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肉鸡行业分析报告
肉鸡产业链分析报告

肉鸡产业链分析报告目录肉鸡产业链分析报告 (1)引言 (1)肉鸡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背景 (1)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3)肉鸡产业链概述 (4)肉鸡产业链的定义和组成 (4)肉鸡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5)肉鸡产业链的特点和挑战 (5)肉鸡养殖环节分析 (6)肉鸡养殖环节的主要流程和技术要点 (6)肉鸡养殖环节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 (7)肉鸡养殖环节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技术 (8)肉鸡加工环节分析 (10)肉鸡加工环节的主要流程和技术要点 (10)肉鸡加工环节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 (11)肉鸡加工环节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技术 (12)肉鸡销售环节分析 (13)肉鸡销售环节的主要流程和市场渠道 (13)肉鸡销售环节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 (14)肉鸡销售环节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 (15)肉鸡产业链的问题与对策 (17)肉鸡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7)肉鸡产业链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17)肉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8)结论 (19)对肉鸡产业链的总结和评价 (19)对未来肉鸡产业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20)引言肉鸡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背景引言:肉鸡产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肉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肉鸡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背景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肉鸡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肉鸡产业的重要性1.1 经济贡献肉鸡产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肉鸡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肉鸡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养殖设备、鸡肉加工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2 食品安全保障肉鸡产业的发展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肉鸡行业分析范文

肉鸡行业分析范文一、行业概况肉鸡养殖是农业中居于重要位置的养殖业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餐饮等领域。
肉鸡行业是一个以生产、饲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是农牧业中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之一、肉鸡行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饲料成本、养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肉类的需求与日俱增。
肉鸡作为肉类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也相应增长。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食品加工、餐饮行业对于肉鸡的需求逐渐扩大。
此外,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对于无公害、绿色、优质的食品越来越关注,这为肉鸡行业创造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三、饲料成本肉鸡饲料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生产成本,饲料成本的上升对于肉鸡行业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饲料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作物价格、能源成本和投资内容。
随着农作物价格的波动,饲料成本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
同时,能源成本的上升也对饲料成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养殖企业需密切关注饲料成本的变化,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技术的进步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
同时,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养殖企业要加大对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政策环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推进,相关政策对于肉鸡行业的影响日益凸显。
政策的出台对肉鸡行业的发展有着指导性和支持作用。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减税等措施支持和扶持肉鸡养殖企业发展。
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于肉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行业挑战肉鸡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疫病防控、环境污染等问题。
养殖过程中,肉鸡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增加了养殖的风险。
同时,密集养殖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养殖企业需要加强疫病防控和环境保护,提升养殖的可持续性。
1994-2014年全球鸡肉供需和产量回顾与预测

1994-2014年全球鸡肉供需和产量回顾与预测高俊岭李玫美国食品与农业政策研究所(FAPRI)预计,全球主要国家的人均鸡肉消费量至少到2014年一直呈上升趋势。
1 鸡肉消费量预测表1反映过去10年时间内鸡肉消费市场的发展,以及一直到2014年的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人均鸡肉消费量与人口增长成比例,从而使人们意识到鸡肉消费量的增长将非常大。
美国仍将是全球最大鸡肉消费国,2014年人均消费鸡肉将以51kg居于榜首。
回顾1994年,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消费量达12kg以上(不包括欧盟内的个别国家);到2004年,这一数据已达15kg;到2014年,则约有18个国家人均消费量将超过这一水平。
表1 1994-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鸡肉消费量预测(即烹鸡肉) kg表2 1994-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鸡肉供需平衡状况千t2 鸡肉供需平衡状况中国大陆到2014年人均鸡肉消费量仍低于10kg,然而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其鸡肉消费量将从600多万t上升到1 400万t(表2)——令人吃惊地增长800万t,这一变化也是中国人口增长的反映。
美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肉鸡生产国,到2014年其总产量将超过1900万t。
2014年,巴西的产量有望接近1100万t,而今年则为850万t左右。
回到1994年,美国轻而易举地成为世界主要鸡肉出口大国,出口了约130万t。
而巴西同期出口量低于500t。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巴西的出口量将达240万t 左右,超过美国的230万t。
上述两国从现在到2014年的贸易量可能将并驾齐驱,争夺世界第一出口国地位,在此阶段结束时两国每年各自将外销约300万t鸡肉。
对欧盟25国来说,从现在到2014年的鸡肉产量将适度增长,到2014年约为100万t;而与非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变化不太大,约为每年40万t。
欧盟和欧洲食物安全管理局的调查显示,虽然瑞典已经决定禁止笼养方式,但新的规定将于2012年才在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内生效。
2014年畜牧业肉鸡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畜牧业肉鸡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4)1、法律法规 (4)2、鼓励政策 (5)二、行业发展状况 (6)1、肉鸡产业简述 (6)2、肉鸡产品的分类 (7)(1)白羽肉鸡 (7)(2)优质肉鸡 (8)3、肉鸡行业概况 (9)(1)主要肉类生产及消费概况 (9)(2)我国优质肉鸡行业现状 (9)①我国优质肉鸡行业概况 (9)②我国优质肉鸡供给情况 (10)(3)我国鸡肉生产及消费情况 (11)(4)我国优质肉鸡市场的发展前景 (12)①国内未来鸡肉消费形势良好 (12)②居民收入增长有助于拉动国内鸡肉消费持续增长 (13)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理念的改变,将增拉动优质肉鸡的消费量 .. 13④食品质量和安全因素,促进对优质、安全禽肉的需求 (14)三、行业壁垒 (14)1、技术壁垒 (14)2、资金与规模壁垒 (14)3、饲养环境壁垒 (15)4、疫病控制壁垒 (15)四、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5)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6)1、有利因素 (16)(1)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先支持 (16)(2)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 (17)2、不利因素 (18)(1)禽类产品质量仍旧突出 (18)(2)市场波动风险 (18)(3)疫病防治困难 (19)六、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19)1、上游行业的情况 (19)2、下游行业的情况 (19)七、行业竞争格局 (20)1、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20)2、行业市场化程度 (20)3、主要企业情况 (20)(1)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2)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 (21)八、行业风险特征 (21)1、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21)2、疫情疫病风险 (22)一、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A05 畜牧业”。
我国农业部履行对家禽养殖的行政管理职能;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的制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卫生部负责。
肉鸡行业分析报告

肉鸡行业分析报告肉鸡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肉鸡是指专门用于肉品生产的鸡种,一般是由肉用鸡种与肉用斑鸡种杂交而来,其生长速度快,体重大,肉质细嫩,瘦肉率高,并且供应量大、品质稳定。
二、分类特点按照用途划分,肉鸡可以分为普通肉鸡和高档肉鸡两类。
普通肉鸡主要是以价格优势为主要卖点,供应量大,种植周期短;高档肉鸡则以品质为主要卖点,供应量相对较少,种植周期较长,价格高。
按照品种划分,肉鸡可分为国内品种和进口品种两大类。
国内品种以普通肉鸡为主,进口品种中常见的有罗丝和珂布鸡等高档肉鸡品种。
三、产业链肉鸡产业链主要包含鸡苗生产、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其中养殖环节是整个产业链最为重要且最为复杂的环节。
四、发展历程我国肉鸡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养殖业。
在发展初期,肉鸡产业主要依赖自然季节周期,经验性管理,产品质量、市场回报率及行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化的专业化养殖管理模式已成为肉鸡产业的重要特征,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逐渐处于白热化状态。
五、行业政策文件国家政策支持为肉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重大的政策有:1.《畜牧业发展规划》2.《肉品质量安全监测》3.《加强饲料管理促进养殖健康发展》六、经济环境肉鸡养殖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加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渠道之一。
肉鸡产业链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环保压力、增值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七、社会环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肉鸡产业也面临着消费者健康安全需求的挑战。
同时养殖厂的周边环境、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客观存在的挑战。
八、技术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应用,养殖企业已经在动物营养学、疾病预防与控制、兽药使用、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九、发展驱动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肉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014年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2014年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作者:来源:《家禽科学》2014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11-0015-03为摸清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2013年6~8月,专门组织力量在我国肉鸡主要产区开展了大范围调研活动。
农业部畜牧业司为此专门下达了《关于畜禽规模化养殖有关情况调研的通知》(农监测便函2013第[124]号)。
通过研究分析,选定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辽宁、山东、陕西、四川、浙江,共15个省/区作为调查对象,由肉鸡体系驻省/区综合试验站站长牵头在相关省成立调研工作组,按区域养殖规模选取典型县开展入场(户)调研工作,对我国肉鸡养殖规模的结构分布、经营模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
结果显示,专业化的个体养殖和中等规模养殖是目前我国肉鸡养殖的主要生产形式,养殖规模越大,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特征表现得越加明显。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肉鸡产量持续增长。
出栏肉鸡由11.2亿只增加至87.7亿只,年均增长7.1%;鸡肉产量由122.3万吨增加至1217.0万吨,年均增长8.0%,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7.9%提高到15.0%。
肉鸡产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规模肉鸡养殖场,但肉鸡养殖的主体仍然是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肉鸡养殖场(户)。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启动以来积极推动肉鸡产业技术的提升,农业部畜牧业司从2010年开始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使我国肉鸡产业的规划建设、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根据2011~2013年肉鸡生产量排名靠前的60个县的分布情况,确定了此次调研的肉鸡生产主要省区13个。
为更全面地了解全国的肉鸡养殖规模情况,专门调研了2个产量较低的省区——陕西省和贵州省。
肉鸡行业分析报告

肉鸡行业分析报告一、国内肉鸡产业现状分析1、国内肉鸡的主要品种分类肉鸡品种是指满足人对鸡肉蛋白需要的鸡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等特点。
目前我国饲养的肉鸡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快大型白羽肉鸡(一般称之为肉鸡),另一类是黄羽肉鸡(一般称之为黄鸡,也称优质肉鸡)。
快大型肉鸡的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
正常情况下,42天体重可达2650克,饲料转化率1.76,胸肉率19.6%。
优质肉鸡与快大肉鸡的主要区别是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效率低,但适应性强,容易饲养,鸡肉风味品质好,因此受到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我国目前进口品种主要可分为:艾维茵(Avian)白羽、爱拔益加(Arbor Acres简称AA)白羽、海布罗(Hydro)、宝星(Scarbro)、安卡红(Akan-40)、狄高黄肉鸡(Teleg)红羽、红布罗(Redox)等,国内自主品种可分为:北京油鸡、固始鸡、桃源鸡、河田鸡、丝羽乌骨干鸡、茶花鸡、清远麻鸡、峨眉黑鸡、溧阳鸡、石岐杂肉鸡、新兴黄鸡2号、岭南黄鸡等。
2、国内肉鸡养殖产业的现状及主要养殖区域中国肉鸡业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实现了养殖模式以及加工方式的巨大变迁。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外市场的开拓,外贸出口要求的逐步提高,实现了饲养--加工--运销的农工贸一体化。
在养殖方面,养殖规模由小到大、养殖方式由原始到专业、养殖环境由简陋到现代化;在屠宰加工方面,加工日益精细化,产品日益多元化;在产品的卫生质量方面,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使产品更具安全性;养殖方面从简单的养殖户到集种鸡繁育、饲料生产、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企业;中国肉鸡业在产业化模式变迁中不断成长、成熟,发展、壮大。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亚洲第一大鸡肉生产国,近年来肉鸡产量、销量逐步增长,鸡肉从xxx年的1,020万吨增长至xxx年的1,21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达4.41%;鸡肉消费量从xxx年的1,009万吨增长至xxx年的1,222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达4.95%。
肉鸡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肉鸡养殖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肉鸡养殖行业是指为满足人类食品安全需求而进行的肉鸡的人工养殖产业。
该行业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对禽肉类产品的需求。
二、分类特点肉鸡养殖行业按规模可分为三类:大规模养殖、中规模养殖和小规模养殖。
其中,大规模养殖是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养殖模式;中规模养殖是指规模适中、比较灵活、服务于当地市场需求的养殖模式;小规模养殖则主要以家庭自给自足、个体农户或者是散养兼副业等为主。
三、产业链肉鸡养殖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种鸡、饲料生产、养殖、加工、销售等。
四、发展历程肉鸡养殖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养殖模式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鸡肉的需求不断提高,肉鸡养殖行业开始向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五、行业政策文件肉鸡养殖行业政策紧密关注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
我国农业部制定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和《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创新计划》等文件,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经济环境肉鸡养殖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高效益的产业,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社会环境肉鸡养殖行业是一个负责任的产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区和环保型养殖场,注重本土化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技术环境肉鸡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借助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包括智能化养殖、生态养殖、精细化管理等各种模式,从而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
九、发展驱动因素肉鸡养殖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经济转型、农业供给侧改革、生态化养殖,以及对高端、绿色健康、无公害、优质禽肉的市场需求等。
十、行业现状目前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庞大,技术水平高,产业链完整。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肉鸡养殖户数已经达到1200万户,每年肉鸡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肉鸡行业分析
报告
2014年8月
目录
一、供需决定肉鸡价格波动,关键在于供给 (3)
二、行业深度去产能,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7)
1、上游:祖代产能收缩显著,供需格局或将反转,父母代鸡苗价格回升至
7成本线以上.............................................................................................................
2、中游:父母代产能震荡向下,商品代鸡苗均价抬升 (10)
三、肉鸡行业产品价格与盈利弹性 (13)
1、肉鸡产业链产品价格上涨空间 (13)
(1)鸡肉与肉毛鸡:三季度传统消费旺季,鸡肉价格趋于上涨 (13)
(2)商品代鸡苗:“行业景气上行”叠加“季节补栏旺季”均价有望抬升 (15)
(3)父母代种鸡苗:行业景气度恢复相对滞后的受益者,后期价格弹性与盈利弹性
渐显 (17)
2、肉鸡产业链上市公司盈利弹性 (18)
(1)益生股份 (18)
(2)ST民和 (20)
(3)圣农发展 (22)
23
四、风险因素 ..........................................................................................
1、祖代种鸡减产计划放松 (23)
2、父母代种鸡产能收缩有限 (24)
24
3、偶发因素冲击需求.........................................................................................
一、供需决定肉鸡价格波动,关键在于供给
肉鸡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肉鸡板块景气度的预期,
也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而间接增强对板块景气度的预期。
判断价格的波动机制,本轮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是把握14 年下半年乃至15 年上半年肉鸡板块投资机会的关键。
肉鸡产品价格波动受两大类因素影响,一是供需结构,二是成本推动。
(1)需求方面,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终端鸡肉消费量,二是
产业链自下而上传导至各环节产品需求量,三是外部影响因素(如季节消费旺季、疫情等)。
终端鸡肉消费量长期来看增长平稳,2001-2013 年国内鸡肉总消费量从约973 万吨增长至1432 万吨,年复合增速约为3.3%,年际间需求变化不大。
外部影响因素,如季节消费旺季一般影响短期供需,难以撼动周期格局;而疫情因素较为特殊,如高致病
性禽流感(H5N2)或致肉鸡大批死亡、供给下降,而13 年流行的
H7N9 疫情因人际间传播引起消费恐慌致鸡肉需求“断崖式”下降,最终推动行业被迫加速去产能进程;总体而言,疫情是偶发性因素,最
终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供给。
(2)成本推动,饲料成本上涨与整体
通胀上涨,长期来看推动价格趋于增长,但并非价格周期波动的主导
因素;短期成本变化一般难以通过产品提价转移,因而主要影响盈利。
综上,供需结构是影响肉鸡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而需求具有短期平稳特性,因而供需结构变化关键在于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