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1)1.理解资产高安全度、资产高利润率、现金流充足、资产高增值率和把握新产业 (1)2.简述基于业务优化的高质高效的财务支持 (1)3.简述管理会计的内涵是如何逐渐扩大的 (2)4.简述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2)5.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2)6.简述权变理论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3)7.简述信息经济学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3)8.简述代理人理论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3)9.简述知识经济理论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3)10.简述管理会计假设的内容及意义 (3)11.简述理解管理会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3)12.简述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会计质量特征的区别 (4)13.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产生及结合 (4)14.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4)15.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耦合逻辑 (4)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5)1.成本性态分析在管理会计中的地位 (5)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5)3.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特征 (5)4.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 (5)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6)1.试说明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6)2.什么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表达式 (6)3.什么是保本点?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有哪些? (7)4.什么是保利点?影响保利点的因素有哪些? (7)5.试说明一个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如何确定保本点 (7)6.什么是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和经营杠杆率? (7)7.怎样进行实现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 (8)第四章变动成本法 (8)1.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有哪几个方面? (8)2.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期间损益发生差异有何规律? (8)3.试评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9)4.“只要生产量大于销售量,当期全部成本法的利润必定大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
这一命题是否成立?为什么? (9)第五章资金管理 (9)1.现金管理业务流程 (9)2.银行账户管理 (9)3.资金计划管理 (9)4.现金池分类与构成要素 (10)5.现金池功能定位与构建原则 (10)6.现金池运作流程 (10)7.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0)8.银企直联系统总体运行流程 (10)9.银企直联系统主要功能 (11)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11)1.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有哪些? (11)2.短期经营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分别有哪些? (11)3.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11)4.简述在不同情况下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方法 (12)5.简述在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定价方法? (12)6.简述短期营运决策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13)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 (13)1.什么是独立项目和互斥项目? (13)2.什么是现金流量?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包括哪些内容? (13)3.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如何计算? (14)4.现金流量在估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可删除) (14)5.投资决策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4)第八章全面预算管理 (16)1.什么是全面预算?你怎样认识它的重要性? (16)2.全面预算有哪些预算构成? (16)3.什么是弹性预算?与固定预算相比有何优越性? (16)4.试分析比较零基预算与增减预算的主要区别? (17)5.什么是滚动预算?有何特点? (17)6.简述预算控制的方法 (17)7.简述预算调整的前提条件 (18)8.现金预算包括哪些项目?各项目之间存在怎样的勾稽关系? (18)9.会计制度设计如何与预算管理衔接? (18)10.财务会计控制如何与预算执行对接? (18)练习题 (18)第九章作业成本管理 (22)1.简述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22)2.如何评价作业的增值性? (22)3.结合企业实际,谈读作业成车法的应用 (23)4.简述作业成本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途径 (23)5.作业成本法在制造费用分配基础与分配路径上与传统成本法有何有同 (23)第十章目标成本管理 (23)1.简述目标成本法的特点 (23)2.如何应用价值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 (23)3.结合企业实际,谈谈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 (24)4.简述目标成本法的实施原则 (25)5.简述确立目标成本的主要活动 (25)6.简述目标成本规划的五个步骤 (26)7.如何将顾客需求纳人目标成本管理? (26)8.简述价值链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的贡献 (26)9.简述目标成本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 (27)10.简述目标成本管理的组织和团队 (27)11.简述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工具 (27)第十一章项目成本管理 (28)1.现代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 (28)2.项目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方法 (28)3.简述工作分解结构的作用 (28)4.以一场婚礼筹划为例,写出工作结构分解图 (28)5.简述项目资源计划的工具与方法 (29)6.简述项目成本估算的技术路线 (29)7.简述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 (29)8.简述项目成本估算和项目成本预算的区别与联系 (29)9.简述项目成本预算的调整内容有哪些 (29)10.简述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29)11.简述挣值法的三个基本值 (29)12.简述挣值法几个关键指标的内容与作用 (29)13.简述项目成本决算的意义和作用 (30)第十二章战略成本管理 (30)1.简述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30)2.简述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内容 (30)3.简述战略成本定位分析方法 (31)4.简述企业一般竞争战略的内容 (31)5.简述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内容 (31)6简述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目的及基本原则 (31)7.简述供应链成本核算框架 (32)8.简述前瞻式成本管理及内容 (32)9.简述精益管理会计及其内容 (33)10.简述跨组织成本管理及其内容 (33)11.简述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34)第十三章绩效管理 (34)1.简述战略绩效管理的特点与优势 (34)2.简述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34)3.简述责任中心的分类及其不同责任中心的绩效评价方法 (35)4.简述内部转移价格及其制定 (36)5.简述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含义及其基本流程 (36)6.简述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管理体系 (36)7.简述平衡计分卡之“平衡” (37)8.简述平衡计分卡的实施程序 (37)9.简述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 (38)第十四章管理会计报告 (38)1.简述会计报告体系的构成 (38)2.简述管理会计报告的主要特征 (39)3.简述按不同标志分类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39)4.简述管理会计报告流程 (39)5.简述基于报告对象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40)6.简述基于责任中心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40)7.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41)第十五章管理会计信息化 (41)1.如何理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概念 (41)2.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原则、程序的内容 (41)3.如何理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架构 (42)4.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哪些 (42)5.如何理解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模式 (43)6.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哪些 (44)7.如何理解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44)8.如何理解绩效管理信息化过程 (45)9.如何理解绩效管理信息平台 (45)10.如何理解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 (45)11.如何理解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45)12.如何理解管理会计报告信息化 (46)13.如何理解ERP系统的管理会计 (46)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理解资产高安全度、资产高利润率、现金流充足、资产高增值率和把握新产业(1)资产高安全度是企业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关注资产减值迹象,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更好地避免下列风险:①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②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③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 A、B 产品的成本。 第一步:制造费用分配: 作业 材料采购 生产准备 质量检验 机器开工 设备维修 作业成本 (元) 9 000 7 800 6 600 8 400 4 200 合计 第二步:单位产品成本计算: 项目 直接人工(元) 直接材料(元) 制造费用(元) 产品成本合计(元) 产量(件) 单位产品成本(元/件) A 产品 20 000 35 000 28 750 83 750 4 000 20.9375 B 产品 8 000 10 000 7 250 25 250 1 000 25.25 成本库分配率 9 000÷50=180 元/次 7 800÷130=60 元/次 6 600÷200=33 元/次 8 400÷600=14 元/小时 4 200÷140=30 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 A 产品(元) 40× 180=7 200 100×60=6 000 150×33=4 950 500×14=7 000 120×30=3 600 28 750 B 产品(元) 10×180=1 800 30×60=1 800 50×33=1 650 100×14=1 400 20×30=600 7 250
直接材料(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元) 产品成本合计(元) 产量(件) 单位产品成本(元)
35 000 60×500=30 000 85 000 4 000 21.25 元/件
10 000 60×100=6 000 24 000 1 000 24 元/件
36 000÷(500+100)=60 元/小时
第4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C 5.A 6.D 7. D 8.A 9.B 10.B 11.A 12.B 13.C 14. 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 3. AD 4. ABCDE 5. BCDE 6.ABC 7.AC 8. ABCD 9. BCD 10.ABDE 11.ABDE 12.DE 13.ABCDE 14.ACD 15.B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业务处理题 1. 作业 产品设计 生产订单 调试设备 质量检测 包装运输 作业动因 设计小时 订单次数 调试小时 检测小时 发货次数 作业 机器运行 材料采购 生产指令 产品包装 材料处理 作业动因 机器小时 采购次数 指令次数 包装次数 移动次数
管理会计教程习题与解答

第一部分习题与答案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会计的概念一、判断题:1.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最初萌生于20世纪上半叶。
( )2. 1952年在纽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正式将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中的两大领域。
()3.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仅限于微观,即企业环境.()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因此,两者在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方法体系及观念取向等方面是相一致的。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在会计信息报告的格式、种类及报送时间上是基本相同的。
()7.会计主体是会计准则的前提之一。
因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工作主体的层次上是相同的。
( ) 8.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能控制现在和预测规划未来.()9.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企业信息系统,两者面临问题一样。
()10.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企业会计,故而两者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是相同的.()二、单项选择题:1.在两方会计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会计”术语的是()年。
A.1902B.1912C. 1922D. 19322.管理会计引入中国的时间是20世纪()。
A.40年代末50年代初B.50年代末60年代初C. 60年代末70年代初D. 70年代末80年代初3.下列哪项不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的内容。
()A.工作主体的层次B.作用时效C.职能目标D.工作侧重点4.下列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的联系的归纳哪种讲法是不正确的。
()A.两者服务对象相互交织B.两者职能目标一致C.两者方法体系基本相同D.两者会计信息同源合流5.从工作侧重点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被称之为()。
A.经营型会计B.报账型会计C.内部会计D.外部会计三、多项选择题:1.狭义的管理会计,就其内容而言更集中地体现了下列哪些会计的内在功能。
( ) A.预测经营前景B.参与经营决策C.规划经营方针D.控制经济过程E.考核评价责任业绩2.我国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提出的主要观点有()。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D 4.A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 2. √ 3.× 4.√ 5.× 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 D 2. C 3. B 4.A 5. C 6.D 7. B 8.D 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CD 3. AB 4. AB 5. ABC 6. BCD 7. ABD 8. ABCD 9. BC 10. CD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四、实践练习题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年份产量(千台)产品成本(万元)200660500 200755 470 200850 460 200965 510201070 550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年度产销量X i(千台)总成本Y i(万元)X i Y i X i22006 2007 2008 2009 20106055506570500475450520550 30000 26125 22500 33800 38500 3600 3025 2500 4225 4900合计n=5∑X i=300∑Y i=2495∑X i Y i =150925 ∑X i2= 18250 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有关管理会计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B.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正确答案)C.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答案解析:选项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选项C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2.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正确答案)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答案解析: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燃料和动力(正确答案)C.管理费用D.税金答案解析: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
4.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8 000元,A、B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0千克和250千克。
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单选题] *A.2 000B.3 000(正确答案)C.4 000D.8 000答案解析:分配率=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8 000/(150+250)=20; A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20=3 000(元)。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12月份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管理会计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1。
解:(1)高低点法:b=△y/△x=(7000-4000)/(6—2)=750a=4000-2×750=2500故y=750x+2500(2)散布图法:0 1 2 3 4 5 6 7 产量(件)如图所示,a=2500 b=(7000-2500)/6=750故y=750x+2500(3)回归分析法:故y=742.86x+2714.29(4)当x=8时,高低点法:y=750×8+2500=8500散布图法:y=750×8+2500=8500回归分析法:y=742。
86×8+2714.29=8657。
173。
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25000=-5000(元)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5)-180000—25000=95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30000)—25000=55000(元)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10000×11+20000×(5+180000/24000)】-25000=65000(元)差异原因: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的存货10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使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60000元,从而使税前利润增加60000元。
到第二年,由于第一年末结转的10000件存货成本60000元成了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增加了60000元;而第二年的存货4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30000元,从而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共增加了30000元,税前利润减少了30000元.4.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19(元/件)期末存货成本=500×19=9500(元)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28000/4000=26(元/件)期末存货成本=500×26=13000(元)第二章课堂练习1.某车间一个月的业务量为20000小时,维修成本为5000元;在业务量降低为15000小时,维修成本减少为4000元.请求出该车间维修成本的一般公式,并预计业务量为18000小时的维修成本.解:设业务量为x小时,维修成本为y元,维修成本一般公式为y=a+bx则由题可知:5000=a+b×20000 4000=a+b×15000解得a=1000 b=0.2 故y=0.2x+1000当x=18000时,y=4600(元)2。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有的答案有PPT之中,请⾃⼰查阅第⼀章总论【练习题】1.第⼀本管理会计专著,即《管理会计⼊门》,它是由美国学者麦⾦西于(B )写的。
A.1923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2.没有固定核算程序的是(C)。
A.财务会计B.成本会计C.管理会计D.对外报告会计3.管理会计的主体有(AB)。
A.企业整体B.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单位C.企业的最⾼领导D.责任⼈4.2014年10⽉,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组织携⼿推出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这两家机构是(A)。
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B.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5. 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 B )。
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6. 会计中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部分被称之为(C )。
A财务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管理会计D会计核算7. 使⽤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是(D )。
A银⾏B债权⼈C税收机关D企业内部管理当局8. 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 )。
A预测B决策C规划D控制E考评9.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特点是(ABC )。
A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B⽅式⽅法灵活C同时兼顾企业⽣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D不具备法律责任10、管理会计不必遵守(B )。
A会计法B统⼀会计制度C公认会计原则D以上都不对【案例及应⽤】案例资料:上世纪末,江苏昆⼭某国有企业进⾏股份制改造,公司借调整之机准备改财务科为财务部,并招聘财务经理⼀名。
董事长对这项⼯作⾼度重视并亲⾃⾯试,发现某⼀位具有上市公司财务负责⼈背景的会计很有见解,就⾼薪聘⽤了他。
新经理上任后,对该公司会计流程批评较多,但却没有能⼒加以改善。
董事长觉得很纳闷,在⼤公司(上市公司)当过财务主管的⼈,怎么可能是外⾏呢?(专家建议:从现有的会计队伍中选拔⼀位资深会计担任财务部副经理,重点抓财务会计⼯作,以协助财务经理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 C6.D7. 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 ABCD 9. BC 10. 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 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 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
实践练习4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售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 000元,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元/件,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 000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资料单位:件(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解:(1)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期末存货成本元完全成本法:传统式利润表实践练习5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对比,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解:(1)完全成本法:2007年单位生产成本=1.8+600÷300=3.82008年单位生产成本=1.8+600÷200=4.8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2008年虽然销售增加50%,但由于2008年产量只有200吨,比2007年产量少100吨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为4.8元/吨,比2007年增加1元/吨,从而使利润比按2007年单位成本计算的利润少200元,这是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的根源。
(2)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净利的多少与产量相关,而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净利的多少与销量相关,故完全成本法更重视生产,而变动成本法更重视销售。
实践练习6——成本分解案例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
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
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度的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
如果心中无数,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
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首先以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的五车间为试点。
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
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其他要素作为变动成本(约占成本的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成本,因为这些费用与产量无直接比例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
1 —5月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
会计人员用高低点法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结果是:单位变动成本为0. 055 3万元.固定成本为-9. 31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
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为0. 032 l万元,固定成本为1.28万元。
经验算发现,1-5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l.28万元相差很远(1月:1万元;2月:1. 585万元;3月:0.230万元;4月:1.694万元;5月:0.3 54元)。
会计人员感到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解:管理费用与产量变动无太多关联性,应将其作为固定成本处理从半变动成本中调整出来。
1 —5月调整后的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调整后1-5月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1)采用高低点法分解半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21385-107701)÷(474.33-411.2)=13684÷63.13=216.7591(元/吨)固定成本=107701-216.7591×411.2=18569.66(元)(2)回归直线法分解变动成本:依以上表格数据建立如下方程组:60.6835=5a+2206.67b26807.6542=2206.67a+976592.208b解以上方程组:单位变动成本b=95.67(元/吨)固定成本a=79145(元)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D 2.D 3.C 4.C 5.A 6.B 7.B 8.A 9.C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 ABC 4.AB 5.AB6.ABC 7. ABC 8. AD 9.ABC 10.ABD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10.×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5)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
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解:(1)保本点销售量=450/(30-21)=50(2)保利点销售量=(450+180)/(30-21)=70(3)设销售量为x,则(30-21)x-450=30x;×0.2,解得x=150(件)(4)保本点销售量=280/(30-23)=40(5)350=(y-21)×200-450,y=25元实践练习2假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产品计划年度内预计售价为每件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4 000元。
预计销售量为10 000件,全年利润为96 000元。
假定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量分别增长40%。
要求:计算利润对各因素变动的敏感系数解:(1)单价增加40%,则单价=20(1+40%)=28利润=(28-8)×10 000-24 000=176 0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176 000-96 000)/96 000=83.33%单价变动的敏感系数=83.33%/40%=2.08(2)单价变动成本增加40%,则单位变动成本=8(1+40%)=11.2利润=(20-11.2)×10 000-24 000=64 0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64 000-96 000)/96 000=-33.3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33.33%│/40%=0.83 (3)固定成本增加40%,则固定成本=24 000(1+40%)=33 600利润=(20-8)×10 000-33 600=86 4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86 400-96 000)/96 000=-10%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0%│/40%=0.25(4)销售量增加40%,则销售量=10000(1+40%)=14 000利润=(20-8)×14000-24 000=168 0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168 000-96 000)/96 000=75%销售量的敏感系数=75%/40%=1.875实践练习3已知: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全月固定成本20 000元,本月销售8 000件。
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2)计算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3)计算税前利润。
解:(1)盈亏临界点=20 000/(10-6)=5 000(件)(2)盈亏临界点作业率=5 000/8 000=62.5%安全边际量=8 000-5 000=3 000(件)安全边际额=3 00010=30 000(元)安全边际率=1-62.5%=37.5%(3)税前利润率=37.5%×(10-6)/10=15%税前利润=8 000×10×15%=12 000(元)第四章预测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B 2. C 3. D 4. B 5. D 6. C 7.B 8. C 9.B 10. C二、多项选择题1. ACD2.CD3. ABCD4. CD5. AC6. AC7. ABC8. ABC三、判断题1.×2.×3.√4.√5. ×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13年1~12月份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 采用平滑指数法(假设2013年12月份销售量预测数为16吨,平滑指数为0.3) 预测2014年1月份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