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word文档

合集下载

别墅结构统一措施荷载整理及计算参数取值Word版

别墅结构统一措施荷载整理及计算参数取值Word版

荷载统计 2011.10 (一) 面荷载:恒载:1. 100mm厚混凝土板:2.5KN/m2120mm厚混凝土板: 3.0KN/m2150mm厚混凝土板: 3.75KN/m2160mm厚混凝土板: 4.0KN/m2180mm厚混凝土板: 4.5KN/m2200mm厚混凝土板: 5.0KN/m22. 建筑面层: 1.0KN/m2(客厅、餐厅、电梯厅取1.5KN/m2)3. 板底粉刷吊顶: 0.5KN/m24. 设备管道:(仅用于地下室一层、顶板) 0.5KN/m25. 地下室顶板覆土:0.800厚覆土 18.00 * 0.800 = 14.4 kN/m^20.020厚砂浆 20.00 * 0.020 = 0.40 kN/m^2防水 0.20 kN/m^20.040厚细石混凝土 25.00 * 0.040 =1.0 kN/m^2--------------------------------------------------------------------16.0 kN/m^2地下室顶板:0.060厚砂浆及面层 20.00 * 0.060 = 1.2 kN/m^2防水 0.20 kN/m^20.040厚细石混凝土 25.00 * 0.040 =1.0 kN/m^2--------------------------------------------------------------------2.4 kN/m^26. 上人屋面作法(露台): 3.0kN/m^2(坡屋面按实际折算恒荷载)7. 楼梯荷载: 梯段估算取8.5kN/m^28. 卫生间采用水泥炉渣回填350mm厚 14*0.35=4.9 kN/m^2活载:1. 客厅、餐厅、卧室、厨房、书房2.0 kN/m^22.卫生间 (带浴缸) 2.0(4.0)kN/m^23. 阳台(露台) 2.5 (3.0)kN/m^24. (住宅)电梯厅、走道、门厅 3.5 kN/m^25. 入户花园 3.0 kN/m^2地下室顶板部分(非车道): 20.0 (10.0)kN/m^2屋面部分:1. 电梯机房 7.0 kN/m^22. 上人屋面 2.0 kN/m^23. 非上人屋面 0.5 kN/m^2(二) 线荷载:1.砖墙部分:空心砖(KF-2型)砌体容重取12KN/m3多孔砖(M型)砌体容重取17KN/m3200mm厚页岩空心砖 0.2*12+0.02*20*2+1.5=4.7KN/m2(外墙)200mm厚页岩空心砖 0.2*12+0.05*20=3.4KN/m2(内墙)100mm厚页岩多孔砖 0.1*17+0.05*20=2.7KN/m2(厨卫处隔墙)玻璃门窗 0.45KN/m2推拉门取 1.5KN/m女儿墙0.6m高200mm厚页岩空心砖 3.9*0.6=2.4KN/m1.2m高200mm厚页岩空心砖 3.9*1.2=4.7KN/m1.5m高200mm厚页岩空心砖 3.9*1.5=5.9KN/m2.栏杆 2.0KN/m3.各种构造大样按实际折算取值4.风:基本风压高层0.30kN/m2,地面粗糙度C类,风载体型系数1.4(三) 其它荷载:电梯机房承重墩 50kN、30kN电梯机房吊钩 30kN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0.5kN/m屋面板、钢筋混凝土挑檐、雨蓬等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1.0kN(1.0kN/m)地震作用1.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Ⅱ类场地土,丙类建筑2. 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三级;纯地下室部分为三级。

【精品文档】通用技术设计方案-范文word版 (7页)

【精品文档】通用技术设计方案-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篇一:通用技术设计方案举例通用技术设计方案举例制作携带方便的小凳的设计方案:设计问题的构思:为小朋友们设计一种适合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使用并携带方便的小凳呢。

便携式小凳的特点: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 5 元。

详细的设计方案与说明: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方案的比较与决策:考虑到制作出来的小凳要适合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制作材料的五个方案。

又根据设计要求对这五个方案进行了再次筛选,最后选中了三个方案。

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依据一定的原则,再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测试、评估及优化:主要考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及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对三种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三个方案评估如下。

经过测试和评估,对照设计要求,在使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中C3是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C3的设计三视图。

根据绘制的加工图样进行了产品原型的制作。

在经过锯、削、刨、磨和装配等几道工序之后,设计制作出生产C3方案的产品原型的过程图。

便携式小板凳使用说明书:产品简介:本产品是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

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的方法简单。

产品构成:中空式凳面,凳脚板 ( 两块 ) 。

技术指标: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凳面面积:432cm2。

使用方法: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然后对准插缝 , 将它们插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槽缝中,并用手或其他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注意事项:(1) 使用完毕后 , 要及时拆卸,将凳脚板放回中空的盒式凳面内。

(2) 勿将过重的物体 (大于42kg) 放置在小凳上,以免凳面弯曲变形。

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现场安装部分(一)钢结构安装1.施工方法:本工程钢结构安装,首先复核混凝土基础的轴线及基础顶面标高,采用分件吊装的方法,先吊装所有钢柱,待校正固定灌浆后,依次吊装首层至五层钢梁,随吊随调整,然后进行安装固定,最后吊装屋面支撑及檩条系统。

2.施工顺序:现场吊装划分为二个施工单元,每个单元分别进行独立作业,一单元采用一台50吨吊车,由8轴至1轴由东向西吊装,二单元采用50吨吊车由9轴至15轴由西向东吊装,吊装顺序见吊装平面图。

3.安装前准备工作①.柱脚螺栓的施工:复核土建基础施工的柱脚定位轴线,埋设地脚螺栓。

为保证地脚螺栓的定位准确,将地脚螺栓用钢模板孔套进行定位固定,并进行反复校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施工。

地脚螺栓露出地面的部分用塑料布进行包裹保护。

②.编制安装计划和构件供应计划,组织好施工。

③.检查钢构件:钢构件出厂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按图纸查点复核构件,将构件依照安装顺序运到安装范围内,在不影响安装的条件下,尽量把构件放在安装位置下边,以保证安装的便利。

④.标准节的安装流程⑤.安装质量标准项目名称允许偏差垂直度单节柱建筑物总体H/100且≤10mm标高梁面L/1000且≤10mm柱顶≤5mm建筑物高度±n(△n+△n+△w)4.安装施工工艺①.钢柱安装:吊装前首先确定构件吊点位置,确定绑扎方法,吊装时做好防护措施。

(完整word版)技术交底表格

(完整word版)技术交底表格

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施工措施、施工标准、工艺要求、贯彻到基层以至每个施工人员手中的有效办法,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人员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纪要,将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过程控制及质量标准、作业标准、材料设备及工装配置、安全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向参与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传达的过程。

施工技术交底一般分级进行,项目大的复杂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的各部室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主管人员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一、技术交底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图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顺序及主要节点进度计划安排,施工现场调查情况、施工场地布置、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方案。

2、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工艺方法,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

3、工程的重难点,主要危险源。

4、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主要施工装备,劳动力安排及资金需求计划。

5、工程技术和质量标准,重大技术安全、质量、环保措施。

6、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阶段采用的是项目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直接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也可直接向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及领工员,队长、工班长等进行技术交底。

现场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施工作业指导书、分部、分项工程交底、作业场所、作业方法、操作规程及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有关操作要求,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施工方面的具体措施及标准。

有关施工详图和加工图,包括设备加工图和拼装图,模板制作设计图,钢筋配筋图、基坑开挖图、工程结构尺寸大样图、隧道支护设计图等,试验参数及配合比,测量放样桩橛、测量控制网、监控量测等爆破设计,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措施,成品保护方法及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

向作业队、队长、工班长进行交底时应增加:作业标准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等。

(完整word版)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word版)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word版)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厂名】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概况1.1 项目简介1.2 施工规模1.3 施工地点1.4 项目周期2. 工程组织管理2.1 施工组织体系2.2 项目组织机构2.3 施工阶段划分3. 施工准备3.1 施工准备工作3.2 施工人员配备3.3 施工设备准备3.4 施工材料准备4. 施工方案4.1 钢结构制造与加工 4.2 施工流程4.3 施工方法与技术 4.4 施工安装工艺4.5 质量控制措施5. 安全管理5.1 安全目标与要求 5.2 施工安全组织体系 5.3 安全技术措施5.4 紧急救援预案6. 环境保护6.1 环境保护目标6.2 施工环境影响评估6.3 环境管理措施7. 进度计划7.1 施工进度安排7.2 风险管理7.3 项目管理控制8. 质量控制8.1 施工质量目标8.2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8.3 质量风险管理8.4 质量管理体系9. 费用控制9.1 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9.2 物资和设备供应管理10.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施工平面图附件二:工程进度计划表附件三:安全技术措施说明书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组织体系:指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所具有的结构和职责划分。

2. 施工质量目标:指施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二:【厂名】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1.1 编写目的1.2 参考资料1.3 定义2. 项目概述2.1 项目背景2.2 施工规模2.3 施工地点2.4 项目周期3. 施工组织管理3.1 组织机构3.2 职责分工3.3 沟通协调4. 施工准备4.1 勘察测量4.2 施工图纸审查与修改 4.3 材料与设备采购计划4.4 人员配备计划5. 施工方案5.1 钢结构制造与加工5.2 施工流程5.3 施工方法与技术5.4 施工安装工艺6. 安全管理6.1 安全生产目标与要求 6.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6.3 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7. 环境保护7.1 环境保护目标7.2 施工环境影响评估7.3 环境保护措施8. 进度计划8.1 施工进度安排8.2 风险管理8.3 项目管理控制9. 质量控制9.1 质量目标与要求9.2 质量管理体系9.3 质量检查与验收10. 费用控制10.1 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 10.2 材料和设备采购管理附件:附件一:施工平面图附件二:工程进度计划表附件三:安全技术措施说明书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组织体系:指由施工方负责组织和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完整word版)《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 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施工组织总设计 (6)4。

1 工程概况 (6)4。

2 总体施工部署 (6)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7)4.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7)4。

5 主要施工方法 (7)4.6 施工总平面布置 (8)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5.1 工程概况 (9)5.2 施工部署 (9)5.3 施工进度计划 (10)5。

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0)5.5 主要施工方案 (11)5.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1)6 施工方案 (12)6.1 工程概况 (12)6.2 施工安排 (12)6.3 施工进度计划 (12)6。

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3)6.5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3)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3)7。

1 一般规定 (13)7。

2 进度管理计划 (14)7。

3 质量管理计划 (14)7。

4 安全管理计划 (14)7.5 环境管理计划 (15)7。

6 成本管理计划 (15)7.7 其它管理计划 (16)1 总则1。

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1。

0。

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1。

0。

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

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

0.2施工组织总设计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设计文档实用模板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设计文档实用模板

项目名称错误!未指定书签。

版本 <V1.0>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简介51.1目的51.2范围5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1.4参考资料51.5概述52.整体说明52.1简介52.2构架表示方式52.3构架目标和约束53.用例视图63.1核心用例63.2用例实现64.逻辑视图64.1逻辑视图64.2分层64.2.1应用层64.2.2业务层74.2.3中间层74.2.4系统层74.3架构模式74.4设计机制74.5公用元素及服务75.进程视图76.部署视图77.实施视图87.1概述87.2层87.3部署88.数据视图89.大小和性能810.质量811.其它说明812.附录A 指南813.附录B 规范914.附录C 模版915.附录D 示例9错误!未指定书签。

1.简介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1.1目的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1.2范围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1.4参考资料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

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1.5概述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2.整体说明2.1简介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

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及设计方案(word文档物超所值)

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及设计方案(word文档物超所值)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知识点一、结构的涵义:1、结构的概念: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及功能。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例苍耳子、飞机、导弹跟踪系统等)。

2、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

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散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二、结构的分析:1、承受应力: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用公式表示为Ơ=F/S,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Ơ是应力。

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

(结构的受力分析)2、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材料等。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

3、结构的强度: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嘉设计集团西南设计院中实·润城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结构专业)2011.2.15目录1 设计依据 32 自然条件 43 设计荷载 54 地基及基础选型 65 上部结构选型 76 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 87 主要材料 98 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 109 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 1210 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 1311 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 1512 统一构造措施 1813 统一文件和图纸表达 191 设计依据a 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按审批意见b 设计原始资料a) 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设备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资料图(包括设备留洞、布置、重量等),电梯样本;b)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对施工图设计要求等);c)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d) 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

c 设计依据的标准a) 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程和地方标准;b) 现行国家标准图、行业标准图和地方标准图;c) 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

2 自然条件a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0.50kN/m2;a) 基本风压: Wob)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c) 风载体形系数:1.54;d)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高度的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用。

e) 高层建筑群间风力相互干扰增大系数取1.1。

b 基本雪压=0.40 kN/m2Woc 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a)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b) 抗震设防烈度: 7度c) 场地土类别:三类d)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5ge) 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a)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b)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3 设计荷载a 主要恒载取值详荷载清理b 主要活载取值详荷载清理4 地基及基础选型a 基础选型参考附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并结合本工程上部结构布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分析,本工程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b 持力层选择按地勘报告确定。

c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根据上部结构的高度平面定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甲级。

5 上部结构选型a 结构体系本工程均为高层住宅楼,高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局部商业采用框架结构。

本工程各栋楼的屋盖和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为满足房间内不露梁以及单元内房间可灵活分隔的建筑设计意图,部分楼板采用了跨度较大的异形楼板。

b 抗震等级高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小于80m)(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0.2g采用)商业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a)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b)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6 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a 变形缝位置本工程各栋高层住宅楼分别由一个或若干个单元组成, 单元间地下部分通过基础梁或地下室连成整体, 单元间上部用变形缝分开,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变形缝的具体位置详结构平面布置图。

b 变形缝宽度上部结构各单元间的变形缝的宽度250(新抗规)。

7 主要材料a 砼强度等级b 防水砼抗渗等级地下室外墙:根据地看报告提供的地下水位及地下室外墙厚度确定;顶板砼抗渗等级(待定)。

c 钢筋当直径<10mm时为HPB235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

当直径≥10mm时为HRB400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现浇板: 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

d 钢板及型钢型钢、钢板和钢管采用Q235B。

8 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a 分析软件名称、版本结构计算统一采用广厦系列软件(2010版规范)进行分析,分析时对所有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考虑了扭转耦联效应及偏心影响。

(在施工图设计中,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时楼板按实际厚度输入,并考虑扭转耦联效应及偏心影响)。

b 参数取值约定结构总信息和控制参数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基本风压值Wo=0.50KN/ m2,体型系数1.54,地面粗糙度B类。

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方向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方向P-△效应: 不考虑。

(若计算结果需考虑,则应调整)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高层),框架结构(地下室)地震信息:考虑扭转耦连振动计算;计算振型个数3xn个(21个)。

(n为层数;并满足振型参与个数质量系数大于0.9)地震烈度7.0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场地土类别:III类土。

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

(高层)构造措施二级周期折减系数:0.7(框架);0.8(框剪);0.9(剪力墙)地下室层数:二层调整信息:中梁刚度增大系数2.0,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9,连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6(注:根据具体情况定义连梁,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刚度折减,但不得小于0.5)。

高层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材料信息:梁主筋强度:360 N/mm2(塔楼),360 N/mm2(地下车库)柱主筋强度:360 N/mm2,剪力墙端柱主筋强度:360 N/mm2,梁箍筋强度:270 N/mm2;柱箍筋强度:270 N/mm2;270 N/mm2(地下车库)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强度(包括边缘构件):270N/mm2,箍筋间距:梁200;柱100;剪力墙水平分布筋200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百分率:0.25% ,水平分布筋的直径:≥8,竖向分布筋的直径:≥10计算时建议采用强度为270N/mm2的钢材,配筋较大的可用等强代换。

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1.00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无侧移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作为刚域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梁保护层厚度:25柱保护层厚度:30是否按混凝土规范计算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是9 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a 周期比控制指标周期比Tt /T1≤0.9b 位移及位移比控制指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角:≤1/850(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1/550(框架结构)≤1/1000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楼层平均位移中之较大者:≤1.4(剪力墙结构)c 其它控制指标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满足规范要求刚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本层与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比值中之较小者:满足规范要求最小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有效质量系数:≥90%墙、柱最大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d 计算结果的分析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可从力学概念和已建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合理性判断周期及水平剪力振型位移渐变性判断内力和位移曲线沿房屋高度均匀变化,不应突变(除有转换层,加强层外)。

平衡性判断水平力、竖向力和弯矩平衡构件配筋的分析判断墙、柱、梁不应有大量超筋,柱、墙一般为构造配筋。

(因墙,梁图不是建模人员画,建模人员要仔细核对配筋,避免画图人员多次返工)10 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a 墙柱截面及砼等级变化原则柱截面: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矩形柱≥400x400,圆柱直径≥450;800≥异形柱肢长≥500,250≥异形柱肢厚≥180。

墙截面: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满足:(H为层高或无支长度)底部加强部位:有端柱或翼墙时,t≥H/20且不小于160;无端柱或翼墙时, t≥H/16;非加强部位:有端柱或翼墙时,t≥H/25且不小于140;无端柱或翼墙时,t≥H/20;墙肢轴压比下应满足:λ≤0.6。

地下室外墙厚度:当为一层地下室时,墙厚取300;二层地下室时,负一层取300,负二层取350;抗渗等级按<<高规>>根据水头压力与构件厚度的比值确定;砼等级:梁板为C30;墙柱为C35 ,C30b 梁截面取值原则除建筑立面要求外周边梁高一般取550,梁宽同墙厚,内部梁高度一般取400,梁宽取200;跨度较小的梁宽度可取150,高度可取300。

框架梁高取跨度的1/12∽1/18,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次梁高取跨度的1/14∽1/20,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悬挑梁高取悬挑长度的1/8∽1/4,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框架梁和悬挑梁必要时可设计成加腋梁和变截面梁。

框架结构的地下室:负一层楼面框架梁,梁宽取250∽300,梁高取跨度的1/10∽1/15;次梁宜按十字梁布置,梁宽200∽250,梁高取跨度的1/12∽1/18。

地下室顶板按井字楼盖布置,梁宽取350∽500,梁高取跨度的1/8∽1/12;次梁宽250∽300,梁高取跨度的1/10∽1/15。

纵横向的框架梁梁高宜相差50∽100,以便于施工。

c 板厚取值原则简支单向板:L/30且不小于60;连续单向板:L/40且不小于60;简支双向板:L/40且不小于80;连续双向板:L/50且不小于80;L为板的计算跨度,L>4m时适当加厚但不超过20%;阳台板厚80屋面板板厚≥120;高层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60;一般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50;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楼板厚度为180;悬挑板:L/10(L为板的悬挑长度,任何情况下板的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5m);当板的悬挑长度≤500时,板根部厚≥60;当板的悬挑长度>500时,板根部厚≥80。

11 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11.1板:采用CRB550级钢筋, 配筋百分率ρmin=MAX[0.2,45ft/fy],负筋不小于Φ8@200,负筋伸出梁或墙边≥L/4且不小于500,当板跨度L≤1500时, 负筋可通长配置。

板钢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与小间距,以提高板的抗裂性能,支座及跨中的实配钢筋均不必放大,连接各部分的拉板厚150, 拉板宽不小于2000,配Φ10@100的双层钢筋,箍筋Φ8@150。

厚度较大(h>150)的楼面板及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屋面板,应增设板面筋, 板面筋可采附加钢筋的方式,直径与间距为Φ8@200,配筋百分率ρmin=0.1%, 附加钢筋与受力筋的搭接长度为300。

11.2梁:梁纵向钢筋应采用HRB400热轧钢筋, 配筋百分率ρmin=MAX[0.2,45ft/fy], 箍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或CRB550冷轧带肋钢筋;次梁架立钢筋与主筋的搭接长度为150;当梁两端或一端与墙轴线平行相接且跨高比大于等于5时,该梁应按框架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的构造要求;当梁两端或一端与墙轴线平行相接且跨高比小于5时,该梁应按连梁标注并符合连梁的构造要求;当梁两端或一端(另一端与梁相接)与墙轴线垂直相接时, 该梁应视其在平面位置、重要性可按框架梁、连梁或次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连梁或次梁的构造要求;连接转角窗的梁应按框架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的构造要求,腰筋适当加大,箍筋全长加密;框架梁或连梁,当与之相连的墙厚为200或250时,为保证砼的浇注质量,梁上部及下部每层钢筋数量不多于2根;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直径不小于Φ8,且不小于计算值;框架梁或连梁纵向受力筋最小配筋为2Φ14; 次梁纵向受力筋最小配筋为2Φ12,架立钢筋可为2Φ12框架梁或连梁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满足单筋梁的要求,箍筋的面积配箍率ρsv ≥0.24ft/fy;当梁与墙垂直相接且墙厚为200时,梁上部筋(包括框架梁或连梁的下部筋)直径不得大于16(HRB400), 墙厚为250时不得大于20(HRB400);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分布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地下室顶板梁配筋面积较大时,宜尽量采用大直径钢筋(如28、32,不得采用30直径)以减少钢筋根数,便于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