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控技术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正式版】过控过程参数检测与变送PPT

【正式版】过控过程参数检测与变送PPT

1、差压流量计
原理:当流体充满水平管道流
动时,满足伯努利方程。

压 力
p v2 const
2g
(1)
压力位能 流体动能
Q v 1 A 1 v 2 A 2 (2 )
由(1)、(2)
v2
1 1( A2 )2
A1
其中:
2g
(p1
p2)
QA0
2g
(p1
p2)
A0:孔板开口面积;
:流量系数,与节流装置
2、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较热电偶:测量精度高,输出信号大,性能稳定,灵敏度高。
工作原理: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而变化。
例如: 铂电阻
在2000oC范围内
R t R 0 1 A B 2 t C ( t 1 o C ) 0 t 3 0
在0850oC范围内
R t R 01 A B t2 t
式中: V 1 —— 转子的体积; 1 —— 转子材料重度; 2 —— 被测流体的重度;
p1、 p 2 —— 转子上、下流体作用在转 子上的静压力;
A 1 —— 转子最大的横截面积。
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可知:
p1-p2
v22
2g
(2)
式中: g —— 重力加速度;
v—— 流体流过环隙的流速; 过控过程参数检测与变送
0.35、0.5、1.0、1.5、2.5、4等, 变送器:是将检测部件测量输出的信号转化成标准统一
适用于测量管径在50mm以下管道的流量(小流量的测量)
仪表精度等级常以○或△的形式标于仪表的面板上,
一般工业用仪表的精度等级为0.5〜4。 变送器:是将检测部件测量输出的信号转化成标准统一
通过测量物体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过控课件

过控课件

绪论 二、常用术语
1、被控参数Controlled Variable - CV :按照生产过程要求,某些变量应该维 持在稳定的变化范围内,如果对其施加控制作用,就称其为被控参数。如温 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 2、干扰Disturbance Variable, DV :凡是影响被控量的各种作用均叫做干扰或 扰动。分内干扰和外干扰。(内干扰如原料成分变化等。) 3、控制参数Manipulated Variable, MV :即调节介质。如储水槽液位控制系 统的给水量。
一、系统组成
绪论
绪论 主要组成部分 (1)、被控对象:生产过程中被控制的工艺设备 或装置。 (2)、检测变送器:仪表课中已做介绍 (3)、控制器:实时地对被控系统施加控制作用。 (4)、执行器:将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控制 阀。常见的有气动和电动两种。 (5)、控制阀:控制进料量。有气开式和气关式 之别。
绪论 P PI PID 位式 5、按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分类:
4、按控制器的动作分类:
有开环和闭环
绪论 二、按设定值形式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
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大的一种过程控制系统。 在运行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是不变的。有时根据生 产工艺要求,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的小范围附近 波动。
绪论
B1 100% C
定值控制系统采用最 大动态偏差Z表示超 调程度。即:
Z B1 C
绪论
3.余差:它是控制系统 的最终稳态偏差e(∞)。 阶跃输入下,余差 (Steady-state error) 为:
e() R y() R C
定值控制系统中R=0,因 此有:e(∞)= -C。
分析和综合的理论基础发展到了现代控制理论。

过控课程设计资料PPT教案

过控课程设计资料PPT教案

2021/8/2
21
第20页/共42页
×
轴端最细处直径现在为45mm,该轴段长度为多少?
84-(2~3)=82~81mm
轴长略短于毂孔长
到目前为止,已确定出外伸轴段的直径和长度如下:
2021/8/2
直径为标准值d① = 45 mm 也可以选择更大的联
取轴段长L① = 82mm
轴器,确定出的最细 部位轴径更大。
20
第19页/共42页
×
因为最细处是安装联轴器的,因此其真正直径需等联轴器选好后才能确 定
选择联轴器(课程设计指导书第13 章)
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
型号为:
HL4 JA 4284 GB/T 5014-85 JA 4584
主动端直径为42mm,轴孔长度为84mm,A型键槽
从动端直径为45mm,轴孔长度为84mm,A型键槽
过控课程设计资料
一、传动方案论证 采用单级直齿/斜齿 圆柱齿轮传动 查课程设计指的书表2-1,i=3~5。
I pd
II η3 η2 η1
第1页/共42页
二、电动机的选择
步 计算内容 骤
计算公式及参数
1 电机类型
Y型三相异步电机
结果 Y型三相异步电机
2 电机功率 Pd=P/η (P为输出功率,题目已知) η= η1η22η3 查参考文献1表2-3 η1=0.99; η2=0.99;η3=0.98
TII TIi23
结果
PI= PII=
nI=960r/min nII=245r/min 理论传动比i=
Td= T1= T2=
2021/8/2
4
第3页/共42页
四、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过控数学模型PPT课件

过控数学模型PPT课件

1)(T2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0 1
)(Tn
s
1
)
过程的总 放大系数
各单容过程的 时间常数
若各个容器的容量系数相同,各阀门的液阻也相同,则
G(s) K0 (T0s 1)n
T1 T2 Tn T0
注:多容过程模型简化过程与双容过程简化为单容过程方法类似。
第30页/共63页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多容 过程
第31页/共63页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多容 过程
推广3:考虑输出液体体积流量为Q3通过泵来调节
------水槽1的液位高度变化,会对Q2产生影响。
----水槽2的液位高度变化,不会对Q3产生影响。

根据多容过程类推关系:
G1(s)
Q2 (s) Q1(s)
1 T1s 1
1 R2C1s
1
得到其传递函数为:
Q1 (s)
1 H1(s) 1 Q2 (s)
c1s
R2
1
H2(s)
c2s
Q3 (s)
1 R3
阀3的静 压力关系
第28页/共63页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多容过程
分析: 1)两个具有负实根的惯性环节串联,
即ξ=1过阻尼,响应不振荡。 2)双容过程在两个槽之间存在液体
流通阻力,延缓了h2的变化,导致响应 过程一开始较慢,较单容过程时延大。
G(s) Q2 (s) H2 (s) 1 R3 Q1(s) Q2 (s) T1s 1 T2s 1
双容自衡过程可以采用二阶环节加以描述。
第27页/共63页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多容 过程
双容过程数学模型的结构方框图

过控课件

过控课件

控制调节变量Q2,仅对流量信号之间比值关系起校正作用。而由副回路 对Ql、Q2进行比值控制
本章小结
基本计算式
传递函数
特征参数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控制中的基本作用
特征参数变化对干扰作用的影响
特征参数变化对定值作用的影响
2013-7-13 第三章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及其调节规律 33
22
思考题
• 前馈控制系统与反馈控制系统的区别,静态 前馈利用了什么原理,动态前馈利用了什么 原理,常用的动态前馈是什么样的环节? • 复合控制系统有何特点?
2013-7-13
第七章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3/35
一. 单回路比值控制系统
1.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定比值)
I0
控制器 执行器 管路
串级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方框图
I1 -
主调
I2 -
Q2(蒸汽)
副调 执行器 管路 对象
θ(温度)
÷
变送器 变送器
Q1 (煤气)
变送器
三. 串级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特点
特点1:按一定的工艺指标自动修正比值系数的系统,即变比值。 副回路是一个单回路比值系统,两个流量比称为副参数。 I2(s)为变比值信号,即单闭环比值系统的给定值。
主回路也是一个闭环系统,由θ(s)的反馈构成。
θ(s)称为第三个参数或称主参数(质量指标)。
特点2: 串级比值控制系统是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主被调量为能反映Ql、Q2之间实际比值关系的参数(成分)。 主调节器PI1的作用是维持θ(s)为给定值。
说明:由于主被调量对Ql、Q2的响应有较大迟延,因而PIl的输出不直接

过控第三章第四章

过控第三章第四章
工作点稳定与不稳定的判别: 当交点处 管路特性的斜率大于泵特性的斜率时,是稳定工作点;否则是不 稳定工作点。 实际上,图中所示的装置特性中,由于泵启动后的关闭扬程 H0小于管路的静扬程HM,管路中的流量建立不起来,根本无法工 作。
离心泵的实际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不稳定情况如图:
离心泵工作中产生不稳定工况需要两个条件: ①泵的H—Q特性曲线呈驼峰状; ②管路装置中要有能自由升降的液面或能储存和放出能量的地方。 对离心压缩机,其性能曲线大多呈驼峰型,且输送的介质是可压缩 的气体,只要串联管路容积较大,就能起到储能作用,故易发生不稳跳 动的工况。
连接离心式压缩机不同转速下 的特性曲线的最高点,即可得到喘振 极限线,其左侧部分称喘振区。 喘振情况与管网特性有关: 管网容量越大,喘振的振幅越大, 而频率越低;管网容量越小,则相反。 3.3.2 引起喘振的原因 ⒈负荷减小到一定程度——最常见原因; ⒉被压缩气体的吸入状态:如分子量、温 度、压力等的变化。 ⑴ 吸入气体的分子量变化:同样的吸入 气体流量QA下,分子量增大,压缩机进入 喘振区。
常数
P 1

1
入口处气体密度
气体压缩系数
PM 1 代入气体方程 1 zRT1 代入经验公式:`
Q12

2
2
M
zRT1
P 1 P 1
P2 2 2 P 1 2 2 P 1 1 K K zRT1 zR T P M P 1 M P 1 1 1 1 令: K zR P m( P P ) 1 2 1 m M
h p ( p2 p1 ) (r g ) ②流体提升一定高度所需压头 h L ③克服管路摩擦损失所需压头hf
④控制阀两端的节流压头 hv ,阀的开度 一定时,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1-1-1-1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1-1-1-1

(二) 实践教学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10) (11) 11) (12) 12)
18学时 18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8
单容/ 单容/双容液位对象特性测定实验 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校验实验 水箱液位调节阀定值控制实验 管道压力定值控制实验 加热水箱温度定值控制实验 水箱液位与管道流量的串级控制实验 流量变频器定值控制实验 流量流量-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实验 水箱液位位式控制实验 电动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测定实验 水箱液位PLC定值控制实验 水箱液位PLC定值控制实验 PLC 工控组态软件组态和控制实验
三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控制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掌握控制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 掌握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 初步具有完成自动控制系 统设计的能力。 统设计的能力。
前言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简介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教学环节、 四 教学环节、内容和学时分配
思考题P11:1 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 生产过程自动 思考题P11: 什么叫生产过程自动化? P11 化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 化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
当某一设备的工艺条件发生 当某一设备的工艺条件发生 变化时 自动控制系统能自动地排 变化时,自动控制系统能自动地排 除各种干扰因素, 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工艺参数始终 保持在预先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保持在预先规定的数值范围内,以 保证生产维持正常或最佳的工艺操 作状态。 作状态。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主 讲:李宏燕 联系方式:Email:Lhy联系方式:Email:Lhy-208@

浅谈过控专业课件

浅谈过控专业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过控专业逐渐形 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培 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 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过控专业在国内外均有较为广 泛的应用,涉及到众多工业领域。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过控专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过控专业将更加注重交叉学科 的融合,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
浅谈过控专业课件
目 录
• 过控专业概述 • 过控专业的基本知识 • 过控专业的核心课程 • 过控专业的实践环节 • 过控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 过控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过控专业概述
什么是过控专业
定义:过控专业全称为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是一门涉及机械、材料、控 制工程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该专业 主要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 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能在化工、石油、能源、 轻工、环保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设 计、制造、控制、管理、维护和营销 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03
过控专业的核心课程
化工原理
总结词:核心基础
详细描述:化工原理是过控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流程和设备选型等知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物理现象和过程,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化工设备与机械基础
总结词:设备机械
详细描述:化工设备与机械基础是过控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设备、机械和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 操作维护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压力容器、管道、泵、风机等化工设备的原理和设计,以及机械传动、液压传动、 气压传动等机械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动态测量的分析与处理静态测量复杂得
多,对测量系统的要求也高得多。
ppt课件
12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 测量仪器仪表的组成: 传感器、变换器、显示器以及连接各环节组 成的传输通道。
ppt课件
13
1.传感器: 感受被检测量的变化,信息,并将被检测量
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是检测仪表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
ppt课件
8
② 不等精度测量法: 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环境条件不相
同,如测量仪器精度、重复测量次数、 测量环境、测量人员熟练程度有变化, 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不同,称 不等精度测量法。
ppt课件
9
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的适用场合: ①在进行科学研究或重要的检定工作
时,在众多的被检测量中,为了获得其 中某几个参数更可靠和精度更高的测量 结果才采用不等精度测量法。
可以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 估计其影响。
ppt课件
2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a.单峰性:概率密度的峰值只
出现在零误差附近,即小的误
差比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b.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
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
下,误差的绝对值一般不超出
一定的范围;
d.抵偿性:当测量次数时,随
差的范围,所得的测量结果才有意义。
ppt课件
20
1.测量误差及分类 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误差分为:
误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
ppt课件
21
(1)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检测量的 过程中,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恒定不变,或按某 一规律变化。 产生原因:
a.测量工具不准确或安装调整不正确; b.测试人员的分辨能力差或读数习惯有误; c.测量方法有缺陷。
n
机 误 差 的 代 数 和 趋 向 于 零 , 即 :lim x ppt课件
i 1
xi
0
25
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y
1
x2
e2 2
2
式中: ——随机误差的标准差; X ——测量值(即测量结果); y ——误差的概率密度(出现次数)
ppt课件
26
当 x 0 时,误差的概率y最大: 1
2
是曲线的最高峰
的部分。 传感器的好坏,直接影响检测仪表的质量。
所以它是检测仪表的重要部件。
ppt课件
14
对传感器的要求: (1)准确性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必须准确地反映被检测 量的变化,即: 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必须是严格的单值函 数关系,最好为线性关系。
ppt课件
15
(2)稳定性 ①传感器输入、输出的单值函数关系应不随
ppt课件
6
例:测量水泵的轴功率N,是通过可以进行 直接测量的转矩M和转速n,然后经过计算 得到轴功率N。
M n
N
[KW]
9554
ppt课件
7
(3)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① 等精度测量法: 在环境条件、仪器仪表、测量人员、
测量方法均保持不变情况下,对同一组被 检测量进行次数相同的重复测量。
利用等精度测量法所得到的每个参数 的测量数据,其可靠程度是相同的。
②通常工程技术中,采用的是等精度 测量法。
ppt课件
10
(4)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法:测量时仪表的某一部分
(一般为传感器部分)必须接触被测对象 (被测介质)。
非接触测量法:仪表的任何部分均不 与被测对象接触。
ppt课件
11
(5)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① 被测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
化非常缓慢,称静态测量。 ② 被测参数随时间变化,称为动态测
ppt课件
27
在 x区间内,曲线下
面的面积占整个曲线下面 积的68.3%;
在 x2 区间内,曲线下 面的面积占整个曲线下面 积的95.4%;
在 x3区间内,曲线下 面的面积占整个曲线下面 积的99.7%。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应很小; ③工艺上应能准确地复现。
ppt课件
16
(3)灵敏性 要求有较小的输人量便可得到较大的输出信
号。 传感器的别名:敏感元件、一次仪表。
ppt课件
17
2.中间变换器(变送器) ①功能及作用: 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线性化处 理、远距离传送并转变成规定的统一信号等。 ② 要求: 准确稳定地传输、放大和转换信号, 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小,变换信号的误差小。
ppt课件
22
(2)随机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检测量
的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计的误差。 产生原因:
大量彼此独立的微小因素对被测值的 综合影响。
例如,气温和电源电压的微小波动, 气流的微小改变,电磁场微变、大地微震等。
ppt课件
23
随机误差定义:
单次测量的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 不确定,在多次测量中随机误差服从统 计规律。
第三章 过程检测技术
§3-1 测量基本知识
一.测量的概念 1.测量: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
念”的认识过程。 2.测量过程:使用专门设备,求出被测未知量的
数值。
ppt课件
1
3.应用领域:过程控制、科学实验、日常生活。 4.测量目的:准确获取被测对象特征参数的定 量信息。 5.测量技术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
技术水平。
ppt课件
2
6.测量的定义: 借助仪器设备,把被检测量与相应单位进行
比较,求取二者之比值,得到被检测量数值大小 的过程。
用数学形式描述测量的基本方程式为:
x0 X0 /u
式中: x 0 ---被检测量的真实数值,简称为真值; X 0 ---被检测量; u ---单位。
ppt课件
3
测量过程三要素: ① 测量单位 ② 测量方法 ③ 测量仪器与设备
ppt课件
18
3.显示件(显示器) 作用:显示被检测量的数值,可以显示瞬时量、 累积量、越限报警等。 类型: 指针式(模拟式显示); 数字式; 屏幕式(图像显示式)。 显示仪பைடு நூலகம்常被称为二次仪表。 ***
ppt课件
19
§3-2 误差
一.误差基础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检测量真值之间
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只有在得到测量结果的同时,指出测量误
ppt课件
4
二.测量方法: 1.测量方法的分类
(1)直接测量法: ①用“被检测量”与单位进行直接比较得到
比值; ②能在仪表上直接读出的“被检测量”的数
值。
ppt课件
5
(2)间接测量法 在测量中,被检测量不能与标准量
直接进行比较,只能通过对与被检测量 有函数关系的其他物理量进行测量,再 通过计算得到被测量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