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完整版)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xx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一、扶风县概况(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深入了解“三农”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对农村发展现状、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为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为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对农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社会实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实地调研:深入农村基层,实地考察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
(2)访谈:与农村干部、农民、农业专家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三农”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3)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等,为调研提供理论依据。
2. 调研过程(1)前期准备: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计划、确定调研对象等。
(2)实地调研:走访多个农村地区,了解农村发展现状。
(3)访谈:与当地干部、农民、农业专家等进行访谈,收集一手资料。
(4)资料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农村电商发展滞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2. 农民收入状况(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2)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赖农业收入。
(3)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抗风险能力较弱。
3. 农村基础设施(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条件较差。
(2)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生活品质有待提高。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推荐7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第1篇一、实践目的: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这次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农村的感情,拉近了我与*国情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与使命!二、实践内容:了解三农问题及农民收入情况,了解实践地基本情况。
对基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关注三农基本问题。
通过走访等形式,发现现存问题与优点,从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农民的业余活动,农村的面貌变化等不同方面来展现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要调查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
三、实践结果:(1)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浅口村的村民热情大方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老乡们可是有说不完的话,远了不说,就说五六年前,农民收人还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收人微薄。
当时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增加了农民收人,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术不断更新,在养殖上,品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不断创新。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菜大棚成为时尚,技术指导商品运输业都逐步解决,易于管理,操作简单,收成好,具有丰厚利润。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4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4篇我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三农”问题的调查,为了这个社会实践报告,我特地回到老家进行实地调查。
主要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家里我先查了“三农”问题的一些信息,自己了解了“三农”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内容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我一共印了20份,本来想多印一点的,但是当时赶时间,就只印了那么多。
然后我还根据找到的三农问题信息制定了一份三农问题的宣传资料。
准备带回老家进行宣传使用。
回到老家后,我首先找到最熟悉的人,给他们每人一份问卷,然后还找到两个姐姐专门为我发问卷的时候拍照,来增加我社会实践的真实性,这不是在作秀。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想法来做这件事的,也觉得这是徒劳的浪费时间没有一点价值可言。
可是当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做问卷的时候,我却突然发现,我自己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
因为我发现,在这个不算落后的小乡村里面的居民,却居然大多数连三农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不少人都不关心三农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和他们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认为这种问题应该是政府机关里面的人关心的问题,与平民老百姓无关。
问卷里面有道题是问三农问题中的三农指什么,有五个选项,农民,农业,农村,农户,农田。
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农田要算一个,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农田才是最大的依靠,因为农村土地就是农民朋友的命根子啊。
可喜的是,我调查的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农业税被取消了。
他们对与这点都是很高兴的,因为这减轻了他们很大的负担。
“这个政策好不好?”我问到,“当然好啊,不用交钱了嘛!”虽然说现在的农村条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负担也还是比较重的,能帮助农民减轻负担,减一点当然就好一点。
“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问题政策,你支持吗?”几乎所有的人都选的大力支持,虽然我不确定他们是否了解那些具体的政策究竟是什么,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究竟有没有给农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只是空中阁楼,但是我觉得,农民朋友们都是相信国家政策的,他们相信,国家不是违背农民的,他们相信,国家会对他们好的。
三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现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我选择了我国某农村地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三农实习。
实习期间,我深入农村,接触了当地的农民、基层干部和各类农业企业,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农村基本情况调研实习期间,我首先对农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该农村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农业生产调研在农业生产方面,我重点了解了当地的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
通过实地观察和与农民交流,我发现以下问题:(1)种植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缺乏经济作物,导致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2)农业技术水平较低。
当地农民大多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导致产量和品质难以提高。
(3)农业产业链不完善。
当地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弱,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了解到当地农村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不便。
当地交通条件较差,制约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村经济发展。
(2)电力供应不足。
农村地区电力设施老化,供电不稳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活。
(3)水利设施落后。
当地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条件差,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4. 农村民生调研在民生方面,我了解到以下问题:(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2)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难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
(3)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重。
三、实习体会与收获1. 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我国农村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现状,关注“三农”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国高校纷纷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将以某高校大学生“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探讨大学生在“三农”问题中的探索与实践。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问题备受关注。
农村贫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人口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等。
然而,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大学生参与“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宝贵机会。
三、实践活动内容1. 调查研究(1)调研农村贫困现状: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等,为政府制定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2)调研农业生产方式:了解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等情况,分析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3)调研农村基础设施:考察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依据。
2. 义务支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助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3. 建设农村文化广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精神风貌。
4. 开展农村科技培训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农业生产水平。
四、实践活动成果1. 深入了解农村现状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对农村贫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们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关注农村问题,关心农民生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升综合素质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在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协调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完整版)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一篇:大学生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应如何服务“三农”实践报告【目的】: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时间】:201X年1月【地点】:【摘要】:“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
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
通过对我国“三农”政策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本文就大学生应如何为三农问题服务,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三农问题大学生统筹发展农村经济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工业化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进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农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和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的拉大从而促使三农问题的生产。
而我想,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也许,不,不是也许,而是肯定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三农”,什么又是“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 201X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1X 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
在家乡本溪,市领导十分重视城乡统筹的发展问题。
市领导作了题为《加大统筹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报告。
他指出,201X年本溪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重大任务,把加强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支撑,突出助农增收惠民生、科学规划调结构、强基固本增后劲、改革创新促统筹、繁荣农村谋和谐,奋力推动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经济发展再创新局面。
实习总结(八)有关三农问题5篇

实习总结(八)有关三农问题5篇篇1一、实习背景在大学的求学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实习项目。
实习期间,我深入农村基层,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面临的问题。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1.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在实习期间,我对当地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农村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2. 农民需求调研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我进行了广泛的访谈和问卷调查。
通过与农民交流,我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市场信息的获取、子女教育等问题。
这些需求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3. 参与三农项目策划与实施结合调研结果,我参与了三农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我们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同时,开展市场信息进村活动,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策略;此外,还参与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4. 农产品销售与市场拓展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农产品的销售与市场拓展工作。
通过与商超、电商等渠道对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
同时,我还协助当地农业合作社进行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实习收获1. 深入了解三农问题通过实习,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了解到农民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也了解到农村发展的瓶颈和挑战。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关注三农问题,也激发了我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的决心。
2. 掌握实践技能实习期间,我掌握了实践技能,如调研、项目策划、市场拓展等。
这些技能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也意识到,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与农民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我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三农问题的调查,为了这个社会实践报告,我特地回到老家进行实地调查。
主要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家里我先查了三农问题的一些信息,自己了解了三农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内容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我一共印了20多份,本来想多印一点的,但是当时赶时间,就只印了那么多。
然后我还根据找到的三农问题信息制定了一份三农问题的宣传资料,准备带回老家进行宣传使用。
二实践日期:2月19号三实践内容回到老家后,我休息了两天,2月19号我找到最熟悉的人,给他们每人一份问卷,然后还找到两个姐姐专门为我发问卷的时候拍照,来增加我社会实践的真实性,这不是在作秀。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想法来做这件事的,也觉得这是徒劳的浪费时间没有一点价值可言。
可是当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做问卷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自己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我发现,在这个不算落后的小乡村里面的居民,却居然大多数连三农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很多人都不关心三农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和他们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认为这种问题应该是政府机关里面的人关心的问题,与平民老百姓无关。
问卷里面有道题是问三农问题中的三农指什么,有五个选项,农民,农业,农村,农户,农田。
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农田要算一个,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农田才是最大的依靠,因为农村土地就是农民朋友的命根子啊。
可喜的是,我调查的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农业税被取消了。
他们对与这点都是很高兴的,因为这减轻了他们很大的负担。
这个政策好不好?我问到,当然好啊,不用交钱了嘛!虽然说现在的农村条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负担也还是比较重的,能帮助农民减轻负担,减一点当然就好一点。
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问题政策,你支持吗?几乎所有的人都选的大力支持,虽然我不确定他们是否了解那些具体的政策究竟是什么,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究竟有没有给农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只是空中阁楼,但是我觉得,农民们都是相信国家政策的,他们相信,国家不是违背农民的,他们相信,国家会对他们好的。
里面有个问题有一个填写着让我觉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有的人就说他不知道三农政策,所以没有选项可以选择啊,因为四个选项,看电视,听广播,别人告诉,政府宣传。
我相信这是位唯一说出实话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些政策,都什么都没说就选,大多数选的政府宣传,我问政府给你们宣传什么政策了,他们说什么都没有,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这么好的政府啊。
有个人感慨。
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么让现在的老百姓不敢说真话了,让老百姓对政府盲目崇拜,都说要跟着政府走,跟着领导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么可以让老百姓心甘情愿跟着走的事情啊,都说要让农民们得到实惠,得到好处,可是,话谁都会说,但是实行了吗?就算实行了,那也得经过层层审批层层考验最后实行的时候恐怕都过了不少年了吧。
中国现在政策实施得就是如此滞后,政府宣传的是什么,宣传政府的又是什么,这些宣传,给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只是树立了政府在农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崇高地位,让大家都怕政府。
我在网上查找怎么样解决三农问题,我发现政府出台的政策都显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体了。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等等。
这些政策都说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说,你这么说农民会明白这和他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吗?中国就搞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实际上呢,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也难怪农民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政策,因为知道了也没有什么用啊。
日子也根本就不会因为这几点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么具体的改变的。
其中有一个问题,农民问题是指什么的问题?选项有素质,减负,技术指导。
大多数都说是减负问题,少数人说是技术指导问题,只有极少数人说是素质问题。
当初我设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在想农民朋友们认为自己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当时在网上查到的是素质的问题,可是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而大多数人却认为是减负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样子,我很想知道。
是他们对自己的素质十分自信,还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素质问题不算是问题呢?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减负才是真真实实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问题。
农民更关心的不是你说的天花乱坠的政策,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行动,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动,哪怕只能带给农民微小的实惠。
农业问题主要是指什么的问题产业化,专业化,技术化。
很多人都选择了技术化。
我想,在农民的心目中,也许技术的不成熟才是导致农业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在农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对他们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而我们亲爱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么呢?都说要去亲民,要去下到农村,与农民们交流想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可实际上呢,又真的有几个领导经常亲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极少的吧。
其实这个问题查到的答案是产业化的问题,只是农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产业的概念。
什么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
许多人都在粮食和土地之间徘徊。
他们说粮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土地,哪里来的粮食呢?可见农民朋友们真的是把土地当成自己的命啊,虽然很多农民现在都不是主要靠农田来维持生活了,但土地毕竟是他们的财富,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产业。
四实践经验社会生活的很多事都需要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去了解,参加的。
话说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在自己了解一件事后我们就应该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工作对工作态度的不认真,大多数老百姓国家政策都不得到应有的享受。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用相应的手段帮助老白性了解,认识国家政策。
六实践体会这次社会实践调查,虽然时间很短,调查人数也不是很多,但我真的是收获很多的。
我了解到农民们有很多国家优惠的政策没有享受到,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尽职尽责向农民宣传国家政策,让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力。
有的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们服务,让他们享受一点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就好了。
药化学院201X年2月20号第二篇:关于三农问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三农问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大到国家、地区、民族,小到个人,竞争日趋激烈且形式多样化,由此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就业形势的严峻化深深牵动着当代大学生的心。
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我们经过深入思考已清醒认识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深刻认识到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这个暑假,我在自己家乡---三河进行了实践活动,通过与乡亲们交谈及我成长见证的农村变化深入了解了当今社会长期热点话题--- 三农问题。
我的家乡三河市,地处华北平原,隶属河北省,毗邻京津,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这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下面就实践后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感想:(一)农业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而土地是根本。
当前农村乱占耕地,违法用地的行为比较严重,一些村民私自占地盖房、建工厂,一些开发商买地建造商品房,等等。
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进行制止,但可耕地的面积依然在缩小,由此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不利于农民增收。
在农村,大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文化水平低,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比较落后,跟不上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能完全理解与运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对科技成果持怀疑观望态度,这就使得当代科技成果不能彻底发挥其作用,从而阻碍了作物品种改良,农业产量提高,不利于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方向发展。
当然,伴随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比上世纪翻了几番,基本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高产量还促进了农民收入提高。
近几年,国家的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也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国家粮食产量不滑坡。
农业是国家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业,增加科技、经济投入,改良品种,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以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农业平稳发展。
(二)农村问题⑴经济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委会购进了健身器材,促进村民身体健康发展,但农民忙于生计,这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起来。
虽然柏油马路,路灯来到村里,但是大部分还是土路,阴雨天泥泞的路使出行不便。
这要靠政府财政政策大力支持,规划村庄,使其变为美丽整洁的小村庄,就像北京市的马坊(离我们这很近)一样,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
经济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要高度重视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
过去副业如养些鸭子鸡猪等渐渐衰了,个体经济渐渐兴盛,如造纸厂、装订厂、钢铁厂等。
这在吸纳村民就业方面有积极作用,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此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水不再清澈,空气变得浑浊,危害人们健康。
各村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促进林、牧、副、渔各业共同发展。
同时,政府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改进环境,如整治工厂、建污水处理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还村民们绿色家园。
⑵教育方面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农村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而我深深地知道: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农村生活条件差,城市是农村人的梦想,而出路关键在读书,所以农民对教育的渴望更是强烈。
事实上,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农村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跟城里比差距还很大,使得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设施落后。
国家应完善农村教学设施,采用先进教学设备,创造优越条件让孩子们乐在书的海洋中。
同时,农村教师学历相对来说比较低,教学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质量提高,国家要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任教,并给予物质上更高的待遇,如此才有更多高水平教师作保障。
一个村庄80%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都是用于孩子的教育,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所以教育支出的比重很大,这就限制了生活消费品的支出,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虽然政府已采取措施减少家庭教育支出,如减免学费,困难户补助,优秀生发奖学金,但范围有待拓宽,数目有待加大,以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