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鸟》
专题_《鸟》

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目前已经发展到了 250只,暂时脱离了灭绝的危险边缘。 在保护鸟类的问题上,人类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有400多种鸟类早已经被宣布为濒危 物种,可是三年过去了,人类并没有对它们采 取保护措施,使得它们一步一步走向灭亡。比 如黑脸的篦鹭,是世界上第三种最有可能灭绝 的鸟类,它们急需人类的保护,否则会很快灭 绝,可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对它们采取 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鸟类,更是为了我们人 类自己,现在就是开始有所行动的时候了。
世界鸟类现状令人堪忧 千种鸟类临近濒危
2004年,一个名叫“鸟类生活国际”的组 织发布的报告,向人类提出警告,世界上将有 1000多种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而非洲农业发 展以及热带森林的减少更让这种危险雪上加霜。 该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保护组织联盟,这份名 叫“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的报告是有史以来 第一个有关鸟类研究的文件,对鸟类当时的状 况以及分布情况都做了系统的研究。下面就是 一组研究报告数据:
• 读“古鸟化石”“飞鸟与飞机”“鹰眼 的启示”几则资料,了解所讲的主要内 容及所用方法。 第一则讲始祖鸟的化石发现的重要价值。
第二、三则都是讲仿生学问题。
采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 方法,语言准确生动。
谈
鸟
• 1、你知道‚鸟‛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 2、你认为现在‚鸟‛的生存环境怎样? • 3、你认为在‚爱鸟‛‚护鸟‛活动中, 我们能做些什么?
四、揣摩写法
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凸现主题?试作分析
衬托
首先用大雷雨,用麻雀等鸟儿来衬托鸽子 的坚毅、勇敢和友情;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鸟》专题知识点总结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

《鸟》专题知识点总结练习一、完成下列与鸟有关的谜语:1、空中排队飞行,组织纪律严明。
初春来到北方,深秋南方过冬。
(大雁)2、恩爱夫妻喜相逢,说说唱唱打鱼归。
芙蓉深处轻舟过,红浆戏水泛光辉。
(鸳鸯)3、背面灰色腹有斑,繁殖习性很罕见。
卵蛋产在邻鸟窝,请人孵育自逍遥。
(杜鹃)4、鸟儿当中数它小,针状嘴尾舌尖巧。
身子只有野蜂大,飞行本领却很高。
(蜂鸟)5、日在树上,夜到庙堂。
不要看我小,我也有心肺肝肠。
(麻雀)6、海上一只鸟,跟着船儿跑。
寻找浪中鱼,从不怕风暴。
(信天翁)7、从南来个黑大汉,腰里插着两把扇。
走一步,扇一扇,阿弥陀佛好热天。
(企鹅)8、驰名中外一歌手,音韵委婉会多变。
能学多种鸟儿叫,祖国内蒙是家园。
(百灵鸟)9、腿儿长背儿驼,长着翅膀飞不过河。
风吹草动胆子小,脑袋钻进沙窝窝。
(鸵鸟)10、飞起来像只鸟,坐下像只猫。
夜间捉田鼠,眼亮本领高。
(猫头鹰)11、衔树枝,衔泥草,高高树上把房造。
好消息,天天报,叫得人们心欢笑。
(喜鹊)12、冬天住在山林里,春天飞到天空中。
从早到晚常不停,歌声催人快播种。
(布谷鸟)13、千里飞翔爱热闹,常在空中打呼哨。
光送信来不送报,见谁都把姑姑叫。
(鸽子)二、完成下列与鸟有关的成语1、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乌鸟私情】2、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乌飞兔走】3、像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鸟集鳞萃鳞】4、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鸟尽弓藏】5、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只鸡絮酒】6、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7、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一箭双雕】8、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双宿双飞】9、形容游子倦游归家.或比喻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倦於在外想回到自己岗位【倦鸟知返】10、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鹤立鸡群】11、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笼中之鸟】12、形容春天的景色宜人。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专题《鸟》1

《鸟专题》教案学习目标:1、探究鸟与人的关系,探究鸟的文化内涵。
2、学会收集资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并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结论。
准备:阅读材料:背诵三首咏鸟诗;熟读《白鸽》《空山鸟语》写好读后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主题:燕子、莺、鹰、大雁、鹤等与人的关系,上网收集写鸟的诗歌、散文。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写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月天,清风送冷,枯枝新芽嫩;侧耳听,啁啾细语,暖人心。
那是谁在报告春的消息?是鸟!今天我们怀着欣喜走进这美妙的鸟世界。
二、观鸟感受鸟的美先请出示你们收集的鸟的图片,请说出看了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学生看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鸟的美丽之处,说感受,归纳鸟的美。
三、咏鸟领略鸟在诗歌里的魅力1、鸟是如此的美丽,诗人也特别喜欢鸟,尽情地歌颂赞美鸟。
请把你们小组收集的与鸟有关的谜语、成语、诗词、谚语、歇后语、歌曲展示出来。
老师适当总结。
2、探究: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这些诗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同桌可以商量。
学生发现:诗人特别喜欢歌唱的好听的鸟:莺、黄鹂、子规等,也喜欢飞翔姿态美的鸟:大雁、白鹭、燕子等,往往用它们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但是乌鸦因为外形丑陋,叫声难听,所以不大喜欢,而且用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表达悲哀的心情。
3、课文也为我们准备了三首咏鸟诗,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发现。
首先请同学们背诵你喜欢的那首诗,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背诵《闻雁》说明理由。
老师评价指导。
请同样喜欢《闻雁》的同学背诵,并说明理由。
老师评价指导。
问:为什么作者听到大雁飞来,就想家了呢?此时的作者处境如何?学生根据资料回答。
雁南飞,鸿雁传书,而作者此时远在他乡无法回家,所以,作者用以表达无尽的乡愁。
根据韦应物当时的处境,我们更加能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了。
小结:要真正理解雁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还要联系作者的生活处境。
喜欢《迎燕》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背诵《迎燕》并说明理由。
同样喜欢《迎燕》的同学背诵,并说明理由。
专题《鸟》导学案(3课时)

专题《鸟》导学案(3课时)导读:“导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环节导学案八年级语文科主备组长签字课题:《专题“鸟”》第一课时(总第节课)备课时间:2月27日上课时间:月日学习目标:1.学习并背诵咏鸟诗三首,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鸟这个形象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2、培养对诗歌的鉴赏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
学法指导:1.诗歌重在朗读,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其主旨。
2.要真正理解这些鸟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还要联系作者的生活处境。
3.通过查找资料弄懂这些鸟的文化内涵。
知识链接:【闻雁写作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首夏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
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
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
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
【作者介绍】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被贬后开始“吏隐”,思乡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池鹤》大约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
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
有《无怀小集》。
整风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葛天民诗,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
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鸟

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板石采石场的 石灰岩中发现第一具有羽毛古鸟化石骨架, 它的上下颌有牙齿;头骨如同蜥蜴,有1条 由20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巴;前肢有3只 细长的指骨等。这些都说明它与爬行类极 为相似。然而,它已具有羽毛,爬行类是 没有羽毛的,只有鸟类才有羽毛。显然这 具化骨架已不是爬行动物而是鸟类了。这 具带羽毛的骨架化石被英国自然博物馆收 购。后来命名始祖鸟。这具最早被人类发 现的标本,至今还保存在英国,成了历史 的见证
大鸨,俗称地鵏,是一种大 型的陆栖鸟类。雄鸟和雌鸟 的体形相差十分悬殊,是现 生鸟类中体重差别最大的种 类。雄鸟体长75~105厘米, 两翼展开达2米,体重10~15 千克。体形粗壮,颈长而粗, 腿粗而强,脚上有3个粗大的 趾,很适于奔走。头和颈都 是灰色,后颈的基部至胸前 两侧有宽的棕栗色横带,形 成半圆的领圈。上体为淡棕 色,并具有细的黑色横斑, 形成斑驳的保护色,在沙漠 中不易被天敌发现。下体为 灰白色,两翅的覆羽均为白 色,在翅上形成大形白斑, 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 飞翔时极为醒目。雄鸟下颏 的两侧还生有细长而突出的 白色羽簇,状如胡须,所以 被当地牧民称为羊须鸨。雌 鸟体形较小,体长不足50厘 米,体重不到4千克,喉侧也 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
鸟类趣闻
当天的明星无疑当属市民蔡先 生的鸟儿鹦鹉“翠怡”了,它 获得讲话类的第一名,并且还 是全场“最受人喜爱的鸟”的 大奖得主。这是一只绯胸鹦鹉, 色彩艳丽,乖巧可爱,蔡先生 叫它做“小翠”。“小翠”不 仅懂得介绍自己的名字“翠 怡”,用普通话打招呼说“你 好”,还会用广州话频频道 “恭喜发财”,并向满场的观 众招手示意,逗得大家哈哈大 笑。据称,已经饲养了9年的 “小翠”很有灵性,平时蔡先 生一吹口哨,它就叫他爸爸, 家里电话响,它也会叫他爸爸。
以《鸟》为例谈专题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以《鸟》为例谈专题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一、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专题教学的第一步是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与专题相关的情境中。
对于《鸟》这一作品来说,可以向学生展示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鸟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动形象。
可以辅以音频,播放鸟的鸣叫声音,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鸟的存在和行为,从而加深对鸟这一主题的认知。
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鸟》这一主题。
可以提问:“作者通过描述鸟的行为,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义?”、“你认为鸟在文学作品中有怎样的象征意义?”等问题,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去解析和诠释鸟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专题教学的核心是深入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而《鸟》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学生深入研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段分析《鸟》的文本,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词、用句和表达手法,帮助他们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从情节、人物、意象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文学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四、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专题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解,而应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鸟》这一主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让学生亲身感受鸟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从而深化对鸟这一主题的认知。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比赛,让学生以《鸟》为题材,展开文学表达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专题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
对于《鸟》这一主题来说,可以通过文学欣赏、情感共鸣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鸟的美好形象和生命力量产生共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让学生了解鸟在人类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
鸟专题,诗歌鉴赏

鸟专题,诗歌鉴赏篇一:鸟专题练习《鸟》专题复习课教学目标 1、背诵《专题鸟》相关的诗文。
2、收集并整理有关“鸟”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歌曲等。
3、讲述你知道的与“鸟”相关的故事。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鸟”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背诵《专题鸟》相关的诗文。
2、收集并整理有关“鸟”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歌曲等。
教学难点:了解“鸟”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怎样与鸟类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咏诗《闻雁》、《池鹤》、《迎燕》(男、女生分别朗诵),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练一练:古诗赏析迎燕【宋】葛天民__________, __________。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补全诗词。
(2)“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试对文中描写燕子的生活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1).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3).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
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2、朗诵收集的咏鸟诗。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江苏省镇江市第十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专题 鸟》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鸟专题》学习目标:1、从观鸟、咏鸟、读鸟、谈鸟到写鸟,引导学生爱鸟护鸟。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鉴赏能力和积累习惯。
第一课时(观鸟咏鸟)一、课前一赛(5题,每题20分,共100分)1、写出你知道的鸟中之最(两种):例如:跑得最快的鸟:鸵鸟2、请写出关于鸟的成语或俗语10个3、请写出两句写鸟的古诗句4、请写出不同的鸟代表什么含义,写出两种鸟(5个)例如“乌鸦:伤感、悲愁5、猜谜语(各打一鸟名)(1)恩爱夫妻喜相逢,说说唱唱打鱼归。
芙蓉深处轻舟过,红浆戏水泛光辉。
()(2)鸟儿当中数它小,针状嘴尾舌尖巧。
身子只有野蜂大,飞行本领却很高。
()(3)从南来个黑大汉,腰里插着两把扇。
走一步,扇一扇,阿弥陀佛好热天。
()(4)飞起来像只鸟,坐下像只猫。
夜间捉田鼠,眼亮本领高。
()(5)腿儿长背儿驼,长着翅膀飞不过河。
风吹草动胆子小,脑袋钻进沙窝窝。
()二、课前一听小组内听读一篇写鸟的文章,小组内互相评价三、专题活动(一)观鸟----感受鸟的外形美先出示师生收集的鸟的图片。
活动一:小组内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二)咏鸟---领略鸟在诗歌里的魅力。
1、鸟是如此的美丽,诗人也特别喜欢鸟,尽情地歌颂赞美鸟。
请把你们平时收集的咏鸟诗句默写在黑板上,比一比,哪一组默得多而准确。
学生上黑板写咏鸟诗句。
活动二: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黑板上这些诗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同桌可以商量。
(提示诗人喜欢的都是那些鸟,为什么?)2、将课文中的三首咏鸟诗读3-5遍,看谁能背下来。
组内齐背三首诗活动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歌的大意。
在组内交流活动四:(1)小组内背诵《闻雁》讨论为什么作者听到大雁飞来,就想家了呢?此时的作者处境如何?(2)组内背诵《池鹤》。
问为什么怅望云水田?(3) 组内背诵《迎燕》。
《迎燕》中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句子是:《迎燕》中写出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迎燕》中写出了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参阅专题提供的资料,自己进行课外补充阅读,了解鸟类的起源和一些你感兴趣的鸟的外形、鸣叫、习性等方面的问题
2、在各国文化中,人们赋予鸟儿哪些文化内涵?不妨试着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3、鸟儿现在的命运如何?人类和它们该如何相处?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吗?教学重点
1、鸟儿的文化内涵
2、人和鸟类的相处
教学方法:欣赏、阅读、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观鸟”环节,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
2、通过“咏鸟”环节,鉴赏三首诗,理解诗的内容及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你的家乡,有哪些常见的鸟儿?
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鸟类?
(出示一组图片)
欣赏屏幕上各种各样的鸟类,我们将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鸟的世界。
开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综合实践专题课:《鸟》。
二、阅读“观鸟”部分,思考:本段文字包含了哪些内容?
1、观察下列一组图片,欣赏鸟儿的美(出示课件)
2、看了这么多的鸟类,你能说出鸟儿的美在哪里?
交流、讨论后归纳:
色彩美
体形美
观鸟美姿态美
鸣声美
人性美
3、你最欣赏鸟的什么美?为什么?
三、学习“咏鸟”部分,(温故知新)
1、你知道哪些关于鸟类的谜语、成语、诗词、谚语、歇后语、歌曲吗?
①猜谜语
②积累成语、诗词
③了解谚语、歇后语
④欣赏歌曲
2、朗读《闻雁》,思考:作者从雁叫声中产生了什么情思呢?
明确: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
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
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3、朗读《池鹤》,说说你最欣赏《池鹤》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
首联写出鹤的生活环境、风度、品格,突出形象美
颔联采用拟人、比喻写出鹤的外形特征,突出色彩美
颈联采用对比、反衬写出鹤的风姿超凡,突出不事权贵的心灵美
尾联运用设问写出鹤的鸣声,突出声音美
全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朗读《迎燕》,思考:诗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生活乐趣的诗句是哪一句?写出百姓对燕子的喜爱的诗句是哪一句?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
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屋檐下幸福的生活。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
诗歌生动的描写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四、拓展延伸:说说鸟类的作用
✪鸟类除了形体美、色彩美、鸣声美、姿态美以外,它们对自然、对人类是大有裨益的,同学说重点哪些呢?大家讨论一下。
✪对自然:捕捉害虫、维护生态平衡……
✪对人类: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过去有飞鸽传书、启发人类飞上天空、推动航空技术的发展、在仿生学方面给人类的诸多启示……
五、知识小结
这堂课我们对鸟类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探讨鸟类的文化内涵以及人和鸟类的相处,请同学们课后对“读鸟”“护鸟”部分仔细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些课外资料补充,让我们期待下节课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六、布置作业
为保护鸟类拟写几句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形体美
色彩美
鸟类姿态美
鸣声美
人性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不同状态下的鸟,让同学们获得美感,引起遐思。
积累、欣赏、品味各种描绘鸟类的诗词佳句,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趣,从而引起学生对鸟儿的兴趣,为保护鸟类尽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