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1-岩心中沉积相标志包括哪些方面

1-岩心中沉积相标志包括哪些方面-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岩心中沉积相标志包括哪些方面答:1)岩性标志。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颜色:恢复古沉积环境水介质氧化还原程度,例如:红色代表氧化环境,绿色代表弱氧化环境,灰色代表弱还原环境,灰黑色代表还原环境。
②岩石类型:判别各类岩石成因类型。
③自生矿物:例如锰结核指示海底环境,海绿石指示浅海陆棚环境等等。
④碎屑颗粒结构与沉积构造:判别沉积相类型。
2)古生物标志。
利用有空虫,介形虫、软体动物、藻类、海绿石划分海相、陆相或过渡相。
3)地球化学标志。
①微量元素:利用微量元素硼,Sr/Ba、Sr/Ca等值划分海相、陆相或过渡相。
②稳定元素:根据13C/12C值区分海相、陆相、过渡相地层。
根据18O/16O值恢复古海洋温度和古气候变化。
2、单井剖面相与连井相对比的步骤与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单井剖面相分析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五步:1)从最完整的岩心资料入手;2)确定和建立可能的沉积层序;3)作观察特征的对比;4)收集其他资料;5)编制柱状剖面或单井相分析图。
连井相对比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定时问题。
利用标准化石的“科”、“属”可划分到系或统,“种”的变化可以划分到组或段。
当化石资料不完善时,要结合岩性、电性特征、沉积旋回、接触关系等标志定时。
2)穿时问题。
传统的油区地层划分和对比主要注重相似或相同岩性的等时性,而忽略了等时界面和岩性界面的不一致性,即穿时现象。
3)相变问题。
在准确定时的基础上,相对比剖面中要注意区分“同期异相”、“同相异期”两种镶边类型。
4)正确使用相变法则。
对于活动构造单元,沃尔索相变法则并不完全正确,在使用时要正确分析识别。
5)正常沉积事件作用和时间沉积作用。
用传统概念所建立的正旋回或反旋回都有重新认识的必要,在使用相变法则时,必须注意区分正常沉积作用形成的相连续变化和由事件沉积作用导致的相突变。
沉积学部分知识点.

一沉积相标志:相标志是指反应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
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
1岩性(沉积标志颜色颜色也是沉积岩的—个重要待征。
对沉积岩颜色的研究有助于推断沉积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
继承色原生色次生色次生色。
陆源碎屑成分研究它们的含量变化,以确定物源方向、源区的大致位臵、搬运距离及母岩类型等。
陆源碎屑自生矿物特殊岩石类型沉积岩的结构包括粒度、分选度、形状、圆度、球度、石英表面结构、支撑类型、结构成熟度等。
粒度分选及粒度结构反映了水动力条件、流体力学性质颗粒的支撑类型——判断介质水体的流动性质:颗粒支撑——牵引流;杂基支撑——密度流、重力流。
沉积岩的构造古水流向判别与恢复沉积组合及相序确定沉积相类型区分自旋回和它旋回,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层序划分。
沉积体空间形态2 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标志生物对环境的指示意义:指示沉积水体介质的温度、深度、压力、光照度、浑浊度、水体流动性质、基底性质、水体所处位臵等。
遗迹化石是地史时期生物生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的总称。
也可以说是生物成因的各种构造,反映生物的存在。
包括生物生存期间的居住、运动、捕食、代谢、生殖等行为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从某种意义上讲,遗迹化石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物质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时生物的生活环境。
3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沉积岩中的元素含量取决于下列因素:陆源区性质(母岩成分、古气候、沉积环境(包括水体等介质性质、沉积岩的成分、生物作用、成岩及后生因素等,因此研究它就可以对再造古地理环境提供信息。
目前,元素地球化学在划分海陆相地层,分析物源区岩石成分,恢复沉积古气候条件,确定沉积水介质地球化学环境,划分地球化学相(氧化与还原、水盆深度、盐度、离岸距离等等方面都能取得较满意成果。
4 地球物理学标志地球物理学标志常用的有沉积序列和沉积相相的测井响应、地震响应,根据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解析出其中的基本相标志,进而鉴别沉积相类型。
沉积相标志汇总

第二节 岩性(沉积)标志
一、沉积岩的颜色 次生色:沉积岩形成之后,如果长期暴露在地表环境经受风化,
某些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矿物(又称次生矿物),也会导致岩石的颜 色发生改变,这种颜色称为次生色。
在对沉积岩的颜色进行观察时,应该寻找岩石 的新鲜断面,观察岩石的原生色。描述岩石的颜色 时,如果用—种颜色无法恰当地表述,则可采用复 合色,如灰绿色、灰黄色等,其中后者为岩石的主 要颜色色调。此外,岩石表面受湿后,其颜色较干 燥状态时深得多。
沉积相的鉴定标志——岩性(沉积)标志(包括
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沉积组合及相序、 沉积体空间形态等);2.古生物、古生态学标志;3.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4.地球物理学标志
沉积学基础
第二章 沉积相标志
研究思路 岩性(沉积)标志 古生物、古生态学标志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物理学标志
第二节 岩性(沉积)标志
(2)利用碎屑矿物组合分析母岩类型 每一类岩石都有其特定的矿物组合,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故在形成的碎屑中,仍然保留其组合特征。
第二节 岩性(沉积)标志
二、沉积岩的碎屑成分和岩石类型 2、自生矿物
(1)海绿石:现代海绿石主要形成于远离大河口的陆棚区,其介质条件 为弱咸性(pH=7-8)和弱氧化—弱还原(Eh=0)的正常海水,水温10-15℃左 右,形成深度大于125m,在寒冷地区,水深30m就可形成。大量原生海 绿石的形成主要与海水有密切关系。 (2)鲕绿泥石:据现代沉积学研究,它也属海洋自生矿物,但和海绿石 的形成温度和深度不同,鲕绿泥石形成于较温暖的浅海,水温大于20℃, 其分布深度小于60m。 (3) 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可以反映介质的pH值。高岭石形成于酸性介 质中,一般为大陆环境;伊利石、蒙脱石形成于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多 为海洋环境。
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我们都知道.相标志主翌有:岩石学标志、占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x地很相标志等。
其中•岩石学标志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等。
岩石学标志1岩石的颜色特征颜色是沉积岩最直观、目的标志.是沉枳环境的良好指示剂。
沉积岩的颜色变化.除取决于成分外.还与其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判别沉积环境时.沉积岩的颜色具有非常垂耍的作用•例如.若某研究区岩石以灰色.灰绿色和深灰色为主.泥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或黑色.无水上软化条件下的红色沉积和湖卅线过渡帯内的杂色泥岩.表现为还原条件下的暗色特征.表明碎屑物沉积时处于水下环境。
2岩石的成分待征利用岩石薄片进行粒度成分分析.得出成分成熟度。
2;矿物成熟度低•则表明为物源稳定的低能沉积环境。
3.岩石的结构特征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受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控制•是反映原始沉积状况的直接标志.可直接提供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 为沉积环境分析捉供重耍依据亠槪率累枳曲线可以较好地区分砂体的搬运性质和水流强弱.有无回流等特点。
砂体的搬运方式可以分为滚动、跳跃和悬浮搬运三类.在曲线上可分别连成各口的线段.组成三个次总体。
线段的斜率反映J'该次总体的分选性.斜率陡•分选性好:斜率缓•分选性差.4岩石的构造待征1) 层理构造⑴水平层理:主耍发育丁•页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
其纹理细清晰IL彼此平行.表明是在低能环境的低流态中・由悬浮物质沉积而形成.涼间湾沉积中常见.(2) 平行层理:由砂两沉枳物组成.是圧面具剥离线理的水平圧摩。
代表一种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分流河道等沉枳环境中常见(3) 交错层理:是指細层与层系界面呈角度相交的层理。
常见的交错层理主耍有沙纹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憎状交错底理零.在水下分潦河道及河口坝零沉积中非常常见.在分涼间湾沉积中也可见到沙纹交错底理:(4) 透铤状层理:透铤状层理的待点是砂质透镜体被包圉在泥岩Z屮。
一般出现在砂泥呈互层段.它心是在泥.砂都有供应和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与缓慢或停滞水动力条件相互交替的情况下形成的,2) •冲刷而构造冲刷而是高流态下产生的一种层面构造.岩心由于体积小.故而只能见到起伏幅度平缓的冲刷面。
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成的构造。
流动构造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沉积构造。
(1)层面构造在沉积岩的顶面或底面上形成的构造。
如: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1. 波痕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痕迹。
波痕的内部构造及形成机理及实例前积纹层形态及其控制因素随介质能量的减弱和悬浮载荷的增加,前积纹层形态:直线型→切线型→凹型→S型波痕的大小、形态、对称性、介质类型各有不同。
按介质类型分为:A.水流波痕;B.波浪波痕;C.干涉波痕和改造波痕;D.弧立波痕;E.风成波痕按波脊形态,分为5-6类:随水深减小和流速增大,直线形→波曲形→链形→舌形→新月形→菱形。
水流波痕按大小分为:大型水流波痕:波长60~30cm,波高为6~,波痕指数大于15。
主要产生于中、粗粒床沙中。
巨型水流波痕:波长大于30m,波高可达数米,波痕指数大于30。
波脊以直线形为主,多分布在较深的浅海和大型河流中。
逆行砂丘:浅水急流(Fr>1),其水面波形与底形波痕一致(属同相波),与一般波痕形成作用相反,背流面一侧侵蚀,向流面一侧进行堆积。
所以实际上它是向上游方向移动的,故称为逆行沙丘。
它多见于海滩、潮坪、河流环境。
B、波浪波痕是由波浪作用于床沙表面而产生的波痕,据其对称程度可分为:对称波浪波痕和不对称波浪波痕。
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振荡运动形成、流体质点在表面呈园形轨道,向下变为来回运动,反复作用结果形成“人”字形内部构造和对称形态。
不对称波浪波痕:是由水体运动时往复速度不同而造成的。
在滨岸地区,由于水体运动受海底摩擦作用的影响,波浪向陆的速度大于向海运动的速度,故波痕形成方式和单向水流的波痕相似,内部只有一个方向的前积层。
可以按直线形流水波痕的描述方法进行。
不对称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的区别:①浪成波痕的波脊多出现分叉与会合的特点,水流波痕波脊则多中断并被别的脊代替;②浪成波痕的波长多小于, 波痕指数(RI) <15, 而水流波痕的RI>15,浪成波痕的对称指数RSI <, 而水流波痕的RSI >;③浪成波痕的前积纹层往往表现为成束的分枝状, 并且通过波谷延伸到相邻波痕的翼部上。
沉积环境判别标志(2-2)

•纵向脊(沟铸型):出现于浊积岩和冲积相–砂岩层面上:–砂岩底面上(铸型):脊与沟铸型•细流痕(渠迹):•压刻痕:沟痕(铸型)、V型痕(铸型)、戳痕(铸型)、弹跳痕(铸型)。
弹跳痕V型痕沟痕:戳痕浊积岩一)物理参数—同生变形构造••负载构造(重荷构造)—火焰状构造•球枕状构造:•包卷层理(旋卷层理):•滑塌构造:见于浊流、潮汐、曲流砂坝等•碟状构造(泄水构造)•砂岩脉和岩床•干裂一)物理参数—暴露成因构造•雨痕和冰雹痕•帐篷构造(锥形构造):–反复干裂收缩成因;–碳酸盐岩中硬石膏水化石膏引起溶蚀或膨胀垮塌而成;–温差效应岩石膨胀性不同而破碎而成;–晶体生长引起岩石膨胀而成;–潮上带、萨布哈环境•晶体印痕与假晶:一)物理参数—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石盐假晶•生物扰动构造一)物理参数—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特例•叠层石(Stromatolites )波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穹状叠层石生物生长或层理构造•SH发育于潮汐与波浪强的地带,延伸方向与海岸线方向垂直,与潮汐和波浪冲刷方向一致;•叠层石群呈带状分布平行于海岸线,单一叠层石缓侧向着岸线、陡侧迎向波浪图5-28 叠层石形态类型分布图5-29 叠层石类型与水深分布•植物根迹•鸟眼构造(窗格或筛状或网状构造、雪花状构造):•因干涸收缩、气泡逃逸、水滴、藻类腐烂、硬石膏溶解、成岩作用等后充填亮晶;•多产于潮上带、潮间带一)物理参数—复合成因构造•层状晶洞构造:–孔洞沿平行于层面并成群出现,底平坦而顶部呈不规则的指状分叉;–孔洞被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充填;–常见于潮上坪或潮间坪或泥丘等•软体生物腐烂及生物潜穴形成的孔洞;•沉积物失水或生物腐烂引起坍塌而成孔洞;•海底胶结的介壳下面形成遮蔽孔等;•席状裂隙:–可显出示顶构造:孔隙下部为泥晶或硅泥,上部为亮晶、空洞或正延性玉髓、石英;–孔隙充填亮晶方解石——斑马状构造;–形成于潮上带或潮间带气候干湿交替。
海相中各种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海相中各种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滨岸相:岩石类型及成分:海岸沉积的砂质较纯,石英等稳定组分含量高,重矿物相对较富集,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滨岸砂圆度、分选较好,结构成熟度高,粒度分布特征较均一,概率图上显示跳跃总体发育,斜率大,有时明显地存在着两个次总体,这是由于波浪的冲刷回流作用造成的;构造:近滨带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发育,近滨下部可见水平层理及生物潜穴。
前滨带发育有大型海滩冲洗交错层理,沿层理面见有水流线理或剥离线理,沿层面还常发育有各种浪成波痕、菱形波痕、细流痕及其他层面构造。
其中大型冲洗交错层理是滨岸沉积最典型的标志;生物化石:滨岸沉积中常含有数量不等的各门类海相生物及其碎片,有时在滨线一带可形成薄的介壳层,它们多属于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组合,生物介壳一般都具有破碎、磨损和圆化现象;剖面结构:以进积型沉积层序最发育,呈现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特征。
自下而上依次出现滨外—近滨—前滨—后滨沉积;砂体形态:常平行于海岸线走向呈线状分布,往往成排出现,剖面上常呈下平上凸的透镜状或席状;浅海陆棚相:岩石类型及成分:主要为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砾岩较少,并有大量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如碳酸盐岩,部分铁、锰、铝、磷沉积岩等。
碎屑矿物成分成熟度高,不稳定成分少,海绿石、鲕绿泥石、胶磷矿是常见的自生矿物。
粘土岩可含有砂质、铝质、海绿石质、硅质、灰质、沥青质、黄铁矿等;结构:砂质沉积圆度及分选好,结构成熟度高,但比滨岸稍差,填隙物多为化学胶结物,杂基少,粒/基比高;构造:有对称或不对称浪成波痕。
交错层理也常见,水体较深处水平层理发育,尤其粘土岩中薄而清晰的水平层理发育。
其他还有生物搅动构造、底冲刷、虫孔、虫迹等,但没有干裂和雨痕;生物化石:陆棚区,特别是浅水陆棚区,生物大量繁殖,种类和数量均多,有底栖生物,也有浮游和游泳生物,如珊瑚、海绵、苔藓虫、层孔虫、藻类等造礁生物,也有腹足类、双壳类、腕足类、棘皮类、有孔虫、头足类等;半深海和深海相:岩石类型及成分:半深海中分布最广的是各种软泥,如蓝色软泥、红色软泥、绿色软泥,此外还有火山灰软泥和碳酸盐软泥;现代深海沉积物主要是各种软泥,如石灰质软泥(包括抱球虫软泥、翼足虫软泥等)、硅质软泥(包括放射虫软泥、硅质海绵骨针软泥、硅藻软泥)等。
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我们都知道,相标志主要有: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地震相标志等。
其中,岩石学标志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等。
岩石学标志1 岩石的颜色特征颜色是沉积岩最直观、最醒目的标志,是沉积环境的良好指示剂。
沉积岩的颜色变化,除取决于成分外,还与其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判别沉积环境时,沉积岩的颜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若某研究区岩石以灰色、灰绿色和深灰色为主,泥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或黑色,无水上氧化条件下的红色沉积和湖岸线过渡带内的杂色泥岩,表现为还原条件下的暗色特征,表明碎屑物沉积时处于水下环境。
2 岩石的成分特征利用岩石薄片进行粒度成分分析,得出成分成熟度。
若矿物成熟度低,则表明为物源稳定的低能沉积环境。
3. 岩石的结构特征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受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控制,是反映原始沉积状况的直接标志,可直接提供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为沉积环境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概率累积曲线可以较好地区分砂体的搬运性质和水流强弱,有无回流等特点。
砂体的搬运方式可以分为滚动、跳跃和悬浮搬运三类,在曲线上可分别连成各自的线段,组成三个次总体。
线段的斜率反映了该次总体的分选性,斜率陡,分选性好;斜率缓,分选性差。
4 岩石的构造特征1)层理构造(l) 水平层理:主要发育于页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
其纹理细清晰且彼此平行,表明是在低能环境的低流态中,由悬浮物质沉积而形成,流间湾沉积中常见。
(2) 平行层理:由砂质沉积物组成,是层面具剥离线理的水平层理。
代表一种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分流河道等沉积环境中常见(3) 交错层理:是指细层与层系界面呈角度相交的层理。
常见的交错层理主要有沙纹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在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沉积中非常常见,在分流间湾沉积中也可见到沙纹交错层理。
(4) 透镜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的特点是砂质透镜体被包围在泥岩之中。
一般出现在砂泥呈互层段,它们是在泥、砂都有供应和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与缓慢或停滞水动力条件相互交替的情况下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我们都知道,相标志主要有: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地震相标志等。
其中,岩石学标志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等等。
岩石学标志1 岩石的颜色特征
颜色是沉积岩最直观、最醒目的标志,是沉积环境的良好指示剂。
沉积岩的颜色变化,除取决于成分外,还与其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判别沉积环境时,沉积岩的颜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若某研究区岩石以灰色、灰绿色和深灰色为主,泥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或黑色,无水上氧化条件下的红色沉积和湖岸线过渡带内的杂色泥岩,表现为还原条件下的暗色特征,表明碎屑物沉积时处于水下环境。
2 岩石的成分特征
利用岩石薄片进行粒度成分分析,得出成分成熟度。
若矿物成熟度低,则表明为物源稳定的低能沉积环境。
3. 岩石的结构特征
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受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控制,是反映原始沉积状况的直接标志,可直接提供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为沉积环境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概率累积曲线可以较好地区分砂体的搬运性质和水流强弱,有无回流等特点。
砂体的搬运方式可以分为滚动、跳跃和悬浮搬运三类,在曲线上可分别连成各自的线段,组成三个次总体。
线段的斜率反映了该次总体的分选性,斜率陡,分选性好;斜率缓,分选性差。
4 岩石的构造特征
1)层理构造
(l) 水平层理:主要发育于页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
其纹理细清晰且彼此平行,表明是在低能环境的低流态中,由悬浮物质沉积而形成,流间湾沉积中常见。
(2) 平行层理:由砂质沉积物组成,是层面具剥离线理的水平层理。
代表一种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分流河道等沉积环境中常见
(3) 交错层理:是指细层与层系界面呈角度相交的层理。
常见的交错层理主要有沙纹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在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沉积中非常常见,在分流间湾沉积中也可见到沙纹交错层理。
(4) 透镜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的特点是砂质透镜体被包围在泥岩之中。
一般出现在砂泥呈互层段,它们是在泥、砂都有供应和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与缓慢或停滞水动力条件相互交替的情况下形成的。
2).冲刷面构造
冲刷面是高流态下产生的一种层面构造,岩心由于体积小,故而只能见到起伏幅度平缓的冲刷面。
主要见于分流河道沉积的底部,冲刷面附近常见大量泥砾,代表了较强水动力环境。
3).准同生变形构造
变形层理:常见与粉砂岩与细砂岩中,属于层内的层理揉皱现象。
由于沉积层内的液化作用或流水的剪切作用而形成的,常见于分流间湾沉积
鉴别岩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生物化石剖面结构砂体形态
成分标志
沉积相在平面上杂深水陆源碎屑浊浊积岩的颗粒/具完整或以递变层理或叠除指示深水环境舌浊积呈扇形积岩以复成
覆递变层基比值的实体化不完整的,; 理为其最主要的鲍马序相石如有孔虫、放分形,低分选性很差到剖面上呈鉴别标鲍马射虫、钙较好。
砾岩和杂砂列(岩为特征。
古质超微化石外,透镜状其次还有平志, 层序)
概率图只有一条斜度不大代海相复理深水的遗行层理、
迹化石如平行层波状层理、旋涡石浊积岩中的较平的直线或层理、滑微向上凸有理的爬迹、网状迹和平的弧线,说明只有大量成熟度塌变形层理等。
低的物质,如一个递除层理行潜穴等岩屑、长石和变悬浮次总体,粒外,还有槽模、沟更具良好的指相度范围模、重棱角状石性分选,荷模、撕裂屑、近源的沟英。
分布很广C 道浊积岩主差。
在旋涡层、点的分,要为不等粒M—变形砾、直立砾、图上结构的长石漂浮砾、布平属于,砂线行于C=M液化锥、液化管、粒度岩和岩屑砂碟状构也反映递,悬浮区造、水下岩脉等远源的末岩。
特殊构造稍至深水平变悬浮 ,类型原浊积岩以它们具有沉积为主的特点良好的指粉砂—细砂为相性
主要为石主,英杂砂岩或长石石英杂砂其次为长,岩 ,石砂岩岩屑砂岩较少.
三角以砂岩、粉砂其结构成熟度较层理类型复杂多海生和陆生生物三角洲沉在平面上呈朵状或积在垂向洲相化石的混岩、粘土岩河流相样。
河流指状中沉积作用和海, 上由下生现象是三角洲为主,成分成高,由陆向海方垂直或斜向上依次洋波浪潮砂岩熟度较河流沉积的又向,交海岸分汐作用形成的各中的碎屑粒度和为前三角相高,在三角一重要
特征。
但布; 洲泥、分选有变洲平原沉积剖在三角洲种构造同面上呈发细变好的总趋势。
时发育,中常见有暗如砂岩三角洲前形成过程中,由散的扫帚在 C—缘砂和三于咸、淡和粉砂岩色有机质沉积,中见流水波痕、 ,盐度变角洲平状,如泥炭或向,M图上三角洲前水混合前三角洲原分支河薄煤层等。
化大,水缘具浪成波
方向插入,体混浊度高段有QR和RS,无或极少砾其狭道沉积的痕、板状和槽状岩和化学岩 , 中以下细上交错层泥质沉盐性生物
RS,与段最发育,粗的反旋反映这是与河流理,不易生长繁殖,泥岩中发育积之中以悬水平层相和湖泊相回层序。
因此能堆前三角洲滚动浮搬运为主 ,理。
此外还发育泥呈积埋藏并保存为在层序的化石的原顶部三角组分较齿状交叉
区别之一有波状、,地生长生物主要洲平原分透镜状层理、包少。
在概率图上为广盐性支河道远砂坝卷层理、生物,如腹足类、冲刷—充填构沉积中为沉积的粒度分布造、变形构下粗上细主要由细双壳类、
粒的单一悬浮总的正旋造、生物扰动构异地;介形虫等
; 造等回。
这与体组成搬运埋藏河口沙坝沉积有河流相沉的主要为河流带三个次总来的陆生积的间
其中以跳跃总动植物碎片。
在体断性正旋,, 一个完整回有显著体为主~其粒度区间为的三角洲垂向层2的不同
,
序中3.5φ海,
其他两个生生物化石多出,分选好现于层序总体含量少分选差向上逐,的下部,, 渐减少但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甚至在顶部,多出现沼泽植物堆积而成的泥炭或煤层
鉴别标志岩石类型及成结构构造生物化石剖面结构砂体形态
分沉积相若为碎屑沉积潟淡,粒度细,粗粒因潟湖中水体与海相相比,在地层剖面
结构上常与能量弱,不生物种类单湖化级颗粒少则主要是钙
适应淡化潟调粘土,易形成交错层沙质粉砂岩、相障壁岛沉岩、粉砂质湖水体的广盐坝、理。
若有波
浪作用粘土岩,粗碎屑,积交互出现可形成性生物如腹相
很少。
可有缓波状层足类、双壳理、水平波状层铁锰结类、苔藓类、方解石、藻类等数量理及对称核、二氧化
或不对称波痕。
大为增多。
当盆硅矿物等,正极少虫地被隔绝时常海相生物在淡化潟湖偶见干裂可产生黄铁矿、孔, 中常发生畸菱铁矿、鲕
如个体变变,绿泥石等。
若为小、壳体变碳酸盐沉积,
具特殊纹微晶薄、则以泥晶、饰等反常现灰岩及白云当潟湖底岩,含泥含云灰象。
H2S部有岩为主,夹存可使生在时有骨屑灰岩条, 带及透镜体, 物群绝迹很少鲕粒咸若为碎屑沉积, 潟湖环境安静,生物种属单
调,化一般多出以粉砂岩、粉以广盐性,潟生物最发育砂质泥岩为主,现水平层理及湖并可夹有盐渍特别是腹足塑性变形层理,相斜层理不发化和石膏化的类、双壳类、介形虫等数几砂质粘土岩, 育。
盐类量大为增加。
乎无粗碎屑沉沉积中可见周 ,积可出现石期性溶解作适应正常盐度的生物如用所引起的膏、盐岩夹层。
珊瑚、棘皮“冲刷面”。
膏盐类沉积是
类、头足类、咸化潟湖的重还可见盐类假晶及泥裂大多数腕足若要特征之一。
苔藓虫等类、为碳酸盐沉积, 则主要是灰全部绝迹。
当盐度增高并岩、白云岩, 至一定限度夹石膏及盐岩大生物即,可出现天青,层时石、硬石膏、行灭绝黄铁矿等自生矿物.
障壁岛相主要为中—细颗粒分选和障壁岛相具厚原地生物化平面上呈与海岸平行的磨圆较好,多砂岩和粉砂层楔状、槽石较少,生物
岩,重矿物较富狭为化学物质状交错层理,也介壳多为异可发育低上部沙长条带状,笔地埋藏胶结。
集
角度板状交错丘因风的改直或微弯 ,常具,曲,甚至具微砂质纯层理造不对称波痕及, 颗粒表面净弱分支。
剖面上呈底平冲蚀痕迹。
呈毛玻璃
可见虫孔,状分选和磨顶凸的透镜圆好状潮坪相以粘土岩、粉砂层理类型多样。
生物群以种潮坪沉积可
发育海退型类少而数量岩、细砂泥坪上多
多、海相和陆的砾岩极岩为主,见水平纹层或
进积层序和相相混生为水平波状纹少见。
在
层;混合坪上多特征,而且半平面上,由海向海进型的退积为脉状、沉积陆, 咸水生物或
波状、但古代透镜状层广盐性生物物粒度呈由粗层序。
大量发育,分潮坪沉积以变细的带状砂坪理;
异度低。
分布。
在潮下带潮坪海退型进积上常出现羽状常被植物所的潮汐通层序最为常或人字形交
见,道内沉积物以,在垂向层错层理,这是潮覆盖,藻类生序上呈现与坪沉积的砂为主, 物较发育,
重要标志之一。
河流沉积相并常富含生物如藻叠层及藻席等; 在潮下带介壳和泥潮间类似的下粗泥坪上生物的潮汐通道内,砾。
潮间坪上上较多,扰动现, 从海向陆可见大型流细沉积层序,混合,象强烈所不同的羽由较纯的砂质水交错层理、, 潮坪层序是沉积过渡为 ,坪上较少状交错层泥质沉积结构中发育理等。
流水波从而,砂坪上更少羽潮汐层理、痕、浪成波形成了砂状层理、再痕以及水流和砂泥混合坪坪、暴露和泥坪。
作用面、波浪叠加类型的波痕均较潮上坪若发育标志、海陆相化石混生, 可常见。
泥坪有沼泽干,等和混合坪可发有泥岩沉积旱气候带育有干裂、雨痕、冰雹痕、的潮上坪可形成盐沼、盐鸟眼、泥爬痕、皮、足迹、可有石膏等,坪, 蒸发盐类虫孔等干燥气候条件沉积下的泥坪上可见石膏及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