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2《敬畏生命》同步练习C卷

合集下载

8.2 敬畏生命-2020年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精讲课件

8.2  敬畏生命-2020年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精讲课件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 拼搏…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思考:如果余生你只能选择上面的一种东西与你相伴,你会选择?为什么?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有人说:“健康是1,其他所有东西,譬如事业、金钱、 家庭、婚姻都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才 越多越好。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东西再多也是0 。
1 知道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 掌握我们应该如何敬畏生命?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 “畏”指谨慎、不懈怠。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
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一目 生命至上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 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请选择:
积极锻炼身体
通宵打游戏
同学发生矛盾大动拳脚时及 时阻拦
遵守交通规则 远离毒品
遇到挫折,不放弃生的希望
抽烟喝酒
打架斗殴
给老人让座
生病及时就医 ......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我们不仅要敬畏人的生命,而且要敬 畏一切生命,因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 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 和谐。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 对自己的关怀。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截至2020年10月29日,新冠疫情流行约10个月后, 全球新冠死亡病例已超过117万例。
思考:从这组死亡数据,我们能看出什么?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 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生命至上的理念,认同党和国家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坚定维护国家在生命安全保障方面政策的正确性。

2.深刻领会敬畏生命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观,积极传播和践行这一理念,增强对国家和社会在生命关怀方面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1.通过对生命的敬畏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使其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能够珍视生命、坚强乐观,不轻易放弃。

2.引导学生在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包容差异,形成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对生命负有责任,无论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人生命予以保护和关爱,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突发情况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起救助他人、保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关心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

2.掌握敬畏生命的做法。

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并践行敬畏生命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系列关于生命诞生和成长的精美图片或短视频,如婴儿的诞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然后提问学生:“观看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命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命的奇妙与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奠定情感基础。

2.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生命救援故事,如某地发生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危险,在废墟中争分夺秒地寻找幸存者,许多被困者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等待救援。

讲述完毕后,提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生命的哪些特质?为什么救援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生命?”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敬畏生命,激发学生探究敬畏生命原因和做法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展示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后的废墟场景、洪水淹没的城市街道)、人为灾难(如战争中的受伤平民、交通事故现场)和意外事件(如突然倒塌的建筑物、突发疾病的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事件对生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在这些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是如此的脆弱和艰难,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易逝性和珍贵性,进而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课件(共37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课件(共37张PPT)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不可预知的结束……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崇高的、神圣的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 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
我们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探究与分享
1931年,陶行知在太平洋会议上听到外国人说的 一句话:“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 生命!” 陶行知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 垃圾堆里的 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们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 没有人过问”,同时,他也看到,一个孩子出天花, 他的妈妈用坚忍与慈爱,挽救了他的小生命。他感到 困惑: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 这矛盾的社会该怎么解释?
为( )
①没有善待自己的生命
②没有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没有尊重他人的生命
④触犯了刑法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江苏省泰州市“最美教师”杨向明,为了救一位不慎
掉入河里的男孩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江苏省文明委追
授杨向明“江苏好人 ”的称号。杨老师的行为(
①体现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
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尊重了他人的生命 ④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汶川地震救援图片》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实》
点击图片播放
新课探究
我来说说
解释孟子的这段话。
孟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

8.2 敬畏生命 课件 (19张PPT)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8.2 敬畏生命 课件 (19张PPT)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思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对生命有什么新认识。
人们万众一心挽救生命,我们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1.敬畏生命的原因。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在这条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令人欣慰的是,10万铁路建设者把青藏铁路精神体现在所有的工作环节中,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保护这里的高寒植被、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高原湖泊和湿地,使得青藏铁路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特色。
胡雷的做法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同时生命又是坚强、崇高和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我们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胡雷的行为是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A
B
2.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尊重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是( ) A.小华在公园中随意践踏草坪,以满足自己的玩乐需求B.小明在河边放风筝时,注意避开河边的野生动物,避免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C.小丽为了制作标本,捕捉了大量的蝴蝶和昆虫D.小强在森林中野餐时,将垃圾随意丢弃在森林中
3.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他的全体人民。每一次灾害发生时,“救人!救人!第一位的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绝不放弃!”党和国家围绕人的生命展开全力救援,这充分体现了( ) A.实现人生意义需要珍爱自身生命B.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C.尊重和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D.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导学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导学案+练习题(含答案)

8.2 敬畏生命一、学习目标1.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2.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3.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二、自主预习1.敬畏生命的原因(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2)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情怀。

2.生命至上的内涵(1)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3.如何做到敬畏生命(1)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意识层面)(2)敬畏生命体现在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个人。

(行为层面)(3)当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向走向了道德生活。

(道德层面)三、合作探究2016年4月15曰下午至4月16日凌晨,广东消防官微一连更新五条微博,言辞极为严厉地回应了一段名为《火灾拍摄者残忍42秒》的视频及其拍摄者。

该视频记录了4月14日发生在广州市花都区一场大火中,一名男子哀嚎丧生的画面。

“消防哥”诘问,“消防哥谴责在面对这么绝望呼救时他竟然能淡定拍下还发出来。

这是彻彻底底袖手旁观,拍摄者记录下的是这个人最没有尊严和最无助的时刻,这样的做法对吗?难道,一个生命感受到的烈火灼肤之痛,竟然比不上发一条热点视频所引发的满足感?”(1)你如何评价视频拍摄者的行为?(2)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摄像师、人人都是主持人,“传播至上”的规则与公序良俗相悖时应如何抉择?四、随堂演练1.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

他对此举不以为意:又没发生地震,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B.人们全都是为了自己活着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D.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生命价值2.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

8.2 敬畏生命(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 敬畏生命(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的第二框。

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二部分“自尊自强”。

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是:“2.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2.6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本框题由“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目组成。

第一目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思考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第二目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2.教材地位分析本框题所在的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旨在通过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审视和理解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本框题《敬畏生命》在第一框题介绍生命的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

只有敬畏生命,才会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

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思想分析: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2.思维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但一方面,思维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仍较强,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需要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抽象思维仍待提高,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3.知识经验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命的脆弱、艰难与坚强、有力量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且在上一框题中已学习了生命的特点与价值,这些为本节课的关键词“敬畏生命”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8.2敬畏生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属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这一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独特性,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二是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会再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珍贵,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培养他们敬畏生命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尊重生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敬畏生命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培养他们的敬畏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景模拟、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掌握敬畏生命的意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生活中如何体现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逆性,分享彼此的感悟。

4.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生命的珍贵,培养敬畏之情。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敬畏生命) 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敬畏生命) 课件
赵大夫本已下班,却跪着做手术,说明了什么?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 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 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 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
积极锻炼身体 遵守交通规则 给老人让座 同学发生矛盾大动拳脚时及时阻拦 远离毒品 遇到挫折,不放弃生的希望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位位白衣天使、一个 个中国军人,又一次成为危难面前的 “最美逆行者”。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做到了珍视生 命?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③(内心选择)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 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 向了道德的生活。
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 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P95-96
熟读
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P95
②生命至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抄P96
③“仁者爱人”“推已及人” 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 自己的生命一样。P96
②(行动层面)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
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 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个个鲜艳的红手印,郑重地按在了请战书上。这个 春节,朋友圈里刷屏的不再是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也不是 其乐融融的大团圆,而是一封又一封写着“不论生死、不 计报酬”的请战书,一个又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红手印。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 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 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2《敬畏生命》同步练习C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感动中原十大人物之一的曾伟常说:“作为一名医生,快乐的不是挣钱,而是帮助患者摆脱病魔,是看到他们康复后脸上展现的笑容。

”曾伟感动中原的原因是()
A . 珍爱自己的生命,享受快乐
B . 关爱他人,维护生命健康
C . 牺牲个人利益,为民谋利
D . 亲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2. (2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多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下列想法或做法体现这种观点的有()
①同学们在学校草坪放置了一块写有:“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的牌子②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身
③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暂时破坏自然,经济发达后再治理④我们要积极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 (2分)当我们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见虫鸣鸟叫、人群喧闹,味道清新空气、百花芳香时,我们感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

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要()
①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将其他生命赶跑②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③人类的生命是宝贵的,应该高高在上、独领风骚④关爱自己、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4. (2分)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在校大学生闫某和朋友王某掏鸟窝抓了l6只鸟出售,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l0年6个月和10年有期徒刑,此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下列网友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闰某和朋友王某掏鸟窝的行为既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闯某和朋友王某掏鸟窝的行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的责任
③闫某和朋友王某掏鸟窝的行为是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要承担刑罚处罚的责任
④闫某和朋友王某掏鸟窝被判刑体现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5. (2分)深圳山土滑坡事故发生后,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通往救援现场的路口出现大量车辆拥堵现象,记者还看到有很多群众在救援现场周围进行围观,也影响了这个地方的交通包括应急通道。

对此,看法错误的是()
A . 这些围观者忽视潜在的危险,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B . 防碍救援是不珍爱他人生命的表现
C . 群众表现出对事故的关心,这样做无可厚非
D . 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所能去挽救生命
6. (2分)2016年7月23日,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辆自驾行轿车在动物园猛兽区停车,一位女性不顾“禁止下车”指示牌中途下车,随后被老虎拖走,车上另外的两名随行同伴救助时也被攻击,最终造成一死一伤的悲剧。

此悲剧警示我们()
①不能参观猛兽区动物园②应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③应提高应急避险能力④增强生命意识,珍爱生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7. (2分)下列对生命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命是不可逆的②珍惜生命就要及时行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考虑后果
③我们应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8. (2分)关爱生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关爱生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是()
A . 福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等部分科目教科书循环使用
B . 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C . 某校七年级的几位同学相约到小森林进行捕鸟大赛
D . 某班全体同学参加了今年的植树活动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9.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鸟在网上挣扎,有的声嘶力竭而死,有的被卖给餐馆变成了盘中餐……乱捕乱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

2016
年国庆节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志愿者累计拆除候鸟网2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发现挂网死鸟5000余只,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从生命的角度,说明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的原因。

(2)据材料及相关链接回答,怎样处理这类事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3)护鸟志愿者的行为对我们提升生命价值有什么启示?
10. (10分)2014年5月3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被砍两刀的宜春三中高三(17)班学生柳艳兵,不顾危险,勇敢地冲了上去,将歹徒按倒在地,并最终夺下歹徒手中的凶器,保护了更多的乘客。

当120救护车将他与另一名同学易政勇等5名受伤人员送到宜春市人民医院楼下时,柳艳兵捂着伤口,忍着剧痛,跳下车对救护人员说:“别管我,快救重伤员。

”“他不顾个人的安危,不顾自己被砍了两刀,毅然冲上去夺刀救人,到医院后还让医生先救别人,艳兵就是这么勇敢,这么坚强!”柳艳兵的妈妈心疼地对记者说。

他勇斗歹徒的事迹在全国上下广为流传,被誉为“最美高中生”。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你认为“最美高中生”柳艳兵身上最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有哪些?
(2)有人说柳艳兵的行为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9-1、
9-2、
9-3、
10-1、
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