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1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1)图1方框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
(4)下列说法中,图2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①核电荷数②相对原子质量③电子层数④中子数
三、推断题
21.有A、B、C、D四种元素,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的倒数第二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1/4,C的阳离子C+比B原子多2个电子,D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则
(1)A是什么元素_______?
(2)请画出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_______?
22.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1.B2.D3.B4.D5.D6.C7.B8.C9.B10.C11.C12.C13.C14.A15.A
16.2PAl3+SO317得到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7.二氧化碳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
18.(1)O2(2)③(3)Mg3N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随堂练习题(全卷共2页,满分100分,40分钟完成)班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合符题意)1.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闻到臭味是因为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2.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B .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C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 .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3.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B.火星上和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C.铁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2O ——2个氧元素B .H 2O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C 60——每个C 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D .3OH - ——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5.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 2中含有氧分子B. 2H 表示两个氢分子C.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CO 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如图是水发生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对此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框图a 所示的物质是混合物,框图b 所示的物质是纯净物 B.变化甲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分子生成 C.变化乙是物理变化,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7.根据下图提供的判断,下列说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C.④是阳离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③、④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稳定,最不易形成化合物8.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钠、钙、铁的含量,这里的“钠、钙、铁”指的是 ( )A .分子B .原子C .单质D .元素9.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以下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过氧化氢(H 2O 2)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B.它分解过程中的最小的粒子子是氢、氧两原子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它的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某阳离子R 3+电子数为23,中子数为30,则R 元素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 )A.23 30B.23 53C.26 56D.26 5311.以下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B.探究分子是运动的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品红的扩散12.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O 4)。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

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氨分子的体积变大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氨分子在不断运动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A、25B、30C、55D、80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的体积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6、(2015安徽)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7、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D、①和②表示的是阳离子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9、(2015•泸州)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Na Mg ①Si P ②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原子半径(10﹣10m) 1.86 1.60 1.43 ③ 1.10 1.02 0.99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1 +2 ④+4﹣4+5﹣3⑤+7﹣1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10、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 B. C. D.12、“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训练(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训练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春天,尘土飞扬B.冬季室外电线绷紧C.夏季自行车轮胎易爆胎D.在远处我们可以闻到花香2.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四轮核污染水于2024年2月28日开始排海。
核污水中的氚、碳-14等是难以去除的放射性物质,通过物质循环进入食物链中,影响人类安全。
已知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3B.2C.1D.03.下列粒子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A.B.C.D.4.镁是人体中重要的元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收缩及保持骨骼健康等作用。
如图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B.镁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C.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5.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lg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C.铈属于金属元素D.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6.地壳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如下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金属元素镁钾钠钙含量(质量分数) 2.00% 2.47% 2.74% 3.45%A.镁B.钾C.钠D.钙7.下列元素符号表示金元素的是()A.Hg B.Au C.Pt D.Ar8.蓝冰现象是在漫长的严寒条件下,使结成的冰变得越来越密实坚硬,内部的空隙会不断缩小,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水晶般美丽的蓝色现象,以下关于蓝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冰形成过程中分子种类变多B.蓝冰的分子间隔比普通冰要大C.蓝冰现象与太阳光的色散无关D.蓝冰的形成需要持续低温环境9.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变小了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D.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10.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讨化学的重要工具。
以下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A.元素的原子结构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的原子序数D.元素在自然界的散布2.吸烟有害安康,非吸烟者会因吸烟者吸烟而形成主动吸烟,这是由于〔〕A.分子在不时运动B.分子之间有距离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表示图,有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粒子最外层上有两个电子D.该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4.2021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条约»发布。
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取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的核电荷数为80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在化学反响中,汞原子容易失掉电子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下图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取得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该元素的符号是CO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 93g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6.对以下现象或理想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7.以下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化学反响中,分子种类一定发作变化B.同种原子可以结分解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分解分子C.混合物与纯真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D.原子是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原子的构成表示图如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平均散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水结成冰是由于()A.水分子的运动中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作了改动C.水分子变小了D.水分子间的距离发作了变化10.以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表示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反B.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反C.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三种微粒都是原子11.某同窗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氢气分子的粒子模型是〔〕A.图1B.图2C.图3D.图412.小红同窗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假设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A. N2 B. H C. Na+ D. Cl﹣2.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 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B.打开盛装酒的瓶盖,能闻到酒精的气味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3.2019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
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A. 188 B. 78 C. 55 D. 234.图示为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11B.决定R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C. R易失电子D. R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R-5.镉属于重金属,会危害人体健康。
2019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公布的结果显示,抽检大米四成镉超标。
这里的镉可理解为()A.镉元素 B.镉单质 C.镉离子D.镉原子6.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 B.气体热胀冷缩C.真金不怕火烧 D.墙内开花墙外香7.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
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 B.44 C.34 D. 788.某粒子由12个质子、11个中子和12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A.以下都有可能 B.原子 C.阴离子D.阳离子9.金秋的瘦西湖万花园中,百花怒放,香气扑鼻。
下列观点可以用来解释花香的是()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较稳定B.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C.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D.其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1.某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主要原因是()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1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确定元素的种类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1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阴离子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14.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隔变大C.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碰撞频率减小15.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二、填空题16.写出(1)化学符号的含义,并按要求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B.液氧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2.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3.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扁,分子变小了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很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体积很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不变6.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Fe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1 个氖原子Na A.-C.4个氢分子4H D.3+3个硝酸根离子3NO 3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
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C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9.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C.D.属于同一种原子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11.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D.氧元素.氧离子B.氧原子 C .氧分子A ) ( 12.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8 值均为B.两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Cl .氯离子符号为C 1个电子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 13.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B C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5.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⑥16.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17.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达到8个18.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均为金属元素B和Be、Li.第二周期的B.和0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C.Mg2++3Na和Al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 .下列叙述++2中正确的是( 19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2个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
若R x核外有20.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 ( 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 xA+-x-2 D.x2 B.A++2 C.A-x A.A-+33分)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21.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
____。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2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4)氯元素:____。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
个亚铁离子:______。
(5)5个铝原子:____。
(6)3由子是二个氧化硫分由.二氧化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23构成的,而二氧化硫是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和24.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x表示_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___。
(2)当x=12时,y=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电子,变成带__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25.(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属于非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20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四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
(填元素符号)(2)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______23个钠原子的质量×10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y为_______。
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碳氧钠23 12 16 相对原子质量23y 16 g 12 g 个原子的质量10×6.02.三、实验探究题(共27分)27.(9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下图所示实验。
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
(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
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___猜测正确;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结论现象实验内容、方法.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水,滴入水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 不变色使酚酞变色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酚酞不变色氨气______使酚酞变色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溶液变成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蒸馏水中____色答案:一、1---5 BDDDD 6---10 BDCCD 11---15 BDADB 16----20 BBDBC二、21. (1) ①②⑥(2) ①②④(3) ⑤(4) ③(5) ⑤(6) ⑥(6) 3Fe (5) 5Al (3) H (4) Cl 22.(1) N (2) O+223. 分子(或二氧化硫分子)两个氧原子(或一个硫原子)一个硫原子(或两个氧原子)硫元素(或氧元素)氧元素(或硫元素)24. (1) 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2) 2(3) 8失去正Na+(4)25. (1) B、C C、D C(2) A个某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10 6.02×26. (1) Si (2) 2Mg 13 (3) +22323g量三、27. (1) 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2)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 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烧杯中液体变红28. A.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①第二种②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水__不能20 mL用洁净的小烧杯取水,滴____(填“能”或“不能”,不变色下同) 使酚酞变色~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酚酞不变色氨气___不能___使酚酞变色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溶液变成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蒸馏水中色___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