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对精神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54例不良事件中外逃占22.22%、自杀占14.81%、跌倒占12.96%、冲动伤人占12.96%、误服药品占9.26%、吐食异物占7.40%、猝死占7.40%、烫伤占5.56%、噎食占3.70%、压疮占1.85%、食物中毒占1.85%。

结论精神病人因为疾病和非疾病等因素,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高,医务人员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用重大,精神科要不断加强病房和门诊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和专科培训。

标签:精神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ing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incident and formulat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accidental injury to the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1998. Results 54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and escape accounted for 22.22%,suicides account for 14.81%,falls accounted for 12.96%,impulse hurt for 12.96%,accidental drug,accounting for 9.26%,spit food foreign body 7.40%,sudden death 7.40%,scald 5.56%,choking 3.70%,pressure ulcer 1.85%,food poisoning 1.85%. Conclusion Mental patients because of disease and non disease and other factors,the incid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medical personnel in 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the role of major,the spirit of the hospital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ards and outpatient,strictly implement the core system,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Key words] Mental patients;Nursing adverse events;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跟普通病房相比发生概率高,事件具有突发性、多变性、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对患者、家庭以及护理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伤害。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

2 . 7 会诊 、转诊制度落 实不 力
对 本 科 的重性 精 神病 人 未及 时 转入 P I C U( 精 神科 重症 监 护 病 房 )治 疗 。对 涉及 综 合 科 的躯 体 疾患 未 及 时邀 请他
( 下转 第 5 9 5页)
2 . 4 对精神科护 理安全 未引起 足够重视
少数 护理人 员对精 神病人 随 时可能发 生意 外事 件的认 识
附表
的护 理 不 良事 件 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旨在 探讨 防范 护 理不 良
事件 的有效对 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证住 院精 神病人 的生命 安全 。
1 资料来源
选 自本 院精 神 科 2 0 1 2年 1 月至 2 0 1 3年 2月 各 病 区 的
护理 不 良事件共 4 5件 ,其 中不 良事件 情况分 布见 附表 。
少数 护理人 员对 精神科 专科 知识掌 握不够 ,技术 操作不 熟 练 ,未认 真 落 实 患者 保 护 性保 护 约束 制 度 及精 神 科 危 险 物 品管理制 度 。
2 . 2 慎独精神差 、服务意识不到位
少数 护理 人员不 能正 确认识 自我 ,价值 目标不 明确 ,对 病 人 缺乏 责 任 感 和 同情 心 ,工 作粗 心 大 意 ,造 成 护理 不 良 事件 的发 生 。 2 . 3 查对 制 度 执 行 不 力 未严 格执行 三查 七对 ,办公 护士执行 医嘱后 ,治疗护 士 在查 对 医嘱 和实 施 治疗 中未 做 到认 真 查 对 ,造 成 执行 错 医 嘱 、服错药 、做错 治疗 。
3 9 3
4 . 4 术 后 残石 腹腔 镜胆 道镜 联合手 术 时 ,术 中认定 结 石取净 后还 要 3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精神科临床护理是指在精神科医院或精神科病房中,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

精神科临床护理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的,个体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良事件在精神科临床护理过程中依然频繁发生,对患者和护理人员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风险和伤害。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详细探讨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 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精神科护理是一门专业的护理学科,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精神疾病知识和相关护理技能,包括评估和干预技巧、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等。

然而,由于教育和培训不足,部分护士在精神科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解决患者的问题,从而引发不良事件。

2. 患者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其对护理的接受和反应。

一些患者可能因为病情严重、意识模糊或思维障碍等原因,无法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可能出现敌对、抵制、逃跑或攻击行为。

同时,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反映在他们对护理干预的反应上,一些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副作用或躺床不安,导致安全风险的增加。

3. 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精神科工作环境复杂,护士需要面对护理对象的行为异常、心理困扰和家庭压力,工作内容与精神疾病的特点相符,给护士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包括情感疲惫、脱离感和对工作的消极态度,这些都会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4. 护理环境不利因素:精神科临床护理环境复杂,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包括环境刺激过多、互动关系复杂、人员密集和治疗手段的封闭性等。

这些因素使得患者和护理人员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应对措施1. 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加强护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士在精神科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包括了解和学习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药物治疗和复原机制等。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推荐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坠床,跌倒:原因:坠床、跌倒均发生在老年病人上,护士对高龄患者未起到重视,未做到班班交接,未及时巡视,对高龄患者陪护指导不到位,患者及陪护均未掌握防跌倒措施。

措施:护士要提高对高龄患者的重视,对高龄患者及其陪护加强防跌倒宣教,告知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要求其家属24小时陪护,加强科室内的防跌倒措施,保持地面干燥,责任护士及中夜班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2.用药错误、医嘱查对不到位,:原因:查对不到,未进行三查七对,简化及违反操作流程,执行医嘱存在定势干扰,存在想当然思想,发药时未查对姓名,换瓶时未再次查对姓名,注射前未询问姓名及过敏史。

新护士对未执行过的医嘱未认真查看说明书及询问高年资护士用法后经仔细思考后按自己理解直接执行,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病人治疗不熟悉,执行口头医嘱。

未认真核对及书写唯一标识—手表带。

宣教不到位,操作后未认真清点物品,特检单未进行班班交接(发现特检单未预约的要查找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并交给下一班)。

交接不到位(包括液体,治疗,肌注,特检单发放)。

护士工作分心(工作压力,家庭压力)。

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严格遵循操作流程,执行医嘱不能存在定势干扰及想当然的思想,发药、换瓶、注射前均需再次询问姓名及过敏史。

新护士对未执行过的医嘱必须认真查看说明书及询问高年资护士用法后经仔细思考推敲后再准确执行。

责任护士要熟悉本组病人病情,告知患者所有的治疗项目,让患者参与到治疗中,能起到提醒及监督作用,认真查对及书写患者手腕标识带。

宣教到位(对特殊物品使用要特殊交待及及时查看患者执行情况),操作后要认真清点物品,特检单要班班交接,工作不分心,不把私事、情绪带到工作中。

3.非计划性拔管,药液外渗原因:各引流管固定不到位,放置宣教不到位,护士巡视不到位。

对高龄及躁动的患者未做到有效的防范措施,有管道病人,转运过程有疏漏,未认真查看各路管道是否通畅。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存在着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良事件指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包括医疗错误、药物反应、意外伤害等,导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往往涉及医疗器械、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

一、医疗器械问题1.误用药物:精神科护理中,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但是,护理人员在用药时产生失误,如药品剂量、时间和途径的选择、使用过期药物等,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或者产生副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2.机械设备问题: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机械设备,如输液泵、呼吸机等。

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胁。

二、人员素质问题1.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高:精神科护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果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高,可能会出现误诊、误治等质量问题。

2.护理人员态度不端正:精神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如果护理人员态度不端正,可能会导致患者心理受到伤害。

三、管理制度问题1.缺乏完善的制度: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护理流程,可能会导致护理操作失误,产生误诊、误治等不良事件。

2.缺乏职业培训机制:精神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技能和专业素养,在制度上还需要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对策针对以上问题,精神科护理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人员培训和考核: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建立护理人员考核机制,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防止术前术后差异、交叉感染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加强护理师资力量:提高医护人员质量,增强专业技能和人员素质的提升,推广先进的精神科护理理念和技术,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实现护理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摘要】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频发,影响患者康复和安全。

本文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对策探讨、加强监管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探讨了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如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工作压力大等。

然后,提出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如提升专业技能、加强沟通能力等。

接着,针对不良事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加强院内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护理标准等。

强调了加强监管措施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结尾总结归纳了讨论的要点,并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能够避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对策、护理人员、监管措施、护理质量、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科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乎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关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报道。

这些事件往往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伤害和痛苦,同时也会对护理人员和医疗机构造成负面影响。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不专业、不负责任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善和监管不力所致。

这些原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会对整个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声誉造成损害。

我们有必要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起一个安全和可靠的医疗环境。

1.2 问题提出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的提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护理不当;二是医疗机构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使得不良事件发展势头难以遏制。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理念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导致错误的护理措施和处理方式,进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精神科临床护理是高风险职业[1],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意外发生不可预测性[2]的特点,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病人及职工安全,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是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二是了解了不良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现将一年来我院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有六个病区,260张床位,2010年1月—12月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6例,其中患者外逃6例,患者自伤5例,约束过当致患者骨折3例,软组织损伤1例,发错药2例,患者互相间致伤2例,入厕跌倒致踝部扭伤1例,静脉输液走针致皮下渗液1例,烧毁被褥1例,暴力事件致护士受伤14例。

其中与患者安全相关22例;造成患者不同程度身体损害的11例。

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2.1 患者外逃①疾病特点,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外逃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

一些新入院患者缺乏自知力,不承认有病,往往由家属哄骗或强制入院,患者对家属及工作人员有敌对情绪,因而时刻准备外逃;还有一些患者受幻觉、妄想的影响,如怀疑医护人员要伤害他而千方百计想离开医院。

②管理模式,精神科的封闭管理模式使长期住院患者感到生活单调,进出不自由或思念家人而不安心住院。

③进出病房的个别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认准病人,随意将患者放出。

④医院设施不牢,外出检查或治疗途中人力不足及警惕性不高,活动场所围栏低矮容易攀爬,护士看护不到位使患者有可乘之机。

2.2 患者自伤及相互间致伤①与患者精神症状有关,如患者有自责自罪妄想,跪地磕头或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罪孽”等。

②住院患者较多,未严格做好分级护理,约束和无约束的患者同住一病室,使被约束者无自卫能力而被伤。

2.3 约束过当致患者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2.4 因患者暴力行为致护士身体损害精神病患者处于兴奋状态时可伴有攻击性暴力行为,不仅危害患者自身的安全,对他人和环境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平安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21年1月~12月上报的7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忆性分析。

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三位的是攻击行为〔43.6%〕,跌倒坠床〔21.7%〕,擅自离院〔7.7%〕。

发生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风险意识差〔25.6%〕,护士责任心不强〔14.1%〕,相关制度未落实〔14.1%〕。

结论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综合考虑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加强病房管理,标准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平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方案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平安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

近年来,患者护理平安已成为卫生系统和社会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已成为平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院内常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站在保护医院和护士的角度,常隐瞒不报导致严重后果。

为保障患者平安,2021年以来在评审三级甲等医院的根底上,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增加了护士自我质量控制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21年1~12月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各临床科室上报到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共计78例。

1.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构成比、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不良事件的类型分布见表1。

2.2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见表2。

3 讨论3.1重视患者平安问题一直以来护理管理存在零过失零缺陷的要求,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时更多的是减免医护人员的责任,所以隐瞒问题多上报少。

2021年医院实施鼓励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鼓励机制,表1可以看出上报的不良事件发生在护理过程的方方面面,监测"错误"的信息共享,使每位护士在正确的理念下标准自己的行为,努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13年1月~12月上报的7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三位的是攻击行为(43.6%),跌倒坠床(21.7%),擅自离院(7.7%)。

发生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风险意识差(25.6%),护士责任心不强(14.1%),相关制度未落实(14.1%)。

结论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综合考虑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加强病房管理,规范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

近年来,患者护理安全已成为卫生系统和社会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已成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院内常
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站在保护医院和护士的角度,常隐瞒不报导致严重后果。

为保障患者安全,2013年以来在评审三级甲等医院的基础上,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增加了护士自我质量控制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年1~12月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各临床科室上报到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共计78例。

1.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构成比、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不良事件的类型分布见表1。

2.2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见表2。

3 讨论
3.1重视患者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护理管理存在零差错零缺陷的要求,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时更多的是减免医护人员的责任,所以隐瞒问题多上报少。

2013年医院实施鼓励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表1可以看出上报的不良事件发生在护理过程的方方面面,监测"错误"的信息共享,使每位护士在正确的理念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美国医学研究所(IDM)的研究认为,有些差错并非由于个体行为造成的,而是由包括诊疗过程的系列行为和众多因素造成的可预见的系统差错[3]。

为根本解决不良事件,已建立全院范围内的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包括人员的配置、医疗设备、环境、后勤保障等,每周
院内多部门联合行政查房及时解决问题,解决安全隐患。

3.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树立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精神卫生法》、《患者安全目标》、《护理核心制度》、《精神科护理规范》、《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度》等,认识到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尤其强调安全管理在精神科的重要性。

3.3健全护理安全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本资料中风险意识差20例(25.6%),责任心缺失11例(1
4.1%),因此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势在必行!护理部通过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控制组织进行,病区实行护士长、质控小组进行,并且护士参与检查,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合《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认真学习各种流程。

如“保护性约束的处理流程
”、“出入院流程”、“巡视流程”、“医嘱处理流程”、“抢救工作流程”等,让护士有章可循。

病区安装了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护理模块,加大了护士人力资源的配置,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也可以保护护理人员。

3.4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控由于精神病患者疾病
的特殊性,他们大多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时常出现拒绝治疗和护理的行为。

对患者的特殊表现如妄想、幻觉、自杀言行、冲动伤人等要特别观察,详细记录。

这些症状的存在、发展、消失是评估病情好转或恶化的重要标志。

对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重点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行动呆板、震颤、视物模糊、反应迟钝或行走不稳等[4]是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

封闭式管理比较拥挤,加上有的患者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兴奋躁动患者的攻击或互相争斗[5]。

重点人群还包括:自杀自伤、外出返院、出走、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等,所以对新入院、外出返院患者,应严格进行安全检查(有无藏匿药品、锐器、打火机、刀剪、腰带等)。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与处置,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有纠纷苗头的家属,护士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病区领导。

重点时段包括夜间、凌晨、交接班、集中
做治疗护理时,病区开饭、洗澡时,护士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力争将不良事件降到最低。

4 小结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理服务复杂,任务重,责任大,多种因素都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因此提示护理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管理。

加强病区的自查互查工作,规范护理工作行为,增强护士工作的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

充分调动了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营造了健康的护理安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玮琳,叶文琴.加拿大Me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4(10):94.
[2]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3]王瑞敏.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0:)2212-2213.
[4]沈渔?.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5-186.
编辑/倪冰冰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