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意识形态封面
2020年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2020年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一、导论1. 意识形态是指在特定社会中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是在特定社会阶层中起指导作用的思想体系和观点。
2. 意识形态问题一直是有关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更加显著。
3. 本文旨在对2020年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1. 政治特殊主义的传播1)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政治特殊主义思想在网络上的传播日益猖獗,不仅容易导致社会动荡,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暴力事件。
2) 政治特殊主义思想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观念,其特点是排斥其他政治观念、主张采取特殊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3) 政治特殊主义的传播通过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甚至影响一些年轻人,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2. 文化沙漠化问题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人开始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冷漠,甚至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扭曲。
2) 一些虚假的文化信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歪曲解读,使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3) 文化沙漠化问题的存在使得社会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受到了影响。
3. 网络舆论的特殊化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特殊言论和观点得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2) 网络舆论的特殊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可能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和社会事件的爆发。
3) 网络舆论的特殊化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和媒体的关注,也需要广大网民自觉抵制和规范网络言论。
三、存在的风险点1. 社会动荡风险1) 当前存在的政治特殊主义、文化沙漠化和网络舆论特殊化等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2) 社会动荡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危及国家的政治稳定,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隐患。
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

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引言:在中国的媒体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对媒体倡导的女性形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妇女》杂志近60年来的封面人物,探讨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塑造了这些女性形象,并如何转变了国家话语。
一、国家意识形态对媒体女性形象的塑造1. 宣传社会主义女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女性在这种意识形态下被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劳动模范。
《中国妇女》的封面人物经常是工人、农民或职工妇女,她们身着工作装、手持工具,展现出勤劳、坚强、自信的形象,传达着社会主义女性的价值观。
2. 树立妇女新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媒体开始展现新的女性形象,强调女性的独立、自主和时尚。
封面人物变得更加时尚动感,多为年轻女性,她们身着时髦的服装,发型考究,塑造出一种新兴的都市女性形象。
3. 强调女性美与成功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女性作为消费群体和社会参与者的地位逐渐提升,国家开始强调女性的美和成功。
《中国妇女》封面人物开始涌现出一批形象以明星为代表的女性,她们有着优美的外貌和成功的事业,成为媒体宣传的焦点。
这些女性被塑造成为时尚、自信、成功的代表,传递出女性应当追求美和成功的价值观。
二、国家话语在媒体女性形象中的转变1. 前期的鼓励独立自主在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倡导的是集体主义和劳动观念,女性被塑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劳动模范。
这一时期的媒体女性形象强调女性的奉献精神和共同利益,以满足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2. 转型时期的追求美和成功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媒体开始强调女性的独立、自主和时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 马克思经典选读授课学期 2010 学年至 2011 学年第 2 学期学院 外国语学院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学号 2010010565 姓名 张 芳任课教师 王秋梅交稿日期 2011年6月26日成绩评阅教师签名日 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历了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曲折历程。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1.引言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要求。
(朱兆中,200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历了更新与重构的曲折历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党中央集体,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实践相结合,形成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四个方面组成:(1)马克思主义是其核心和主导;(2)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3)反映未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若干思想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共产主义观念的部分呈现;(4)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爱国主义。
平 面 设 计 -第4课

大自然的元素能够给人一种悠然的宁静。而古典音乐自古以来就如同悠长
的华夏文明一样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以及高贵典雅的外在。所有我们采用桃红色 为底色背景,花鸟着重来体现这种典雅。 总之,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根据音乐的质感来感受,来进行设计。
CD设计系列作品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3.
CD包装设计
CD集现有包装形式
现在的CD包装在材料上可分为纸,塑料,木材等,选用 材料的不同将体现不同档次,并且档次上会形成一个梯度, 越往后,其档次就越高。结构造型上还是以单一的长方体或 正方体为主,设计的重点在于包装的装潢上,绚丽的色彩, 个性的图形文字。直观地表达CD内容的同时还要在瞬间抓住 消费者的眼球。
每款CD集包装的均是以不同音乐主题元素来展开设计。 我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消费者能受我们的包装吸引并且能够视其包装而知其 物,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就把所富含的内涵以音乐元素并且通过图像和色 彩来表达。如:摇滚代表节奏、旋律、梦想、真实、狂野、信仰、力量、愤怒,我们 就设计一名男子沉醉于乐器所奏出的音符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DJ,DJ给我们的感觉 就是摇滚。流行音乐充溢着时尚与迷幻的味道,于是我们就以女子为背景,她的头发 以彩色的园圈组合而成,给人一种青春热情,浪漫的气息。 而轻音乐以嫩绿为其主要色调,轻音乐是最接近大自然的,给人以享受,空 灵,流缓的美感,因此我们采用许多大自然的元素,飞鸟、月光以及树木。
达成计划—
发想方案 确定计划 时间管理 预算管理
设计从“定位”开始
1、展现创意 2、令人感到 3、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用 4、不按牌理出牌 5、注重过程
让设计说话的四个步骤
1. 发现问题
2. 设定范围
3. 设定方向
发挥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四阶作用”,构筑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大厦”

[收稿时间]2019-01-21[基金项目]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九批党建、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科研项目一般项目“发挥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四层作用’,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四个认同’”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家文化’视域下新生团员的‘认同感’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LX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姚梦竹(1989-),女,上海浦东人,硕士,讲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曾挂职于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周学智(1984-),男,湖南郴州人,硕士,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郭佳(1989-),男,吉林四平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组织部干事,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高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应明确大学生意识形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下的“顺逆境”现状,把握党建工作这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发挥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治保障作用、支撑作用、助推作用和争鸣作用,构筑大学生“意识形态大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视为“地基”,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以马克思主义为“顶梁柱”,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砖瓦”,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让中国梦成为“门窗”,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党建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大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1-0185-04University Education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
德意志意识形态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开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院法政学院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号2013210061姓名王改玲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任课教师叶险明交稿日期2014.2.27.成绩评阅日期评阅教师签名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摘要: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过高潮也出现过低潮,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过种种探索,发生过分歧和争论,也有过失误甚至犯过严重的错误。
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巨著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发展史;《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从产生到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个伟大的思想的诞生要历经磨难。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其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当今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其活的灵魂,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要面向现实,研究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创立和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看到它的重大价值。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的题注有一个说明:“1845年春天,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决定共同写这部著作,而真正开始写作是在1845年9月。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最伟大的哲学著作。
2024年半年意识形态总结

2024年半年意识形态总结2024年下半年,全球意识形态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这个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重大挑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对立和争议。
以下是对这一时期意识形态发展的总结。
一、经济意识形态的改变在2024年下半年,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金融危机的风险加大,引发了对于现有经济体系的质疑和思考。
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认为其导致了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和资源浪费。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试图探索新的经济模式,例如共享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此外,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经济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各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更加注重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和争议在2024年下半年,一些国家出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和运动。
一方面,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新一轮的民主运动在一些国家蔓延开来。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政权集中化和个人崇拜现象也引发了国内外的争议和批评。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极端主义和民族主义也对政治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对立和冲突。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各国纷纷加强了国内外的治理能力和安全机制,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三、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社会领域,2024年下半年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权意识的提高,对于性别平等、种族和难民问题的讨论和争议日益增多。
LGBTQ+权益保护和性别平等问题成为全球社会的重要议题,引发了许多对立和争议。
同时,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关注也不断增加,引发了环保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运动。
四、文化意识形态的交流和碰撞2024年下半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意识形态的交流和碰撞更加频繁。
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得到了推崇,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和交流逐渐增多。
意识形态教育PPT课件

通过员工反馈和业绩考核等方式,该企业对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案例进 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员工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得到了明显提高。
某社区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案例
案例概述
某社区通过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思想觉 悟和政治素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实施过程
该社区组织了主题宣传、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邀请了当地专家和志愿者进行授课,并鼓励居民参与讨论 和实践。
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等方式, 该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案例 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学生的思 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得到了明显提
高。
某企业员工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案例
案例概述
某企业通过开展员工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了员工的政治素养和职业 道德,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实施过程
该企业组织了内部培训、研讨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邀请了 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并鼓励员工参与讨论和实践。
效果评估
通过居民反馈和社区工作考核等方式,该社区对意识形态 教育实践案例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居民的思想觉悟和政 治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核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结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等24个字。
意识形态教育PPT课件
目录
• 意识形态教育概述 •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 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 意识形态教育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