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深水油气勘探进展与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前景
海上天然气勘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上天然气勘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上天然气勘探是指在海洋领域中寻找和开发天然气资源的一项重要活动。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和对传统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海上天然气勘探已经成为人们寻找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海上天然气勘探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海上天然气勘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海上天然气勘探的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海作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技术难题。
其次,自然气枯竭和资源减少加剧了勘探的难度。
此外,海上天然气勘探还涉及到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需要在勘探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然而,海上天然气勘探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逐渐被认识到。
相对于传统的煤炭和石油能源,天然气的燃烧污染更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其次,海上天然气勘探可以开发更加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全球能源供应提供后备能力。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天然气勘探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将进一步推动勘探活动的发展。
展望未来,海上天然气勘探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勘探区域将逐渐向深海和极地地区扩展。
目前,深海和极地地区被认为是潜在的天然气资源丰富区域,尽管面临着技术和环境挑战,但勘探的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海上天然气勘探将实现更加精确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勘探者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天然气资源的位置和储量,提高勘探和开发效率。
此外,海上天然气勘探还将与海洋可再生能源勘探相结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为了实现海上天然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共享技术。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勘探技术的进步。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海上天然气勘探的研究和开发,为未来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形势分析及对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启示

长最 快 。
随着深 水 油 气投 资 的迅 猛 增 长 , 水 油 气 产 深 量也 快速 增 长 , 水油 气产 量所 占比重越 来越 大 。 深 全球 深 水 油 气 产 量 从 19 9 6年 的不 足 2×1 bl 0 b 油 当量增 长 到 2 0 年 的 1 05 4×1 bl 当量 。据 0 b油
吕福 亮 , 贺训 云 , 武金 云 , 国忠 , 孙 王根 海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 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 浙江杭州 3 0 2 ) 10 3
摘
要 : 了了解及借 鉴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 的技 术、 为 经验 , 从而对我 国正在开展的深水 油气勘探 开发有所启 示, 当 对
前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形 势、 面临 问题及发展趋势 等进行 了广 泛调研 , 并进行 了较深入分 析。全球深水海域 油气 资源 丰富 , 已成 为当前 热门的油气勘探领域。深水油 气产 量及 所 占比重不 断增长 , 全球 深水 油气产量 从 1 9 9 6年 的不足 2×
世界深水 油气勘探 现状
当前 , 世界深水油气 勘探 主要集 中在墨西哥 湾、 南大西洋两岸的巴西与西非沿海三大海域 , 被
市场预测》 介绍 ,06年至 2 1 , 20 00年 全球深水 区 投资总计将超过 20 0 亿美元/ 年均增长73 年, . %。 其中北美 、 南美和非洲投资最多 , 但亚洲和南美增
收 稿 日期 .0 7 5 1 改 回 日期 :0 7 6 4 20 —0 —1 : 2 0 —0 —0
作者简介 : 吕福亮 (9 3 )男 , 16 一 , 高级工程师 ,9 9 中国石油大学( 京) 18 年 北 硕士毕业 , 现主要从 事油气地质综合研究 等。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 前景及启示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前景及启示杨丽丽;王陆新;潘继平【摘要】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在全球油气储产量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概述了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总结了当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和趋势,认为全球深水勘探开发投入逐年增加,开发方式不断革新,勘探开发时间差缩短,开发成本持续下降,开发领域和方向不断拓展.通过比较各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已发现油气储量和勘探程度等,优选了深水沉积盆地勘探开发的三个方向,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Global deep-water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occup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global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prod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lobal deep-water oil and gas E&D ,analyzes 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The paper points that the global deep-water E&D investmen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evelopment mode is innovated ,the E&D time difference is shortened ,the development cost continued to decl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and direction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By comparing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resource potential ,oil and gas reserves and exploration degree of different basins ,three direction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water sedimentary basins are optimi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7(026)0z2【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前景【作者】杨丽丽;王陆新;潘继平【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6.22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域是发现大油气田的主要地区。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发布时间:2021-05-07T10:36:42.4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卷第3期作者:黄晓清[导读] 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黄晓清中石化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山东东营 257200摘要: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大陆坡等海域的沉积盆地。
南海深水盆地位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部位和欧亚、印-澳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交互区,受中、新生代周边不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等地球动力学事件的综合控制,具有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特征。
关键词: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方向引言自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寻找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21世纪以来,国外深水获得了一大批油气勘探发现,我国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地震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钻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20世纪末,始终没有获得商业性发现。
在南海南部,我国做了大量科学考察、地球物理调查和部分综合评价。
据原国土资源部的评价结果,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且大部分在深水区。
南海深水油气勘探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该区边缘海深水成藏条件复杂,而且边缘海深水属于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前缘领域,面临着深水区盆地结构与形成演化、深水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机理、深水区构造成像、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深水安全高效探井作业关键技术等世界级勘探难题的挑战。
1区域地质概况南海位于西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交接部位,在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3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古南海地台新生代发生裂谷作用形成了具有洋壳结构的边缘海,发育了深海盆、大陆坡和大陆架等典型的海底地貌单元。
我国深水区盆地(水深大于300m)主体位于南海海域,深水勘探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
深水油气:全球油气的接替者

i 087深水油气:全球油气的接替者文 | 鲁东侯近年来,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正向“深海、深层和非常规”前进。
但是,茫茫深海中,有多少油气,又该如何开采利用?随着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深水油气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接替,储产量不断提高,未来在世界油气供给中的作用将逐步凸显。
从整体上看,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市场、运营因素和安全等诸多因素将决定其下步发展的空间。
而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须重视发展深水油气资源,通过加强国内外共享合作、坚持技术研发等措施提高该领域资源未来的勘探开发水平。
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发展成果显著近年来,随着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向“深海、深层和非常规”不断演进,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发展成果显著,总体呈现“更多、更深、更集中和更经济”的特征。
首先,从储产量上看,1990-2019年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大幅增长,由1990年不足30万桶油当量/日,飙升至2019年10月底的1030万桶/日,年增长率超过13%。
此外,全球深水油气资源探明储量在过去十年间也大幅提升,合计增长超过1240亿桶油当量。
其中,深水原油和天然气新增储量发现分别占全球同期油气储量发现的45%和58%。
在此期间,莫桑比克、以色列、塞内加尔和埃及等国均有重大深水天然气发现,圭亚那则引领了深水原油资源突破。
其次,从技术能力上看,全球深水油气开发项目作业深度在1990-2019年间明显提升,由1990年不足1000米的作业深度延伸至当前的2000米深以下。
从已有数据看,2019年全球深水油气产量约占全球海上油气产量的20%以上,作业深度超过1500米的超深水项目油气产量则占据全球深水油气产量的四分之一强。
其中,澳大利亚Gorgon 项目和埃及Zohr 气田部分区域作业深度已达到了2000-2200米以下。
再次,从在产项目分布看,巴西、美国、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澳大利亚是全球深水油气开发项目分布的主要区域,2018年合计占世界深水油气总产量的77%。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深水油气资源是指位于海洋水深大于500米的地下油气藏。
由于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深水勘探与开发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然而,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深水勘探的挑战1. 技术难题:深水勘探面临着技术难题,例如在大水深下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需要超长距离的海底管道输送,这对管道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另外,深海环境恶劣,海洋动力学复杂,难以满足船只与设备的稳定操作,需要开发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勘探设备与技术。
2. 成本高昂:相比陆地油田,深海油气的勘探投资与开发成本要高昂许多。
首先,水深对设备的运营维护造成了困难和复杂性,增加了设备维修与更换的难度与费用。
此外,深水油气的开发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前期的勘探与开发活动,这对投资方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深海油气勘探面临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深海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勘探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高。
另外,深海油气的生产周期长,风险分散性低,一旦投产遇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深水勘探的机遇1. 蕴藏量丰富: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深海油气资源占全球未被开发的油气资源的70%以上,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开发潜力。
深水油气资源的丰富给勘探与开发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2. 技术创新:深水勘探的挑战催生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为了突破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难题,石油行业积极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开发出一系列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设备与技术。
这不仅为石油行业带来了技术突破,也为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契机。
3. 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深水勘探的发展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机遇。
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需要各种船只、海底设备以及管道输送等海工装备的配套。
通过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与技术实力,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及发展趋势海洋是全球最大的资源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人类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现状海底油气勘探技术主要包括钻井、测量勘探、采油和水下生产等技术,其中测量勘探技术是海底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
测量勘探技术主要分为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重力勘探三种。
地震勘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它通过在海面上放置震源和接收仪器来探测井下地层结构及油气分布等。
电磁勘探则是利用电磁场的特性来对井下地层结构和油气区域进行探测。
重力勘探则是通过对海洋重力场的测量来探测地下油气结构。
此外,为了克服勘探过程中的海洋环境带来的困难,如海浪、水流和水下高压等问题,还出现了许多新型海底油气勘探设备和技术,如超深水平台、水下机器人、智能化钻井设备等。
二、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1. 深海勘探技术将得到更大发展随着陆地和浅海区域油气资源的逐渐减少,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深水区域。
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开始将勘探业务扩展到深海领域,特别是水深超过一千米的深水区。
深海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海底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得到更大的发展。
2. 海洋信息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在海底油气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优化勘探的方案、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未来,海洋信息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数据采集和处理,海底设备控制,安全监控等。
3. 海洋环境保护将成为主要问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保护和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将成为海底油气勘探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科学的勘探方案和规划,以确保勘探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
4. 多种勘探技术将综合应用不同的海底油气勘探技术各有优缺点,将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克服不同技术的局限性,提高勘探成效。
例如,可以将地震勘探与电磁勘探结合使用,以提高勘探精度和可靠性。
5. 海工装备将得到提升和改进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海工装备将得到不断的提升和改进,以适应更恶劣的海洋环境和更高的施工要求。
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

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深水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全球范围内,海上油气资源有44%分布在300 m以深的水域,已于深水区发现了33个储量超过8 000万m3的大型油气田;此外,深水区域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总量(含碳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总含碳量的2倍,其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是陆地冻土带的100倍以上。
到2004年末,全世界已有124个地区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其中海洋有84处,通过海底钻探已成功地在20多处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同时,在陆上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获得成功。
我国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
在我国南海海域已经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及生物等标志,但我国目前油气开发还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需求的增长,在加大现有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开辟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以寻求新的资源是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世界海洋石油工业技术现状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传统的导管架平台和重力式平台正逐步被深水浮式平台和水下生产系统所代替(图2),各种类型深水平台的设计、建造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全世界已有2 300多套水下生产设施、204座深水平台运行在全世界各大海域,最大工作水深张力腿平台( TLP)已达到1 434 m、SPAR为2 073 m、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FPSO)为1 900 m、多功能半潜式平台达到1 920 m以上、水下作业机器人(ROV)超过3 000 m,采用水下生产技术开发的油气田最大水深为2 192 m,最大钻探水深为3 095 m。
与此同时,深水钻井装备和铺管作业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全世界已有14艘在役钻探设施具备进行3000 m水深钻探作业能力,第5代、第6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已在建造中(图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与评述收稿日期:2005208222;修回日期:20052102041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 32S W 2219)资助.作者简介:吴时国(19632),男,湖北襄阳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海底构造、海洋地球物理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E -ma il :s w u @m s .qdi o .ac .cn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进展与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前景吴时国1,袁圣强1,2(1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深水油气是世界上油气勘探快速发展的领域,2004年最高钻井水深纪录已达3050m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也开始了南海深水油气的勘探。
指出:从国外发现的深水油气田来看,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位于离散大陆边缘,发育有裂陷前期、裂陷期和裂后热沉降期3个超层序;烃源岩大多是裂陷期的湖相和滨浅海相沉积以及裂后热沉降期海相灰岩、页岩;储层则以裂陷热沉降期深水浊流沉积体系和裂陷期的砂岩为主;深水油气的成藏模式,除裂陷盆地的成藏模式外,还有裂后热沉降期裂陷的深水浊积砂岩油藏、底辟构造油藏等特殊类型。
通过对南海2个深水地区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南海与国外已有油气发现的深水区具有许多相似的含油气地质条件和丰富的油气远景。
关键词:深水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离散大陆边缘;南海中图分类号:T E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926(2005)06206932071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3个热点地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陆上和浅海老油田区新发现难度的增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勘察家的目光就投向了深水区,尤其是在巴西坎波斯(Cam po s )盆地发现了A lbaco ra 、M arli m 等大型油气田以后,深水勘探更是不断升温,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勘探领域。
事实上,目前世界上已形成3个深水勘探的热点地区,即大西洋两岸的西非岸外、坎波斯盆地和墨西哥湾[1~11]。
世界上著名的能源咨询公司(Douglas 2W estw ood L td )在《2000-2004年世界深水报告》中指出,2004年世界投入深水油田的费用将从2000年的76亿美元增加到约220亿美元,其中西非地区增长最快,仅2005年的投入已超过50亿美元。
从2000年到2010年,全球深水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将分别达273.15亿桶和214.601万ft 3,其中西非、巴西、墨西哥湾最多,其次是挪威、东南亚、英国等。
近期深水钻探的水深记录不断地被刷新。
M arathon 石油公司1999年在墨西哥湾W alker R idge 425区块创下的2437m 水深的钻井记录,B P公司于2000年在同一区块突破了2693m 水深的探井纪录,2003年11月中旬,T ran socean 和雪弗隆-德士古公司宣布,T ran socean 钻探船发现者号创造了深海钻探世界新纪录,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水深达3003m ,而2004年的钻探纪录是3050m [12]。
I OD P 的大洋钻探船“地球”号钻孔设计钻井水深达到4000m 。
近来这三大热点地区在深水勘探开发方面捷报频传。
例如在西非的安哥拉和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就不断有新的勘探发现和新油田投产,还有新一轮超深水区块的成功招标。
To tal 公司在安哥拉的17区块发现了Girasso l 、D alia 、Ro sa 、L iri o 、T u li pa 、O rqu idea 、C ravo 、Cam elia 等油田。
Chevron 公司在安哥拉的14区块也发现了7个油田。
E sso 公司等在安哥拉15区块发现了H ungo 、K issan je 、M ari m ba 、D ikanza 、X icom ba 、Chocalho 等油田。
B P 公司在18区块有P latina 、P lu ton i o 、Galia 等油田的发现。
在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自1995年发现有10亿桶储量的Bonga 油田以后,1999年又发现A gbam i 、E rha 、N nw a 等深水油气田。
据Douglas 2W estw ood L td 统第16卷6期2005年12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NA TU RAL GA S GEO SC IENCE V o l .16N o.6D ec . 2005计,西非2000-2005年间已有17个深水油气田投产。
又如坎波斯盆地。
巴西2000年石油日产量近130万桶,其中70%来自400~2000m的深水区,在2005年达到日产石油185万桶。
巴西一方面在积极开发已发现的深水大油田,如1999年水深1853m 的Roncodo r油田(27亿桶储量)投产,更是创下世界记录。
另一方面积极对外开放,合作勘探,加速深水区块油气勘探。
1999年Petrob ras公司宣布将在2000-2005年期间投资329亿美元,其中68%将用于深水区的勘探开发。
再如墨西哥湾。
1999年由B P公司发现的C razy Ho rse油田储量近10亿桶,最近在其西北5英里外密西西比峡谷776区块又发现了C razy Ho rse N o rth 油田,据称它也可列为这里的五大发现之一。
截至2000年初,已在大于500m水深的区域内找到了112处油气显示[13]。
在美国墨西哥湾大于330m的深水区的石油产量在2000年已达到271百万桶,比上年度增加20%,使得美国在整个墨西哥湾区的石油总年产量在去年创下了记录,达522百万桶,比1999年增加了5%,也使得深水区的产量第一次超过了浅水区。
另一方面在天然气产量方面,深水区的产量增长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该地区产量下降的速度。
2000年这里的天然气产量为4.88万亿ft3,比1999年降低314%,但浅水区产量为3190万亿ft3,比1999年下降达7.4%,自1996年以来已下降18.8%。
除了以上这三大热点地区外,近年来,大西洋两岸北端如挪威、英国、加拿大、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南端的纳米比亚、南非和阿根廷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埃及、以色列、土耳其(在黑海),亚太地区如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在积极开展深水勘探或开发活动。
在南海地区,深水勘探开发也在较广泛的进行之中。
迄今为止,中国正在开展的3个深水勘探项目3个,全部在南海海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和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H u sky Energy)合作在40 30区块打的第一个预探井没有任何发现,但大约600m的油井深度对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赫斯基能源公司来说都刷新了记录。
文莱在巴兰三角洲外400~500m水深处发现M erp ati和M eragi油气田,其中M erpati21井证实气柱至少高达605m。
马来西亚在沙巴外海深水G区块里由Shell公司钻的Kam un su East21井水深2417ft,是该国深水区第一口探井。
M u rphy石油公司在深水K区块采集了2D和3D地震资料。
另外Petronas公司已在马来西亚海域招标10个深水区块,最后一个区块是与Am erada H ess In ternati onal 公司签订的F区块,该区块位于沙捞越B in tu lu西北350km,水深200~1200m。
菲律宾的M alam paya 油气田已在今年10月投产,未来20年内将产3万亿ft3的天然气和120百万桶的凝析油,预计2002年气产量达360百万ft3 d。
2 大西洋两侧深水区油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2.1 地质构造背景目前,世界上的深水勘探主要是在被动(离散)大陆边缘盆地进行,而所有现存的离散大陆边缘都是在三叠纪之后产生,并与泛大陆的解体有关。
离散大陆边缘盆地的发育一般都经历裂谷前期(裂前期)、裂谷盆地发育期(裂陷期)以及裂后热沉降期3个大的演化阶段。
对应的沉积地层分别为裂前层序、裂陷盆地层序、热沉降期沉积层序。
其中热沉降期层序内又可细分为2个次级层序——早期局限海层序及晚期的进积层序。
在热沉降期早期局限海相沉积时,由于气候干旱的原因,加上洋脊等屏障作用,可形成蒸发盐岩。
在裂谷期前后存在明显的不整合,分别称为开裂不整合(R ift on2set unconfo r m ity)和裂开不整合(B reakup unconfo r m ity)。
引起大陆裂解的原因是地幔热点或大规模的地幔横向运动所为。
关于大西洋的张开历史,首先是北大西洋南部先张开,其次是南大西洋,再后是赤道附近的大西洋,而南大西洋的张裂和海底扩张的开始是由南向北时代变新。
正因为这样,在大西洋两边发育的地层层序的时代也呈有规律的新老变化。
如在非洲西南大陆边缘盆地,从南到北,盆地开裂和裂开不整合的时代都呈渐新的趋势。
开裂不整合从Cap e盆地的220~200M a、O range盆地的160~144M a、L uderitz2W alvis盆地的126M a、N o rth Gabon盆地的125~122M a到R i o M un i2Douala2B enuo盆地的119M a。
热沉降期层序的时代从Cape2O range2 L uderitz盆地的137~130M a、W alvis盆地的126M a、B enguela2Kw anza2Congo2Gabon盆地的127~117M a、M i o M un i2Douala盆地的118M a到B enue盆地的80M a。
2.2 深水区烃源岩在南大西洋两侧的巴西和西非深水油气勘探区,最重要的烃源岩是裂陷期湖相页岩或泥岩以及496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16裂后热沉降的局部海泥岩,但以裂陷期的烃源岩为主。
在巴西Cam po s盆地,烃源岩主要为下白垩统L agoa Feia组页岩,有机碳含量2%~6%,最高达9%,于中新世时达到成熟。
裂后层序中也有些组有机质含量高,但因成熟度原因而不能成为烃源岩或最多只能是次要烃源岩。
在西非的加蓬盆地和下刚果盆地,除了发育断陷期K issenda组、M elan ia组和B ucom azi组烃源岩外,还发育了飘移期烃源岩,如在加蓬盆地下白垩统M adiela组、A zile(T u ron ian)和A ugu ille组(Senon ian)中发现了较好-好的源岩。
而中新统的M ando rove组以碳质泥岩为主,总有机碳含量4%~5%或更高,但在整个盆地都不成熟。
下白垩统M elan ia组的湖相黑色有机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6.1%,有机质类型为 型和 1型,而K issenda组湖相源岩只在少数井钻遇,丰度比M elan ia组低,总有机碳含量平均1.5%~2%,有机质主要由 型和 2型干酪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