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准静态分析方法
热力学准静态过程是

热力学准静态过程是一种在热力学中经常被使用的过程,它是指系统在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通过缓慢变化使得系统内部的各个参数保持平衡的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热力学准静态过程。
一、热力学准静态过程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热力学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在缓慢变化时,内部各个参数保持平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内部各个参数发生变化,但是每一步都是经过平衡状态转移而完成的。
1.2 特点(1)缓慢变化:热力学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内部各个参数都是以缓慢变化的方式进行调整。
(2)平衡状态:每一个状态都是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达到的。
(3)可逆性:由于每一个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所以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可逆过程。
二、热力学准静态过程与实际情况2.1 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况在理论上,热力学准静态过程可以看作是完全可逆的理想模型。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存在各种不可避免的非理想因素,如摩擦、热辐射等,使得热力学准静态过程并不完全可逆。
2.2 实际应用虽然热力学准静态过程并不完全可逆,但是它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例如,在工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采用热力学准静态过程进行设计和优化。
三、热力学准静态过程的计算方法3.1 热力学基本方程在热力学中,有三个基本方程:内能方程、焓方程和自由能方程。
这些基本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系统内部参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3.2 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一组公式。
它可以用来计算气体在不同压力、温度和体积下的物理特性。
3.3 熵变法熵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在热力学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计算系统内部各个参数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熵变,可以推导出系统内部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各种变化。
四、热力学准静态过程的实验方法4.1 实验装置热力学准静态过程的实验通常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实验装置,例如恒温箱、恒压器等。
4.2 实验步骤在进行热力学准静态过程的实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置初始状态:将系统设置为一个已知的初始状态。
准静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准静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1.静态补偿与动态补偿主要区别是补偿的速度。
动态的很快,国标要求在2秒以内跟上负载的变化,国外标准则更高,要求20mS,就是要在一个周波内跟上负载变化,这样,负载需要无功的时候,马上就补偿。
不过动态的价格超贵!静态的比较慢,国标修改以后已经比原来的快了很多,但是还是在15秒以上,就是说,负载变化后,至少要等15秒以后,静态补偿才开始动作(给予补偿,很慢,对吧)。
但是静态的成熟可靠,价格低廉。
介于动态与静态之间的,是快速补偿,反应速度为2~10秒。
由于速度的要求,它们内部的元件的区别也较大。
至少,无功补偿控制器就得使用动态补偿,比如用我公司的“G Z K900动态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通过了CQC认证的产品),等等。
2.静态补偿与动态补偿区别是什么?动态补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是一类先进的补偿装置,静态补偿是相对于动态补偿来说的。
以前我们常见的补偿柜或者补偿箱,大多用接触器做电容的开关。
因为接触器的反应慢,又要考虑电容器的放电时间,所以这类补偿装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投切间隔较长,最快也不过在5秒左右。
静态分析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使用方法与效果评估

静态分析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使用方法与效果评估概述静态分析工具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行业的工具,它能够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对代码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漏洞和潜在的性能问题。
本文将介绍静态分析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使用方法和评估其效果的一些常见指标。
一、静态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1. 选择适合的工具在选择静态分析工具时,我们应该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背景选择合适的工具。
常见的静态分析工具包括PMD、FindBugs、Checkstyle等,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对需求的分析和与开发团队的沟通,我们可以确定最适合当前项目的工具。
2. 配置工具参数一旦选择了适合的静态分析工具,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工具的配置。
静态分析工具通常具有许多配置参数,可以用来定义规则和检查项,以及设置分析的范围和深度。
通过合理的配置参数,我们可以定制化地运行工具,并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精确的分析。
3. 运行静态分析在配置工具参数后,我们可以对代码进行静态分析。
通常情况下,静态分析工具可以通过命令行或集成开发环境等方式运行,并生成相应的分析结果报告。
在运行过程中,工具会根据配置的规则和检查项对代码进行检查,并提供相应的错误和警告信息。
4. 解决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结果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代码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优化点。
开发团队应该根据报告中的信息,对代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解决分析结果中的问题将有助于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二、静态分析工具效果评估的指标1. 问题发现率一个好的静态分析工具应能够发现代码中大部分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工具发现的问题和手工代码评审、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来评估其问题发现率。
一个问题发现率较高的工具将提高团队对代码质量的信心,并减少后续阶段的错误和漏洞。
2. 误报率静态分析工具有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误报,即将无问题的代码标记为有问题。
这样的误报将增加开发团队的工作量,并降低工具的可信度。
准静态实验原理

准静态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在缓慢变化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的实验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物质的变化过程尽可能接近静态,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分析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准静态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变量:在准静态实验中,需要控制实验条件中的各种变量,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是缓慢而稳定的。
2. 缓慢变化:准静态实验中的变化过程需要尽可能缓慢,以避免由于快速变化引起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3. 精确测量:准静态实验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准静态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处理,以提取出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信息。
准静态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行为的理论基础,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和进行精确测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本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可以被区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从分析方法上讲,与静态模型相联系的有静态分析方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模型相联系的是动态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与静态经济学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和均衡条件,而不考虑经济现象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应用静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为静态经济学。
2.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法考察经济现象在初始均衡状态下,因经济变量发生变化以后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状况。
考察的重点是两种均衡状况的比较,而不是达到新均衡的过程。
3.动态分析与动态经济学动态分析:在假定生产技术、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她等因素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察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
应用动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为动态经济学。
大致说来,在静态模型中,变量所属的时间被抽象掉了,全部变量没有时间先后的差别。
因此,在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中,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
例如,在前面的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所有的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或者说,都适用于任何时期。
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内生变量的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变量的调整时间为零。
而在动态模型中,则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是动态分析。
蛛网模型将提供一个动态模型的例子。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往往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也可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所谓静态分析,它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所谓比较静态分析,它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所谓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系列教程13ABAQUSExplicit准静态分析

13 ABAQUS/Explicit准静态分析显式求解方法是一种真正的动态求解过程,它的最初发展是为了模拟高速冲击问题,在这类问题的求解中惯性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当求解动力平衡的状态时,非平衡力以应力波的形式在相邻的单元之间传播。
由于最小稳定时间增量一般地是非常小的值,所以大多少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增量步。
在求解准静态问题上,显式求解方法已经证明是有价值的,另外ABAQUS/Explicit 在求解某些类型的静态问题方面比ABAQUS/Standard更容易。
在求解复杂的接触问题时,显式过程相对于隐式过程的一个优势是更加容易。
此外,当模型成为很大时,显式过程比隐式过程需要较少的系统资源。
关于隐式与显式过程的详细比较请参见第2.4节“隐式和显式过程的比较”。
将显式动态过程应用于准静态问题需要一些特殊的考虑。
根据定义,由于一个静态求解是一个长时间的求解过程,所以在其固有的时间尺度上分析模拟常常在计算上是不切合实际的,它将需要大量的小的时间增量。
因此,为了获得较经济的解答,必须采取一些方式来加速问题的模拟。
但是带来的问题是随着问题的加速,静态平衡的状态卷入了动态平衡的状态,在这里惯性力成为更加起主导作用的力。
目标是在保持惯性力的影响不显著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模拟。
准静态(Quasi-static)分析也可以在ABAQUS/Standard中进行。
当惯性力可以忽略时,在ABAQUS/Standard中的准静态应力分析用来模拟含时间相关材料响应(蠕变、膨胀、粘弹性和双层粘塑性)的线性或非线性问题。
关于在ABAQUS/Standard中准静态分析的更多信息,请参阅ABAQUS分析用户手册(ABAQUS Analysis User’s Manual)的第6.2.5节“Quasi-static analysis”。
13.1 显式动态问题类比为了使你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在缓慢、准静态加载情况和快速加载情况之间的区别,我们应用图13-1来类比说明。
热力学中的准静态过程分析

热力学中的准静态过程分析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学科,而准静态过程是热力学中的一种重要过程。
本文将对准静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定义、特点、计算方法以及准静态过程与实际过程的关系等方面。
一、准静态过程的定义和特点准静态过程是指在热力学系统内,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相对缓慢,使得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
准静态过程的特点如下:1. 平衡态:在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始终处于平衡态,宏观状态参数(如压强、温度、体积)保持稳定。
2. 可逆性: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的一种特殊情况,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存在不可逆的内部耗散。
3. 无宏观动能变化:由于准静态过程的缓慢性质,系统中的宏观动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4. 焓守恒:在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的焓守恒,即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对外做功。
二、准静态过程的计算方法准静态过程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对系统进行控制体积或控制压强两种方式进行。
1. 控制体积的准静态过程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的体积保持不变,通过控制其它参数(如压强、温度)来完成过程。
可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进行计算。
2. 控制压强的准静态过程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的压强保持不变,通过控制其它参数(如体积、温度)来完成过程。
可以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进行计算。
三、准静态过程与实际过程的关系准静态过程是理论分析中的一种简化假设,而实际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包含了多种内部耗散和非平衡性。
实际过程与准静态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1. 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在实际过程中,会出现摩擦、传热不均等不可逆现象,使系统无法达到完全平衡状态。
2. 宏观动能的存在:实际过程中,系统的宏观动能变化较为显著,不能忽略不计。
3. 焓守恒的误差:由于实际过程中的不可逆性,系统的焓守恒并不严格成立,虽然误差较小,但需要在计算中加以考虑。
综上所述,准静态过程是热力学中的一种理论假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系统内部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规律。
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是一种软件分析技术,它通过分析程序的源代码或者二进制代码,而不需要实际执行程序,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漏洞和安全隐患。
静态分析方法在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早期发现和修复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静态分析方法,并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首先,静态代码分析是一种常见的静态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程序的源代码进行语法分析、控制流分析和数据流分析,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潜在的安全问题。
静态代码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发现和修复问题,从而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与动态测试相比,静态代码分析可以在不需要运行程序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因此它可以更早地发现和修复问题,减少软件开发和测试的成本。
其次,静态数据流分析是一种基于程序的数据流图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数据流问题,如未初始化变量、内存泄漏和敏感数据泄露等。
静态数据流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早期发现和修复数据流问题,从而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动态测试相比,静态数据流分析可以在不需要运行程序的情况下发现数据流问题,因此它可以更早地发现和修复问题,减少软件开发和测试的成本。
另外,静态符号执行是一种对程序进行符号执行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早期发现和修复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和安全问题。
静态符号执行可以通过对程序的路径进行符号执行,来发现程序中的逻辑问题和安全问题。
与动态测试相比,静态符号执行可以在不需要运行程序的情况下发现逻辑问题和安全问题,因此它可以更早地发现和修复问题,减少软件开发和测试的成本。
综上所述,静态分析方法在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早期发现和修复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同的静态分析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静态分析,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LM准静态分析方法针对CALM系统,初步设计时可以采用准静态分析方法。
这样做的优点是:概念清晰、耗费计算资源少,方案更改快捷。
计算的目的:得出浮筒的最大偏移以及锚链的最大受力。
准静态方法的含义和基本流程:1、首先将风力、流力和平均波浪漂移力作为静力考虑,然后,把产生的振荡波浪力分量与上述静力分别考虑,静力的作用使浮体产生平均位振荡波浪力的作用使物体产生振荡位移S motion。
移S mean,2、系泊系统的刚度特性根据公认的理论,例如,悬链线理论来确定。
3、锚泊或系泊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当外力与系统的回复力相等时,物体处于新的平衡位置,把新平衡位置与初始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称为平均位移S mean。
4、波浪力的振荡分量,使物体围绕新的平衡位置,以振幅S motion进行振荡。
5、物体的总位移St为平均位移S mean和振荡运动S motion的和。
即St=S mean+S motion6、根据系泊系统的刚度特性曲线和物体的总位移得出系泊力。
整个系统可以简化为双质量双弹簧系统。
由于浮筒所产生的风、流面积和水线面面积都远小于油轮,而且贴近海面的风速较小,因此相对于油轮的载荷来说,浮筒上的环境载荷可以忽略不计。
(油轮固有周期长,浮筒固有周期短,因而在振荡波浪力的作用下,油轮以低频运动为主,浮筒以波频运动为主,在本次准静态做法当中,浮筒上的振荡波浪力是不应忽略的,该结论是在后期aqwa时域计算中发现的问题)【一】【载荷的确定】首先将风力、流力和平均波浪漂移力作为静力考虑。
载荷与船的夹角θ取0°—5°—10°,取其中大值进行静态载荷的计算。
从而确定载荷信息。
后来依照DNV-OS-E301规定,选择了共线和不共线两种。
图1风浪流共线图2风浪流不共线初始状态图3风浪流不共线平衡状态其中,风流载荷的确定主要在于确定船体横向和纵向投影面积以及OCIMF 规范中的环境力系数;而波浪载荷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应用边界元理论确定该浮体的平均漂移力系数T(ω,ω)(Steady Drift Force )。
风载荷:纵向风载荷按照OCIMF 规范《Prediction of Wind and Current Loads on VLCC 》计算。
kNA V C F T W W XW XW 221ρ=式中:XWC ——纵向风力系数;W ρ——空气密度,气温20°C 时,3/28.1m kg W =ρ;V W ——海平面以上10m 处风速,m •s-1; A T ——首向受风面积,m 2;横向风力系数按下式估算: kNA V C F LW W YW YW 221ρ=式中:YWC ——横向风力系数;W ρ——空气密度,气温20°C 时,3/28.1m kg W =ρ;V W ——海平面以上10m 处风速,m •s-1; A L ——横向受风面积,m 2;风向上的合力按下式估算:ϑϑsin cos ⨯+⨯=Fyw Fxw Fw kN式中:ϑ——风向与船中纵剖面之间的夹角;流载荷:纵向流力按下式估算:kN TL V C F BP C C XC XC 221ρ=式中:XC C ——纵向流力系数;C ρ——海水密度,水温20°C 时,3/1025m kg C =ρ;V C ——油船吃水范围内的平均流速,m •s -1; T ——平均吃水,m ; L BP ——两柱间长,m 。
横向流力系数按下式估算:kN TL V C F BP C C YC YC 221ρ=式中:YC C ——横向流力系数; 风向上的合力按下式估算:ϑϑsin cos ⨯+⨯=Fyc Fxc Fc kN式中:ϑ——风向与船中纵剖面之间的夹角; 平均漂移力:在不规则波中受到的平均波浪漂移力用积分谱曲线下的面积来确定。
根据CCS 规范《1996年单点系泊入级与建造规范》,平均波浪漂移力可按下式计算:ωωωωd T S F ),()(20⎰∞=kN式中:F ——平均波浪漂移力;)(ωS ——波谱,m/s 2;本文采用PM 谱,公式如下:⎪⎪⎭⎫ ⎝⎛⎪⎭⎫ ⎝⎛-⎪⎭⎫ ⎝⎛=4454221ex p 2421)(w T w T H w S Z Z S πππππ 式中:Hs ——有义波高,m ;Tz ——平均过零周期,s ;Tz=Tp/1.408 《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载荷》,Tp 为峰值周期;w ——圆频率,rad/s ;),(ωωT ——平均波浪漂移力二次传递函数,kN ·m -2,来自AQWA 。
这里选用的波谱为PM 谱。
每一频率的波谱)(i S ω与二次传递函数),(i i T ωω相乘,得:),()()(i i T i S i P ωωωω⨯=则,平均波浪漂移力ωωd i P F ∑=)(2。
综上三条确定了环境载荷中的静载荷部分。
进而根据系统“位移-受力”曲线确定系统的静位移;选择静平衡位置处的系泊刚度作为系统的线性刚度;根据系统线性刚度、低频波浪力和波频波浪力确定系统的振荡位移;根据静位移和振荡位移,从“位移-受力”曲线确定最大的系泊力。
【二】【系泊刚度的确定】系泊系统的刚度特性根据公认的理论,例如,悬链线理论来确定。
系泊系统的刚度是非线性的。
随着浮体偏移的增大,系泊系统回复力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刚度曲线,该曲线上每点的斜率即为该系统的刚度。
准静态进行分析时,整个系泊系统的刚度采用线性化方法。
将整个系泊系统的刚度等效为浮体处于平衡位置处的刚度。
对于油轮来说,整个系统的刚度特性如下图:第一章中三个准静态力(风力、流力和平均波浪漂移力)的和,称为平均力。
而平均力对应的“位移-受力”曲线上那一点对应的X 坐标,称为系统的平均位移,该点的斜率,则定义为整个系统线性化后的刚度。
CALM 系统可以简化为如下系统。
那么针对油轮来说,相当于两根弹簧的串联作用;而针对浮筒来说相当于两根弹簧的并联作用。
针对油轮的串联弹簧的合成刚度:11k k k k k ⋅=22+针对浮筒的并联弹簧的合成刚度:1k k k =2+通过刚度的确定,加上质量和附加质量的确定,从而确定油轮和浮筒的固有周期。
其中,附加质量选取需要从AQWA-Line 计算的结果选取,选择固有频率处的附加质量进行计算。
系泊油轮的纵荡固有周期:t=2T浮筒的纵荡固有周期:t=2T 如果浮筒的纵荡固有周期远离波浪周期,那么浮筒的动力效应可以用如下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筒浪筒TD M F=T+T (动力放大摘于茂名报告,茂名报告中本内容主要应用于系泊缆受力的分析。
) 【三】【系统刚度的确定】 锚泊或系泊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当外力与系统的回复力相等时,物体处于新的平衡位置,把新平衡位置与初始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称为平均位移Smean 。
在刚度的确定中,原做法是采用matlab 将该曲线输入,从而通过平均力来确定平均位移和系统刚度。
实际上,通过AB 文件的计算,可以直接得到油轮的平均位移和系统刚度。
【四】【振荡位移的确定】波浪力的振荡分量,使物体围绕新的平衡位置,以振幅Smotion 进行振荡。
运动的振荡分量主要由波频运动和低频运动两个部分组成。
油轮波频运动波频运动一般可以和低频运动分开计算。
假定船只位于平均位置和平均首向,按现行响应计算波频运动。
如果船只纵荡、横荡和艏摇运动的固有周期远大于波浪周期(约大于60秒),则可不考虑锚泊系统质量及弹性对波频运动的影响。
那么波频响应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2x ()()ωωS =R A O S式中: x ()ωS ——船运动响应谱;(该谱零阶谱矩开根号即为船运动有义值) R A O ——传递函数(由AWQA 中得到)()ωS ——波谱(由项目定义)由AQWA 计算得到油轮纵荡幅值响应算子,再由波浪谱和幅值响应算子得到响应谱,积分响应谱得到响应方差。
求出标准差。
由标准差,可得到波频纵荡的三分之一有义值和最大可能值。
N ——振荡次数,aT TN =; T ——风暴持续时间,s ;Ta ——平均上跨零周期,s ,22m m T a π=; ()⎰∞=0ωωωd S m x i i ——第i 阶谱矩;Sx (w)——谱密度。
油轮低频运动低频运动的波漂力谱可按下式计算:2F ()()()(,)d T μωμωωμωω∞++⎰0S =8S S式中: F ()μS ——波漂力谱,kN 2·sμ——差频(μ>0)()ωS ——波谱,m 2·sσ=1/3()0.05m S WF =max ()0.07m S WF =(,)T ωμω+——波漂力谱二次传递函数,kN ·m -2,且μ>0【注:采用AQWA 计算系泊油轮由二阶力引起的低频漂移,进行3h 时间历程计算,得到船体低频漂移力时程,通过变换得到低频漂移力谱密度。
(也可以用FER DRFT 进行频域计算,直接得到低频漂移力谱密度。
)】根据CCS 规范《1996年单点系泊入级与建造规范》的要求,系泊船低频纵荡运动(单自由度)运动的最大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σ——低频纵荡运动标准差C 11——锚泊系统刚度,kN ·m -1,可取平均位置处线性化刚度 b ——总线性化阻尼,kN ·s -1 S F(μe)——波漂力谱,kN 2·s X max,lf ——低频纵荡最大偏移 N ——振荡次数,N=T/T e T ——海况持续时间T e ——固有周期,s ,T e =2π/μeμe ——固有频率,μe =[C 11/(M+M e )]0.5·s -1 M a ——系泊船低频附连质量,kN ·s 2·m -1 M ——系泊船质量,kN ·s 2·m -1得到的低频运动标准差,称为低频运动的有义值。
最大值可以通过低频运动周期来确定。
该低频周期可以通过AQWA-FER 确定,但当时直接选择了选取较保守的方法来定义。
取的100s 左右。
以上公式中,有两部分的内容较复杂,其余内容较容易得到。
1. 附加质量计算按照吴秀恒1988第2版《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p88-89)要求可知:作用于船体的流体惯性力、力矩主要有 、 、 三项力(认为 、 对通常船舶是小量予以忽略)。
为便于计算,上海七零八所已将其化为回归公式:注意:m’11 、m’22 分别为纵荡和横荡的附加质量系数,I66为艏摇的附加惯性半径。
然而,此附加质量基本由一篇关于小尺度油船的实验所回归出来的。
属于无限水深对应的附件质量信息。
通过另外一篇文献,可以将无限水深的附加质量信息修正到有限水深。
吴秀恒1988第2版《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第104页也有一中描述,但是此处未采用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