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论文
我国旧城改造(城市规划论文)

我
国
旧
城
改
造
的
认
识
与
发
展
姓名:***
专业:工程管理
学号:B********
我国旧城改造的认识与发展
张晓东
(洛阳理工学院工程管理系,河南洛阳B110806)
摘要:目前我国的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其运作过程中, 出现很多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并不断认识与发展旧城改造,处理好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促进特点:
第一,旧城区数量多,面积大。在规划初期,有些人为了贪大贪全,为了搞政绩,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群,导致机构不协调.
第二,旧城区是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也是人们生活的密集区。一方面旧城区房屋混杂,不仅有大量住宅,而且还有相当多的商业用房、仓库用房、工业厂房、办公业务用房等;
在一些位于繁华地段,人口和建筑物密度较低的旧城区,由于开发前景诱人,往往得到优先改造。与此相反,地处偏街背巷,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最为集中的地段,则成了无人问
津的弃儿。这些地方的居民正是所谓的“城市弱势群体”,是最需要通过旧城改造来改善居
住环境的对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改造这些地方无利可图,造成政府无力去改造,开发
3.2方案趋向:
1.保持中心城市相对稳定,增加一些结构完整、规模适当的封闭式卫星城镇,城市用地被划分为一些孤立的功能区,而整个规划结构的发展,有赖于相交半放射环形系统的扩展。
2.在向灵活分区过渡的基础上编制各种开敞式的城市结构,公共服务中心的布局则根据完善整个城市规划结构的具体条件,具有更加多样的组合方案。
3旧城改造内容与方案趋向:
3.1改造内容:
1.改造城市规划结构,在其行政界限范围内,实行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城市用地的规划分区。
老小区改造论文政治

老小区改造论文政治1老旧小区改造的政治基础1.1老旧小区改造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1. 2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老旧小区普遍是指单位制改革之前的由政府、单位出资建设的居住区,与1998年房改(商品房改革)之后建设成的居住区相比较,大多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套设施不齐、违章搭建严重、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的质量、和谐社区的构建和美好城市的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的目的就是从源头上解决老城居民生活难题,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同时改善城市面貌,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2当前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困难分析2. 1改造资金筹集难度大,维修基金长期闲置目前我国大多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向社会筹集资金较难。
以某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为例,2013年该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按照市级财政、区级财政及产权单位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出资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在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区财政支持力度不一,各小区业主配合程度不同,导致工程实施难度很大。
在此情况下,该市在2015年出台了新的财政政策,按照市区两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出资,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才得以大面积地推进下去。
又如保障性住房相关的许多费用长期闲置,如当前物业维修基金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大笔费用长期挂账闲置,如何利用好这种资金来支援老旧小区改造,需要一个明确的使用办法.。
2.2改造涉及部门较多,协调管理难度较大老旧小区改造通常需要对小区的供电、供水、燃气等配套设施进行修缮升级,在对小区道路和立面出新时又会牵涉到配电、配水管网的迁改,这就需要各单位的强力配合。
【毕业论文】“城中村”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城中村”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城中村”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摘要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普遍而又独特的现象。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中村也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形成.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因此,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在综述国内外对城中村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郊区城市化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原因,针对广州市城中村的类型、改造现状等情况,探讨广州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改造的必要性,并由此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思路和对策。
为了避免新的城中村现象出现的恶性循环,本文最后对此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二元管理结构;城中村改造;问题;对策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COUNTERMEASURES OF “URBAN-VILLAGES”RECONSTRUCTION —-—-TAKING GUANGZHOU AS ANEXAMPLEABSTRACTVillages existing in China's urbanization is the universal and unique phenomen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urban size increasing dramatically speed,villages with urban development also forms gradually。
City village reconstruction is a city of modernization way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关于旧城改造的作文

关于旧城改造的作文英文回答:Old city renovation is a topic that has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t involves revitalizing and transforming older areas of a city to improve their functionality, aesthetics, and overall livability.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old city renovation is important.Firstly, renovating old cities can help preserve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y old cities have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cultural landmarks that are worth preserving. By renovating these areas, we can ensure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can appreciate and learn from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ity.Secondly, old city renovation can contribute to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hen old cities are revitalized, they often attract more tourists andbusinesses. This leads to increased economic activity and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local community. For example, the renovation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 in my city has resulted in a boom in tourism, with new hotels, restaurants, and shops opening up to cater to the influx of visitors.Furthermore, renovating old citi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residents. Many old cities suffer from issues such as overcrowding,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 and lack of green spaces. Through renovation, these issues can be addressed, making the city more livable and enjoyablefor its residents. For instance, the renovation of a neglected park in my neighborhood has transformed it into a vibrant community space where people can gather, exercise, and relax.In addition, old city renovation can ha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By renovating old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we can incorporate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 and sustainable design principles. This can help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minimize waste, and mi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city. For example, the renovation of an oldfactory building in my city included the installation of solar panels and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energy savings and reduced water usage.Overall, old city renovation is a crucial undertaking that can bring about numerous benefits. It helps preserve history and culture, stimulates economic growth,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residents, and promote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By investing in the renovation of old cities, we can create vibrant andthriving urban spaces that are both visually appealing and functional.中文回答:旧城改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论文(合集五篇)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论文摘要:提升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现代城市建设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中,首先对当前的旧城改造现状及建筑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重点从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原则、总体控制、文化传承等方面论述了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当前旧城改造“工程”的实施有所参考。
关键词: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理念1旧城改造现状及建筑规划设计概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如雨后春笋般“袭来”。
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甚至于县级市,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不可否认,旧城改造对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旧城改造而爆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对我们的旧城改造“工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中,建筑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为了谋求政绩或者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在旧城改造中往往不考虑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盲目地增加楼座、加盖楼层,忽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或者是盲目地投入巨资,导致旧城改造工程问题频频出现。
实践中,旧城改造首要的就是要做好建筑规划设计,绝对不能单纯的为了“造城”而进行旧城改造,否则,旧城改造就极易“迷失方向”。
2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策略分析2.1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这就决定了“人”必然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以人为本,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居住环境、交通便利、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景观环境、空间尺度等要素的影响,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需求,这样才能够确保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赢民心、顺民意,旧城改造的目标才能够顺利的实现。
另外,旧城改造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还必须要考虑到环保与节能规划设计要求,宏观层面,建筑物布局尽量采取常规的南北朝向布置,尽量不要采取“一梯四户”的布局设计;微观层面,要充分考虑主要功能房间(比如,卧室、客厅)的采光要求,控制好开窗面积,这样既能够满足居民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生活”能耗。
旧城更新改造论文: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旧城改造

旧城更新改造论文: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旧城改造摘要:城建档案记录了城市的演变,在旧城更新改造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利用价值和特点。
为更好的为旧城更新改造提供利用,应该要不断完善城建档案在旧城更新改造中的服务方式。
关键词:旧城更新改造;城建档案;利用;服务1引言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旧城更新改造已成必然趋势。
作为湖南西南门户的怀化市,也不例外。
这几年,在怀化市委、市政府“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号召下,怀化城市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离不开规划、建设工作,当然也有城建档案的一份功劳。
在方兴未艾的旧城更新改造中,城建档案发挥出了其独特的利用价值,是旧城更新改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笔者根据怀化市城建档案在旧城更新改造中的利用情况,来谈谈城建档案在旧城更新改造中的独特价值和特点,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档案利用工作,将城建档案的利用价值最大化,从而使城建档案更好地为旧城更新改造服务。
2城建档案在旧城更新改造中的利用作为城市记忆的城建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重要手段,在旧城更新改造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利用价值和特点。
2.1城建档案在旧城更新改造中的独特利用价值2.1.1作参考助决策旧城更新改造是将规划从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它包含着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图纸设计、工程施工、监理、竣工投入使用和维修(包括物业管理)等箸多环节。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档案。
有经验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总是非常重视对档案的利用。
档案可以为方案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并加快设计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经费。
怀化市迎丰路改造是怀化市去年开始的旧城改造项目之一,现已收尾,正在进行省示范中学怀化市三中校门口的文化墙建设工程。
文化墙是一个反映五溪文化历史的重要窗口,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
在这一项目开工前,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我馆查找能反映怀化建市之初的原始照片和影像资料作为文化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4年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范文

《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
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与营造公共空间,是旧城改造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旧城改造背景及意义旧城改造是指对城市中老旧、落后、功能不完善的区域进行改造,以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是旧城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在于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增强城市生活的活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公共空间整合与营造的策略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古迹和文化遗址,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为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提供独特的空间载体。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利用,使其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优化空间布局优化空间布局是公共空间整合与营造的关键。
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新规划和设计,合理分配公共空间的比例和功能,使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交通、景观等相协调。
同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习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共空间。
3. 增加公共设施增加公共设施是提高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增加公园、广场、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健身等场所。
同时,要充分考虑设施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使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
4. 引入绿色元素引入绿色元素是营造宜居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
通过增加绿化植被、建设公园、打造生态走廊等措施,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绿色元素的存在也能够缓解居民的紧张情绪,提高生活品质。
四、实例分析以某旧城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在整合与营造公共空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项目保护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造老旧小区调查论文

改造老旧小区调查论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发展工程。
早在201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就印发了《南京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对主城六区2000年以前建成、尚未整治的936个小区、6731幢房屋、建筑面积为1685万平方米的非商品房老旧小区实施分类整治。
2017年—2020年,南京市连续四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南京市主城六区计划整治68个小区,目前已有4个小区整治完工。
对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0年9月9日至2020年10月12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老旧小区整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37人,其中男性90人(65.7%),女性47人(34.3%)。
接受教育情况:89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65.0%,其余48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35.0%。
年龄情况:18-22岁3人(2.2%),23-35岁52人(38.0%),36-59岁74人(54.0%),60岁及以上8人(5.8%)。
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4人(2.9%),企业70人(51.1%),学校及研究机构9人(6.6%),政府及事业单位32人(23.4%),自主创业11人(8.0%),自由职业11人(8.0%)。
参与调查的137人中,70.8%的人所居住的小区是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80.3%的人在现在居住的小区居住了三年以上,60.6%的人对所居住小区的总体环境不满意,要求改造,54.7%的人所居住的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
就参与调查者自身体验而言,其所在小区的环境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车辆违规停放(70.1%);社区、楼道内杂物堆积(65.7%);环境卫生脏乱差(65.7%);道路老化破损(62.8%);进出人员复杂,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62.0%)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城改造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建筑设计实践经验,既有住宅区改造与民居改建设计方案进行了探索。
仅供参考!
关键词:既有建筑;老城区;民居改建;建筑设计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
既有的老城区住宅建筑改造过程中,有些质量尚可的民居将在保留中进行改造和修缮,有些危房简屋或环境条件恶劣的房屋将被拆除或改建。
目前,大多数老城区内的民居大多为个人所有,在考虑居民切身利益的同时,保留老城区民居的传统特色,并加入现代生活的元素制定出老城区民居改建的工作建议和设计方案,是符合该市老城区现状的。
该市传统民居的特点之一是房屋高度参差不齐,不同街道之间的民居建筑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既然将整个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则希望能在整体规划布局和各街巷民居住宅体系上均能求得一个平衡点,在不影响大空间布局规划的前提下,使老城区民居能焕发新的光彩。
1整体规划布局与改建设计
在老城区改造工程中,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给居民更多的关爱与体贴,这不仅仅体现在居住小区的绿化、设施等方面,更体现在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
1. 1设置满足儿童与老人行为需求的空间
现代社会已逐步迈入老龄化时代,妥善解决好城市人口老龄化
带来的居住环境问题,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龄居住形态是现代民居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居环境建设同样不能忽视老年人的交流与活动场所,应专辟老年人活动场地,为
老年人的活动提供便利。
条件允许的话,应尽可能设置专门的老年会所,以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1. 2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体系
根据老城区民居原有的空间结构体系,各街巷主要是居民邻里
交往、休闲散步等的空间场所,车辆的出入会使原本狭窄的空间更加拥挤,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老城区内设置“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是必要的。
主要考虑以下3种解决方式:
(1)通过区分地砖颜色达到人车分流,不过这种方式并没有减少对老城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面积的占用。
(2)在社区内围绕整个社区设置专门的车道,这样虽能够保证居民的安全,但噪声污染、浪费公共活动空间和面积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3)在社区外设置专门的停车场地,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居民的安全,还能够有效地管理车辆,应该说是一个可取的设计方案。
有条件的设置集中停车场地。
这样在老城区内就形成了步行社区,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整个社区的环境保护和人文建设。
2老城区民居建筑形态改建设计
老城区民居建筑形体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还原老城风貌的重
要组成部分,需满足民居使用功能和居民心理需求,要与周边环境
和谐统一,延续传统建筑文脉。
老城区内的建筑主要包括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两部分。
2. 1公共建筑形态改建设计
老城区的公共建筑主要包括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办事处、小区图书馆、小区内的文化馆以及一些建筑小品等。
对这些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重点,突出强调某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一般情况
下是以活动中心及社区办事处作为设计的中心。
设计思路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形式,以办事大厅大厅为中轴线,两侧设计横轴,以满足其他的功能需求。
可以在大厅设计室内花池、竹林等,在室内引入室外环境小品,还可以加入该市传统民居中的影壁等设计元素,使整个会所充满浓郁的传统特色。
另外,在这些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中,也可以考虑设置传统特色的小商店、手工艺品店等,体现老城区的本土特色。
店铺设计可以着重考虑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用现代的设计方式转化传统图案,多加入一些传统工艺和天然材料,
注重民族色彩的营造。
文化馆也是最能体现老城区特色的地方之一,小区的居民利用这一空间进行文化交流。
文化馆的设计可以采用固定多功能大厅与临时展厅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展示具有本土特色或中国传统特色的工艺品或者是小区居民的私人收藏品。
文化馆的设计为老城区居民提供了文化交流的空间,对儿童来讲也是一个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好方式。
2. 2居住建筑形态改建设计
老城区民居建筑的设计在整个规划中是重中之重。
不仅在空间设计上要延续传统建筑文脉的精髓,而且在建筑造型上也要体现该市传统民居的本土特色。
民居建筑的朝向设计还是沿用原先坐北朝南的朝向,以保证充足的阳光;民居内部各院落之间要留有充足的间隔,保证庭院的绿化空间。
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城区民宅高度参差不齐,空间狭小,私密度低。
为了满足老城区居民既和谐、又私密的居住需求,建议将那些年代久远的2层或3层住宅规划为四合院建筑形式,这样的尺度在心理上不会产生压抑感。
3老城区环境景观改建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塑造两大部分。
自然景观塑造是利用自然山石、植物花草、鸟兽鱼禽、山泉湖泊等创造出来的小区的环境。
人工景观塑造同样也是运用这些元素,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小区环境,它还可以包括一些带有文化意境的雕塑、园林小品、休闲设施等。
3. 1自然景观的塑造
自然景观是老城区民居设计中体现特色的主要区域。
要体现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原有景色的基础上,再种植一些四季的植物,让人们感受春有桃红柳绿,夏有粉荷绿树,秋有硕果累累,冬有踏雪寒梅。
将这些景观遍布老城区的各个角落,可以使老城区的居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与绿树相依、与清泉相伴的宜人美景。
3. 2人文景观的塑造
人文景观能够更深层地挖掘与表现老城区的传统文化特色。
例如采用传统的工艺来创作具有时代感的雕塑,既可以体现传统的美,又不失时代感。
又如在绿地景观区设计类似于中国象棋的棋子状材料铺地,不仅铺地设计的造型引人入胜,而且提供了老人、儿童活动的场地。
在老城区的景观设计中,还可以运用摩崖石刻的设计,将古代书法家、诗人的作品雕刻在造型各异的岩石上,专为一些书法、古诗词爱好者提供临摹、欣赏、讨论的场所,同时将这些山石配以翠竹可打造成文化气息强烈的景观。
在老城区的各个小绿化空间中,可以设计有历史故事情节的人物或情景雕塑,通过融入现代的施工工艺,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4老城区民居内部空间改建设计
4. 1民居室内布局的合理性
老城区民居的室内布局设计必须符合基本的使用功能,从使用
性质出发进行设计分区,分清公共区域与私密区域、动静分区要明确、注重洁污分区的处理,使居民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合理。
例如将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将卧室与卫生间集合在一起形成私用活动区。
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内部。
4. 2户型多样性与可变性
民居住宅设计必须具有多适性、可变性,需要设计不同面积、不同设施、不同装修标准、空间布局各异的套型,以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如老式住宅设计的一室一厅的大房间,根据需要分隔为可
分可合的两代居“二加一”住宅形式。
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经济状况是变化的,住宅应具有可改性,在住宅设计中要留有余地。
4. 3老城区民居的技术结构使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是土木结构,数千年来一脉相承。
由于西风东渐,促使民居建筑的技术与结构发生了变革。
首先是引进了西式砖木混合结构,之后是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有些属于国内现代”组装”技术比较好的地方,这与其开埠早有关。
工匠能接触到最新的材料工艺,视野开阔,善于吸收。
这也正是该市的优势所在。
所以,在老城区民居的改建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使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与西方新型建筑结构有机地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该市特色的建筑结构。
同样,材料的选用对于老城区民居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在方案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当地资源,通过精加工与施工来提升其质地和功能。
对原有民居小区改造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废旧建筑材料,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可以将原有民居的风貌营造得恰如其分,可谓一举多得。
5结语
传统的人居环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历史文化的见证,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民居设计者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在老城区改造与民居改建设计中,尤其要重视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文脉,并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