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

合集下载

失独老人面临的问题

失独老人面临的问题

失独老人面临的问题1、失独老人经济困难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家庭的供给是老人的主要来源。

失独老人与其他老人相比较,无法从成年子女那里年得到相应的家庭赡养支持。

再加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4-2-1”家庭结构,使得这类老人可能还要面临赡养自己父母的巨大责任。

由此可见,失独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是十分沉重的。

2、失独老人养老困难生活照料是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家庭子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多数老人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都需子女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但由于子女的不幸离世,失独老人也就失去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支持。

迫于无奈,其中一部分失独老人不得不求助于一些专业养老机构,但是养老机构却明确规定接收老人需要子女签字,以此为由而拒绝接收。

没有人为这些失独老人签字负责,养老机构更是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使得失独老人从养老机构那里得到一些生活照料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3、失独老人精神慰藉缺乏人生三大不幸其中一项就是老年丧子,这种悲痛是他人无法体会的。

孩子不仅仅是父母们血脉的延续,也是他们精神的寄托。

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三角形的家庭构造关系,支点过于集中,情感依赖的程度更加明显,一旦崩溃就会更加封闭。

4、失独老人老无可依中国已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又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

在失去独生子女的同时,这些父母们也失去了唯一赡养人。

这些失独老人多为中老年群体,面临着即将退休、劳动能力丧失的境况,收入大多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无法承担因年老体衰带来的一系列高昂的医疗、养老费用。

1、国家政策层面失独老人问题是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而诞生的。

1973年起,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原来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当年很多家庭就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只生一个孩子”,却无法规避成年子女突遇死亡的风险。

这项风险不应该转移给家庭承担,而且许多家庭也无力承担这样的风险。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责任及路径分析论文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责任及路径分析论文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责任及路径分析论文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责任及路径分析论文摘要: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

最早出生的独生子女父母马上或者已经步入老年阶段,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更为严峻地面临着经济、精神、照料等诸多养老问题。

我国独生子女大多是“政策性”独生子女,国家应当针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给予经济、政策支持,同时,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个人养老应当共同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

本文指出可以通过国家养老保障计划、异地就医制度、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等途径解决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

关键词:独生子女;养老;责任;路径自1980年我国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我国城市中出生了数量庞大的“政策性”独生子女。

计划生育政策引起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的父母在老年之后面临着赡养、照顾等一系列特殊的问题。

1976年至1985年这10年中出生的独生子女,被称作第一代独生子女。

截至今年,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成长到26至36岁之间,他们的父母正在或者已经步入老年阶段,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影响1、计划生育政策促使我国老龄化加速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18年,老年人口将约占总人口的1/6,2025年将占1/5,2050年将占到1/3。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尤其是我国城市生育水平显著下降,我国低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加速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

庞大的养老需求对子女、家庭、社会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计划生育政策引起我国家庭结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变成核心家庭,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核心化。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1. 子女独生子女增加了养老压力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子女独生子女现象的增加。

在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实施了几十年。

这就意味着许多家庭将来都只能依赖一个子女来承担养老责任。

这对子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在工作和照顾父母之间进行权衡。

2. 家庭观念的变化导致养老责任向社会转移另一个影响家庭养老的因素是家庭观念的变化。

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更加独立,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家庭养老观念逐渐淡化,导致养老责任逐渐向社会转移。

3. 养老服务短缺和不足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养老服务的短缺和不足。

在城市中,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但是相对应的服务供给却远远不足。

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更是匮乏。

4. 社会对策问题针对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社会应当建立更多的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岗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家庭养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承担自己的养老责任,并且也应该关心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

只有通过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应对养老面临的挑战,保障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从子女独生子女增加养老压力、家庭观念的变化导致养老责任向社会转移、养老服务短缺和不足以及社会对策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善,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家庭养老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养老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凸显。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子女独生子女增加养老压力、家庭观念的变化和养老服务短缺等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挑战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养老机构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问题的研究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问题的研究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问题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已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逐渐延长,健康水平也逐步提高。

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面对养老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养老;现状;对策1 老年人养老现状1.1 机构养老问题我国养老护理员短缺,专业化程度低,且素质普遍偏低。

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那么养老护理员就需要1000多万名,而当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

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的严重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弊端。

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

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服务方式单一,缺乏特色,难以满足老人的多元需求。

1.2 空巢家庭问题民政部的数据表明,至2012年10月,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

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一些突发疾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救治,生病也无人照顾,老人独自外出活动的不便等等问题,是老年人养老的一大隐患。

1.3 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卫生部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

老年人是一个多发病的群体。

然而,我国老年医疗服务的制度、理念、体系均明显滞后。

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但与此同时医院分科细,流程繁杂,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医疗服务。

如何安宁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也是众多老人的忧心事。

1.4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老年人由于体弱多病,社会角色转换,个人生活能力降低,而子女忙于工作等原因疏于照顾老人,会导致老年人精神空虚。

尤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忧郁、自卑、失望、嫉妒、怀疑等,从而患上抑郁等精神疾病或其他身体疾病。

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按照国家规定,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可以从个人所得税中扣除一定的数额。

1、扣除的数额不能低于50%的赡养费,但是最高不能超过当期应纳
税所得额的60%;
2、赡养老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60岁以上的老年人;(2)没有本
人的生活费用收入或者家庭收入比较低的老年人;(3)家庭赡养的重要来源是以被赡养老人为核心的家庭;
3、申请人需提供赡养老人的养老卡、户口本、被赡养老人的医保卡
等相关资料证明;
4、可以每年把扣除的实际数额进行累计,但是每年最高不能超过60%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扣除后,每年都需要重新进行申报,如果不满足赡养条件,所扣除的数额将不予退回。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作者:于利花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0期摘要:目前我國养老方式以家庭式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突出,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第一代独生子女不仅有“养不起小孩”的忧虑,还要直面“养不起父母”的危机,家庭式养老向社会化养老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家庭式养老;矛盾;转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其中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和小型化,使大多数家庭面临着沉重的养老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最为显著,“妥善解决这一群体“老有所依”的需求,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关乎国家对人民的承诺。

”一、独生子女面临的家庭养老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直接表明了家庭养老的本质。

但现实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大都刚刚迈过而立之年,肩膀上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不能时常陪伴父母,经济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并不能很好的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面临三大养老问题,1.经济负担过重。

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少部分家庭父母的养老金退休金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但大多数仍需要子女支持,甚至没有养老金,完全依靠子女,这就加大了子女负担,而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的子女又面临着“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的双重压力,造成独生子女对其父母养老的无力。

2.生活照料不足。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可能会有一些疾病,多子女的家庭可以轮流照顾,对家庭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

而独生子女则要依靠个人来照顾父母,即使聘请专门人员照料,也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后盾,并且要兼顾工作及子女,压力过大,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尽心赡养父母。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我今天发言的内容是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

30多年计划生育,随着大量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已经或即将开始进入老年期,“老有所养”将成为日益强烈的直接现实需求,与非计划生育夫妇相比,他们面临更多的养老风险。

一、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现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成绩和问题也主要在农村。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已经或即将开始进入老年期,“老有所养”将成为日益强烈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取得巨大成效的,但对其中隐含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对养老保障的需求问题,却未给予清醒认识和足够重视。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有责任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的经济保障做出制度性的长期安排,使计划生育夫妇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准,避免计划生育夫妇由于养老在老年时陷入贫困。

目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收入有限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水平。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少生快富”作为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有力口号。

但是实践越来越证明,在孩子作为被抚养对象,不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时,部分孩子少的家庭确实会因孩子抚养成本少、父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济活动而走上致富道路。

但是,在孩子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时,这种情况就会不复存在。

2、自我养老的资金储备不占优势在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农村,争取在年轻力壮时候存上一笔数额不等的养老钱是一个非常理性、现实的选择,提前为自己存点养老钱。

但是,受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中老年农民只是“有心无力”,实际上做不到这一点。

据调查了解,已经为自己存了一笔养老钱的只占20%,而没有准备养老钱的却占80%。

虽然独生子女父母更需要提早准备养老钱,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

3、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额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正确的政策选择。

但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不仅筹集资金少,农民参保水平也比较低。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我 国进 入老龄 化社会 的速度 明显快于进 入现代化 的速 度 。西方发达 国家 的人 口老龄化 出现时 ,人均 GD P已经达 到 05 万美元 以上 ,也就是先 富后老 ;而 中国 目前 G .—1 DP 才刚刚超过 3 0 0 0美元 ,属于未富先老 。在经济水平没有达 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老龄 化将会 给社会带来许 多问题 。老年 人的养老问题 , 将成为我 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的社会热点
体 ,月平均工 资在 10 0 0元左右 ,因而他们属 于社会 中相对

社 会 结 构 转 型 带 来 的 家庭 结构 的 变 化
弱 势的群体 。 当他们 进入老年后 , 就难免遇到诸如 医疗保险 、 健康维护等方 面的问题 , 自然就加 大了独生 子女 家庭 的经 这
济 负担 。
当前 , 维系家庭关 系的以孝为核心的传 统伦理道德观念 逐渐淡化 ,在家庭关系中重经济利益 ,轻血缘关系 ,代际距 离拉大 , 些无 疑从 根本 上动摇了家庭 养老原有的社会经济 这 与伦 理基 础。 长期 以来 , 计划生育 国策 的实行 ,引起 了我国家庭结构
速发展 ,减轻 了我 国的人 口负担。然而,在 中国人 口基数依然庞大、大多数 家庭在 日益 步入 小康之 家的过程 中, 未富先老 的城 市独 生子女 家庭 的养 老问题成 为未来 中国发展 中的新 问题 。 关键词 :城 市;独 生子女 ;父母 ;养老
中 图分 类 号 :C9 3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2 12 1) 1 0 5 — 2 0 6 5 6 (0 1 O — 0 4 0 题 的出现。
特 别 是 18 9 0年 开 始 实 行 独 生 子 女 生 育 政 策 以来 ,中 国 乡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
上世纪70年代末起,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独生子女。

随着近年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迈入老年,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开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今年31岁的黄伟,家住在单石村张家湾社,和岳父母一起居住已经有好些年了,夫妻双方作为独生子女,照顾双方父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现在岳母瘫痪在床,女儿在读小学,由于要照顾老人,夫妻都无法外出打工,可是农村仅有的土地,不管怎样汗流浃背还是生活地很清贫。

作为家中独子,黄伟最为担心的是,现在父母还可以自己劳动,只是在农忙时节给予一定帮助;有个头疼脑热的,去照顾一下就可以。

但父母年岁已高,开始一年不如一年,一旦父母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对他这样目前仅能够维持简单生活的农村家庭来说,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据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来看,天星寺镇的的许多农村独生子女都面临这样的难题。

他们这一代唯一增收的方法就是到城市去打工,通过努力工作,通过出卖劳动力,在城市里忍受着非人的蚁居生活,微薄的收入除去昂贵的城市生活费用,所剩不多的积蓄往往还不够支付子女高昂的教育费用。

作为独生子女,对生活品质追求,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等还没有实现,生活的压力已接踵而至,不仅有着“养不起小
孩”的忧虑,还面对“养不起父母”的危机。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也是现阶段广大农村的现状,这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还要抚养一个孩子,加重了家庭负担,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在重庆市巴南区天星寺镇亘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的陈志萍,是单石村单石庙社村民,虽然父母现还不到60岁,身体也还健康,但父母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他生活求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自己仅有的微薄收入,要负担起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还要负担起下一代的抚养义务,生活将非常困难。

陈志萍说:我们父母这一辈,一般都是多子多孙的家庭,兄弟姐妹好几个,照顾父母就相对就要简单一些。

爷爷、奶奶可以轮流到各个子女的家里去住,哪怕就是生病住院了也可以大家轮流看护。

现在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我们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人,甚至还要照顾他的爷爷奶奶,和我在世的外祖父,同时还要抚养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赡养老人负担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养老方式下的沉重负担
像陈志萍一样,早早的就感受到了家庭负担沉重的独生子女不在少数。

许多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在60岁左右,劳动能力下降,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往上还有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如果其中一两个老人身患重病,这付重担将压垮该独生子女。

如果这样的家庭结合在一起,那么将承担的负担远高于平常我们所说的“421”模式,一对夫妻最多将可能负担12个老人,而这些老人都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年轻人的赡养生活的人,这给独生子女带来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同时,农村老人没有其他任何生活保障,所有的生活需要都必须要子女负担,这给子女的经济和生活上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无配套保障下的沉重负担
中国广大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养儿防老”模式,造成了今天的农村养老模式单一、保障措施单一、社会保障缺失。

农村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上成为了主要的承担者,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承担者。

三、无相应收入下的沉重负担
作为80后的一代人,众多农村独生子女,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代,许多农村家庭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照顾一个,现在独生子女将面临一个人照顾四个。

而80后一代人现在面对的是工作难找,房价高,物价高,即使拼命的工作所获得的收入与即将负担的家庭负担也很难相匹配。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1亿。

关乎
上亿家庭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是小事。

现在,国家对于独生子女面临的种种难题已开始重视。

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出台一些相应的扶助措施,像北京、广州等地,对独生子女发生意外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其父母不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女方年满50周岁,男方年满60周岁,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加强社会老年人扶助组织建设,兴建大量高质量的养老中心,对独生子女父母入住的给予优惠,用社会力量照顾老人,减轻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