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金纹细蛾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果树金纹细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展 , 害 严 重 时 , 下 旬 开 始 出现 落 叶 ; 4代 幼 危 7月 第
虫 危 害期 在 8月 中下旬 ; 中旬 至 1 9月 O月 上旬 第 5
2幼 虫 。 头 三 角形 , 胸 宽 , 长 6m 稍 扁 , ) 前 体 m,
呈 细纺 锤 形 , 色 , 足 不 发达 , 4对退 化 。老 熟 黄 腹 第
4 发 生 原 因
以幼 虫 从 叶 背表 皮 下 蛀 入 , 食 叶 肉 , 留黑 取 残
色 虫 粪 在 叶 片 内 ,被 害 叶 仅 剩 表 皮 ,外 观 呈 黄 豆
粒 大小 的 泡 囊 状 ,叶 正 面 隆 起 成 严 重 的每 片 叶有 1 ~ 0个 虫 斑 , O2 全 叶皱 缩 ,提 前 脱 落 ,影 响 果 实 膨 大 、树 体 营 养 积 累及 翌 年 萌 芽 开 花 。 在 陕 西 宝 鸡 地 区春 季 发 生
增 加 ,虫 叶率 平 均 以每 年 5 1 %的 速 度递 减 , %- 0 呈 频 振 灯诱 杀 。频 振 式 杀 虫 灯 可诱 集 并 杀 灭 金 纹 细
蛾成 虫 , 效 控 制 危 害 。 每盏 频 振 灯 可 管 控 3 - 0 有 06
亩 果 园 , 盏 可 使 用 6年 , 环 境 无 污 染 , 人 畜 一 对 对
灯 诱 杀 。将 2 黑 光 灯 置 于果 园 中央 ,灯 高 2m OW
每 天 诱 的发生率大多呈下降趋势 , 虫叶率基本和清耕 园持 左右 , 天 黄 昏开 灯 , 亮 关灯 , 杀 成 虫 。④ 使 用 平 或 略 低 于清 耕 园 ,第 4年则 明显 低 于 清耕 园 , 虫 叶率 为 清耕 园 的 6 %一 0 ,以后 随 着 生 草 年 限 的 0 7%
金纹细蛾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金纹 细 蛾在 陕西 省 关 中 地 区 1年 发 生 5代 , 以 蛹 在 被 害 落 叶虫 斑 里 越 冬 。早 春苹 果 发 芽 时 ( 3月 中下 旬 ) 冬 代 成 虫 开 始 羽 化 , 暖 的 中午 可 见 成 越 温 虫 围绕 树 干 飞 舞 、 尾 , 停 息 于树 干 上 , 在树 冠 交 或 常 下 部 砧木 萌 蘖 的 叶 片上 产 卵 , 待苹 果 展 叶 后再 产 卵
成虫 体 长 25 3 m 翅 展 65 85mm, 、 、 .~ m, . ̄ . 头 胸
前 翅 金 黄 色 。 须 白色 , 唇 短小 , 端尖 , 末 向左 右 伸 出 。 头 顶 有银 白色 鳞 毛 , 面 密 布银 白色 宽 大 鳞 片 。前 颜 翅 基 部有 3条 银 白色纵 带 ,第 1条 沿 前缘 平伸 , 端
于 苹 果 叶 片上 。4月 中 旬 即可 见到 幼虫 潜 入 叶 片 为
严 重 时 , 叶上 有 虫 斑 多 个 乃 至 十 多 个 , 叶扭 曲 一 使
皱 缩 , 斑 部 位 仍 保 持 绿 色 , 虫 斑 以外 部 位 失 绿 虫 而
呈 黄 褐 色 , 成 叶 片 提 早 脱 落 , 势 衰 弱 , 量 降 造 树 产 低 , 梢 生 长缓 慢 , 秋 花芽 形 成 少 , 其 是 7 8月份 易 尤  ̄ 造 成 大 量 落 叶 , 产量 和树 势 影 响更 大 。 对
蛹 藏 于 白色 “ 形 茧 中 。体 长 4 mm 左 右 , H” 梭 形 , 绿 色 , 眼 红 色 , 部 左 右 有 1对 角 状 突 起 , 淡 复 头 触 角 比体 长 。翅 、 角 、 三 对 足先 端 裸露 。 触 第
陇东地区苹果金纹细蛾立体综合防控技术

金纹细蛾通常会将卵产在树冠下部内膛叶片背 面 其幼虫在树冠的空间分布规律纵向上树冠下 部J树冠中部J树冠上部横向上树冠内膛J树冠外 围 从具体方位来看树冠东向和北向J树冠南向和 西向其幼虫的分布呈一定的聚集性特点 不同品种和栽植密度的受害程度
参考文献 /,0 牛 军 强 马 明$ 性 诱 剂 诱 捕 器 对 苹 果 金 纹 细 蛾 的 诱
集 作 用 和 控 制 效 果 /10 西 北 农 业 学 报 !",2!. 3,!45, %22 6 , %%!$
/!0 石 勇 强 郭 小 侠 陈 川 等$金 纹 细 蛾 发 生 与 防 治 研 究 进 展 /10中 国 农 学 通 报 !""7!'3,%45)'.6)'7$
病虫防治Βιβλιοθήκη !"!#$"!
陇东地区苹果金纹细蛾立体综合防控技术
牛军强 % 尹晓宁 董 铁 孙文泰 马 明
摘 要 以多年试验调查及防控技术示范为基础总结了甘肃陇东产区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 律幼虫在树冠叶片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对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苹果叶片的危害程度提出了农 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
金纹细蛾幼虫对苹果叶片危害程度因品种而 异 富士系品种受害最重 其次是元帅系 然后是
5!
!"!#$"!
病虫防治
乔纳金 金冠和秦冠 受害最轻的是嘎拉系 在同 样的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条件下 栽植密度越高 树冠越郁蔽 果园地面杂草越多 越茂密 金纹细 蛾幼虫危害越严重 说明金纹细蛾产卵期喜欢阴蔽 环境 综合防控措施 清园 清园可有效降低果园病虫基数是果树 病虫害防控中的重要措施 初冬苹果树落叶后结 合其他病虫害防控将果园地面及四周烂果僵果 残枝败叶等全部清理干净运出果园烧毁或深埋尤 其是落叶一定要清理干净 因为金纹细蛾最后一代 幼虫化蛹后在落叶虫斑内越冬 清扫落叶可有效降 低金纹细蛾越冬数量为下年防控减轻压力 翌年早 春重复前一年冬天的杂物清理工作同时喷施 %"& 硫 黄水 分 散 粒 剂 '"" 倍(#'&马 拉 硫 磷 乳 油 '"" 倍 进行药剂清园 优 化 树 体 结 构 针 对 金 纹 细 蛾 喜 欢 产 卵 于 阴 蔽环境的特点优化树体结构培养高光效树形建 造阳光果园可有效减少其幼虫的危害 同时可降低 早期落叶病 叶螨等的发生率 以陇东主栽品种富 士为例 休眠期修剪时 首先要打开光路 合理疏 除重叠并列枝 交叉互扰枝 背上枝 过密枝等影 响树冠采光的枝条 同时结合拉枝等方法均匀摆布 枝条 开张枝条角度 使其错落分布 有效改善树 体通风透光条件 对于果园群体枝量过大 冠层密 闭 树形紊乱 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成龄乔化富士苹 果园通过隔株间伐隔行间伐梅花状间伐等方式 有效减少树体数量和群体枝量 改善果园通风透光 条件 加强果园地面管理 陇东地区为雨养农业区 干旱少雨是该地区农业高效发展的瓶颈 果园树下 高垄覆膜可以起到很好的集雨保墒作用 有效解决 果园水分不足的问题 行间可选择根系较浅 植株 较矮的优良草种进行自然生草 其几乎不与果树争 夺肥水 在改善果园微域环境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有 机质含量 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 注意行间自然 生草要避免草长得过于茂密 保持草的高度不超
黑龙江省金纹细蛾发生规律及药效评价

黑龙江省金纹细蛾发生规律及药效评价
胡颖慧;卜海东;于文全;顾广军;杨悦;刘畅;程显敏;盖禹含
【期刊名称】《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5
【摘要】为了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防控金纹细蛾,连续2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牡丹江市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并选择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明确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寒地苹果产区的发生规律以及药剂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一年可发生3~4代,成虫羽化受气温和降雨量的影响不同年份有所差异,两年均在5月始见越冬代成虫羽化,2021年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成虫羽化高峰;2022年分别在6月下旬和8月初出现成虫羽化高峰。
第1代、第2代成虫发生量最多,且世代重叠。
30%阿维·灭幼脲、6%阿维·氯苯酰和25%蝽蚜蛾畏均可有效防治金纹细蛾,药后5 d防效在85%以上,25%蝽蚜蛾畏和6%阿维·氯苯酰持效性优于30%阿维·灭幼脲,药后15 d防效均在80%以上。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胡颖慧;卜海东;于文全;顾广军;杨悦;刘畅;程显敏;盖禹含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寒地果树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
【相关文献】
1.山东泰安地区金纹细蛾发生规律研究
2.庆阳市金纹细蛾成虫发生规律研究
3.天水地区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4.烟台地区苹果树金纹细蛾发生规律研究
5.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在洛川苹果园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纹细蛾的防治方法

金纹细蛾的防治方法
严格清园。
冬春扫净落叶,焚烧或深埋,是防治关键措施。
凡彻底扫净的,次年发生甚轻。
用性诱捕器诱蛾测报。
做法是将金纹细蛾性诱剂诱芯用细铁丝缚住,挂于树上,高度过1.3~1.5米。
诱芯外套1玻璃罐头瓶,瓶内装清水,加少量洗衣粉,液面距诱芯1厘米左右。
每罐控制面积667平方米左右。
每隔1天定时查诱到蛾子数量,记载,捞出死蛾。
遇雨及时倒出多余水分;干燥时补足液面,及时更清水,诱芯1个月更新1个。
蛾高峰后7天喷药防治。
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的果园应重点抓第一、二代幼虫防治。
药剂可选喷射5%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2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6000倍液,或20%氟幼脲胶悬剂4000~8000倍液,效果甚佳。
进口药5%抑太保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多来宝悬浮剂2000~3000倍液。
还可选喷28%硫氰乳油腔滑调500~2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1000~1500倍液,或30%灭蛾净乳油600~1400倍液。
黄陵县常见地下害虫的归结以及防治技术浅谈

种 , 续装培养料 , 继 装至最上一行 针 眼处 时 , 撒一 层 菌种, 在其上盖一 把培养料 , 将袋 口用扎绳扎紧 。 2 4 发 菌管 理 . 将接好 种 的菌 袋 放 人发 菌 室 发 菌 ; 因苹 果 渣 含糖 分多 , 酸度 大 , 容易 发烧 , 很 最好呈 “ ” 井 堆放 , 这样 散热快 。发 菌期 间要 特 别 注意 温 度 的 变化 , 必须 将料 温控 制在 3 ℃ 以下 , O 这是 发 菌 成功 的 关 键, 一般从 接 种计 2 —2 0 5d菌袋 就 可发 满 进行 出
摸 清 了常见 的几 种 害虫 的生 活 规 律 和 为 害 特 点 ,
因地制 宜 的 制 订 了 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综 合 治 理 力 法, 挑选 几 个 主要措 施列 举如 下 : ( ) 须施 用腐 熟彻 底 的厩肥 、 1必 堆肥 ; ( ) 种不 能太 晚也 不能 太深 , 2播 必须 按 照我站
7 1 — 0d就 可采 菇 。
[] 车继海 , 2 徐会侠. 苹果渣 生料栽培 平菇初探I] 食 用 - . J
菌 , 9 9, 1 5 2 . 1 9 2 ( ):0
许 鑫: 黄陵县常见地下害虫的归结以及防治技术浅谈
最严重 。主要 以幼虫为 害为主 , 再加 之幼 虫适 于干 旱地 区 , 当湿度 达到 1 一1 时 最适 宜 活动 , 5 8 所
报 纸 , 上橡 皮 筋 固 定 , 其 移 入 出菇 室 进 行 管 套 将 理 ; 时温度 最 好 控 制 在 1 — 1 ℃ , 持 空 气 相 此 3 7 保
对 湿度在 8 一9 , 要 注 意通 风 、 5 5 并 透光 ( 射 散
光 ) 防止 病 虫 害 侵 人 。一 般 一周 可 现 菇 蕾 , 过 , 再
金纹细蛾天敌小茧蜂的生活习性及其应用技术
金纹细蛾天敌小茧蜂的生活习性及其应用技术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是危害果树叶片的重要害虫之一。
它以幼虫潜伏于叶片皮层内啃食叶肉进行危害,药物防治比较困难。
金纹细蛾有多种寄生蜂天敌,其中小茧蜂就是很好的一种。
笔者自2004年以来,对小茧蜂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它对金纹细蛾幼虫的寄生率高达46%,对抑制金纹细蛾的大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小茧蜂的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 2.0~2.5mm,体黑色。
复眼黑色,单眼黄褐色,呈锐角三角形排列,颜面有细小的刻点,触角黑褐色。
中胸盾片凸出,小盾片圆形。
产卵器微突出尾部,产卵器鞘黑色,产卵管褐色。
翅痣黑褐色,前缘脉、亚前缘脉为淡褐色,腹部腹板前端为黄褐色,末端几节为黑褐色。
雄成虫,体长 1.6~1.8mm,腹部背板黑色,腹部腹板前几节黄褐色,后端几节黑色。
幼虫,体长2.6~2.8mm,白色,体前部细小,后部宽粗,头部略尖细。
茧体长2.8—3.0mm,白色,圆筒形,直径1.0mm左右。
2小茧蜂的生活习性小茧蜂一年发生5代,以茧在落叶虫斑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越冬成虫羽化,交尾后飞迁,落于叶片背面进行活动,在叶背面不停地来回奔跑,并用触角敲打叶片寻找寄主。
当遇到金纹细蛾的潜道处时,行动会立刻缓慢下来,来回掉转身体奔走,不停地用触角敲打叶片,寻找寄主幼虫所在的部位。
当找到寄主幼虫后,经过3~4次的敲打、转身,最后定位于金纹细蛾幼虫的适当体位,伸出产卵器穿过叶片皮层,刺人幼虫体内将卵产下。
被寄生了小茧蜂卵的金纹细蛾幼虫仍照样取食叶片,当近5龄时幼虫则呈滞育状态,从减少食量直至停止取食,不久虫体脱去一层皮。
此时,小茧蜂的卵已孵化成白色幼虫,便从寄主幼虫身体上钻出来,脱离寄主1—2天内开始做茧。
幼虫做茧时先用丝把两头固定在虫斑内,避免虫斑破裂而使虫茧脱落,在外面拉几条丝,逐步向里边加厚,从一头做一段时间,再掉过头来做,来回做多次直至全茧完成。
金纹细蛾成虫测报及防治
冬剪 是 调 整 骨 千 枝 的 结
半透明
卵 孵 化 成 幼虫
,
构 及 结 果枝与生 长 枝 的 适 当 比 随着树龄的增 长 应 逐 渐 增
,
后 钻 人 叶背 面 表 皮 下 肉
排 粪其 中
, 。
潜 食叶
、
液或 5 0
%
故敌 畏 乳 油
。 。
1 00 0
倍
,
幼 虫黄 色 头 三角形
略
前 有
液效果很好
桃 园 的定 植 品 种的 配 置 与 定 植 密
一
微克 / 枚 进行测报
。
每个 性信息 素 设置 一 个 直 径 比 压 米 的大 口 碗 ( 盆 ) 作 为 诱 捕器
.
变
:
一 个杉 飞 园有 飞
4
个 品种
,
该虫 艺 下 将叶
,
每 个 品种 三 到 四 行 间 隔 种 植 以 使相互授粉 距
4
。 , 。
, 。
,
再
园 内 发 生规 律 及 防 治 地 有 利 时
毛 扫
。 、
天 加 换 一 次洗 衣 粉 水
三 时期
桃苗栽 植过 浅 易受
。
金纹 细蛾 防 治的 最佳
过深 生长不 汪
、
桃 树苦 松 土锄
一 生 规律
金 纹细娥的 形态 及发
、
理 要 作 到 浇水
、
施肥
。
金 纹 细蛾 一 年 发 生 6 代 除 越冬 代成虫 在 3 月末及 初 以外
。
夏剪主要是 调整树 冠 密
改 良通 风 透 光 条 件
, ,
翔
进 行交尾 活动
苹果虫害--金纹细蛾的防治措施
VS
秋季防治
秋季是金纹细蛾的第2代幼虫期,此时也 需要及时进行防治,以避免其大量繁殖。
04 防治方法与技术
农业防治
01
02
03
增强树势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修剪等措施,提高苹果 树的抗虫能力。
清洁果园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 残枝等,减少金纹细蛾的 越冬场所。
果实套袋
套袋可以有效地防止金纹 细蛾的为害。
苹果虫害--金纹细蛾的防治措施
2023-11-11
目 录
• 引言 • 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 • 金纹细蛾的监测与识别 • 防治方法与技术 • 防治效果评估与优化建议 • 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引言
苹果虫害的重要性
苹果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因此其虫害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 响。
虫害会导致苹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甚至引起植物病害,对果园生态系统造成 破坏。
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苹果园的生态系 统稳定性,减少金纹细蛾的复发率,保障苹果的 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研究结论
金纹细蛾在苹果园中的发生率较高,对苹果树的 生长和结果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生物防治中,利用金纹细蛾的天敌进行防治,能 够长期控制虫害且对环境友好;化学防治中,选 择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能够快速控制虫 害且对果实安全。
通过对不同防治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发现综合使 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金纹 细蛾的数量和危害。
治后残虫数量等。
防治效果影响因素
防治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防治方法、防治时间、虫害抗药性 等。
金纹细蛾防治措施
金纹细蛾防治措施
金纹细蛾是一种对作物有严重破坏性的害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纹细蛾防治措施:
1. 生物防治:可以用天敌来控制金纹细蛾的数量,例如引入天敌如瓢虫等,或者使用天敌的幼虫(如昆虫寄生性蜂类)来寄生金纹细蛾幼虫,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2. 粘虫板:在作物周围或者受金纹细蛾侵害严重的地方设置粘虫板,利用其粘附效果捕捉并杀死金纹细蛾成虫。
3. 化学防治: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喷洒处理受金纹细蛾侵害的作物,但请在使用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使用说明和剂量,以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4. 农艺防治:适时采取农艺措施,如清除田间杂草,及时修剪枯枝败叶等,以减少金纹细蛾的栖息场所。
5. 种植抗性品种:选择抗金纹细蛾的品种进行种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6. 科学灌溉和施肥:保持作物生长健康,合理施用水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减少金纹细蛾的侵害。
7. 集约管理:加强农田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金纹细蛾的侵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害虫扩散和大面积侵害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陵县金纹细蛾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黄陵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地区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苹果现已成为全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十年来,随着苹果品种结构、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改进.加之气候条件的变化。
导致果园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苹果园主要病虫害的结构和发生特点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桃小食心虫是 2000年以前苹果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虫果率平均4%,高的可达23.8%,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率。
我站2000年至2007年,为期七年的调查监测,最后对全县苹果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分析。
从2000年开始我站开始试行利用性诱剂,对桃小食心虫进行监测、指导防治,随着防治技术的改进及连年防治.虫口基数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发生主要与气候条件、土壤的理化性质、种植制度和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我站针对这种现象,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实效的防治措施,通过果农实践,随后桃小食心虫危害明显逐年减轻,到2007年全县平均虫果率仅 0.03%。
但是顾此失彼,本来不常发生的金纹细蛾到有了可乘之机,竟然露出猖獗为害的迹象,随后连年对该虫着重调查,从醒目的数据可以看出该蛾子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据2004~2007年对各代幼虫发生情况的调查,3代幼虫平均每百叶发生量:2004年10.2头、2005年13.9头、2006年21.8头、2007年69.4头。
就其原因我站初步判定由于部分果园冬季清园不彻底,造成落叶中残存的越冬虫源量大,暖冬使其存活率高,加之该虫体小、潜入
叶内为害,使其防治适期容易错过,导致虫口基数积累。
鉴于此种情况的存在,我站领导从2008年开始高度重视这个虫害,为了掌握该虫在我县果区的发生规律,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2008年由我担任监测员在太贤乡南村苹果绿色防控示范区进行了
试验示范调查研究。
试验示范材料采用由北京中捷四方商贸公司生产的金纹细蛾誘芯,示范面积200亩,苹果树龄为平均12年左右,主栽品种为富士。
每亩设置3个诱芯,3个塑料水盆诱捕器联合使用,诱捕器离地面1.5米左右,水面距诱芯2厘米,并注意及时添水,共计600个,每月更换一次诱芯。
试验设置在南村张新民果园,面积2亩,定点定时观察记录水盆中的诱蛾量,并清除蛾子,试验调查时间:5月28日-8月底。
通过对金纹细蛾6-8月三个月跟踪调查记载(详见附表)可以看出,金纹细蛾在我县境内发生4-5代,第一代6月上旬,第二代7月下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中旬,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为二代、三代.从田间示范调查来看,投放诱芯的田块百叶危害率为3.6%,未投放的田块百叶危害率8.3%,且能够引诱大量的蛾子,诱杀效果极为显著。
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4~5代。
以蛹在被害的落叶内过冬。
第二年3—4月苹果发芽开绽期为越冬代成虫羽化期。
成虫喜欢在早晨或傍晚围绕树干附近飞舞,进行交配、交卵活动。
其产卵部位多集中在发芽早的苹果品种上。
卵多产在幼嫩叶片背面绒毛下,卵单粒散产,卵期7~10天,多则11~13天。
幼虫
孵化后从卵底直接钻入叶片中,潜食叶肉,粒大小,幼虫潜伏其中,被害部内有黑色粪便。
老熟后,就在虫斑内化蛹。
成虫羽化时,蛹壳一半露在表皮之外,极易识别。
8月是全年中为害最严重的时期,如果一片叶有10~12个斑时,此叶不久必落。
各代成虫发生盛期如下:越冬代4月中下旬;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下旬。
金纹细蛾的发生与品种和树体小气候密切相关。
在较普遍栽培的8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对金纹细蛾表现出高抗,它们是短枝金冠、红星、青香蕉和金冠,而新红星、富士和国光表现为高感,秦冠居高感和高抗之间。
在空间分布上,内膛明显高于外围,树冠北高于树冠南。
09年-2010年把金纹细蛾性誘剂监测点扩展至整个隆太原经过三年对这个园区的监测调查,摸清了该害虫的发生规律,我站再补充了一些黄板纸,幼虫带等多局道防治措施,通过三年的经验积累,大部分果农认为此项技术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随后我站领导为了做好为农业保驾护航的先锋带头工作,从技术上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就此项技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综合防治的宗旨是“以金纹细蛾性誘剂为统领,分别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为辅佐的防治技术,幼虫带的使用,每年在果树落叶后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每年3月下旬开始悬挂性誘剂,当发现有成虫出现,及时给果农配药剂开防治处方,抓住各代成虫发生高峰期,特别要高度重视前期,(第一、第二代幼虫防治),每年必须抓好这四个关键时期防治,”具体防治方案如下:
1.物理防治,性誘剂为警示牌。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代危害高峰期)
2.农业防治: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树体抗病力,剪除病虫枝梢,将病残体带出果园销毁
3.化学防治药剂。
(根据植保站发的药剂配方为主,或者病虫情报为参照)
2011年至2012年我站不断扩大面积,分别在隆坊,太贤,阿党,仓村,田庄、候庄六个乡镇,每个乡镇分派两个技术员,每个技术员负责在自己所在地域做技术指导,并且跟踪调查,反馈防治效果信息(调查报告为标准),技术人员普遍认为虫口密度逐年减少,防治效果极为明显,2009年全县金纹细蛾虫园率95/%,虫叶率20%,最高单叶有虫3头,使用了此项技术后2012年全县虫园率75%,虫叶率2.66%,,明显降低了许多。
此09年以来,我站技术员通过对自己所在乡镇上示范园的监测,示范数目的递增,累计四年来,以上技术的推广亩数据不完全统计,已达17万亩,明白以上新技术的果农达到85%以上,这些数字不但承载着我站农技人员的敬业精神,而且还肯定了以上新技术的安全,可行,最为重要的是为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增强了说服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站防治金纹细蛾此项综合技术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