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实验报告三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三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三

江苏大学-计算机图形学第三次实验报告-二维图形变换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题目二维图形变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表

二维图形变换 1. 实验内容 完成对北极星图案的缩放、平移、旋转、对称等二维变换。 首先要建好图示的北极星图案的数据模型(顶点表、边表)。另外,可重复调用“清屏”和“暂停”等函数,使整个变换过程具有动态效果。 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 3. 问题分析 为了建立北极星图形,首先在二维空间中根据坐标绘制出北极星图形。并且在此坐标系中确定好走笔顺序以便于进行连线操作。 同时需要好好的使用清屏函数以使得显示正常。 1. 放大缩小变换 放大缩小变换公式为:x’=x.a, y’=y.d; 其中a,d分别为x,y方向的放缩比例系数。 可通过不同的比例系数来显示程序运行结果。当a=d时为等比例放缩操作。可令变换矩阵为T。 2. 对称变换 包括以x轴对称、y轴对称和原点O对称三种。由于屏幕坐标只有第一象限,我们可以将原点平移到(500,240)处。在第一象限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求出三个对称图形。 3. 旋转变换 将图形上的点(x,y)旋转θ角度,得到新的坐标(x’,y’)为: x’=xcosθ-ysinθ, y’=xsinθ+ycosθ; 旋转矩阵T为

4.平移变换 4. 算法设计 5. 源代码 //北极星 void hzbjx(CDC* pDC,long x[18],long y[18]) { CPen newPen1,*oldPen;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2,RGB(255,0,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1[11]={{x[1],y[1]},{x[2],y[2]},{x[3],y[3]},{x[4],y[4]},{x[5],y[5]},{x[3],y[3]},{x[1],y[1]},{x[6],y[6]},{ x[3],y[3]},{x[7],y[7]},{x[5],y[5]}}; pDC->Polyline(vertex1, 11);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0,255,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2[5]={{x[6],y[6]},{x[8],y[8]},{x[9],y[9]},{x[3],y[3]},{x[8],y[8]}}; pDC->Polyline(vertex2, 5); POINT vertex3[5]={{x[4],y[4]},{x[10],y[10]},{x[11],y[11]},{x[3],y[3]},{x[10],y[10]}}; pDC->Polyline(vertex3, 5);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255,0,9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4[11]={{x[12],y[12]},{x[13],y[13]},{x[3],y[3]},{x[9],y[9]},{x[14],y[14]},{x[15],y[15]},{x[3],y[3]},{x[ 11],y[11]},{x[12],y[12]},{x[3],y[3]},{x[14],y[14]}}; pDC->Polyline(vertex4, 11);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0,100,255));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5[5]={{x[15],y[15]},{x[16],y[16]},{x[3],y[3]},{x[16],y[16]},{x[7],y[7]}};

汇编实验报告(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实验报告) 内容: 实验一、六、七、八 院系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xxxxxxxxx 学号: 2011004xxxxx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1日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实验报告 姓名xxxx 学号2011004xxxxx 计分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xxxx 实验日期2012年 12 月 1日实验名称实验一数制转换 实验目的 ●熟悉各种进制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掌握二-十进制数据的相互转换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将编写好的程序1输入、编译、连接并运行。 程序1清单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l,s0=0,s=0; char a[17]; while(l!=16) { printf("请输入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n"); gets(a); l=strlen(a); for(i=0;i<16;i++) { if(a[i]!='0'&&a[i]!='1') {

printf("输入的二进制数不正确!!"); break; } } } if(a[15]=='1') s++; for(i=1;i<16;i++) { if(a[15-i]=='1') s+=(1<

说明:如果不是16位二进制则会提示错误。 2.将编写好的程序2输入、编译、连接并运行。 程序2清单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t0,t1,t2,t3,i,j; int a[16]; printf("请输入一个十进制数:"); scanf("%d",&t0); t1=t0; for(i=0;i<16;i++) { t2=t1/2; if(t2>1) a[i]=t1%2; else if(t1==1) { a[0]=1; for(i=1;i<16;i++) a[i]=0; } else if(t1==2) { a[i]=0; a[i+1]=1; for(j=i+2;j<16;j++)

中北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四

实验四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四、实验结果 1、用5种不同的施肥方案分别得到某种农作物的收获量(kg)如右: 在显著性水平= 对农作物的收获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 X=[67 67 55 42 98 96 91 66 60 69 50 35 79 64 81 70 90 70 79 88]; group=[ones(1,4),2*ones(1,4),3*ones(1,4),4*ones(1,4),5*ones(1,4)]; [p,table,stats] = anova1(X,group,'on') p = table = 'Source' 'SS' 'df' 'MS' 'F' 'Prob>F' 'Groups' [+03] [ 4] [] [] [] 'Error' [+03] [15] [] [] [] 'Total' [+03] [19] [] [] []

stats = gnames: {5x1 cell} n: [4 4 4 4 4] source: 'anova1' means: [ ] df: 15 s: 因为p=<,所以施肥方案对农作物的收获量有显著影响。且由箱型图可知:第2种施肥方案对对农作物的收获量的影响最好,即产量最高。 2、某粮食加工产试验三种储藏方法对粮食含水率有无显著影响,现取一批粮食分成若干份,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储藏,过段时间后测得的含水率如右表:

在显著性水平=α下,i x 检验储藏方法对含水率有无显著的影响. >> X=[ 10 ]; group=[ones(1,5),2*ones(1,5),3*ones(1,5)]; [p,table,stats] = anova1(X,group,'on') p = table = 'Source' 'SS' 'df' 'MS' 'F' 'Prob>F' 'Groups' [] [ 2] [] [] [] 'Error' [ ] [12] [] [] [] 'Total' [] [14] [] [] [] stats = gnames: {3x1 cell} n: [5 5 5] source: 'anova1'

汇编实验报告

南华大学 实验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本2010 电气信息类03班 学号:20104030342 姓名:谢志兴 指导教师:刘芳菊 日期:2012 年 6 月10 日

实验一DEBUG的熟悉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DEBUG的命令; (2)使用DEBUG命令在数据段中查看程序运行的结果; (3)利用DEBUG运行简单的程序段。 二、实验内容 1)输入程序观察寄存器变化 使用DEBUG命令,将下面的程序段写入内存,逐条执行,观察每条指令执行后,CPU中相关寄存器的内容变化。注意用T命令执行时,CS: IP寄存器的内容。 MOV AX, 4E20 ADD AX, 1416 MOV BX, 2000 ADD AX, BX MOV BX, AX ADD AX, BX MOV AX, 001A MOV BX, 0026 ADD AL, BL ADD AH, BL ADD BH, AL MOV AH, 0 ADD AL, BL ADD AL, 9C 2)输入下面的程序,这是一个两个数相与的程序。结果存放在MSG2单元中,偏移地址为?值为多少? DSEG SEGMENT MSG1 DW 7856H, 2038H MSG2 DW? DSEG ENDS CSEG SEGMENT ASSUME CS: CSEG, DS: DSEG

START: MOV AX, DSEG MOV DS, AX MOV AX, MSG1 AND AX, MSG1+2 MOV MSG2, AX MOV AL, 0 MOV AH, 4CH INT 21H CSEG ENDS END START 程序的跟踪执行操作 在DOS下直接输入文件主名就可以执行文件了,有的程序会显示结果,可能执行后什么结果都没有,是因为程序中没有显示命令。那么如何查看程序的运行结果呢? 程序执行过程的跟踪操作步骤如下: (1)在DOS下输入:DEBUG 文件名.EXE (2)在DEBUG提示符下输入U命令 如果程序中有数据段,可以看到反汇编后第一句可执行语句为: A地址:B地址MOV AX, K地址如:1261:0000 MOV AX, 1260 其中:K地址就是数据段的段寄存器内容,A地址为代码段段寄存器地址,B地址为程序第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 (3)可以用T命令单步执行指令,执行到MOV AH, 4CH时结束,也可以用G命令执行整个程序,输入:G=B地址(如:G=0000) (4)用D命令查看程序执行后数据段的变化 输入:D K地址:0 (如:D1260:0)

中北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四

实验四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四、实验结果 1、用5种不同的施肥方案分别得到某种农作物的收获量(kg )如右: 在显著性水平=α下,检验施肥方案对农作物的收获量是否有显著影 响. >> X=[67 67 55 42 98 96 91 66 60 69 50 35 79 64 81 70 90 70 79 88]; group=[ones(1,4),2*ones(1,4),3*ones(1,4),4*ones(1,4),5*ones(1,4)]; [p,table,stats] = anova1(X,group,'on') p = table = 'Source' 'SS' 'df' 'MS' 'F' 'Prob>F' 'Groups' [+03] [ 4] [] [] [] 'Error' [+03] [15] [] [] [] 'Total' [+03] [19] [] [] [] 5 9 778

stats = gnames: {5x1 cell} n: [4 4 4 4 4] source: 'anova1' means: [ ] df: 15 s: 因为p=<,所以施肥方案对农作物的收获量有显著影响。且由箱型图可知:第2种施肥方案对对农作物的收获量的影响最好,即产量最高。 2、某粮食加工产试验三种储藏方法对粮食含水率有无显著影响,现取一批粮食分成若干份,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储藏,过段时间后测得的含水率如右表:

在显著性水平=α下,i x 检验储藏方法对含水率有无显著的影 响. >> X=[ 10 ]; group=[ones(1,5),2*ones(1,5),3*ones(1,5)]; [p,table,stats] = anova1(X,group,'on') p = table = 'Source' 'SS' 'df' 'MS' 'F' 'Prob>F' 'Groups' [] [ 2] [] [] [] 'Error' [ ] [12] [] [] [] 'Total' [] [14] [] [] [] stats = gnames: {3x1 cell} n: [5 5 5]

SQL 数据库实验报告3

一、实验内容 (1)掌握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方法。 (2)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Window7操作系统,SQL Server软件 三、实验步骤 (1)启动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studentsdb数据库文件夹。 (2)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这些表的数据结构如图所示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这些表的数据结构如图所示 (3)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student_info、curriculum表。 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ent_info 课程信息表curriculum

①启动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studentsdb数据库文件夹。 ②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student_info表。 ③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curriculum表。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TE TABLE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创建表 学生成绩表grade

①新建查询,输入Transact-SQL语句,点击执行 ②出现如下界面,学生成绩表grade建立成功 (5)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将student_info表的学号列设置为主键,非空。

(6)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表中的数据如图所示。 student_info的数据 curriculum的数据 grade的数据 (7)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为student_info表添加数据

汇编实验报告

XXXX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成 绩 实验学时 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地点: 时间:

实验一汇编语言编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2)掌握DOS功能调用的使用方法 (3)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运行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将指定数据区的字符串数据以ASCII码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并通过DOS功能调用完 成必要提示信息的显示。 2. 在屏幕上显示自己的学号姓名信息。 3. 循环从键盘读入字符并回显在屏幕上,然后显示出对应字符的ASCII码,直到输 入”Q”或“q”时结束。 4. 实验中使用的DOS功能调用: INT 21H AH 值功能调用参数结果 1 键盘输入并回显AL=输出字符 2 显示单个字符(带Ctrl+Break检查) DL=输出字符光标在字符后面 6 显示单个字符(无Ctrl+Break检查) DL=输出字符光标在字符后面 8 从键盘上读一个字符AL=字符的ASCII码 光标跟在串后面 9 显示字符串DS:DX=串地址, ‘$’为结束字符 4CH 返回DOS系统AL=返回码 例如,实现键盘输入并回显的完整代码: MOV AH 01H INT 21H 三、实验结果 1. 将指定数据区的字符串数据”Let us go !”以ASCII码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并通过 DOS功能调用完成必要提示信息的显示: 2. 在屏幕上显示自己的学号姓名信息 3.循环从键盘读入字符并回显在屏幕上,然后显示出对应字符的ASCII码,直到输 入”Q”或“q”时结束。

四、实验原理 DATA SEGMENT MES DB 'NUMBER: 03099018 ',0AH,0DH,'NAME: Feng Xiaokang',0AH,0DH,'$' CENT DB 'Let us go !','$' ENTE DB 0AH,0DH,'$' INFO DB 'Origin: ','$' ASCI DB 'ASCII : ','$' MSG1 DB 'If you want to quit please press...q/Q...',0AH,0DH,'$' MSG2 DB 0AH,0DH,'Char: $' RS DB ' ASCII: $' SD DB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存储数据 MOV DS,AX MOV DX,OFFSET MES ;显示数据 MOV AH,09H INT 21H MOV DX,OFFSET MSG1 MOV AH,09H INT 21H MOV DX, OFFSET CENT MOV SI, DX T: MOV AL,[SI] CMP AL,'$' JZ C1 AND AL,0F0H ;取高4位 MOV CL,4 SHR AL,CL CMP AL,0AH ;是否是A以上的数 JB A ADD AL,07H A: ADD AL,30H MOV DL,AL ;show character MOV AH,02H INT 21H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第三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名称:用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绘制数据流图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Windows 2000、Rational Software公司的Rational Rose应用软件 二、实验目的 1)了解Rational Rose工具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用Rational Rose画用例图的具体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用例图(Use Case框图) 2)用Rational Rose在Use Case视图中创建Use Case框图。 四、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Use Case框图,并给出“预订教室”的用例描述。 1) 背景 某大学需要一个教室预订系统,将空闲的教室提供给师生做学术报告或班级活动。师生可使用该系统预订所需的教室,以便让管理员在恰当的时间开放教室、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 功能要求 2.1) 管理员可使用该系统增加用户、删除用户。 2.2) 管理员可向系统中增加或删除供预订的教室,设置任一教室可使用的时间段。 2.2) 师生可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2.3) 师生在登录后,可浏览给定时间段的空闲(供预订的且未被预订的)教室;选择教室和使用时间段,预订教室。 2.4) 管理员可浏览任意时间段内的教室预订情况。 3) 性能要求 3.1) 教室占用的时间段精确到“课时”。 3.2) 支持最多10000人同时在线使用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流畅。 五、实验步骤 Use Case框图表示整个机构提供的功能,可以用来回答下列一些问题:公司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还有那些人使用这些系统。Use Case框图在业务建模活动期间大量用于设置系统情景和形成创建使用案例的基础。 1)如何使用Rational Rose画Use Case框图 S1:点击“开始”在“程序”中找到“Rational rose”点击“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进入该软件。

汇编实验报告

实验一 DOS常用命令及8088/86指令使用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下列知识: 1、DOS命令: CD,DIR,DEL,RENAME,COPY。 2、8088指令: MOV,ADD,ADC,SUB,SBB,DAA,XCHG 3、DEBUG命令: A,D,E,F,H,R,T,U。 4、BCD码,ASCII码及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二进制码的方法。 5、8088寄存器: AX,BX,CX,DX,F,IP。 实验类型:验证 内容及步骤 一、DOS常用命令练习 1、开机后,切换到命令提示符窗口下,出现提示符后键入命令DIR, 查看此目录下所有文件。 2、键入命令CD..进入上级目录,再查看此目录下所有文件。 3、将一张3.5寸软盘插到 A驱动器中,用DIR命令查看盘上文件。 4、用命令 COPY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742929.html, BUG 复制一个文件。 5、用命令 RENAME BUG BG 将BUG 文件改为BG。 6、用命令 DEL BG 将文件BG删除。 在操作时要注意提示信息,并按提示操作。 二、DEBUG 命令使用 1、键入 DEBUG 进入 DEBUG 控制状态,显示提示符 '- '。 2、用命令 F100 10F 'A' 将'A'的ASCII码填入内存。 3、用命令 D100 10F 观察内存中的十六进制码及屏幕右边的ASCII字符。 4、用命令 F110 11F 41 重复上二项实验,观察结果并比较。 5、用命令 E100 30 31 32 …… 3F将30H-3FH写入地址为100开始的内存单元中,再用D命令观察结果,看键入的十六进制数是什么字符的ASCII码? 6、用H命令检查下列各组十六进制数加减结果并和你的手算结果比较: (1)34H,22H (2)56H,78H (3)A5,79H (4)1284H,5678H (5)A758H,347FH 7、用R命令检查各寄存器内容,特别注意AX,BX,CX,DX,IP及标志位中ZF,CF和AF的内容。 8、用R命令将AX,BX内容改写为1050H及23A8H。 三、8088常用指令练习 1、传送指令 用A命令在内存100H处键入下列内容: -A 0100↙ ****:0100 MOV AX,1234↙ ****:0103 MOV BX,5678↙ ****:0106 XCHG AX,BX↙ ****:0108 MOV AH,35↙ ****:010A MOV AL,48↙

西安交大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概率论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使用MATLAB 软件进行验证性实验,掌握用MATLAB 实现概率统计中的常见计算。本次实验包括了对二维随机变量,各种分布函数及其图像以及频率直方图的考察。 1、列出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及分布函数的命令,并操作。 2、掷硬币150次,其中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这150次中正面出现的次数记为X , (1) 试计算45=X 的概率和45≤X 的概率; (2) 绘制分布函数图形和概率分布律图形。 3、用Matlab 软件生成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数,并验证泊松定理。 4、设2 2221),(y x e y x f +-=π是一个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画出这 一函数的联合概率密度图像。 5、来自某个总体的样本观察值如下,计算样本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画出频率直方图。 A=[16 25 19 20 25 33 24 23 20 24 25 17 15 21 22 26 15 23 22 20 14 16 11 14 28 18 13 27 31 25 24 16 19 23 26 17 14 30 21 18 16 18 19 20 22 19 22 18 26 26 13 21 13 11 19 23 18 24 28 13 11 25 15 17 18 22 16 13 12 13 11 09 15 18 21 15 12 17 13 14 12 16 10 08 23 18 11 16 28 13 21 22 12 08 15 21 18 16 16 19 28 19 12 14 19 28 28 28 13 21 28 19 11 15 18 24 18 16 28 19 15 13 22 14 16 24 20 28 18 18 28 14 13 28 29 24 28 14 18 18 18 08 21 16 24 32 16 28 19 15 18 18 10 12 16 26 18 19 33 08 11 18 27 23 11 22 22 13 28 14 22 18 26 18 16 32 27 25 24 17 17 28 33 16 20 28 32 19 23 18 28 15 24 28 29 16 17 19 18] 6. 利用Matlab 软件模拟高尔顿板钉试验。 7. 自己选择一个与以上问题不同类型的概率有关的建模题目,并解决。 二、实验目的 1.要求能够利用MATLAB 进行统计量的运算。 2.要求能够使用常见分布函数及其概率密度的命令语句。 3.要求能够利用MATLAB 计算某随机变量的概率。 4.要求能够利用MATLAB 绘制频率直方分布图。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3)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3)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 管理实验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 所在院(系):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 理解SQL Server 20xx常用数据类型和表结构的设计方法。理解主键、外键含义,掌握 建立各表相关属性间参照关系的方法。 (2) 熟练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工具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入及更新数据的方法。 (3) 熟练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入及更新数据的方 法。 2.实验要求 基本实验:

(1) 在实验二所创建的“TM”数据库中合理设计以下各表逻辑结构: 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日期,民族,学院/系别号,班级号) 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所属模块,课程类别,学分,学时) 学习信息(学号,课程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院系信息(院系号,院系名称) 要求确定各个字段的名称、类型、是否有默认值,是否主键等信息。 (2) 依据你所设计的表结构,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工具在“TM”数据 库中创建学生信息表和课程信息表,并试验在图形界面中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输入并更新数据的方法。 (3) 依据你所设计表结构,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学习信息表和院系信息表,并试验 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插入和更新数据的方法。 (4) 找出已创建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并在相关表中增加引用完整性约束。 (5) 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扩展实验: (1) 在“TM”数据库中补充设计以下各表结构:

汇编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Debug程序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EBUG程序中的命令,学会在DEBUG下调试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 2、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多字节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EBUG程序中的“E”命令,将两个多字节数“003F1AE7H”和“006BE5C4H”分别送入起始地址为DS:0200H和DS:0204H两个单元中。 2、分别用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实现将DS:0200H 单元和DS:0204H单元中的数据相加,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DS:0208H单元中。要求: 本次实验的内容均在DEBUG下完成,实现数据的装入、修改、显示;汇编语言程序段的编辑、汇编和反汇编;程序的运行和结果检查。 三.实验过程和程序 1、启动DOS操作系统 2、运行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742929.html,程序(若当前盘为C) C:>DEBUG↙ – ;(“–”为DEBUG提示符,仅当屏幕出现该提示符后,才可输入DEBUG命令) 3、用“A”命令编辑和汇编源程序 –A ↙ 186E:0100 MOV AX,[0200]↙ 186E:0103 MOV BX,[0202]↙ 186E:0107 ADD AX,[0204]↙ 186E:010B ADC BX,[0206]↙ 186E:010F MOV [0208],AX↙ 186E:0112 MOV [020A],BX↙ 186E:0116 ↙ 4、用“U”命令反汇编验证源程序 –U CS:0100↙ 186E:0100 A10002 MOV AX,[0200] 186E:0103 8B1E0202 MOV BX,[0202] 186E:0107 03060402 ADD AX,[0204] 186E:010B 131E0602 ADC BX,[0206] 186E:010F A30802 MOV [0208],AX 186E:0112 891E0A02 MOV [020A],BX 186E:0116 – 注意:

概率论上机实验报告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 概率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36班 南夷非 2130505135 2014年12月13日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MATLAB 软件关于概率分布作图的基本操作,会进行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作图,绘出分布律图形。 2.利用MATLAB 软件解决一些概率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二项分布的泊松分布与正态分布的逼近 设 X ~ B(n ,p) ,其中np=2 1) 对n=101,…,105,讨论用泊松分布逼近二项分布的误差。 画处逼近的图形 2) 对n=101,…,105, 计算 )505(≤

纸的需求量X的分布律为 试确定报纸的最佳购进量n。(要求使用计算机模拟) 4.蒲丰投针实验 取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多条间距为d的平行直线,取一长度为r(r

数据库道理实验报告3

实验三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理解SQL Server 2005常用数据类型和表结构的设计方法。理解主键、外键含义,掌握 建立各表相关属性间参照关系的方法。 (2)熟练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工具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 插入及更新数据的方法。 (3)熟练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结构,插入及更新数据的方 法。 2.实验要求 基本实验: (1)在实验二所创建的“TM”数据库中合理设计以下各表逻辑结构: 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日期,民族,学院/系别号,班级号) 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所属模块,课程类别,学分,学时) 学习信息(学号,课程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院系信息(院系号,院系名称) 要求确定各个字段的名称、类型、是否有默认值,是否主键等信息。 (2)依据你所设计的表结构,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工具在“TM”数据 库中创建学生信息表和课程信息表,并试验在图形界面中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输入并更新数据的方法。 (3)依据你所设计表结构,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学习信息表和院系信息表,并试验 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结构,删除数据表,插入和更新数据的方法。 (4)找出已创建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并在相关表中增加引用完整性约束。 (5)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扩展实验: (1)在“TM”数据库中补充设计以下各表结构: 教师信息(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学位,入职时间,职称,院系号) 授课信息(教师号,课程号,学期) 班级信息(班级号,班级名称,专业号) 专业信息(专业号,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图书信息(图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册数,价格,分类) 借书偏息(学号,图书号,借出时间,归还时间) 奖励信息(学号,奖励类型,奖励金额) (2)设计并实现各表之间相关属性的参照关系。 (3)使用SQL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或Transact-SQL在“TM”数据库中创建前述各 表,并插入部分数据,要求所插入数据合理有效。 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

第三次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Linux应用技术基础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项目名称:Linux shell 基本命令 学生姓名:孙禹达专业:工信学号:3120000431 电子邮件地址:bless.sunyuda.death@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742929.html, 实验日期:2013年05 月22 日 1、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1.学习Linux的文件访问权限,用户的类型和文件访问权限的类型 2.学习如何确定一个文件的访问权限 3.学习如何设置和改变一个文件的访问权限 4.学习如何在文件或目录的创建时设置缺省访问权限 5.学习理解硬链接、符号链接 6.学习理解链接和文件访问权限之间的关系 7.学习了解Linux进程的属性 8.学习理解Linux的前台进程、后台进程及守护进程 9.学习理解Linux命令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 10.学习使用挂起进程操作和终止进程操作 11.了解系统中Linux进程的层次结构 12.学习使用Linux定时作业调度 13.学习使用Linux的I/O重定向操作和管道操作 14.学习使用id、chmod、chgrp、chown、umask、ln、ps、kill、fg、bg、job、top、pstree、 crontab、at、|、<、>等命令 2、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1.根据下列的要求,写出得到这些信息的会话过程: 1)你的用户名; 2)你的用户ID; 3)你的组ID和组名字; 4)在你同一组中的其它用户名。

2.系统管理员给你的主目录设置的权限是什么?使用什么命令来得到这个答案,给出你的 会话过程。 3.在你的系统中有文件或目录分别是:/ 、/etc/passwd 、/bin/df 、~ 。用长 列表格式显示这些文件或目录,并填写下列表格。 文件文件类 型存取权限 链接数所有者组文件大小 / /etc/passwd /bin/df ~ 4.在你的主目录中的temp、professional和personal三个子目录,设置使自己(owner)拥 有读、写、执行3种访问权限,设置其它用户只有读和执行权限。在~/temp目录下创建名为d1、d2和d3的目录。在d1目录下,用touch命令创建一个名为f1的空文件。给出d1、d2、d3和f1的访问权限。给出完成这些工作的会话。 5.在~/temp目录下创建名为d1、d2和d3的目录。把文件smallFile拷贝到d1目录下,长 列表格式显示文件smallFile,显示的内容包括inode号、访问权限、硬链接数、文件大小。给出完成这些工作的会话。 6.在~/temp目录下,把当前目录改变成d2。创建一个名字为newFile.hard硬链接到d1目 录下的smallFile文件。长列表格式显示newFile.hard文件,与smallFile文件的属性进行比较。你如何确定smallFile和smallFile.hard是同一文件的两个名字,是链接数吗?给出你的会话过程。 7.创建一个名字为~/temp/d2/smallFile.soft软链接到~/temp/d1/smallFile文件。长列表格式 显示smallFile.soft文件,比较这两个文件的属性。你如何确定smallFile 和smallFile.soft 是两个不同的文件?是这两个文件的大小吗?给出你的会话过程。 8.在你使用的Linux系统中,有多少进程在运行?进程init、bash、ps的PID是多少?init、 bash和ps进程的父进程是哪一个?这些父进程的ID是什么?给出你得到这些信息的会话过程。 9.有多少个sh、bash、csh和tcsh进程运行在你的系统中?给出会话过程。 10.linux系统中,进程可以在前台或后台运行。前台进程在运行结束前一直控制着终端。若 干个命令用分号(;)分隔形成一个命令行,用圆括号把多个命令挂起来,他们就在一个进程里执行。使用―&‖符作为命令分隔符,命令将并发执行。可以在命令行末尾加―&‖使之成为后台命令。 请用一行命令实现以下功能:它1小时(实验中可以用1分钟代替)分钟后在屏幕上显示文字―Time for Lunch!‖来提醒你去吃午餐。给出会话过程。 11.写一命令行,使得date 、uname –a 、who 和ps并发执行。给出会话过程。

汇编实验报告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实验报告

西安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利用TD-TIPE连机软件调试汇编程序。 2、了解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初始化编程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编写程序,使8255的A口为输出,B口为输入,完成拨动开关到数据灯的数据传输。要求只要开关拨动,数据灯的显示就改变。 三、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 1.步骤: (1)硬件测试; (2)获得端口地址; (3)写出源程序, 2.源代码 (1)程序一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32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DX, 0646H MOV AL, 90H OUT DX, AL AA1: MOV DX, 0640H IN AL, DX CALL DELAY MOV DX, 0642H OUT DX, AL JMP AA1 DELAY: PUSH CX MOV CX, 0F00H AA2: PUSH AX POP AX LOOP AA2 POP CX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2)程序二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32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DX, 0646H MOV AL, 90H OUT DX, AL AA1: MOV DX, 0640H IN AL, DX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_实验三_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控制

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对实验一中所创建的Student库的S表中,增加以下的约束和索引。 (18分,每小题3分) (1) 非空约束:为出生日期添加非空约束。 非空约束:取消表S中sbirth的勾。可能需要重建表。 (2) 主键约束:将学号(sno)设置为主键,主键名为pk_sno。 设主键:单击数据库Student-->单击表-->单击S-->右击sno-->选择修改命令-->对话框中右击sno-->选择设置主键'>修改主键名为pk_sno '-->保存

(3)唯一约束:为姓名(sname)添加唯一约束(唯一键),约束名为uk_sname 。 唯一约束:单击数据库Student-->单击表--> 单击S-->右击sname-->选择修改’ 命令T右击 sname-->选择索引和键命令--> 打开索引和键框图--> 添加--> 是否唯一改为是--> 名称改为us sname '-->关闭。

(4)缺省约束:为性别(ssex)添加默认值,其值为男 设默认约束:单击数据库Student宀单击表宀单击右击sno^选择修改命令宀单击cno-->在默认值栏输入男’保存

D62.s1udent - Diagram_0* D62.sludent - dbo.S* SQLQuery5.sql - D... (D62\A^m i n (52J)* 列容 埶据类型 允祥值 Q 5TI0 Ctiar(lO) n sname nvarchar (20) a 卜:S5SX nchai ■⑵ 團 sbirtti date □ adept nv ar char (20) sPhoneNo ctiar(LQ) @] 数捐类型 允傑Mdl 值 曰表设计器 RowGuid E 标识魁 不用于复制 大小 (5) CHECK 约束:为SC 表的成绩(grade)添加CHECK 约束,约束名为ck grade ,其 检查条件为:成绩应该在0-100之间。 ffin har 妊 2 Nnrh 昙否否否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ab6000p实验教学系统基本操作; 2、掌握8088/8086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 3、熟悉8088/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 装有emu8086软件的PC机 三、实验内容 1、有一个10字节的数组,其值分别是80H,03H,5AH,FFH,97H, 64H,BBH,7FH,0FH,D8H。编程并显示结果: 如果数组是无符号数,求出最大值,并显示; 如果数组是有符号数,求出最大值,并显示。 2、将二进制数500H转换成二-十进制(BCD)码,并显示“500H 的BCD是:” 3、将二-十进制码(BCD)7693转换成ASCII码,并显示“BCD 码7693的ASCII是:” 4、两个长度均为100的内存块,先将内存块1全部写上88H,再 将内存块1的内容移至内存块2。在移动的过程中,显示移动次数1, 2 ,3…0AH…64H(16进制-ASCII码并显示子程序) 5、键盘输入一个小写字母(a~z),转换成大写字母 显示:请输入一个小写字母(a~z): 转换后的大写字母是: 6、实现4字节无符号数加法程序,并显示结果,如99223344H +

99223344H = xxxxxxxxH

四、实验代码及结果 实验代码见代码附录 1.1程序运行结果 图1 无符号最大值结果截图 1.1 程序运行结果

图2 有符号最大值截图2.0 程序运行结果

图3 BCD码显示3.0 程序运行结果

图4 ASCII码显示4.0 程序运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