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示范教案

人教版九年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示范教案

人教版九年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示范教案历史课题第14课“蒸汽时代”到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使学生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阅读、思考、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分组讨论,绘图的方式,让学生对工业革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工业革命的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引导学生积极找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1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以及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日本机器人——机器——人类开始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引出本课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原因:(1) 教师介绍工业革命大体情况,为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的原因提供思维素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人类首先开始在棉纺织业使用机器生产,后来扩展到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人类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之为工业革命。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发生工业革命?(2)师生共归纳: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市场扩大——生产供不应求——要求改进生产技术——技术革命(工业革命)(3)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教师引导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英国雄厚的资本积累及英国良好的自然条件多思维角度简单分析即可。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范文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范文

教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蒸汽时代”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蒸汽时代”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蒸汽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蒸汽时代”的场景。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蒸汽时代”的了解和看法。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章:蒸汽机的发明2.1 教学目标:了解蒸汽机的发明背景和过程。

掌握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蒸汽机的发明背景和过程。

讲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蒸汽机的工作过程。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情况。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观点。

第三章:蒸汽机车和船舶的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蒸汽机车和船舶的发展历程。

掌握蒸汽机车和船舶的工作原理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蒸汽机车和船舶的发展历程。

讲解蒸汽机车和船舶的工作原理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蒸汽机车和船舶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蒸汽机车和船舶的了解和看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蒸汽时代的社会影响4.1 教学目标:了解蒸汽时代对社会的影响。

分析蒸汽时代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介绍蒸汽时代对社会的影响。

分析蒸汽时代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蒸汽时代的社会场景。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蒸汽时代的了解和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5.1 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蒸汽时代”的理解和认识。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的教学内容。

强调“蒸汽时代”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性。

5.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蒸汽时代”的场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的基本史实。

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后果,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③通过蒸汽机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培养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难点】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及其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

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

二、新课学习(一)珍妮机的故事>>>多媒体课件播放《路易十六命丧断头台》的视频1.本节内容(1)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工业革命”就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开始了。

(2)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前欧洲普遍使用的一种旧式纺车。

这种纺车也叫萨克森纺车,发明于16世纪早期,它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

这种纺车能够同时进行搓捻棉线和缠绕棉线两项工作。

但是生产力很低。

>>>多媒体课件展示《珍妮机》图片(3)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业一系列部门的发明、制造,所以,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2.思考讨论:师: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生:......教师总结:①可能是昙花一现。

精品初中历史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精品初中历史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在同学们的印象中,革命总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比如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实,暴力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说,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都是革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场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二、讲授新课:(一)珍妮手摇纺纱机的故事1.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此目内容,了解有关珍妮手摇纺纱机的基本史实。

思考: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的背景、过程及影响?2.指导学生讨论“动脑筋”的问题,请你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教师总结:有两种可能,可能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机器,促使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了一场生产领域内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与基本信息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

1.2 课程基本信息•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型:新授课•授课形式:讲授与互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了解“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工业革命的浓厚兴趣;•倡导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精神;•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掌握“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背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2.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5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蒸汽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介绍“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基于PPT,让学生通过图表、图形的形式理解“蒸汽时代”对于经济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意义。

4.3 练习(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2.教师要求部分学生上台用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完成一篇有关“蒸汽时代”的发展的论文,重点阐述技术创新的精神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在图表和图形的运用上,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范文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范文

教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理解蒸汽机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1. 工业革命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工业革命的概念,展示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2. 介绍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展示相关图片和模型。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第二章:蒸汽机的发明教学目标:1. 了解蒸汽机的历史和发展。

2. 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蒸汽机的历史和发展。

2.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蒸汽机的历史和发展,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

2. 演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第六章:蒸汽机的改进教学目标:1. 了解蒸汽机改进的历史。

2. 理解改进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蒸汽机改进的历史。

2. 改进蒸汽机的主要人物和贡献。

教学活动:1. 介绍蒸汽机改进的历史,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讲解改进蒸汽机的主要人物和贡献,进行案例分析。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第七章:蒸汽机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蒸汽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理解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蒸汽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展示蒸汽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2. 分析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第八章: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目标:1. 了解蒸汽时代的历史背景。

2. 理解蒸汽时代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蒸汽时代的历史背景。

2. 蒸汽时代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活动:1. 介绍蒸汽时代的历史背景,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分析蒸汽时代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2. 掌握蒸汽时代的起源和发展;3. 认识蒸汽时代的重要技术和发明;4. 了解蒸汽时代对经济、交通、工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 蒸汽技术的发展;2. 蒸汽时代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蒸汽时代的具体技术和发明的理解;2. 学生对蒸汽时代对社会变革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PPT、图片、视频资料、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师生问答:什么是蒸汽时代?你对蒸汽时代有什么了解?2.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蒸汽时代的好奇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蒸汽时代的起源和发展:蒸汽时代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时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 讲解蒸汽时代的重要技术和发明:由蒸汽引擎、钢铁生产、纺织机械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3. 讲解蒸汽时代对经济、交通、工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蒸汽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经济、交通、工业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择一种重要的蒸汽时代技术或发明,例如蒸汽机、火车等,进行深入分析。

2. 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生产力提升、交通运输的改变等。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习相关英文表达:例如“蒸汽时代”如何翻译成英文。

2. 分组小研究: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自选一个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如蒸汽时代的影响、蒸汽时代的发明等。

六、总结(5分钟)1. 要求学生总结蒸汽时代的起源、发展、重要技术和发明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蒸汽时代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蒸汽时代的图文介绍或思考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1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1

第 14 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1)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2)使学生理解工业革命最初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过分组议论,画图的方式,让学生对工业革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工业革命的观点形成一个完好的印象,指引学生踊跃找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要使国家兴盛就一定鼎力发展科学技术。

( 2)培育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瓦特与蒸汽机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课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三、教课过程【情境引入】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是以14 世纪工场手工业的盛行和发展为标记出现的。

手工工场阶段从 14 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连续了大概400 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 世纪 60 年月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

此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18 世纪 60 年月,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需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第一开始了。

此刻我们来看一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自主预习】1.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惹起如何的宽泛影响?2.“蒸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3.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迪?【合作研究】一、工业革命的原由:(1)教师介绍工业革命大概状况,为学生思虑工业革命的原由供给思想素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 世纪 60 年月的英国,人类第一开始在棉纺织业使用机器生产,以后扩展到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人类把生产领域这类革命性的变化称之为工业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洪田中学九年级(二班)石丽萍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颜色种类、成衣工序说起,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学生:略(红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等等)
教师:同学们,不管是白色的衣服,还是黑色的衣服,它要成为一件衣服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假如用棉花制作成一件衣服,同学们知道它大概要经历哪几个工序吗?
学生:略
教师:大概要经历四道大工序:1.纺纱(选棉-成纱) 2.织布 3.染整(染色-整理)
4.成衣(裁剪-缝制-整烫-包装),生产一件衣服要这么多的工序,如果要生产成千上万件衣服仅仅靠手工生产大家觉得行得通吗?
学生:行不通
教师:同学们知道现代社会人们制作衣服是用什么吗?
学生:机器
教师:同学们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段创造了人间奇迹的历史吧!
【讲授新课】:教师:请同学翻开课本88页,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思考一下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
学生:略
教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5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

既然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在英国发明的,那同学们知道当时的英国为什么会发明纺纱
机,同学们能不能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谈谈18世纪的英国呢?(提示: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
学生: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确立(前提);海外市场扩大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教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分析中思考一下珍妮机纺纱机的发明是不是偶然的?
学生:不是
教师:是的,它是英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学们知道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吗?
学生: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制造产部门也纷纷发明、机器,有利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教师: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所以,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得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呢?
学生:是在18世纪60年代
教师:同学们假如珍妮机被发明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会怎样?
学生:略
教师:有两种可能,一是昙花一现,二是成为中国的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师:珍妮机发明后机器被广泛发明和应用了,它最初用什么作为动力呢?
学生:水力
教师:对了,不过除了水力之外还有人力、畜力、风力但这些动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课本中所说,由于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使用,因此解决动力问题是机器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

同学们知道谁解决了动力问题吗?
学生:瓦特
教师:瓦特是这样解决动力问题的呢?
学生: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教师: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学生:标志着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飞速发展。

教师:也许有些同学会想“我要是生活在二百多年前多好啊,说不准我也像瓦特先生一样有伟大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

同学们认为自己能吗?
学生:一种是认可,一种是不一定。

教师:也不是所有的生活在与瓦特同龄的人个个都像瓦特那样有伟大的发明,瓦特之所以有伟大发明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跟他个人努力分不开。

(请同学们看89页的动脑筋)他童年时就善于观察事物。

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

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教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自从蒸汽机成为了机器的动力后,工厂是怎样一幅情景?
学生:工厂规模扩大,整日机器隆隆,大量的产品堆积如山。

教师:那么那些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需要吗?
学生:不能
教师: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

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到了日程。

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辆轮船是由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吗?
学生:美国人
教师:很好,是美国的富尔顿,我们这离海比较远,轮船比较少见,不过我相信同学们都有看过或者坐过火车吧,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是由谁发明的吗?
学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
教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叫做火车吗?
学生:略
教师: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

(同学们看课本中的图),这列火车叫做“旅行者号”1825年在英国试车成功。

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教师: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请同学们拟出工业革命的进程。

学生:略
教师: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织布机)——冶金、采矿业——动力(蒸汽机的改进)——交通运输业(轮船,火车机车)。

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进程大致这样,同学们知道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什么时候完成?持续了大约多长时间吗?
学生:1840年在英国完成,持续约百年
教师: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哪些国家也完成了工业革命?
学生:法国和美国等国: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完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使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小结】
教师: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略
教师归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1、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海外市场扩大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二、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三、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及发明家
1、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机
2、瓦特改良蒸汽机
3、美国人富尔顿轮船
4、英国史蒂芬孙火车
四、工业革命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