处于正向偏置,工作在导通状态。

如果设二极管是理想器件,正向导通压降V D =0V ,则输出电压V O =V A -V D =-5V 。

若考虑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 D(on)=0.7V ,则输出电压V O =V A -V (on)D =-5V -0.7V =-5.7V 。

②在图题1-27(b )中,断开二极管V D ,有V AB =V A -V B =-10V -(-5V )=-5V 。

可见,二极管V D 接入以后,将承受反向电压,D 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断开),电路中电流等于零(设反向饱和电流为零),R 上的电压降等于零,故V O =V B =-5V 。

③在图题1-27(c )中,首先将D 1和D 2断开,求两管将承受的电压为:V D1: V B1A =V B1-V A =0V -(-9V )=9VV D2: V B2A =V B2-V A =-12V -(-9V )=-3V二极管接入以后,V D1因正偏处于导通,则V O =V A =V B1-V VD1=0V -0.7V =-0.7V而V B2A =-12V -(-0.7V )=-11.3V ,所以,V D2因反偏处于截止状态。

④在图题1-27(d )中,首先将V D1和V D2断开,求得两管将承受的电压。

V D1: V AB1=V A -V B1=15V -0V =15VV D2: V AB2=V A -V B2=15V -(-10V )=25V二极管接入以后,因V D2承受的正向电压较V D1高,优先导通;使A 点的电位V A =V B2+V D2(on )=-10V +0.7V =-9.3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