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KC03171104-h02(精)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原理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原理
如图所示是一个电感三点式的振荡电路。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图中的电路发现晶体管的发射极与其他两个电极之间接的是电感,而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接的是电感,与集电极之间接的是电容,满足射同基反,也就是满足相位条件,直流通路正常,在幅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正弦波振荡。
用相位条件来判别可得到:
观察图,电感三点式电路中选频网络的2端是电感与电感的结点,1和3端是电感与电容的结点,所以分析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相位条件时只需要看选频网络的2端是否直接或者通过一电阻与发
射极(或者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1和3端是否直接或者通过一电阻与基极和集电极相连。
这与电容三点式的振荡电路判别方法相同。
三点式振荡电路是正弦波发生电路的一种,它与所有的正弦波振荡电路一样要遵守正弦振荡的条件,这里只是将它的相位条件变换为学生便于接受的形式。
射同基反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的规律,用它来分析三点式振荡电路能否振荡可以回避电路的组态,对学生来说判断是否满足射同基反要比判断是否满足相位条件简单得多。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其中包括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和工作特性等。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优化,可以得到高精度、稳定性好的正弦波振荡器,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结构、工作特性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3.通过实验验证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电路,它通过正反馈作用在电路中产生自激振荡现象,从而输出对称的正弦波信号。
其基本原理如下:当输出正弦信号幅度变动时,输入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和反馈电容之间的电压也会变化,导致反馈放大器的增益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导致输出正弦波的幅度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同时,在电路中增加合理的RC网络,可以使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输出的波形更加准确、稳定。
其中,- OA1, OA2分别为运算放大器;- R1, R2, R3分别为电阻,C1, C2分别为电容,L为电感;- 输出信号可以从OA1反相输出端或者OA2非反相输出端输出。
三、实验过程本实验采用EDA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搭建,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电路原理图,使用EDAW工具将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搭建出来;2.依据实验材料,按照电路图要求选择合适的R、C、L值;3.将搭建好的电路连接上电源(+12V),开启仿真。
4.在电路仿真过程中,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的正弦波形,并分析波形的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等特性;5.修改电路参数,观测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在合适的电路参数和电源电压下,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为一定幅值的正弦波。
图2 实验得到的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输出波形五、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具有以下特点:1.输出波形准确、稳定。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是一种利用电感和电容元件构建
的电子振荡电路,它能够产生一定频率和稳定度的正弦波信号,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由电感、电容和晶体管组成,其中电感和电容构成谐振回路,晶体管控制振荡频率。
具体地说,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由一个电感L、三个电容C1、C2和C3和一个晶体管组成。
其中,电感L和电容C1、C2构成谐振回路,电容C3为反馈电容,晶体管控制振荡频率。
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电感L和电容C1、C2构成谐振回路,它们之间产生一定的频率和相位差。
当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输入信号通过电感L和电容C1、C2相乘产生振荡电压,该电压通过电容C3反馈到晶体管的基极。
由于反馈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因此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当电路达到稳定时,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电路产生的正弦波信号通过晶体管的集电极输出。
此时,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信号频率为谐振回路的固有频率。
由于电路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其产生的正弦波信号稳定度和频率精度较高。
例如,在电视机的行扫描电路中,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被广泛应用于产生一定频率和稳定度的锯齿波信号。
该信号
用于控制电视机的电子枪在屏幕上的水平扫描位置,确保图像的正确显示。
总之,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振荡电路,它能够产生一定频率和稳定度的正弦波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时钟信号、锯齿波信号等场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

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一、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是一种简单的电路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将电容和电阻组合成一个微分放大环路,当此环路上没有负反馈时,它将产生振荡。
一般来说,这种电路的结构要求有三个元件,即电容和两个电阻,因此也被称为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
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电路中,R1和R2分别是电阻,C1是电容,V1是激励电压源,V2是振荡输出电压。
二、工作原理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由三个元件组成,它们是一个电容和两个电阻。
电容在激励电压V1的作用下,充放电,一边向R1传送电流,另一边向R2传送电流。
由于电容C1的特性,两边的电流大小是不同的,其中R1的电流比R2的电流大,因此在R1的一端就形成了一个较低的电压,而在R2的一端就形成了一个较高的电压。
当V1激励电压消失时,由于电容C1的特性,它将向R1和R2的另一端放电,从而形成一个信号,把它传递给V2,从而形成振荡。
当电容全部放电时,电路就进入下一个周期,从而形成持续的振荡。
三、应用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的主要用途有:(1)用于无线收发电路的频率稳定振荡。
(2)用于超声波测距电路中的频率稳定振荡和发射控制。
(3)用于转换器中的频率稳定振荡,如变频器、变压器或变流器等。
(4)用于马达控制电路中的频率稳定振荡。
(5)用于模拟电路中的作为一种振荡电路的基础,如振荡器、定时器等。
四、优势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的主要优点有:(1)这种电路结构简单,元件数量少,只需要一个电容和两个电阻,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
(2)元件参数的改变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振荡频率。
(3)它能够持续振荡,而且振荡的幅值不受电源电压的影响。
(4)由于它的低成本和易于构建,它在电子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三点式振荡电路介绍.docx

三点式振荡电路定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组成的反馈型振荡器。
三点式振荡电路用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代替变压器耦合,可以克服变压器耦合振荡器只适宜于低频振荡的缺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振荡电路,其工作频率可从几兆赫到几百兆赫。
1、三点式振荡器的构成原则图5 —20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图图5 —20是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电路(交流通路)为了便于分析,图中忽略了回路损耗,三个电抗元件X be 、X Ce 和X bC 构成了决定振荡频率的并联谐振回路要产生振荡,对谐振网络的要求:?必须满足谐振回路的总电抗 XbeX Ce X b^O ,回路呈现纯阻 性。
反馈电压U f 作为输入加在晶体管的 b 、e 极,输出U O 加 在晶体管的c 、e 之间,共射组态 为反相放大器,放大 器的的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 (即U f )反相,而反馈 g Q电压U f 又是U o 在X bC> X be支路中分配在X be上的电压。
要满足正反馈,必须有为了满足相位平衡条件,U f 和U o 必须反相,由式(5.3.1)可知必有 孑 0成立,即X be 和X Ce 必须是同性质电抗,而XCeX b^ -(X be X Ce )必为异性电抗。
综上所述,三点式振荡器构成的一般原则:(1)为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X be(X be X bC )UoX be -X Ce U o(531)的两个电抗元件X be 、X Ce必须为同性, 而不与发射极相连的电抗元件X bC的电抗性质与前者相反,概括起来“射同基 反”。
此构成原则同样适用于场效应管电路,对应 的有“源同栅反”。
(2)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利用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来估算。
为容性的,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称为考比兹 振荡器(Colpitts),如图5 — 21(a )所示;若与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元件X be 、X Ce为感性的,称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也称为哈 特莱振荡器(Hartley),如图5 — 21 (b )所 示。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电容器、一个反馈电阻和一个晶体管。
这种振荡器以其简单的电路结构和稳定的输出频率而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中。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是基于正反馈的作用,通过反馈电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输入到输入端,并经过放大处理再次输入到反馈回路中。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 初始状况:开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即没有输入信号)。
2. 充电:当输入一个正脉冲信号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充电电流通过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导致晶体管进入放大状态。
晶体管的放大效应使得输出信号通过电容器和反馈电阻被反馈到晶体管的基极上。
3. 放电:当电容器充电到电压足够高的时候,电流开始流向集电极,电容器开始放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不断降低,直到它低于晶体管截止的电压。
4. 建立反向电流:一旦电容器的电压低于晶体管的截止电压,晶体管进入非放大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电流不再流动,电容器开始充电,电流通过反馈电阻回到电容器。
5. 重复过程:随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信号通过反馈回路加强,并以稳定的频率振荡。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频率由电容器和反馈电阻的值决定。
当电容器的容量增加,振荡器的频率会降低;反之,当电容器的容量减小,振荡器的频率会增加。
反馈电阻的变化也会影响频率,当反馈电阻增加时,振荡器的频率会降低;反之,当反馈电阻减小时,振荡器的频率会增加。
此外,这种振荡器还需要一个直流电源来为晶体管提供正向偏置电压。
直流电源会给晶体管提供必要的电流来放大信号,并保持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总结来说,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通过正反馈作用实现稳定振荡的电路。
通过充电、放电和反馈回路的循环过程,它能产生稳定的交流信号。
这种振荡器在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射频发射器、时钟电路和音频发生器等方面。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内容清晰)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 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 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 进行LC 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 研究LC 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 测试LC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实验仪器1、模块 3 1块2、频率计模块 1块3、双踪示波器 1台4、万用表 1块四、基本原理实验原理图见下页图1。
将开关S 1的1拨下2拨上, 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N1和C 3、C 10、C 11、C4、CC1、L1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14(1210CC C L f +=π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计算振荡频率可调范围)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32.04702202203311≈+=+C C C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5(10P )加到由N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 5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经N3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P1输出。
图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五、实验步骤1、根据图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将开关S1拨为“01”,S2拨为“00”,构成LC 振荡器。
(2)改变上偏置电位器W1,记下N1发射极电流I eo (=11R V e ,R11=1K)(将万用表红表笔接TP2,黑表笔接地测量V e ),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4的振荡幅度V P-P ,填于表1中,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测量值记于表2中。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是指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振荡电路,分别为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器。
该电路因其简单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的原理,即电容可以存储电荷,当电容充电后会产生电场,这个电场会在电容两端形成电场焦耳。
当电容器被放电时,这个电场焦耳将转化为电能并释放到电路中。
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和电阻器是串联连接的,由此形成了一个RC电路。
当这个RC电路接收外部激励信号时,电荷会从电源转移到电容器中,由此引起了电压的变化。
当电压达到一定水平时,晶体管将打开,释放储存在其内部的电能,并将其发送到电容器中。
这将引起电容器的电压降低,晶体管将关闭,电容器将再次充电。
由此,这个振荡过程不断重复,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电压振荡。
输出信号的频率受到电容器、电阻器和晶体管参数的影响。
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并且可以调节信号的振幅和波形。
总体来说,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是一种简单但功能强大的电路,非常适合小型电子设备的驱动。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将受益于这种电路的高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振荡电路提供的频率输出来实现时间测量、频率计等需要通过高精度信号计算的任务。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科研开发,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稳定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了先进技术的关键支撑。
总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以其简单、稳定、有效的工作原理而广受欢迎,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及电子设备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电路的学习对于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e
b
点式振荡器组成原则
当回路元件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Z1、Z2与Z3可 以换成纯电抗X1、X2与X3。显然,要想产生振荡,就必须满足
下列条件:
X1+ X2+ X3=0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X1(Xce)与X2(Xbe)必须为同一性质的电抗;X3(Xcb)必须为
另一性质的电抗。
射同基反
3
(a)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等效电路
例3.1 利用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判断图所示的振荡器能否产生振荡。
图(b)也是三点式振荡电路,其 中Xcb由串联回路L、C3组成,设 其谐振频率为f1,即 图(a)为三点式振荡器,由于Xcb(C2)与 Xce(C1)为同性质电抗,Xce(C1)与Xbe(L)为 反性质的电抗,故不可能产生振荡。
1
(c)
4
总结: 1.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2.振荡电路的判断?
5
自主学习,创造未来!
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资料
三点式振荡器 的工作原理
1
1.三点式振荡器
按照反馈耦合网络的不同,LC振荡器可分为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和三点式振荡器,
三点式振荡器有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两种。
三点式(又称三端式)的振荡器, 即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 接而成的电路。 c L1 e L2 b
f1
(a)
1 2 L C3
(b) 图(c)为场效应管三点式振荡器,与三极管三 点式振荡器比较, Xdg 相当于Xcb,XdsXce(C 相当于)与 当f>f1时,Xcb 为感性电抗,而, 1 Xce, Xgs 相当于 Xbe 。由于 Xdg(C1) 与 Xgs(C2) 为 Xbe(C2)均为电容,因此电路符合三点式振荡 同性质电抗, Xgs(C2)与Xds(L)为反性质电抗, f 器的组成原则,可能产生振荡,且振荡频率 0 故不能产生振荡。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