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意见)

合集下载

山西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星级评估指标体系

山西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星级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星级评估指标体系一学校行政管理(一级指标,9分)- . 可修编.- . 可修编.二教职工管理(一级指标,11分)- . 可修编.- . 可修编.三教学管理(一级指标,25分)- . 可修编.- . 可修编.- . 可修编.- . 可修编.四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一级指标,13分)- . 可修编.- . 可修编.五学生管理(一级指标,15分)- . 可修编.六、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一级指标,9分)- . 可修编.七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一级指标,10分)- . 可修编.- . 可修编.八安全管理(一级指标,8分)- . 可修编.- . 可修编.使用说明- . 可修编.本“指标体系”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的通知(教职成【2010】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0】7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0】14号)、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为依据,选取能反映教育部相关管理规定和学校管理水平及特色的主要项目编制而成。

本“指标体系”设8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83个三级指标,总分100分。

总评结果在90分及以上,评为五星级管理学校;80-89分,评为四星级管理学校;70-79分,评为三星级管理学校;60-69分,评为二星级管理学校;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但总评结果在60分以下,为一星级管理学校,年度整改后进行复评。

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19-07-05校企合作培养⼈才作为合作教育的⼀种形式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泛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创⽴⾼校与科研院所、⾏业、企业联合培养⼈才的新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前已经取得众多成果。

但是,当前的校企合作还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单⼀主体”的校企合作思路使得校企合作产⽣了“壁炉现象”[1]。

在实际运作中,校企合作还存在⼀些不明确的情况:校企合作的⽬标不明确———⼤多只单⽅⾯考虑学校利益或者企业利益,很少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学⽣、政府的利益;校企合作的⽅法不明确———已经在实践中发明了不少⽅法,但对这些⽅法的适应性不能准确把握;校企合作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对每次具体的校企合作都有主观感受,但却很难分析成败缘由。

究其深层次原因相当⼀部分在于缺乏对校企合作实施综合评价的有效⼿段。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的⼀种合作模式。

到⽬前为⽌,学术界对校企合作尚没有严格定义。

吴中福[2]、⽩守仁[3]、陶红林[4]及易新河[5]等提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促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经济发展、⼈才培养质量的提⾼以及⾼校发展。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及项⽬管理理论,本⽂提出: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两个核⼼组织的松散型或者紧密型合作,通过知识或技术、经费、⼈员、设备的转移,以促进整体利益最⼤化为⽬的的⼀种社会项⽬。

⼀、⽂献综述与研究进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等教育会议上指出,⾼等教育正⾯临巨⼤的挑战,必须进⾏最彻底的变⾰和创新。

为适应这⼀变⾰与创新,⾼等学校需要与政府、学⽣、教师、商业界、企业界、社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积极开展合作。

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中,企业对⾼等教育的重要性⽇益提⾼,⾼等教育的⼈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功能都迫切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

学术界对校企合作评价展开了⼴泛的研究,从⽬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校企合作评价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展开:1.服务于⼈才培养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级 学院开 展校 企合 作 的组 织 领导作 用
1 .二级学院领导的作用
该 考 核 内容 要 求 二级 学 院领 导特 别 是 院长 把 校 企 合 作 作 为 凸现 高 职 教 育 特 色 和 水 平 的 根 本 途
径 , 穿在 整个 办学 过程 中, 贯 落实 到 思想和 行动 上 ,

创 新与创 业教 育
21 02年第 3卷第 2期
企 合 作企 业就 业 情况汇 总表 ( 原始 名单 ) 。二 是校 企 合 作 企 业 有 一 定科 技 水 平 或 技 术 档 次 ,诚 信 经 营 ,能切实 保护 实 习生权益 。该考 核 内容 要求 二级 学 院选择 有一 定科技 水平 和职 业教育 素质 、发 展前
校企合 作 已成为我 国高职 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 方 向,并逐渐 纳入 到 了高职 院校 管理 机制 。在 高职 院院级层 面上 ,引导二 级学 院开展 校 企合作 工 作不 仅 要 在 高 职 院校 内部 建 立 校 企 合 作 工 作 考 核 指 标
体 系 ,而 且 要构建 促进校 企 合作 工作 考核 指标 完成 的保 障机 制 。L l
业 签定 实 习基地 协议 ,在企 业挂 牌 ,每 年 能安排 毕
业 生顶 岗实习人 数 8 %以上 ,并有 一 定数量 的毕业 0
生在 实 训基地 就 业 。该考 核 内容要 求二级 学 院按规 范 建立 校外 实训 基地 ,并充 分发挥 校外 实训 基地在 毕业 生 顶 岗实 习与就业 方 面 的骨 干 作用 。主 要观测 点包 括 :校企 合作双 方 签定 的实 习基地 协议 、实 习

成果 ,对深 化校 企合 作 办学产 生促 进作 用 。该考核 内容 要求 院系 开展 校企 合作 研究 ,指 导实 践,提高 校企 合作 的办 学水 平 。主 要观 测 点包括 :具 有校企 合作 办学 方面 的课 题研 究成 果 、教师 团队或骨 干教 师有 校企 合作 办 学方面 的论 文 。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

XX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产教融合办学与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实施成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XX)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95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XX省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部署,深化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形成全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机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第二条总体目标围绕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注重顶层设计,集成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运行机制,实施“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力争通过2-3年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建设成果,学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等方面建设成效突出。

牵头创建“金乡县职教集团”,力争成为济宁市乃至XX省中职院校产教融合建设的标杆与示范。

第二章任务与举措第三条创新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形成适应区域行业企业需要的标准体系搭建学校产教融合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学校建设与发展各个环节,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实施落实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与计算机、财经、商贸、机械、机电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行业核心技能实训基地,合作开发教材、承载合作教育项目等,并逐步形成包括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库。

校企共建制度,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开展实训教学项目,实施“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形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的长效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标准

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标准

成果编号ZYSK1512责任人张莉洁验收负责人赵秀娟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标准(成果编号:ZYSK1512 责任人:张莉洁验收负责人:赵秀娟)一、背景分析:随着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教学在数控专业的课堂上不断出现,接踵而来的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诸多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无法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1、无法进行学生的个体教学评价。

由于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只能量化全组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价,无法进行学生的个体评价,出现了评价大锅饭的现象,在某种情况下,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评价标准不一,无法反应的真实水平。

传统的一卷一试的评价方法,虽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评价标准唯一,因此,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课题: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标准在哪里?传统的评价标准已经无法完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的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生的评价,不可避免加入许多主管的因素,学生不认可,有的教师则采用民主的方式,小组讨论为组员定成绩,看是民主实则无原则,不严肃,不可取。

3、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方法,不可缺少学生的情感评价内容。

项目教学的主要精髓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在学生评价中如何进行学生的情感评价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课题,牵扯到情感评价的内容很多,要客观地进行学生的情感评价,需要教师合理地选择评价点,科学客观地进行学生的情感评价。

4、学生的综合评价,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这样,在进行学生的质量评价中随意性大,这种评价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害无益,师者应指导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标志,但是,任何一种体系的建构,必须具有标准,这样,教师在进行学生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有所依据,学生的个体评价标准唯一,评价的结果有价值,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参考价值。

中华职业教育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方案

中华职业教育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方案

中华职业教育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方案
评估指标体系方案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1. 政策知晓度:评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在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中的普及程度和认知情况。

2. 政策执行力度:评估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的执行情况,包括政策的宣传、解读和具体实施。

二、完成情况
1. 校企合作项目数量:评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在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中的开展数量。

2. 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包括合作项目的深度、广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三、产生效益
1. 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情况,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

2. 科技创新成果:评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包括技术研发、专利申请以及科技成果转化。

3. 社会服务能力:评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情况,包括企业服务社会的贡献度、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等。

四、第三方评估
1. 评估主体:确定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其具备权威性和专业性,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工作。

2. 评估方法: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分析、整理和评价等环节,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

同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部门考核、行业评价以及学校自我完善的重要依据。

以上指标体系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评析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评析

Total.351May 2016(C)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51期2016年5月(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评析邱金平(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71/ki.kjwhc.2016.05.039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研究”(课题编号:CQGJ15423C ),主持人:陈祥碧。

作者简介:邱金平(1986—),女,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内部控制与审计。

摘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使职业院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由此,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构建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绩效评价评价指标评析Comment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Qiu Jin-pingAbstract The national policy guid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 national positio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highly technical talents,which requires deep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Thus,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academic research.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constructing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Key wor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evaluation index;comment1引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批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培训完成计划得1分;科技服务有项目得1分。
经济效益(3分)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分院在进行企业服务时要适当注意经济效益的指标。
按照经济效益多少排名,最高得满分,第二得2分,第三得1分,没有的不得分。
项目级别(3分)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分院加大校企合作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提升合作质量。
将社会服务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院级,国家级得3分,省级得2分,市级得1分,院级得0.5分。
二级分院有校企合作工作负责人,其中负责人为分院党政领导与合作企业领导共同担任的得满分;党政共同负责的得1.5分;只有行政正职领导负责的得1分;只有副职领导负责的得0.5分
2.校企合作专(兼)职工作人员(2分)
二级分院有校企合作专(兼)职工作人员。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分院配备校企合作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开发、落实和推进本分院各级各类校企合作项目,与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传达学院相关文件精神,定期汇报系部(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情况。
订单班级与学生数(20分)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分院开展更多的订单班级,惠及更多的学生。
20人以上订单班级每新增一个得5分,40人以上订单班级每新增一个得10分,最高得满分。
8.社会服务(8分)
项目数量(2分)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分院在各种合作形式的数量上要有所突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学院的教学服务。


校企合作单位12分
1.政府部门或职教集团(3分)
二级分院校企合作中有政府部门参与或与职教集团及其成员合作。
该考核内容要求二级分院校企合作工作中与地方政府机关有一定联系与合作,合作重点企业是职教集团成员
二级分院与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合作,二级分院自己联系,与州级政府部门有合作的得满分;与县级政府部门有合作的得2分;乡镇街道有合作的得1分;没有的不得分。与职教集团成员有合作的得满分,没有的不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标准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实际,特制定《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标准》(详见附件,以下简称《标准》),设置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满分120分。

作为十二五期间督导与评估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参考依据。

《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有效、规的管理,提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优质就业率,切实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德、良好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劳动者。

同时要求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转变职业教育理念,不光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市场“零距离”对接,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结合的整体思路为: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以有利于加强和促进职业教育,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为原则,以学校为主体,通过不同形式与企业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满足学生求学欲望,实现企业、学生、学校共赢。

职业教育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附件
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标准
五、校企合作职教办学评价标准(一级指标,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