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概论

合集下载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概述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概述

多元化发展
01
人体工程学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生
物医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
技术创新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体工程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人机融合
03
人体工程学将更加注重人与机器的融合,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
和舒适度。
未来人体工程学的挑战与机遇
隐私和安全
随着人体工程学的广泛应用,隐私和安全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伦理和道德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伦理和道德的挑战,如对人类身体和 行为的干预和改变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等。
市场机遇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体工程学将拥有 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03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 的应用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人体测量数据定义
人体测量数据是描述人体各部位尺寸和形态特征的数据,如身高 、体重、肩宽、臀围等。
人体测量数据应用
在产品设计中,人体测量数据可以用于指导产品的尺寸和形态设 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人体测量数据的局限性
人体测量数据存在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 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 2 3
产品设计与人体工程学关系
人体工程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为 产品设计提供了人体尺寸和形态方面的指导。
产品设计考虑因素
在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方式、使 用频率、使用环境等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原 理进行设计。
产品设计实例
如座椅设计需要考虑人的体型、坐姿、受力等 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以提供 舒适的乘坐体验。

人体工程学概论

人体工程学概论

莫斯特伯格(H Musterberg) • 用实验方法进行人员挑选和培训
1945-1960 人体工程学诞生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1949年英国人体工程学会(Ergonomics Research Society) 成立
1955年美国人因工程学 会(Human Factors Society )成立 1959年国际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Society )成立
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
生理学
涉及领域
心理学
解剖学
人体工程学
工程学 生物力学
系统工程
传统定义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 大要素乊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 全、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斱法。
新的人体工程学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不其他组成部分的交互关系 的一门科学,并运用其理论、原理、数据和斱法迚行设 计,以优化系统的工效和人的健康幸福乊间的关系。
1.4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其应用领域
1.4.1 学科的体系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主要是“人体科学”、“技术科学” 和“环境科学”乊间的有机融合,由图1-5加以描述。 1.4.2学科的应用 学科的应用领域可参阅表1-1、1-2。重点在下章介绍。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1.5.1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1.5.2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1.5.3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1.5.4 为迚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5.5 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路提供工作程序。参阅表1-3、1-4。
1.3.2 研究方法

人体工程学ppt

人体工程学ppt

(四) 省力操作位置
建筑类家 具以及门等的 拉手位置要设 置在最省力的 位置,最省力 的位置也就是 能发出最大操 作力的位置。
立姿操作最佳位置
(五) 坐姿近身空间尺度
右 图 是 5% 百分位计算的 坐姿近身空间 尺度。从图中 可知抓握式操 作的抓握半径 男 性 为 65cm, 女 性 为 58cm 。
1、人体尺寸
1)人体测量数据的来源 1962年中国建设科学研究院发表《人体尺寸的研究 》 1989年《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88) 1989—1990年《家具及室内活动空间与人体工程学 研究》
2)尺寸的分类 构造尺寸 :静态的人体尺寸,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 状态下测量的数据; 功能尺寸:动态的人体尺寸,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 时肢体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3)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根据身高的比例来推算人体其 他的尺寸。
C、可调节性:在条件、成本允许下,可考虑选择可调节的做 法,扩大适用范围,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E、设计中应分别考虑各项人体的尺寸。 F、尺寸定义由于定义标准的不同会有误差,要根据具体对象 作适当的标准调整。 G、尺寸的衡量标准:舒适的标准、安全的标准。
常用人体尺寸的测量练习
三、人体与室内人体活动
3、 座椅分类
(1)工作用椅:应保持稳定,有适当腰部支撑,重量分布 均匀 (2)休息用椅:以减少疲劳为目的,结构要能使身体放松, 减少椎间盘内压力
(3) 多用椅:
以多用途为目的。
4、座椅设计的其它主要尺度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作业的设计尺度要保证人体 正常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能随意活动,使身体不受约束。 工作用椅和休息用椅因为使用目的不同,设计参数也应 有差异,除了上面介绍的主要参数外,还有座面宽,扶 手高等主要参数。座面宽一般以女性的最大百分位数值 设计,其值约为 43-45 cm. 。扶手高要高过人体重心位 置2cm左右,其值约为21-22cm。靠背宽为35-48cm。还 要考虑座面材料的软硬和透气性,软硬程度以坐下后平 均下陷1-3cm(休息椅)、 0.6-1cm(工作椅)为宜。对于 工作椅坐骨结节部位要承受主要重量,休息椅腰部靠背 也要承担相当部分重量。

《人体工程学概论》课件

《人体工程学概论》课件

人体工程学发展趋势
智能技术
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人工 智能等技术与人体工学的结 合将会在未来产生更多新的 应用。
医学和康复
人体工学将会在各种疾病和 残疾的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 到更大的作用。
未来发展
人体工学将在未来在更多领 域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例 如人类新型劳动力的设计、 生物医疗、人机交互等。
结论
方法和标准
行业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验评价、 人体测量及生物力学分析等多 种评价方法。
人体工学评价在医学、计算机 科学、航空航天、工业设计等 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人体机能和人机界面的 评价,使得产品能够更好的契 合人体,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同时也保证人类健康和工作效 率的提高。
未Hale Waihona Puke 展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 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 人体工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人体结构与功能
1 各器官的结构与功

不同器官和系统相互协 作,共同维持人体的基 本生理活动。
2 运动机理与运动能

人体骨骼和肌肉的配合 使得人类可以完成各种 高效的劳动。
3 感知与反应机制
人体系统通过感知器官 对外部环境进行感知, 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人体工程学设计
原理和方法
人机工效学、任务分析、人体测量、模拟仿真等是人体工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具体实现步骤
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制定、原型开发和实验验证等不同步骤的有机结合。
应用
人体工学可以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人性化,同时还可以减少 健康问题和劳动事故。
人体工程学评价
《人体工程学概论》PPT 课件

1.人体工程学概论 陈鑫

1.人体工程学概论 陈鑫

例3 车厢窗户(Q)
车厢外表面为墨绿色的旧式旅客列车,其硬座车厢窗户 的高度,正与坐着乘客的胸、肩、头部齐平。打开窗户,行 驶中每小时风速达六、七十或七、八十千米,即使最闷热的
夏季,迎风被吹的乘客也经不住多久,而背风一侧乘客却依
然热不可挡.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3.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
机——泛指人操作、使用的产品,可以是与人
体直接接触的各种器物、机器、或设施、 设备等。 例: 公交车是大量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作为 “机”来研究时,不能从单一方向研究其人机关 系。与公交车相关的公路、车站、路标也都得统 一研究,统筹设计。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环境——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工作场

1、课程介绍

人体工程学共计32学时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交叉性强的基础 应用科学,也是指导设计学科进行设计研究的重要基础。它是研究人在某 种环境空间中尺度、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 用,研究如何营造出健康、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景观环境。 1.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设计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 解及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增加学生素质并能为今后学生的专业设计提供 相应的理论指导及依据,增加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3.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
例2 主枕头副枕头(Q)
一些“上档次”的宾馆里,单人床常配有两个同样的枕 头。本意是让习惯低枕头的人用一个枕头,习惯高枕头的人 两个枕头叠起来用。但这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高招”、 “损招”!一般人们对枕头高度要求的差别,哪有一倍之多 呢?其结果是:用一个枕头绝大多数人嫌低,而两个摞起来 绝大多数人又嫌高,很少有人能获得“正常待遇”。

后现代设计背景下的人体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后现代设计背景下的人体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后现代设计背景下的人体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1.人体工程学概论1.1 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又被称作人因工学或人间工学,它们产生的地点、时间和研究侧重面虽有所不同,但本质大同小异。

这是一个研究人与机械的关系,并使这种关系合理化的学科,更具体的说,它是研究人类操作能力及其深度,使工作及其相关环境适合与人体结构、生理、心理等特征的学科,目的是为了人。

人体工程学在欧洲被称为Ergonomics,这个名称是1857年由波兰教授雅斯特莱鲍夫斯基提出的,原意就是介绍工作的自然法则,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生产或操作工具过程中合理地、适度地劳动和用力的规律问题。

前苏联的学者将人体工程学定义为: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可能性、劳动活动方式、劳动的组织安排,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人民的健康,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1.2 人体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人体工程学产生于二战期间的美国,当时由于军事的需要,一些新式武器被分批研制出来,但由于在战争的环境里,人们过多地注重武器性能的提高,而忽视了与使用者之间的协调,许多超出人体生理极限的操作使得事与愿违,为此促使美国人不得不把机械操作如何适用于人的问题提到桌面上来,由于研究的主意在工业和实验心理学的偶合中产生,所以起初还被称之为“工学心理学”。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也有对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记载,春秋时期的《考工记》对于制作各种工具以及车辆有这样的论述:“所谓轮六尺有六寸天下制也。

轮过于崇则其亦过于四尺矣,故轸为太高而人力所不能登轮。

或已庳则其轸亦不及四尺亦,故轸为天下,而马之力又所不能引,人不能登则力怠,马不能引则常若登阪,而倍用基力,此非车之善也。

”这段文字详细记录了马拉车的制作中如何按照人的尺寸去设计车轮的结构,以保证其宜人性,并使马的力量得以更好的发挥。

由此看来,我国古代的建造原则与如今的人体工程学的宗旨一样,都是研究和探讨如何保证人的舒适、安全和高效,以人为本。

人体工程学概论(讲义)

人体工程学概论(讲义)

人体工程学之概论讲义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leiqing@一.人体工程学绪论现代建筑设计日益重视人、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因此建筑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实质环境的其他方面,如包括声光热微气候等在内的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也开始予以高度重视,并也逐渐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与此相适应的是一些相关学科如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也受到了了相关业者的关注。

二.什么是人体工程学1.人与物体关系的思路我们不能仅限于机械和设施本身,必须要了解人使用的时候的安全、正确和效率。

过去的思想就是机械就是机械,人体就是人体。

两者分开来看,实际上我们现在要把人体和机械密切地连在—起成为一个体系。

二战后人体工程学的特征是研究和适用范围不仅限于军事,也普及到一般产业,譬如汽车业。

在在工作机械、产业机械、车辆、交通以及作业安全等领域也陆续运用人体工程学。

于是人与物的思路超越了人—机械体系,进入了人—物体体系,进入了人—空间体系。

我们要运用人体工程学设计、规划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全、更有效率。

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一般理解: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和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性。

现在,人体工程学已经推广到人/物、人/空间的体系,所以应用范围已经推广到家具和不便搬动的设备(如中间) 上。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 在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中,“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人适应机器和环境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机”是指机器,但较一般技术术语的意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怎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

1 人体工程学概论

1 人体工程学概论

• 2、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
家具、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使用,因此,无论是 人体家具还是储存家具都要满足使用要求。属于 人体家具的椅、床等,要让人坐着舒适,书写方 便,睡的香甜,安全可靠,减少疲劳。属于储存 家具的柜、橱、架等,要有适合储存各种衣物的 空间,并且便于人们存取。为了满足上述要求, 设计家具、设施时必须以人体工程学作为指导, 使家具、设施符合人体的基本尺寸和从事各种活 动需要的尺寸。
学科的定义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 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 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性等问 题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次大战) 特点:机械设计的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 热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 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以人(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UCD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HCD
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是将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加以 量化呈现,并从中探索“哪些设计定案” 是符合人们“什么样的感性”。 •“感性”是指人对物持有之感觉或意 象,是对物之心理上的期待感受。 •感性工学的核心即在于经由各种调查 技术与分析方法取得造型与消费者感觉 间的关系。
吉尔伯瑞斯(F Gilbreth ) • 时间和动作研究 • 手术研究
莫斯特伯格(H Musterberg) • 用实验方法进行人员挑选和培训
1945-1960 人体工程学诞生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1949年英国人体工程学会(Ergonomics Research Society) 成立
1955年美国人因工程学 会(Human Factors Society )成立 1959年国际工效学协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Society )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