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

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广义的写作手法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饰方法等,而狭义的写作手法一般指写作时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多指表现手法。
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铺垫、卒章显志这8种。
1.对比:把两种完全相反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对比是写作手法也是一种修辞方法。
如高尔基的《海燕》就用了这种方法。
在暴风雨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骄傲而勇敢地飞翔;而套笨的企鹅则四处躲藏。
通过对比,比出了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海燕的形象更为光辉夺目、撼人心魄。
作用: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某一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常常与对比放在一起使用。
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正衬和反衬。
如《爱莲说》中的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突出莲花高洁的品质,表现作者对莲花的喜爱。
作用: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借景抒情:带有强烈的主要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将自身想要抒发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
也叫做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9种景物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渲染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一方面增加了文采,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使感情更加富有感染力。
4.象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祖国。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的“星星”“诗”“蜜蜂”“睡莲”“春天”“鸟”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被风吹落的星星”等象征冰冷的现实世界。
作用:含蓄深刻地表达某种感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托物言志:将个人的志向寄托在某个具体的事物上,使得这个事物成为作者志趣、理想的寄托者。
如刘禹锡《陋室铭》借“陋室”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写作手法及作用

写作手法及作用?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1、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常见的写作手法与作用

也有对比.
•
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
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
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
的效果.在戏剧创作中有称伏线.
•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 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 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 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寂静."蝉噪林欲静 鸟鸣山更幽"
• B以静衬动〔反衬手法的一种.:"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 无言星欲稀."
• 夹叙夹议:议论一般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 用.
• 情景交融:指指文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 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 答题思路:情景交融,蕴含作者…..的情感,表达了 文章…的主题.
• 〔3以反面写正面.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 命者的机智 .
• 侧面描写一般有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 烘托: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 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具体指衬托的 意思 .
• 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指用景物来烘托人〔心情或 物〔特点.
• ③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 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 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烘托人物的心情
•
如课文,故事一开始,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
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父亲
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
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文章写作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

文章写作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写作技巧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
写作方法又称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用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写作手法有哪些?悬疑、照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叙事与议论结合、情景交融、对比与对照、铺垫照应、托物抒情、铺垫悬疑、隐喻与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渲染、动静对照、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等等。
写作手法概述写作技巧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
表达就是写文章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的方式方法。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分别是:叙述(旁白)、议论、抒情、描写、解释。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又称修辞方法,是指对写作中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句、对仗、重复等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1、对比.作用:把…和…相对比,突出了……(主要描写的事物)的……特点.2、烘托、衬托.区别:烘托——“面”烘“点”;衬托——“点”衬“点”.3、扬抑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作用:情节曲折,吸引读者,突出(后者).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作用:烘托正面.正侧结合好处:使所描写(人)事物(的……特点)显得更鲜明突出,生动形象,立体丰满,具体丰富.细节描写:突出了……5、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顺叙法顺序叙述就是把事情按时间顺序叙述,与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所以容易把文章写得清晰明了。
使用时间顺序时,要注意剪裁得当,突出重点。
倒叙法倒叙不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讲,而是除了提前讲某一部分之外,按顺序讲。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1.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表达更深层次含义的目的。
比喻手法常用于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中,可以使文学作品变得更富有情感和意境。
2.对比手法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之更加鲜明和生动。
对比手法常用于写景描写、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中。
3.按时序展开的手法按时序展开的手法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这样的写作手法常用于记叙文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中。
4.倒叙手法倒叙手法是按照事情发生的逆序进行叙述,将结局先行展示,然后再通过回顾过去的方式逐渐揭示故事的前因后果。
倒叙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悬念,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5.音乐手法音乐手法是通过对语音、节奏和韵律的运用,使作品具有一种优美的音乐感。
音乐手法常用于诗歌和散文中,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韵律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夸张手法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使之显得更引人注目、更有冲击力。
夸张手法常用于幽默、讽刺和夸张的效果,能够使作品更生动有趣,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比较手法比较手法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的异同和特点。
比较手法常用于论述和说明文中,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事物。
8.借景抒怀手法借景抒怀手法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手法常用于抒情诗和散文中,可以使作品更具诗意和情感共鸣。
9.平行手法平行手法通过使用相似的句式、词语或结构,使作品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
平行手法常用于修辞手法和文学作品中,可以使作品更具美感和艺术感。
10.反问手法反问手法通过提出问题并直接回答问题来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和情感。
反问手法常用于修辞手法和辩论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这些常用的写作手法各具特色,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感。
作为作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和目的,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并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

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写作手法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特定技巧和方法。
八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其独特的特性和效果,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下面将详细介绍八种常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运用象征技巧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便更好地揭示其中一对象的特点和意义。
比喻是明确地用一个类似的东西来形容另一个事物,而隐喻则是通过暗示和间接的方式传递意义。
比如,“他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和“她是我生命中的一杯清泉”就是比喻和隐喻的例子。
比喻和隐喻能够增强作品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丰富作品的表达和思想。
二、夸张和缩小夸张和缩小是通过对描写对象的程度进行夸大或缩小来产生戏剧性效果。
夸张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使描述更加夺人眼球;而缩小则可以突出细节和特定的情感状态。
利用夸张和缩小的手法,作品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深对其中一事物的印象。
三、对比和对偶对比和对偶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以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达到强化表达的目的。
通过对比和对偶,作品能够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排比和对仗排比和对仗是通过相似的语法结构和音韵形式的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和加强表达的效果。
排比通过相似的句式和词语的反复使用来强调其中一观点或情感,使作品的表达更有力度和感染力;而对仗则是通过平衡对立的词语和句子来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五、引用和借鉴引用和借鉴是在作品中从其他作品或者现实生活中引入别人的观点或经验。
通过引用和借鉴,作品能够更加全面地表达一种观点或思想,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六、对话和内心独白对话和内心独白是直接传递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手法。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而内心独白则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独立思考和情感状态,充实作品的内容和深度。
七、展开和缩写展开和缩写是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松缩写作的手法。
常见的写作手法与作用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Hale Waihona Puke • (3)以反面写正面。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 出革命者的机智 。
• 侧面描写一般有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 烘托: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 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具体指衬托 的意思 。
• 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指用景物来烘托人(心情) 或物(特点)。
• ③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 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 《故乡》)(烘托人物的心情)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 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 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 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反衬出海燕的勇敢)
• 注:衬托与对比有相似之处,一般情况下,若有 运用对比手法,可答出衬托(反衬)。
如《爱莲说》用牡丹来反衬莲(牡丹和莲也 有对比)。
• B以静衬动(反衬手法的一种)。:“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 夹叙夹议:议论一般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 用。
• 情景交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 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 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 答题思路:情景交融,蕴含作者…..的情感,表 达了文章…的主题。
• 伏笔思路:为下文的….(情节)埋下伏笔,使 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
•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 如《陋室铭》借陋室不陋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情感。
• 《爱莲说》作者借莲来表达洁身自好、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情感。
写作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写作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写作手法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特定写作技巧和方法,以达到表达思想、情感以及吸引读者的目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个概念或境况。
2. 拟人: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或特征,增强描述的效果。
3. 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达到强调和引起读者注意的目的。
4. 对比: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对照,以突出它们的共同点或差异,加深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5. 修辞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凸显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或引起读者思考。
6. 平行结构: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法结构来表达一系列相关的观点或事件,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7. 反问: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问题,旨在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8. 人称转换:作者在文章中改变人称,从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一或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和读者的参与感。
9. 列举:通过罗列一系列相关的事物或观点,以展示全面的信息或加深读者对主题的印象。
10. 典故:引用历史、文学或其他领域的典故,以便更好地说明观点或增加文章的深度和韵味。
这些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着各种作用,如:
- 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 强调关键观点或情节;
- 提升文章的文采和吸引力;
- 增加文章的情感色彩和表达力;
- 加强逻辑关系和文本的连贯性。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写作手法,作者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
17、修辞方法及作用:
?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