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卷
3.4升华和凝华—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3.4升华和凝华—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作业1.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一夜新霜著瓦轻”——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花非花,雾非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
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
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露和霜都是固体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4.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
关于自然界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熔化B.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水吸热后汽化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吸热后升华D.滴水成冰,是因为水放热后凝固5.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叶尖露珠B.山间薄雾C.枝头白霜D.房檐冰挂6.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水,是因为凝固形成的是( )A.雨B.冰C.霜D.露7.为改善光学性能,可以给太阳眼镜、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了解到金属一般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甚至直接变为气态,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A.金属压成薄片直接粘到玻璃表面B.金属先汽化后液化到玻璃表面C.金属先熔化后凝固到玻璃表面D.金属先升华后凝华到玻璃表面8.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升华和凝华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B.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的“雾凇”;水面上结的冰D.冬天上冻的衣服,通风处自然凉干;利用“干冰”人工降雨2.北方冬季气温低于﹣30℃时,将热水以C字型泼出,此时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迅速凝结,产生“泼水成冰”的效果(如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华D.凝固3.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C.小水滴凝华成小冰晶D.小冰晶液化成雨水4.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在肉上撒了一些盐,肉很快就“解冻”了,同时观察到盛肉的碗上出现了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肉表面结霜是凝固现象B.冻肉熔化需要吸收热量C.撒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D.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5.家庭用的白炽灯,用了一段时间过后,灯丝变细,灯泡变黑。
根据物态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是钨丝熔化后是钨液体凝固B.先是钨丝熔化后是钨蒸气凝华C.先是钨丝升华后是钨液体凝华D.先是钨丝升华后是钨蒸气凝华6.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内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8.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碗中液态氮沸腾,冰激凌周围“白气”缭绕,碗壁出现白霜,则()A.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B.碗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9.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使用干冰来营造“白气”效果。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3.4 升华和凝华同步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2. 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4.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融化——凝固(放热)B. 雾生成——液化(放热)C. 露产生——汽化(吸热)D. 霜形成——升华(放热)5. 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6. 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
这是因为()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7. 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9.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10. 下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1. 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12. 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__、(2)________和(3)__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13.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14.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水雾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__,形成“人工雪”。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及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2、在日全食到来时,由于太阳被遮挡,少数地区气温会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局部出现冰晶体。
日食的当天,郑州市侯寨乡南岗刘村的许多村民,看到了罕见的"七月飞雪"。
关于冰晶的形成过程,属于物态变化过程中的()A.熔化B.凝固C.汽化D.凝华3、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矮,这是由于( )。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冰的形成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B.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一层霜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D.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来到,积雪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7、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
虽然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仍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8、如图1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 B C D图1春天冰雪消融夏天草上的露珠秋天枝头上挂满白霜冬天屋檐下的冰凌9、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10、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瓶水在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瓶外壁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B.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干冰熔化吸热C.把酒精擦在手背,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窑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华放热11、(2012湖北随州,第21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13、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14、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听易拉罐饮料,发现它的外壁很潮湿。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级上册

3.4升华和凝华一、知识梳理1、升华: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______热,凝华过程_______热。
2、冰花是形成的,冰花是附着在窗子玻璃上的表面;3、水循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的形式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有的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___成小冰晶。
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这就是雨。
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
冰山上的积雪直接________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二、巩固练习1、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3、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熔化、凝华B. 汽化、升华C.液化、凝华D.凝固、蒸发4、在北方的冬天里,背阴处(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的积雪会消失,这是因为发生了()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先熔化后蒸发5、下列现象,不是升华现象的是()A.碘加热时变为碘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卫生球日久变小或消失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6、下列现象中属于水蒸气凝华的是()A.深秋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 B.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C.夏天花叶上的露珠 D.冬天早晨的霜7、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当你发现某学生使用水龙头后没有关紧时,你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马上将水龙头关紧 B.马上报告老师C.用水盆积水笼头上滴下的水 D.无所谓,反正滴不了多少水9、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或没有液化过程)的是()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的形成D.雨的形成10、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正确的是()A. 在0℃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出现小水珠C. 铁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汽水瓶上会出现小水滴2.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现象中,需要水吸收热量才会发生的是()A.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3.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下列变化不同的一组是()A. 冰冻的衣服在﹣1℃的室外晾干了﹣冰雪消融B. 冬天从户外走进室内,眼镜变“模糊”﹣早晨空中的雾C. 夏天.刚从冰柜拿出的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D. 草木上形成的霜﹣﹣树上出现的雾凇4.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的产生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汽化D. 只有液化5.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
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凝华和熔化B.凝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凝固和液化6.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D. 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8.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 液化B. 汽化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汽化后液化9.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把一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 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 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D. 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10.用久的灯丝要比新时候细,这是因为灯丝在使用过程中()A. 汽化了B. 熔化了C. 蒸发了D. 升华了二、多选题11.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升华吸热C.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D.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12.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三、填空题13.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________kg,体积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质量不随 ________变化而变化,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14.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________侧,是由大量水蒸气 ________而成.15.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__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________现象.16.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________ 有密切的关系。
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0 10 0 0 0 2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把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情况为()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2.重庆的夏天炎热全国闻名,重庆的冬天也很特别,是温暖与寒冷并存的宝地。
数九寒冬的季节,地面和房顶同样会出现“霜”。
霜的形成是()A.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的过程B.空气中小水珠吸热凝固的过程C.空气中水蒸气放热凝华的过程D.空气中水蒸气吸热升华的过程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会逐渐消融 B.盛夏,树叶上出现露珠C.深秋,地面上出现白霜 D.寒冬,雪雕作品会减小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发生了()A.熔化 B.升华 C.沸腾 D.蒸发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6.小明打开电冰箱门时,发现后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
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凝华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树叶上的露水C.秋天大雾弥漫 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8.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
①将沸点为﹣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液氮瞬间消失不见;②冰激凌盒中的牛奶瞬间制成冰激凌;③分子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④吃到嘴里的冰激凌解暑降温。
对这四个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①的形成过程属于升华现象B.②的形成过程与霜的形成过程一致C.③中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D.冰激凌在嘴里解暑降温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9.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用干冰制造舞台“白雾”,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汽化成白雾B.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C.水银比酒精更易凝固,这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酒精的高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这是利用冰熔化吸热10.用久了的白炽电灯泡内壁上微微变黑,这是()A.灯丝(钨丝)升华形成的 B.灯丝汽化形成的C.灯丝先汽化后凝华形成的 D.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2. 某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为缓解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时变成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 )A. 凝固熔化B. 凝华熔化C. 凝华液化D. 凝固液化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4.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 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 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6. 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7.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汽化C.凝固D.凝华8.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这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干冰升华,再液化B. 干冰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C. 干冰汽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D. 干冰液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9.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的是()A. 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B. 结了冰的湿衣服,没化冻就干了C. 樟脑球日久变小D. 烧瓶里有少量碘,加热使其变成碘蒸汽10.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水为________ 态,冰为________ 态,水蒸气为________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