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测试题).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传热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传热系数K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 实际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 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 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 、要提高K 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的有( )。

A、C、D;B、E、F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3、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

A 、B 、C 、D 、EA 、产生对流的原因;B 、流体的流动状况;C 、流体的物性;D 、流体有无相变;E 、壁面的几何因素;4、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施是:AA 、不可行的;B 、可行的;C 、可能行,也可能不行;D 、视具体情况而定;解:原因是:流量不变 2d u =常数当管径增大时,a. 2/u l d ∝,0.80.2 1.8/1/u d d α∝=b. d 增大时,α增大,d α∝综合以上结果, 1.81/A d α∝,管径增加,A α下降根据()21p mc t t KA-=m Δt 对于该系统K α≈∴2112ln m t t KA t A T t T t α-∆≈-- 即 121ln p mc A T t T t α=-- ∵A α↓ 则12ln T t T t -↓-∴2t ↓⇒ 本题在于灵活应用管内强制湍流表面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0.80.023Re Pr n u N =,即物性一定时,0.80.2/u d α∝。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不变时,24V d u π==常数,所以管径变化,管内流速也发生变化。

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热阻小,可以忽略不计,总热阻近似等于管内传热热阻,即K α≈5、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 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 。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α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α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小 ,其两侧的温差愈 小 。

(4)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提高流体湍动程度 。

(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 膨胀节 、 采用浮头式 或 U 管式结构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1>b 2>b 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1 > R 2 > R 3,各层导热速率Q 1 = Q 2 = Q 3。

(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 黑度 成正比,还与 温度的四次方 成正比。

(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 中央循环管式 、 悬筐式 、 外加热式 。

(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 自然对流 、 泡核沸腾 和 膜状沸腾 三个阶段。

实际操作应控制在 泡核沸腾 。

在这一阶段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 增加 。

(10)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传导 、 对流 和 辐射 三种。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其表达式为⎽⎽⎽dQ= -dsλnt∂∂⎽⎽⎽。

(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1.74 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3.48 倍。

化工原理培训传热练习

化工原理培训传热练习

一、计算练习题1. 有一碳钢制造的套管换热器,内管直径为φ89mm ×,流量为2000kg/h 的苯在内管中从80℃冷却到50℃。

冷却水在环隙从15℃升到35℃。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αh =230W/(m 2·K ),水的对流传热系数αc =290W/(m 2·K )。

忽略污垢热阻。

试求:①冷却水消耗量;②并流和逆流操作时所需传热面积;③如果逆流操作时所采用的传热面积与并流时的相同,计算冷却水出口温度与消耗量,假设总传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解 ①苯的平均温度6525080=+=T ℃,比热容c ph =×103J/(kg ·K )苯的流量W h =2000kg/h ,水的平均温度2523515=+=t ℃,比热容c pc =×103J/(kg ·K )。

热量衡算式为)()(1221t t c W T T c W Q pc c ph h -=-= (忽略热损失)热负荷 43101.3)5080(1086.136002000⨯=-⨯⨯⨯=Q W冷却水消耗量 1335)1535(10178.43600101.3)(3412=-⨯⨯⨯⨯=-=t t c Q W pc c kg/h ②以内表面积S i 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为K i ,碳钢的导热系数λ=45W/(m ·K )089.0290082.00855.045082.00035.0230111⨯+⨯⨯+=++=o c i m i h i d d d bd K αλα =×10-3+×10-5+×10-3=×10-3m 2·K/WK i =133W/(m 2·K ),本题管壁热阻与其它传热阻力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

并流操作80 50 2.341565ln 1565=-=并m t ∆℃传热面积 81.62.34133101.34=⨯⨯==并并m i i t K Q S ∆m 2逆流操作 8050 4023545=+=逆m t ∆℃传热面积 83.540133101.34=⨯⨯==逆逆m i i t K S ∆m 2因逆并逆并故i i m m S S t t >∆<∆,。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140w2.(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120mm, λ=0.25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000w3.(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0.35w.m.K,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答案*** 91mm4.(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答案*** α=0.023(λ/d)Re Prα=3.81(kw.m.K)5.(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___.***答案*** α=0.023(λ/d)Re Prα=5.26(kw.m.K)6.(3分)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5)第五章传热过程基础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5)第五章传热过程基础

第五章 传热过程基础1.用平板法测定固体的导热系数,在平板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却器冷却,同时在板两侧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 m 2,厚度为0.02 m ,实验测得电流表读数为0.5 A ,伏特表读数为100 V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200 ℃和50 ℃,试求该材料的导热系数。

解:传热达稳态后电热器的加热速率应与固体的散热(导热)速率相等,即Lt t SQ 21-=λ 式中 W 50W 1005.0=⨯==IV Qm 02.0C 50C 200m 02.0212=︒=︒==L t t S ,,, 将上述数据代入,可得()()()()C m W 333.0C m W 5020002.002.05021︒⋅=︒⋅-⨯⨯=-=t t S QL λ2.某平壁燃烧炉由一层400 mm 厚的耐火砖和一层200 mm 厚的绝缘砖砌成,操作稳定后,测得炉的内表面温度为1500 ℃,外表面温度为100 ℃,试求导热的热通量及两砖间的界面温度。

设两砖接触良好,已知耐火砖的导热系数为10.80.0006t λ=+,绝缘砖的导热系数为20.30.0003t λ=+,W /(m C)⋅︒。

两式中的t 可分别取为各层材料的平均温度。

解:此为两层平壁的热传导问题,稳态导热时,通过各层平壁截面的传热速率相等,即 Q Q Q ==21 (5-32) 或 23221211b t t S b t t SQ -=-=λλ (5-32a ) 式中 115000.80.00060.80.0006 1.250.00032t t t λ+=+=+⨯=+21000.30.00030.30.00030.3150.000152t t t λ+=+=+⨯=+代入λ1、λ2得2.0100)00015.0315.0(4.01500)0003.025.1(-+=-+t t t t解之得C 9772︒==t t())()C m W 543.1C m W 9770003.025.10003.025.11︒⋅=︒⋅⨯+=+=t λ则 ()22111m W 2017m W 4.09771500543.1=-⨯=-=b t t S Q λ3.外径为159 mm 的钢管,其外依次包扎A 、B 两层保温材料,A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0 mm ,导热系数为 W /(m·℃),B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100 mm ,导热系数为 W /(m·℃),设A的内层温度和B 的外层温度分别为170 ℃和40 ℃,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若将两层材料互换并假设温度不变,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又为多少解:()()mW 150m W 100159100502159ln 0.11159502159ln 1.014017014.32ln 21ln 2123212121=++⨯++⨯+-⨯⨯=+-=r r r r t t L Q πλπλA 、B 两层互换位置后,热损失为()()mW 5.131m W 100159100502159ln 1.01159502159ln 0.114017014.32ln 21ln 2123212121=++⨯++⨯+-⨯⨯=+-=r r r r t t L Q πλπλ4.直径为57mm 3.5φ⨯mm 的钢管用40 mm 厚的软木包扎,其外又包扎100 mm 厚的保温灰作为绝热层。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140w2.(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120mm, 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000w3.(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91mm4.(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答案*** α=(λ/d)Re Prα=.K)5.(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___.***答案*** α=(λ/d)Re Prα=.K)6.(3分)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传热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传热系数K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 实际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 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 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 、要提高K 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的有( )。

A、C、D;B、E、F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3、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

A 、B 、C 、D 、EA 、产生对流的原因;B 、流体的流动状况;C 、流体的物性;D 、流体有无相变;E 、壁面的几何因素;4、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施是:AA 、不可行的;B 、可行的;C 、可能行,也可能不行;D 、视具体情况而定;解:原因是:流量不变 2d u =常数当管径增大时,a. 2/u l d ∝,0.80.2 1.8/1/u d d α∝= b. d 增大时,α增大,d α∝综合以上结果, 1.81/A dα∝,管径增加,A α下降 根据()21p mc t t KA -=m Δt对于该系统K α≈∴2112ln m t t KA t A T t T t α-∆≈-- 即121ln p mc AT t T t α=-- ∵A α↓ 则12ln T t T t -↓-∴2t ↓ ⇒ 本题在于灵活应用管内强制湍流表面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0.80.023Re Pr n u N =,即物性一定时,0.80.2/u d α∝。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不变时,24V d u π==常数,所以管径变化,管内流速也发生变化。

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热阻小,可以忽略不计,总热阻近似等于管内传热热阻,即K α≈5、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 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化工原理”第5章_《传热》_复习题

“化工原理”第5章_《传热》_复习题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复习题一、填空题2. (2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a =2・61(kW/(m2.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a = _______________ .6. (2分)实现传热过程的设备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7. (2分)热量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16. (2分)对流传热中的努塞特准数式是__________ ,它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 。

仃.(2分)对流体传热中普兰德准数式为________________ ,它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2分)用冷却水将一定量的热流体由100C冷却到40C,冷却水初温为15 C,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方案I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0 C,方案口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5C,贝U用水量W, _______________ W2,所需传热面积A, _______ A?。

21. (2分)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折流挡板的形状有22. (5分)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径时,一般来说,蒸汽走管______ ;易结垢的流体走管_________ ;高压流体走管_______ ;有腐蚀性流体走管 _______ ;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走管_______ 。

23. (2分)列管换热器的管程设计成多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壳程设置折流挡板是为了25.. 当水在圆形直管内作无相变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若仅将其流速提高1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可变为原来的_________ 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测验第五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五章传热1.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应安装在(A)。

A. α小的一侧B. α大的一侧C. 管内D. 管外2.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C)。

A. 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B. 节约钢材、增强美观;C. 增加流体的湍动,提高传热效果。

3. 对流传热是由(C)因素产生的。

A. 流体分子的热振动(传导);B.流体体内电子的移动;C. 流体质点的位移、扰动。

4.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D)。

A. 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B. 导热给热和热交换;C. 气化、冷凝与冷却;D. 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5.传热基本方程Q=KAΔtm,式中的Δtm是指(B)的平均温度差。

A.器壁内外壁面;B.器壁两侧流体;C.流体进出口;D.器壁与流体之间。

6.流体主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C )。

A. 流体主体内;B. 器壁内;C. 滞流内层中;D. 流体湍流区域内。

7.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αi=116w/m2.K,α0=11600 w/m2.K,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A )。

A. 设法增大αi;B. 设法增大α0;C. 同时增大αi和α0。

8.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B )A. 蒸汽的温度;B. 空气的出口温度;C. 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9.(C)是指当间壁两侧泠、热流体之间的温度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由热流体传给冷流体的热能。

A. 导热系数λ;B. 对流传热系数a;C. 总传热系数K10. 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a(B )之值。

A. 大者;B. 小者;C. 两者;11. 在间壁式换热器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此过程的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于( C )。

A. α蒸汽B. α空气C. α蒸汽与α空气的平均值12.对流传热仅发生在(C )中。

A. 固体B. 静止的流体C. 流动的流体13.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A )。

A. 愈大B. 愈小C. 不变14.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A )方式进行的。

A. 热传导B. 对流传热C. 热辐射15.物质的导热系数,一般来说:金属的入(B ),非金的入(D ),液体的入( C ),气体的入( A )。

A. 最小B. 最大C. 较小D. 较大16.做传热实验时发现,空气在螺旋管内的α值(A )在光滑管内的α值;空气在螺旋管内流动的压强降△P( C ) 在光滑管内流动的△P。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17.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是(B )。

A. 增大传热面积B. 提高传热系数K值C. 提高冷、热流体的平均△tm18.当冷热两流体无相变且进、出口温度分别相同时的折、错流换热器,其平均温度差△tm都比纯逆流时的△tm。

( A )。

A. 大B. 小C. 相同19.喷淋式换热器属于( A )换热器的一种。

A. 混合式B. 间壁式C. 蓄热式20.对流传热方程中Q=α.A.△t中,的△t是指( C )的温度差。

A. 内壁与外壁B. 冷、热流体的平均C. 壁面与流体之间21.稳定传热是指传热系统内各点的温度(B )。

A. 既随时间而变,又随位置而变B. 只随位置而变,不随时间而变C. 只随时间而变,不随位置而变。

22.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应设法控制在(A )沸腾下操作。

A. 泡核B. 稳定的膜状C. 不稳定的膜状23.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A )。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24.为了提高列管换热器管内流体的α值,可在器内设置(A)。

A. 分程隔板(多管程)B. 折流挡板C. 多壳程25.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B )时传热平均温度差最大。

A. 并流B. 逆流C. 错流D. 折流26.(C )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27.两流体进行换热时,每一流体在换热器内的任一位置,任一时间的温度皆相等,这种传热称为( B )。

A. 稳定变温传热B. 恒温传热C. 变温传热28.导热是(A )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

A. 固体中B. 液体中C. 气体中29.换热器中单位时间内,冷热流体间所交换的热能,称为此换热器的(A )A. 热负荷B. 传热速率C. 传热系数31.蒸汽冷凝时,膜状冷凝的α( C )滴状冷凝的α。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下列不能提高对流传热膜系数的是( B ).A.利用多管程结构B.增大管径C.在壳程内装折流挡板D.冷凝时在管壁上开一些纵槽用潜热法计算流体间的传热量(B )。

A.仅适用于相态不变而温度变化的情况B.仅适用于温度不变而相态变化的情况C.仅适用于既有相变化,又有温度变化的情况D.以上均错可在器内设置搅拌器的是(C )换热器。

A.套管B.釜式C.夹套D.热管热导率(导热系数)的单位为(B)。

A.W/(m·℃)B.W/(㎡·℃)C.W/(㎏·℃)D.W/(S·℃)多层串联平壁稳定导热,各层平壁的导热速率( C )。

A.不相等B.不能确定C.相等D.下降夏天电风扇之所以能解热的原因是因为(B )。

A.它降低了环境温度B.产生强制对流带走了人体表面的热量C.增强了自然对流D.产生了导热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冷凝以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为(A )。

甲:传热管壁温度接近加热蒸汽温度。

乙:总传热系数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甲、乙均合理B.甲、乙均不合理C.甲合理、乙不合理D.甲不合理、乙合理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列管式换热器(C)。

A.U形管式B.浮头式C.螺旋板式D.固定管板式问答题下列不属于强化传热的方法的是(D)。

A.加大传热面积B.加大传热温度差C.加大流速D.加装保温层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A )。

A.蒸汽的温度B.空气的出口温度C.空气进、出口的平均温度D.无法确定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污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K(B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D )。

A. 虚拟膜层B. 缓冲层C. 湍流主体D. 层流内层在套管换热器中,用热流体加热冷流体。

操作条件不变,经过一般时间后管壁结垢,则K (C )。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不确定选用换热器时,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多少时考虑需要进行热补偿(B )。

A. 20℃B. 50℃C. 80℃D. 100℃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C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A.黏度B. 密度C.速度D. 高度总传热系数与( A )无关A 传热面积B 流体流动状态C 污垢热阻D 壁厚不能提高传热速率的途径有( A )A 延长传热时间B 增大传热面积C 增加传热温差D 提高K在化工生产中,传热有哪些要求?传热一般有两方面的要求:1、尽量使传热情况良好,即要求高的传热效率,以减少设备尺寸;2、尽量避免传热,即保温或保冷。

强化传热过程应采取哪些途径?增大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增大传热的平均温度差提高传热系数k1提高流速2在流体中加入添加物,增强边界层湍动3减少结垢并定期除垢4采用导热系数大的传热壁面为什么工业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第六章蒸发蒸发可适用于… AA、溶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B、溶有挥发性溶质的溶液C、溶有不挥发性溶质和溶有挥发性溶质的溶液D、挥发度相同的溶液1.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B )。

A. 生蒸汽;B. 二次蒸汽;C. 额外蒸汽2.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B )二次蒸汽的温度。

A. 等于;B. 高于;C. 低于3.(C )下的蒸发,称为真空蒸发。

A. 加压;B. 常压;C. 减压4.在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A )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

A. 减压;B. 常压;C. 加压5.在单效蒸发中,从溶液中蒸发1kg水,通常都需要( C )1kg的加热蒸汽。

A. 等于;B. 小于;C. 不少于6.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A )。

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C. 温度差损失7.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C )。

A. 传热温度差;B. 加热蒸汽压力;C. 传热系数;D. 传热面积;8.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A )蒸发器。

A. 自然循环;B. 强制循环;C. 膜式9.标准式蒸发器适用于(C )的溶液的蒸发。

A. 易于结晶;B. 粘度较大及易结垢;C. 粘度较小10.列文式蒸发器属于(A )蒸发器A. 自然循环;B. 强制循环;C. 单程型11.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B )蒸发器。

A. 列文式;B. 膜式;C. 外加热式;D. 标准式12.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B )。

A. 完成液的浓度;B. 加热蒸汽经济程度;C. 生产能力13.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量的减少是用增加(A )换取的。

A. 传热面积;B. 加热蒸汽压力;C. 传热系数14.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C )蒸发器。

A. 中央循环管式;B. 列文式;C. 升膜式15.平流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浓缩液( C )排出。

A. 在第一效;B. 在未效;C. 分别在各效对于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的液体的多效蒸发,最好用 C 蒸发流程A、并流法B、逆流法C、平流法D、都可以16.温度差损失△′的大小除与溶液种类和溶液中的溶质的浓度有关,还与(A )有关。

A. 蒸发器操作压力;B. 蒸发器内液柱高度;C. 加热蒸汽压力17.膜式蒸发器内溶液是(C )流动的。

A. 自然循环;B. 强制循环;C. 不循环第一章流体力学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A.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 表压=大气压-绝对压C. 表压=绝对压+真空度选择题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B )。

A. 绝对压B. 表压C. 真空度选择题3.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B )。

A. 愈大B. 愈小C. 愈接近大气压选择题4.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B )kPa。

A. 80B. -80C. 21.3选择题5.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A)A. 均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选择题6.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C)。

A. 1个工程大气压B. 2个工程大气压C. 3个工程大气压选择题7.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ρ指-ρ)的值(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