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预防与治疗
奶牛胎衣不下病的治疗

奶牛胎衣不下病的治疗黄其国;黄万光【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3(039)004【总页数】2页(P90-91)【作者】黄其国;黄万光【作者单位】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家畜繁育中心,甘肃武威7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正常母牛分娩后12h之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此病病因复杂,常常引起子宫炎症,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力和产奶量,而且还可以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为了深入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及其治疗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1 胎衣不下的病因1.1 饲料条件奶牛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或供应不稳定时,胎衣不下发病亦随之增高,如果日粮中有足够的青干草和多汁饲料,每头成年乳牛每天喂给胡萝卜5kg以上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或者不发生。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日粮搭配是预防和降低乳牛胎衣不下的疾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分娩季节根据我场多年的产犊季节与胎衣不下的病史表明,发现奶牛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平均为19.11%,10~12月份最低,平均为9.1%,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
武威地区7~8月份天气炎热,气温干燥,蚊蝇较多,严重影响着奶牛的食欲及休息,牛群体表散热能力弱,导致奶牛在高温环境中采食量较少,体质虚弱,产前营养不良,致使奶牛气血两亏,而发生胎衣不下。
1.3 胎次关系随着奶牛胎次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与胎次增长呈正相关。
1~3胎发病率为8.3%,6胎以上平均为13.7%,两者差异极显著。
伴随胎次增加,产道损伤或胎衣不下使子宫和阴道的感染机会增多,因此奶牛群中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增加,随着奶牛年龄的偏大,胎次增加和长期泌乳,母牛体质逐渐下降,产后子宫收缩力减弱,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发生粘连,分娩后引起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在患病期 间奶牛产奶量下降 ,严重者引起母 牛乳房
及 全 身感 染 。奶 牛 的胎衣 不 下 给养 牛业 带 来 极 大 的
经济损失 , 目前困扰奶牛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疾病 。 是
1 原 因分 析 11胎 盘 分 离障 碍 .
胎 盘 未成 熟 是造 成 非传 染 性 流 产或 早 期 分娩 母 牛 胎 衣 不下 的重要 原 因 。奶 牛 的妊娠 期 长 短 决 定于 品种 , 也可 受特 殊公 牛 的影 响 。胎 衣不 下 的发生 率取 决 于排 出胎 儿 时妊 娠时 间 的长 短 。组织 学检 查 发现 , 成 熟 的胎 盘 ,母 体 子 叶结 缔 组织 由于受 内分 泌激 素
见 于 刚产 后不 久 的胎 盘上 ,特别 是 剖腹 产牛 或 长 时
间子宫 捻 转牛 较 多见 。有 时 胎衣 不下 牛表 现 出异 常
康分娩牛的 8 %,有些乳牛场甚至高达 2%~ 0 . 2 5 4 %。 胎衣 不下 是 继 发 子宫 内膜炎 和 导致 不孕 症 的重 要 原
因 , 重 影 响 牛 的繁 殖力 。据 报 道 , 严 种 34次 。初 产牛 胎衣不 下超 过 5天 , 1 ~ 第 次配 种 受 胎 率减 半 ; 经产 牛 胎衣 不 下 超 过 7天 , 1 第 次配 种 时 间可延 迟 l , 怀期 增加 5 8天 空 7天 。此外 ,
水肿可延伸到绒毛末端 , 导致腺窝 内压力不能下降 , 胎 盘之 间连接 紧密 , 不易 分离 。 据 临床 调查 ,在胎 衣 不 下 的牛 发 现绒 毛 和 腺 窝
呈 弥漫 性 。炎症 可波及 绒 毛或 小部 分胎 盘 , 时也 波 有 及 到整 个胎 盘 。被感染 的子叶 部分 或全部 坏 死 , 成 变 黄 灰色 。结 缔组 织增生 , 胎儿 胎 盘和母 体胎 盘发 生 使
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其 粪 便 排 尽 。然 后 用 03 . %高 锰 酸 钾 或
是 碘伏 或新 清尔灭 等消毒外 阴部 ,向 子 宫 内 灌 人 l %氯 化 钠 5 0毫 升 .而 0 0 后 左 手 握 住 外 露 胎 衣 ,右 手 顺 阴 道 伸
预 防 因 为 予 宫 内 膜 炎 引 起 新 生 胎 儿 胎
配 种 前 做 经 产 母 牛 生 殖 系 统 的 检 查 .确 保 奶 牛 在 配 种 前 的 生 殖 系 统 正 常 . 一是 可 以 确 保 奶 牛 的首 次受 胎 率 ; 二 是 奶 牛 在 受 孕 后 不 会 因为 子 宫 炎 症 、
产 道炎症 而引起 流产 ; 是 可 以 有 效
天 舍 外 运 动 不 少 于 4小 时 .一 是 有 利
疾 病 之 一 ,此 病 发 病 原 因 比 较 复 杂 ,
对 病 牛 的 繁 殖 力 和 产 奶 量 均 有 较 大 影 响 。病 牛产 后 长 时 间 ( 3个 月 以后 )不 发 情 或 是 发 情 不 正 常 或 是 看 似 正 常 但 屡 配 不 孕 .或 是 病 牛 产 后 产 奶 量 明 显
于母 体 的营 养 吸 收 ,身体 强 壮 结实 ;
二是 防止 胎 儿 过 大 引 起难 产 。
34 注 射 药 物 预 防 .
次 ,连 用 天 。 21 0 0年 5月 2 O日弥 渡 县 弥 城镇 双
对 有 过 胎 衣 不 下 病 史 的 牛 及 体 质
低 于 正 常 水 平 等 都 是 由 于 胎 衣 不 下 或
资源育 繁
甚 至 引 发 全 身性 感 染 。
2 发 病原 因
一
4 激 素 疗 法 :用 垂 体 后 叶 素 5 ~ . 2 0 1 0国际 单位 肌 肉注 射 或 下 注射 .2小 0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措施

奶午胎衣不下的预防措 施
皮盐水粥中喂给奶牛。
己 的初 乳 1 。 L
也 可 喂 给 奶 牛 益 母 草 红 糖 水 。用 2 o 益 母 草 加 1 k 5g .g 5
ld必须转入特别 的产房 , O 产房 内应有充足的干燥垫草。产
水, 煎熬成益母膏 , 再加红糖 lg 水 3 g预热到 3 3 '喂 k、 k, 7 8C
的比率高达 5%。 日粮 中的硒和维生素 E具有协 同作用 , 0 它 们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更大。 维生素 A及钙的含量对奶牛
胎 衣 不 下也 有 很 大 影 响 。 因此 , 充 分 重 视 干 乳期 的 日粮 组 应
王
英
'
成, 在满足干乳期奶 牛营养需 要 , 使其 临产前 达到肥瘦适宜
05 g再 加 水 3g烧 热取 浸 提 液 。也 可 以将 胡 萝 卜 .k , k, 缨混 入 麸
产犊 时的温度不能太 高或太低 ,特别是 高温影响更大 , 热应激会使产犊母牛的免疫抑制更为严 重 , 更易发生胎衣不
下 。产 房 温 度一 般 为 1 ~2 ' 相 对 湿度 为 7 %。产 前 7 6 5E, 0 ~ 房 应 设 有监 视 窗 或安 装 探 头 。
草 食 动 物
胎 衣不 下 又 叫胎 衣 停滞 。指 母 牛 产 出 胎犊 后 , 一 定 时 在
神经兴奋会释放 一些激素 ,这些 激 素( 肾上腺素) 如 可抑制子宫 平
滑 肌 的 收缩 ,使 分 娩 过 程 中起 主 要作用 的催产素作 用大大削 弱。
间内, 胎衣不能脱落而滞 留于子宫内。根据对 4 9头奶 牛产 7
后 胎 衣 脱 落 时 间 的 统 计 ,O lb内胎 衣脱 落 者 占 9 %以上 , 5 故 可 以认 为 , 超过 此 时 限 的为 胎 衣 不下 。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

量过 多
子宫 持 久扩 张 ,产 后 收 缩无 力 。
也 可 导致 胎 衣 不 下 。 2 预 防 措 施
以 后 人 工 剥 药 主 要 成 分 如 下 :黄 芪 、党 参 、生 薄荷 、五 灵 脂 、 川 芎 、 益母 草 各 3 0 克 ,当归 6 0克 ,研 为 末 ,开 水 冲服 。 手 术 剥 衣 。 采 用 上 述 方 法 无 效 的 病 例 , 可 以 考 虑 进 行 手 术 剥 离 。 但 不 宜 早 期 进 行 , 因 为 剥 衣 容 易 损 伤 或 感 染 子 宫 ,最 好 是 在 用 中 药 治 疗 后 再 剥
围产 期 牛血 液 激 素 比例不 正 常 .
未 全 部 排 出 即 称 为 胎 衣 不 下 。 胎 衣 不
下 不 但 可 引起 奶 牛 产 奶 量 下 降 .还 可 引 起 子 宫 内膜 炎 、 子 宫 复 旧 延 迟 和 子 宫 脱 出 ,从 而 导 致 不 孕 ,致 使 许 多 奶 牛 被 迫 提 前 淘 汰 。 现 将 奶 牛 胎 衣 不 下 的 发 病 原 因 和 防 治 措 施 ,简 单 介 绍 如 下 ,仅 供 广 大 养奶 牛 户 参 考 。
疫病 防治
奶 牛胎衣不 下 的病 因及 防治
切 忠也 海 ( 海省 刚察县 畜牧 兽 医工作 站 82 0 ) 青 13 0
胎 衣 不 下 是 奶 牛 产 后 的 一 种 常 见 病 .一 般 母 牛产 后 经 过 l 2小 时 胎 衣 尚
14 遗 传 因素 .
过 l 2小 时 效 果 不 佳 。 也 可 用 催 产 素 1 0国 际 单 位 , 麦 角 新 碱 6 l 0 一 O毫 克 。 皮 下 或 肌 肉注 射 。 用 1 %氯化 钠 5 0毫 升 ,1 静 脉 0 0 次 注 射 如 用 上 述 药 物 仍 不 见 效 .可 试 用 0 %黄 色 素 5 ~ 0 . 5 0 1 0毫 升 , 含 糖 盐 水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
近日,某养牛户贺某饲养的200头奶牛中有1头奶牛产后2天没有排出胎衣,并出现精神沉郁,产奶量减低、腹胀等全身症状。
本文介绍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
一、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方法
(1)奶牛日喂以精料3~4千克,青储料15千克,自由采食青干草为宜,以防母牛过肥而难产。
(2)产前2~5天和产后立即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20%葡萄糖液500ml,每天一次,连注3天。
(3)产后12小时内立即肌注催产素100单位,加快胎衣脱落,预防子宫炎。
(4)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营养全面日粮和充足清洁饮水。
二、奶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
(1)将病牛隔离,清扫圈舍并消毒。
(2)将患牛保定于六柱内,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阴门悬垂带状胎衣污物清洗干净。
术者的手臂除常规消毒外,先涂以0.1%碘化酒精加以鞣化,然后涂油。
(3)术者左手扯住露出的胎衣,右手沿着胎衣表面伸入子宫内,找到近处的胎盘,手指夹住胎盘的胎膜,轻轻往下拉,将它剥下。
剥到子宫角而手达不到尖端时,轻轻拉胎衣,使子宫角靠近,再剥离。
(4)术后向子宫内投入土霉素胶囊2个,每天1次,连续3天。
(5)中药疗法。
茵陈散:当归、黄芪、莱菔子各100克,川芎、桃仁、炮姜各40克,炙草25克,党参50克,双花7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凉后加黄酒200ml,每天一剂,连服两剂。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

下及卵 泡发育 差 。在 日粮 中添加 抗氧化 剂 以满足奶 牛需 要 非常关 键 。( )硒 :是 细胞 抗氧化 系统 中一个重 要组 7 成成份 ,维护 正常 的繁殖 机能 。缺乏 则胎衣 不下 、子 宫 炎升 高。( )碘 :主要 是合成 调节能 量代谢 的 甲状 腺素 8
和 三 碘 甲腺 原 氨 酸 所 必 须 的 物 质 ,促 进 维 生素 A的 合 成 。 缺 乏 易 造 成 胎 儿 发 育 受 阻 及 死 亡 ,胎 衣 不 下升 高 。
提 高胎衣 不下发病 率 。( )干奶后 期 日粮 中钙和 磷 的含 3 量过 多 。干奶 期 E粮 中钙和磷 的含 量过 多 ,会 导致体 内 l 钙磷 代谢 失调 ,从而 影响钙 、磷 的吸收 ,造成 产后 低血 钙 导致胎衣不下 。( )维 生素A:维生素A是动物 正常的 4 生 长发育 、精 子生成 、卵泡 发育 以及上 皮组织 的生 长都
释 放 氧 起 杀 菌 作 用 ; 另 一 方 面 05 . %双 氧 水 的 弱 刺 激 性 和
膘情 过 高 , 极 易造 成 产 前肥 胖 综 合 症 ,产 后 采 食量 下
降 、 难 产 和 胎 衣 不 下 。 产 前 奶 牛 供 给 的 能 量 不 足 , 使 奶
遇有机 物释放 的泡 沫 ,可 促使 患牛子 宫收缩 、机械 地清
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产物及发臭 的胎水 ,有的呈现果胨样 ,病牛 弓腰拘尾 ,不断努责 5 . 3 产 前 加 强 护 理 做 排 尿 状 ,体 温开 高 至3 9 . 5 ℃ 以上 ,食 欲 减退 ,饮 水 正 常 。5 d 以 产 前 加强 护 理 ,怀 孕期 间 可适 当增 加 活动 量 ,怀 孕初 期 ,活 上 未 排 出者 ,体 温升 高至 4 0 。 C 以上 ,食 欲废 绝 ,全身 症状 明显 。 动 量相 对 要少 些 ,但 怀 孕 8 ~ 9 个月 时 ,活动 量相 对要 大 ,舍 外运 2 . 2 部分 胎衣不下 动 应不 少 于4 h , d 。生 产 时要 提供 舒适 的 分娩 环境 ,减 少 应激 和环 大部 分 胎 衣悬 挂 于 阴 门之外 ,病 牛食 欲 正 常 ,体 温变 化 不 明 境 污 ,尽可 能地 让牛 自然 分娩 。 显 ,偶有 努 责 现象 ,人 手检 查 可摸 到 少部 分 胎衣 紧 紧 扣住 母 体胎 5 . 4 产 后 及 时 进 行 药 物 预 防
2 症状
2 . 1 完 全 胎 衣 不 下
只 见少 部 分胎 衣 是 悬挂 于 阴 门外 ,产道 入 手检 查 可摸 到 大部 够 成 熟 ,导 致胎 膜 粘连 ,发生 胎衣 不 下 的概 率增 加 。另 外 ,随 着 分 胎 衣 仍滞 留在 阴道 及 子 宫 内 ,进 一 步 检查 可 发现 胎 衣 与子 宫 内 奶 牛 胎次 增加 ,产 道损 伤 增多 ,导 致感 染 机会 加 大 ,子 宫 内膜 炎 膜 子 叶 粘 着 ,扣 紧 部分 较 多 。2 4 h 后未 将 胎 衣排 出者 ,胎 衣 开始 的发 病率 提 高 ,使新 生 胎 儿胎 衣 和母 体胎 盘 易粘 连 ,所 以在 配 种 腐 败 并 有 恶臭 味 ,人 手 检查 产 道及 子 宫 ,内环 境 温度 高 、有 炎性 前 治疗 子 宫炎症 是极 为重 要 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胎衣不下预防与治疗伊曼古丽.乃吉乌拉(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2008133980)摘要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
最常见于牛,特别是乳牛。
奶牛胎衣不下有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
本病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继发子宫内摸炎等产科疾病,从而导致不孕,迫使奶牛提前淘汰,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胎衣不下;奶牛;子宫;繁殖;营养正文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12h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1]。
临床上将胎衣不下分为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两种。
该病除因牛胎盘结构特点外,还与子宫收缩程度、缺乏运动、缺乏钙、硒,维生素A和维生素C、年龄、季节、胎次、早产、流产、难产、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失宜、激素紊乱等因素有关[3]。
其中流产、早产和难产等异常分娩以及布氏杆菌感染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可高达31%~61%[5]。
由于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患牛不仅不能正常配种受孕,还影响产奶量,影响母牛繁殖功能。
严重病例可因感染而死亡。
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
据文献报道:胎衣不下患牛中有80%以上,会继发子宫内膜炎,除此还会继发乳房炎及产后代谢病等。
使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
为了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8]。
1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1.1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是胎衣不下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
奶牛妊娠后长期舍饲与运动不足、草料单纯、品质差;或产前精料过多、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或母牛过肥后体质虚弱、胎水过多、胎儿过大、双胎、难产、早产等引起的子宫弛缓。
1.2 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粘连由于母牛妊娠期子宫感染后子宫炎症复发,如布氏杆菌病、胎儿弧菌、毛滴虫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子宫炎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
1.3营养失衡体况过瘦、过肥,采食量和饮水不足,R粮中能量和蛋白质含量低,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尤其是钙、磷、硒、碘及维生素A、D、E的缺乏是引起胎衣不下关键的原因[8]。
也会使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升高。
频繁地更换饲料、饲料单一、奶牛产后缺乏犊牛自由吸允乳头的生理刺激,对胎衣正常排出均有一定影响。
1.4 胎盘异常一是胎盘不成熟,如早产、人工引产及能引起分娩提前的因素,都会使胎盘蜕变,不成熟的胎盘或成熟不充分的胎盘均影响母子胎盘的分离。
二是胎盘的充血和水肿。
分娩过程中宫缩异常强烈或脐带脉管闭锁过快,引起胎盘充血,绒毛钳闭在宫阜腺窝中,绒毛和腺窝发生水肿,影响母子胎盘的分离。
三是胎盘发育过大。
少数胎盘超长发育,胚胎最初附植在子宫大弯处,子叶绒毛比一般粗而长,绒毛从宫阜中脱落困难。
1.5 不同胎次随着胎次的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按1-3胎、4—6胎、7—9胎统计,胎衣不下发生率分别为18.3%、24%、46.7%[4]。
其原因是由于胎次增加,产道损伤可能性增多,配种次数的增加感染机会也加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提高[5],引起了子宫内膜的肌化,易产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的粘连[6]。
1.6 不良应激许多不良应激都会干扰胎衣的正常排出,如热与冷的应激、疾病、感染、中毒、噪音、生活节律严重扰乱等[7]。
对于怀孕期满的母牛胎衣排出的时间与应激的关系很大,在胎衣排出过程中母牛子宫收缩,可将胎儿和母体胎盘的大量血液挤出,减轻绒毛和子宫粘膜腺囊的张力,绒毛易从腺囊中脱离,而应激会抑制子宫的收缩,在安静环境下产生胎衣不下发病率明显下降。
母牛分娩后犊牛被立即移走,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被允许母犊相处到第一次哺乳[8]。
1.7 运动不足奶牛在产前1-2周的运动、加强放牧、光照非常重要。
双胎牛的胎衣不下发生率较高,其原因是怀孕时子宫过度扩张,分娩时间长,母体用力过度而衰弱,产后子宫收缩微弱。
难产可使母体分娩时间延长,子宫阜和子叶问的组织胺含量增多,使胎盘充血、水肿,加之子宫收缩不足而引起胎衣不下[10]。
流产和死时,胎盘上皮未及时变性,雌激素不足,孕酮含量高,引起胎衣不下。
1.8 助产不当奶牛分娩时,不正确的人工助产,如过早助产,也是引起胎衣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母体未能充分完成整个分娩生理过程。
胎儿发育成熟时,母体与胎儿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活动使子宫对雌激素、前列腺素及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强,松弛素和一氧化碳则在抑制子宫收缩及调节宫缩的节律起重要作用。
调节机制的协调运作使母牛发生骨盆韧带和产道松弛,子宫有节律地强力收缩,娩出胎儿,胎盘脱离,排出胎衣,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异常或阻滞,如激素的分泌量不足或不及时,相关器官组织内感受器未被激活,能量和氧气的供应量不足,子宫收缩乏力[4],胎盘未发生脱落,都将会造成胎衣不下。
2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2.1 全部胎衣不下停滞的胎衣悬垂于阴门之外,呈红色→灰黄色→灰褐色的绳素状,且常被粪污染。
如悬垂于阴门外的是尿羊摸部分,则呈灰白色膜状,其上无血管。
但当子宫高度迟缓及脐带断裂过短时,也可见到胎衣全部存留于子宫或阴道内。
2.2 部分胎衣不下残存在于母体胎盘上的胎儿胎盘仍存留于子宫内。
胎衣不下能伴发子宫内炎和子宫颈延迟封闭,并且腐败分解产物可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性反应。
前者即整个胎衣滞留,只有部分胎衣露在阴门外或整个胎衣全部滞留在产道内。
后者即大部分胎衣脱垂于阴门外,有少部分还与母体相连,或大部分已脱落,仅极少部分滞留。
病牛一般不表现全身症状,牛发生胎衣不下以后,由于子宫内残留有胎衣,常会刺激母体产生弓背、努责和不安等临床症状,起初对牛影响不大,体温、精神和食欲基本正常,随着胎衣滞留时间延长,胎衣开始腐败分解,常会从阴道内排出暗红色、恶臭分泌物,尤其在母畜趴卧时明显增多。
腐败胎衣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很快引起全身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产奶量明显下降,并很快发展为急性子宫炎症,严重的并发产后败血症,导致牛死亡。
3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3.1 药物治疗3.1.1 缩宫素 50单位,维生素B120mL,胃肠通10 mL,分别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3.1.2 10%浓盐水500mL,5%碘酊5mL混合子宫灌入,两天一次。
3.1.3青霉素1280万,0.9% 氯化钠 500mL,5%葡萄糖2000mL,25%葡萄糖1000mL,10%葡萄糖酸钙800mL,地塞米松40mg,静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本病治疗早期可使用子宫收缩药;中,后期则需子宫灌注10%浓盐水,碘酊等药物;若时间过长,出现体温升高者,应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以提高疗效,如出现其他不良症状,则需对证治疗。
3.2 手术剥离对病例三采取手术剥离,术前将患畜确实保定,阴门及周围、术者手臂等均用0.1%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清洗消毒。
然后10%的盐水500ml灌注子宫,以减少剥离难度。
剥离时, 术者站于牛臀部左侧,左手握住外露胎衣,稍稍拉紧(若无外露胎衣,则将右手伸入阴道,轻轻将胎衣向外牵引)。
右手沿胎衣伸入子宫,触摸到子叶,用拇指或食指沿母子胎盘联系的边缘,向内剥离,即可将胎儿胎盘从母体胎盘中分离出来。
剥离应自子宫体开始,按顺序向子宫角剥离,严禁用手抓住母子胎盘向下揪。
这样边剥离胎盘,左手边向外拉出胎衣。
到子宫角时,右手可将胎衣轻轻向外拉动,子宫角可随胎衣的拉动而被拉起,逐个地将胎盘剥离,胎衣即可脱落。
为了防止子宫感染和胎衣腐败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及败血症,在手术割离之后,应放置或灌注抗菌防腐药剂,如金霉素、四环素,可用青霉素、雷佛努尔、呋喃西林等。
或用下列合剂:(1)尿素1g,磺胺增效剂1g,磺胺噻唑10g,呋喃西林1g混合后装入胶囊放入;(2)磺胺噻唑10g,磺胺增效剂1g,呋喃西林1g,混合后装入胶囊放入。
在诊治本病时,我们要注意部分胎衣不下与全部胎衣不下的区别。
全部胎衣不下时,整个胎衣不排出来,胎儿胎盘的大部分仍与子宫黏膜连接,我们只见一部分胎膜悬吊于阴门之外。
胎衣不分不下时,大部分胎衣已经排除,只有一部分胎儿胎盘残留在子宫内。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补充营养因素,搞好环境及牛体卫生,为牛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
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本病对养牛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4奶牛胎衣不下预防综合上述造成胎衣不下的病因预防胎衣不下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4. 1 加强饲养管理, 供给优质全价饲料, 临产前2~3周,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降低钙的水平。
尤其注意产前矿物质(钙,磷,镁)及维生素(A,D)的补充许多试验证明, 产前30 d、15 d 各注一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 对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具有明显的效果.4. 2 舍饲牛怀孕中要适当增加运动,分娩时尽量为舍饲牛提供舒适的环境, 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因素, 分娩后让母畜自己舔干仔畜身上的粘液, 尽可能灌服羊水, 尽早让仔畜吮乳或挤乳。
分娩后立即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或饮益母草及当归煎剂或水浸液亦有防止胎衣不下的效用, 如有条件, 分娩后注射催产素50 IU 可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4. 3对经产母牛,不论体质强弱,产后都应立即补钙、补糖,可有效地预防胎衣不下的发生。
一般母牛产后立即静脉注射25%葡萄糖500毫升,20%葡萄糖酸钙300~500毫升。
4. 4产前1周对年老体弱及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应肌肉注射1次维生素D3。
4.5分娩后尽早让仔畜吮乳,让母畜舔干仔畜身上的。
如果牛经常发生习惯性胎衣不下,可在助产时接收干净的羊水3000mL,有条件给母牛注射催产素50IU灌服红塘麸皮汤(红塘0.5kg,麸皮0.75kg,温水10kg)4.6加强对传染病的防疫和检疫工作一些传染病原因引起牛的胎衣不下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和不良的影响。
因此, 养牛场应高度重视对布病、化脓杆菌性乳房炎等疾病的防制工作。
减少因此类疾病而造成的损失。
总结奶牛胎衣不下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单纯用西药治疗的很多,西药治疗中子宫灌洗、静脉补钙,应用缩宫素主要是促使胎盘绒毛收缩,使胎盘从宫阜中脱落下来,地塞米松是抗炎作用还,促进糖代谢。
为了减少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干奶期不仅要注意精粗比例,更应重视矿物质尤其是钙、维生素的供应,加强运动,增强全身张力。
临床上牛要置于安静、清洁,宽敞的圈舍内,令其自然分娩,避免各种应激。
【参考文献】[1] 魏中. 家畜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J]. 中兽医医药杂志 , 2009,(1) :70[2] 朱顺龙, 庄连伟, 等. 母牛胎衣不下的防治[J]. 云南畜牧兽医 , 2009,(1) :26[3] 金红霞, 曹学香,等.母畜产后胎衣不下的防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09,(3) :53[4] 周学彬.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新方法[J].北方牧业,2009,(03).[5] 王晓丽.奶牛胎衣不下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2007,(4):41-46.[6] 谢长春.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15(6):26—27.[7] 莫尼热,哈里木拉提. 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有效疗法.新疆畜牧业,2003(2):41-41.[8] 苏波,周学军等.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效果[J].中国奶牛,2006,131(5):29-32.[9] 丁秀英,王彩霞等.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简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07,33(2):90-91.[10] 许国军,孔伟等.西门塔母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J].中国牛业科学, 2007,33(2):92-93.奶牛胎衣不下预防与治疗院级:动物科技学院班级:动科09民班姓名:伊曼古丽.乃吉乌拉学号:200813398020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