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单选题] *○A.认识○B.探索○C.创造○D.实践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单选题]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单选题]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4. 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认识○B.发明○C.创新○D.实践5.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作是() [单选题] *○A.《自然辩证法》○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单选题] *○A.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B.作为主体的人的日常活动○C.主体适应客观环境的活动○D.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7. 实践的主体是( ) [单选题] *○A.人○B.具有主体能力,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C.绝对精神○D.人的意识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指() [单选题] *○A.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 [单选题]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初二数学上册第二章练习题

初二数学上册第二章练习题

初二数学上册第二章练习题答案及详解1. 某公司计划招聘员工30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5:4。

求男女各自应招聘多少人?解:设男性招聘人数为5x,女性招聘人数为4x,则有:5x + 4x = 3009x = 300x = 300 ÷ 9 = 33.33由于人数必须为整数,所以取最接近的整数,即x ≈ 33。

男性应招聘人数:5x ≈ 5 × 33 = 165女性应招聘人数:4x ≈ 4 × 33 = 132答案:男性应招聘人数为165人,女性应招聘人数为132人。

2. 小明家里养了若干只兔子和鸡,共有108只脚。

若已知兔子的脚有4只,鸡的脚有2只,求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

解:设兔子的数量为x,鸡的数量为y。

则有:4x + 2y = 108由上述方程可知,x和y的取值范围可以确定。

由于兔子和鸡的数量必须为整数,所以我们可以列几组方程,求出符合条件的解:4 × 0 + 2 × 54 = 108 (0只兔子,54只鸡)4 × 9 + 2 × 48 = 108 (9只兔子,48只鸡)4 × 18 + 2 × 42 = 108 (18只兔子,42只鸡)4 × 27 + 2 × 36 = 108 (27只兔子,36只鸡)4 × 36 + 2 × 30 = 108 (36只兔子,30只鸡)4 × 45 + 2 × 24 = 108 (45只兔子,24只鸡)4 × 54 + 2 × 18 = 108 (54只兔子,18只鸡)4 × 63 + 2 × 12 = 108 (63只兔子,12只鸡)4 × 72 + 2 × 6 = 108 (72只兔子,6只鸡)4 × 81 + 2 × 0 = 108 (81只兔子,0只鸡)由上述计算可知,符合条件的解有两组:(0只兔子,54只鸡)和(27只兔子,36只鸡)。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户作业可以通过()方式由用户自己按照作业来进行操作。

A.脱机B.自动控制C.在线处理D.联机处理2.()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专门语言,它由操作系统的专门机制解释处理。

A.C语言B.JCL语言C.Ada语言D.Pascal语言3.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4.终端用户在终端上控制作业的执行要经历四个阶段,最初阶段是()。

A.用户注册B.终端连接C.作业控制D.用户退出5.在下面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小作业,从而提高系统吞吐能力。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优先数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6.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B.仅限于非特权指令C.仅限于防管指令D.仅限于特权指令7.作业调度算法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

A.不让处理机空闲B.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C.使各类用户满意D.不使系统过于复杂8. 分时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作业通常称为()。

A.后台作业B.长作业C.批量型作业D.终端型作业9.在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计算时间段的作业优先10.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作业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执行B.提交C.完成D.后备11.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 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12.()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执行时间13.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间隔称为()。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触发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响应比最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是()调度算法的折衷。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SNA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变量实际变量净出口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绿色GDP2.试述六大经济总量包括哪些项目?各个经济量之间有何关系?4.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哪几种?5.简述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以及四部门经济具体如何循环的?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GNP、NNP、NI、PI和PDI这六个经济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7.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8.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9.经济国民经济核算时要遵循社么样的平衡原则。

10.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例介绍SNA的基本内容。

11.试用收入法说明GDP的构成。

11.如何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产出等于支出两个等式?12.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1000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82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400亿美元,消费是760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200亿美元。

计算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13.假定某国各项经济指标如下:消费支出:3000亿;总投资:2000亿;政府支出:900亿;进口:300亿;出口:150亿;工资:4200亿;间接税未知;利息:200亿,租金:250亿;利润:400亿;折旧:100亿;非企业收入:400亿‘根据所给资料进行:(1)用支出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2)该国间接税为多少?(3)该国国内生产净值为多少?14.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

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1.名词解释(1)SNA: 即国民账户体系。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A.六类B.五类C.七类D.三类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A.重记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漏记经济业务D.借贷金额不等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A.账户结构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C.会计等式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C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借:银行存款(资产)贷:预收账款(负债)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第二章习题及案例

第二章习题及案例

习题案例第二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按照客户对企业的来划分,可把客户分潜在客户、新客户、常客户、老客户和忠诚客户等。

A 重要性B 产品购买数量C 忠诚度D 满意度2. 是指那些刚开始与公司开展交易,但对产品和服务还缺乏全面了解的客户A 新客户B 常客户C 潜在客户D 老客户3. 是指与公司交易有较长的历史,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较深的了解,但同时还与其他公司有交易往来的客户A 新客户B 常客户C 忠诚客户D 老客户4.在客户满意度公式:C=b/a中,b代表的含义是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所感知的实际体验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5.如果要获得客户满意度数据,需要进行定量调查。

企业首先要具备,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客户,这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A 客户购买信息数据库B 客户满意度数据库C 客户档案数据库D 客户价值数据库6.其好处是企业可以直接倾听顾客的问题,速度快,能体现客户关怀,效果较好;不利之处在于可能干扰顾客工作或生活,造成反感,这种调查方法是:A 电话调查B 邮寄调查C 网上问卷调查D 手机短信调查7.最快速,成本最低的调查方法是:A 电话调查B 邮寄调查C 网上问卷调查D 手机短信调查8.如同MRPII系统能保证企业资源有效利用一样,从根本上说,采用可以在制度、程序方面保证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AERP系统 BSCM系统CCIS系统 DCRM系统9. 是指客户对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产生了好感,形成了偏好,进而重复购买的一种趋向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价值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利润率10.企业界普遍认为,是实现利润增长和提高企业总体价值的关键。

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价值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利润率11. 是客户对产品属性、属性效能以及使用结果(对实现客户目标和初衷的促进或阻碍)的感知偏好和评价A客户满意度 B客户价值C客户忠诚度 D客户利润率12.如果企业能够创造非凡的,就拥有了维持长期收益的基础A 客户满意度B 客户价值C 客户忠诚度D 客户利润率13.企业能力越高,内部运作的效率越大,它的竞争优势也越大,公司盈利也越大A 产品销售B 客户发掘C 成本控制D 价值创造14.客户管理的难题是:如何识别,以便留住盈利的客户,剔除给企业带来亏损的客户A 客户的盈利率B 客户的忠诚度C 客户的满意度D 客户价值15.客户忠诚度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因此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五可挑剔的基本服务,增加客户关怀是必不可少的A 客户的盈利率B 客户的忠诚度C 客户的满意度D 客户价值16.客户的总体满意度水平是客户对产品的总体评估A 使用经历B 售后服务C 质量D 价格17.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客户不满意调查的信息获取渠道:A 现有客户B 潜在客户C 已失去客户D 竞争者客户18.在新经济条件下,实施战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企业克敌制胜、压倒对手、占领市场、开辟财源的锐利武器A 客户忠诚B 客户满意C 客户保持D 客户挖掘19.关系营销将传统营销学的研究视角从关注一次性的交易转向关注A 客户价值B 保留客户C 竞争对手D 客户满意度20.真正的做好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之中,使的理念将深入企业的文化之中A ERPB CRMC SCMD MRP二、填空题1.对企业而言,是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有特定需求的群体,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维持的根本保证。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账法一、单项选择题1.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A.会计凭证B.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财务指标2.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会计科目是()的名称。

A.会计账户B.会计等式C.会计对象D.会计要素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5.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B.记账规则C.账户的结构D.业务的性质6.复试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的平衡原理。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A.资产类和负债类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和损益类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A.反映经济内容不同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C.分类的对象不同D.反映的结果不同10.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库存现金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原材料11.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A.实收资本B.应付职工薪酬C.累计折旧D.所得税费用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增减记账法B.现金收付记账法C.借贷记账法D.财产收付记账法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A.登记收支业务B.借贷原理C.收付原理D.资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

A.投资收益B.管理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D.生产成本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

2第二章习题

2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 A 。

A.数字计算机 B.模拟计算机
C.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D.特殊用途计算机
2.个人计算机(PC)属于 C 类计算机。

A.大型计算机B.小型机
C.微型计算机 D.超级计算机
3.一般用途计算机比特殊用途计算机 D 。

A.价格高 B.用途广 C.用途窄 D.速度慢
4.通常计算机的更新划代以 A 为依据。

A.电子器件 B.电子管 C.半导体 D.延迟线
5.以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这属于计算机在 C 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 B.辅助设计 C.数据处理 D.实时控制
6.邮局对信件进行自动分拣,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 C 。

A.机器翻译 B.自然语言理解
C.模式识别 D.网络通信
7.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通常以 A 为技术标志。

A.操作系统B.磁盘C.软件 D.微处理器
8.数控机床是计算机在 D 方面的应用。

A.数据处理B.人工智能C.辅助设计 D.实时控制
9.在北京利用检索系统能查阅美国的资料,是因为两地间通过 B 相连。

A.电脑电话B.海底电缆C.光纤传输 D.电子邮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临界区是指( )。

A.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程序段 B.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程序段
C.并发进程中用户实现进程通信的程序段 D.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
2.( )是只能由P和v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

A.共享变量 B.锁 C.整型信号量 D.记录型信号量
3.在执行v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 )时,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0
B.<0
C.>=0
D.<=0
4.进程间的互斥与同步分别表示了各进程间的( )。

A.竞争与协作 B.相互独立与相互制约 C.不同状态 D.动态性与并发性5.在进程通信中,( )常用信件交换信息。

A.低级通信 B.高级通信C.消息通信 D.管道通信
6.在间接通信时,用send(N,M)原语发送信件,其中N表示( )。

A.发送信件的进程名 B.接收信件的进程名 C.信箱名D.信件内容
7.下列对线程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不同的线程可执行相同的程序B.线程是资源分配单位
C.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D.同一进程中的线程可共享该进程的主存空间8.若信号量S的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等待进程。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9.操作系统是通过()对进程进行管理。

A. JCB
B.PCB
C.DCT
D.CHCT
10.下面所述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

A.由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B.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
C.为进程分配内存
D.将进程控制块链入就绪队列
11.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号为mutex,若mutex=0,则()
A.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
B.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
D.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12.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它的优先权为最大
C.其PCB移至等待队列队首
D.进程变为就绪状态
13.下面关于进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进程获得CPU运行是通过调度得到的。

B.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C.在单CPU的系统中,任意时刻都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D.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阻塞。

14.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进程与进程II 处理机与设备III 处理机与通道IV 设备与设备A.I、II和III B I、II和IV C I、III和IV D II、III和IV 15.某处运行中的进程要申请打印机,它将变为()
A.就绪态 B 阻塞态 C 创建态 D 撤销态
16.当()时,进程从执行态转变为就绪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 时间片到
C等待的事件发生 D 等待某一事件
17.以下()不会引起进程创建。

A.用户登录 B 作业调度 C 设备分配 D 应用请求状态
18.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
A.指令 B 原语 C 信号量 D 信箱
19.进程被创建后即进入()排队。

A.就绪队列 B 等待队列 C 运行队列 D 都不对
20.某系统的进程状态如下图所示:a是(①)状态,b是(②)状态,c是(③)状态。

1表示(④),2表示(⑤),3表示发生了等待事件,4表示等待事件结束。

下列情况中,当发生前者的状态转换时,(⑥)会导致发生后者的状态转换。

①②③:A 挂起 B 运行 C 阻塞 D 就绪
④⑤:A 落选 B 选中C阻塞
⑥:A 2到位 B 4到2
21.在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B.引入线程可提高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C.线程的引入增加了程序执行时的时空开销
D.一个进程一定包含多个线程
22.内核支持线程是指()
A.内核创建的核心线程B.内核创建的用户线程或系统进程
C.在核心态下运行线程D.有用户态下运行线程
23.一个正在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由于申请I/O操作而被阻塞时,()A.可以允许其他进程进入该进程的临界区
B.不可以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临界区和抢占处理机执行
C.可以允许其他就绪进程抢占处理机,继续执行
D.不允许其他进程抢占处理机执行
24.在操作系统中,要对并发进程进行同步的原因是()
A.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B.进程具有动态性
C.并发进程是异步的D.进程具有结构性
25.设与某资源相关的信号量初值为3,当前值为1,若M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N分别是()
A.0,1 B 1,0 C 1,2 D 2,0
26.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A.运行 B 阻塞 C 就绪 D 完成
二、填空题
1.进程的封闭性是指进程的执行结果只取决于______,不受外界影响。

2. 进程的可再现性是指当进程再次重复执行时,必定获得______的结果。

3.若信号量的初值为1,用PV操作能限制一次______进程进入临界区操作。

4 进程的______是指并发进程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一个进程的执行依赖另一个进程的消息。

5.PV操作也可看作为进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只交换了少量的信息,故称为______ 。

6.通过专门的通信机制实现进程间交换大量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______。

7.线程与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线程又称为______。

8.在使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时,调用______相当于申请共享资源的使用权,调用______相当于归还共享资源的使用权。

9.在多线程操作系统中,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进程作为______单位,而线程是______单位。

10.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11.系统中共有5个用户进程,且当前CPU在用户态下执行,则最多可有______个用户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最多可有______个用户进程处于阻塞状态;若当前在核心态下执行,则最多
可有______个用户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最多可有______个用户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12.引入进程带来的好处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进程的顺序性和并发性?
2.假设PV操作用信号量s管理某个共享资源,请问当s>0,S=0和S<0时,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请给出Pv操作的定义。

4.用PV操作实现进程间同步与互斥应注意些什么?
5.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试比较程序与进程的区别。

四、进程同步
1、设有10个缓冲区构成的循环缓冲池,每个缓冲区能容纳一个整数。

写进程Writer把整
数逐个存入缓冲池,读进程Reader则逐个从缓冲池中取出并打印输出,要求打印的与输入的完全一样,即整数的个数、次序、数均一样。

试问:
(1)写进程与读进程之间的制约关系。

(2)用PV操作同步机制写出这两个进程的同步算法程序。

2、设下列算式中的每一步计算均用一个进程来完成。

画出进程流程图(尽可能实现并发),并写出程序描述,用信号灯的P、V操作实现各进程之间的同步。

(10分)
A*B―(C+D) * (E―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