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经济学判断题

自己整理的经济学判断题
自己整理的经济学判断题

1.因为经济学是科学,所以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与自然科学一样是一致的。 [ 错误 ]

2.在经济学中,人的理性是指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并追求自己利益的经济主体。 [ 正确 ]

3.边际转换率是负数,其绝对值递增。 [ 正确 ]

4.西方经济学认为,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经济规律。 [ 正确 ]

5.西方经济学至少具备的共同假设条件是:人都是合乎理性的人、资源的多用性和完全竞争。 [ 错误 ]

6.西方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点是稀缺性和选择性。 [ 正确 ]

7.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一点表示资源的稀缺,而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一点则表示资源的充分利用。

[ 错误 ]

8.机会成本是货币成本。 [ 错误 ]

9.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 正确 ]

10.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存在成为必要,而人的理性则是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 正确 ]

11.企业使用自己的生产要素不存在机会成本。 [ 错误 ]

12.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

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 [ 正确 ]

13.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销量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错误 ]

14.对某一种商品需求量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技术进步。[ 错误 ]

15.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销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错误 ]

16.收入提高引起销量下降,此时,该商品一定是劣等品。[ 正确 ]

17.微观经济学考察供给时,通常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不变。[ 错误 ]

18.照相机价格下跌则:使胶卷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冲印相片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正确 ]

19.产品a从100元降到90元,引起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由此可得出对产品a的需求是弹性充足的。

[ 正确 ]

20.需求点弹性适用于需求曲线两点之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和某一点邻近范围需求量变

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错误 ]

21.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奶粉销量的变动经济学称为销售量的变动。 [ 错误 ]

22.某卫生组织宣称,食用果子狸会患“非典”,此时,果子狸的需求曲线外移。 [ 错误 ]

23.商品本身价格、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成本、其他商品价格对商品供给数量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正确 ]

24.为了获得最大收益,垄断企业应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 [ 错误 ]

25.为了获得最大收益,垄断企业应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 [ 正确 ]

26.收入弹性天大于1,该商品是非生活必需品。 [ 正确 ]

27.如果一种商品表现出供过于求,说明这时的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不久将会下降。 [ 正确 ]

28.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区分为:总效用、边际效用。 [ 正确 ]

29.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 [ 正确 ]

30.消费者行为理论可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 [ 正确 ]

31.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的偏好程度、消费者对这种

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欲望、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的主观感受。 [ 错误 ]

32.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是通过预算线、需求曲线来完成的。[ 错误 ]

33.序数效用论对偏好的假设包括:边际效用递减、完备性、传递性、不饱和性。[ 错误 ]

34.序数效用论不同意基数效用论的哪些观点: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边际效用可以计算。[ 正确 ]

35.基数效用论认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的含义是:需求的基础是基数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所以需

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表示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可以是消费者最大满足的均衡点。 [ 正确 ]

36.基数效用论认为,证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评估法、心理实验。 [ 错误 ]

37.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正斜率、其斜率递减、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位于

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高的效用水平。[ 错误 ]

38.效用理论假定:消费者消费的目标是:边际效用最大化。[ 错误 ]

39.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是通过预算线、需求曲线来完成的。 [ 错误 ]

40.货币的效用可分为:总效用、平均效用。[ 错误 ]

41.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能明确说出自己的偏好

程度、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消费者偏好会发生变动、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 错误 ]

42.序数效用论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叫做消费者最大满足点、消费者均衡点。[ 正确 ]

43.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xy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Px/Py,则: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

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该消费者没有获得最大效用。[ 正确 ]

44.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一般假设,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先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与短

期总成本曲线相关。 [ 正确 ]

45.连接各生产者均衡点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展曲线、厂商扩展线。 [ 错误 ]

46.规模收益考察的是:短期生产。 [ 错误 ]

47.根据成本理论,技术进步造成长期成本曲线向下移动。 [ 正确 ]

48.考察需求收入弹性是以下述哪些条件一定为假设: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需求量。 [ 错误 ]

49.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一定相交,而且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正确 ]

50.厂商的组织形式有: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国有企业。 [ 错误 ]

51.西方经济学中讲到的生产要素一般是指: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消费品。 [ 错误 ]

5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会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曲线。 [ 错误 ]

53.平均总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平均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加上总不变成本。 [ 错误 ]

54.总成本在短期内可区分为:不变成本、可变成本。 [ 正确 ]

55.长期成本可区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 正确 ]

56.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过程可分为:收益递增阶段、收益为零阶段、收益递减阶段。 [ 错误 ]

57.在生产理论中投入可区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 正确 ]

58.不变成本可包括:建厂房的费用和购买设备的费用。 [ 正确 ]

59.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是:隐性成本、显性成本。 [ 错误 ]

60.垄断竞争市场是指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 正确 ]

61.垄断竞争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产品存在着差别,但各厂商的产品可相互替代、厂商很多,以至每一厂

商可忽视其他厂商对自己利益的影响、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 错误 ]

62.完全垄断市场的弊端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产量低、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完全竞争市场

相比,价格高。[ 正确 ]

63.根据经济学原理,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企业从事生产和经营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此时,

最大利润一定大于0。[ 错误 ]

64.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因而任何一家厂商在作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对其作出

的反应。[ 错误 ]

65.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市场上某一产品绝大部分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正确 ]

66.超额利润:能为垄断厂商在长期内获得、为垄断企业留在该行业所必需。[ 正确 ]

67.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垄断市场的效率低

于竞争市场的效率。[ 正确 ]

68.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正确 ]

69.西方经济学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 正确 ]

70.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产品差别可以指的是:产品不同质、商标不同;款式、颜色和包装不同、销售

条件不同、价格不同。[ 正确 ]

71.寡头市场的古诺解的假设条件是:寡头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产品同质、每一厂商认为进行产量决策

时,把对手的产量看成是已知的、面临共同的市场需求曲线、寡头间存在勾结。[ 错误 ]

72.如果厂商使用两种互补的生产要素L和K,那么厂商对L的长期需求曲线:随着L的价格提高,曲线

将向左下方移动、在K可变的条件下,曲线变得更为平坦。[ 错误 ]

73.在西方经济学中,租金被用来泛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而不局限于土地。[ 正确 ]

74.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即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 正确 ]

75.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 正确 ]

76.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西方经济学假定: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之前,总供给是有弹性的、在达到充

分就业产量水平时,总供给完全没有弹性、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总供给倾斜不位移、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一般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状态、短期内,总供给本身是不变的,社会就业量只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 正确 ]

77.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外部经济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规模收益问题。[ 正确 ]

78.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6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

于0.8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80亿元、也可以减税100亿元。[ 正确 ]

79.要素市场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总产值等于所有要素的报酬之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正确 ]

80.民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一般总会用于:消费、储蓄、投资。[ 正确 ]

81.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正斜率、其斜率递减、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位于

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较高的效用水平。[ 错误 ]

8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共同富裕。[ 错误 ]

83.在西方经济学中,租金可区分为哪两种:土地租金、准租金。[ 正确 ]

84.劳动供给之所以是向后弯曲的原因是:工资提高对劳动供给具有替代效应、工资提高对劳动供给具有

收入效应、工资提高对劳动供给具有正效应。[ 错误 ]

85.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是:负效用、痛苦、成就感。[ 错误 ]

86.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市场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是:相同的、向右上方倾斜。[ 错误 ]

87.要素市场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总产值等于所有要素的报酬之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正确 ]

88.在西方经济学中,租金被用来泛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而不局限于土地。[ 正确 ]

89.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即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 正确 ]

90.边际生产力是追加的最后单位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正确 ]

9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正确 ]

92.市场要素供给曲线与单个厂商要素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市场要素供给不具有完全弹性、结合在一

起的要素购买量可以影响要素市场的价格。[ 正确 ]

93.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有:所有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厂商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正确 ]

94.西方国家提出对付市场失灵的政策大致有哪几种类型:对造成外部效果的企业给予津贴,鼓励生产、

外部影响内部化、明确产权、宏观调控。[ 错误 ]

95.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垄断、公共物品、外部经济影响。[ 正确 ]

96.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

的利益之外。[ 正确 ]

97.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表现为新增加消费所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大于零。[ 错误 ]

98.西方经济学认为公共物品的显著特性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正确 ]

99.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正确 ]

100.科斯定理: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 正确 ]

101.蜜蜂为苹果生产者种植的苹果树传播花粉,苹果花为蜂蜜生产者提供蜜源,这种情况称之为:外部经济影响、负向外部影响。[ 错误 ]

102.西方经济学所说的排他性是指:个人能够被排除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利益之外、私人商品的一种特性。

[ 正确 ]

103.福利经济学认为,在生产上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任何两种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生产者都相等、任何一种要素用于一种商品生产时的边际产品对任何生产者都相等、任何两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都相等。[ 错误 ]

104.瓦尔拉斯认为,在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技术状况不变下,一般均衡的条件是: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效用相等。[ 错误 ]

10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政府购买劳务的支出、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错误 ]

106.一个生产者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福利。这些影响可能是:内部经济影响、正向外部影响、不利良影响、有利影响、负向外部影响。[ 正确 ]

107.实际GDP是指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价值)。 [ 正确 ]

108.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NP的基本缺点是:它测定的是一国的生产而非消费、它不能测定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 [ 正确 ]

109.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学问、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学问。 [ 正确 ] 110.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别在于: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GDP按基期价格计算。 [ 正确 ] 111.GDP折算指数为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 正确 ]

112.从需求方面分析,国民收入分为:消费支出、赋税支出。 [ 错误 ]

113.国民收入的统计和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其核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 [ 正确 ] 114.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可以归结为以下两者的相等:投资、储蓄。 [ 正确 ] 115.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价值)。 [ 正确 ]

116.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国外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支出+国外的支出。

[ 正确 ]

117.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用收入法核算GDP时,那些收入不计算在内: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与生产无关的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 正确 ]

118.国内生产净值(NDP)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资本的折旧后的总值。 [ 正确 ]

119.GDP折算指数为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错误 ]

120.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NP的基本缺点是:它测定的是一国的生产而非消费、它不能测定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 正确 ]

121.已知充分就业的GDP为10000亿元,实际的GDP为9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75%的条件下,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则:仍未能使经济消除由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将使经济达到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正确 ]

122.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的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正确 ]

123.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ΔS/ΔY。[ 正确 ]

124.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正确 ]

125.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那么: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消费大于收入。[ 错误 ]

126.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6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80亿元、也可以减税100亿元。[ 正确 ]

127.政府支出乘数: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比税收乘数的绝对值要大。[ 错误 ]

128.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入的过程。[ 正确 ]

129.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非充分就业的经济状态。[ 正确 ]

130.平衡预算乘数是指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1。[ 正确 ]

13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价格水平下降、收入增加。[ 错误 ]

132.在基本消费为正数的线性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 错误 ] 133.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正确 ]

134.在解释物价与失业的关系时,凯恩斯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能够并存、当达到充分就业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扩大总需求不能增加供给,会造成通货膨胀、达到充分就业时,再增加需求,就会形成过度需求,产生膨胀缺口、充分就业前,扩大总需求会增加供给,提高国民收入,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 错误 ]

135.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以下哪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供给、总需求。[ 正确 ]

136.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西方经济学假定: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之前,总供给是有弹性的、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水平时,总供给完全没有弹性、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前,总供给倾斜不位移、在达到充

分就业产量之前,一般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状态、短期内,总供给本身是不变的,社会就业量只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

。[ 正确 ]

137.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债权人、固定领取工资者、持现款的人。[ 正确 ] 138.西方经济学认为,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席卷式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 错误 ]

139.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以下几点: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消费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收入、投资决定于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利息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物价总水平取决于失业率。[ 错误 ]

140.所有商品的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是由以下经济变量决定的:商品总供给量、商品总需求量、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总就业量。[ 错误 ]

141.平衡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个人收入分配和产量是否有影响:对产量没有影响、对收入分配没有影响。

[ 正确 ]

142.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政府支出的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错误 ]

143.平衡的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下列哪些人产生有利影响:领取固定工资的工人、负债的农民、百货店主。[ 错误 ]

144.采用“冷火鸡式”治疗通货膨胀,与渐进式有何不同:失业率较大、时间较短。[ 正确 ]

145.西方按照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差别,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正确 ]

146.会影响产量或收入分配的是哪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超级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正确 ]

147.西方经济学根据引起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不同,把通货膨胀分为:实际因素变动的通货膨胀、货币因素变动通货膨胀。[ 错误 ]

148.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包括: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相互不能替代,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保持不变、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 正确 ]

149.丹尼森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资本、土地投入量、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资源的再配置、规模经济、知识进步。[ 正确 ]

150.资本––产量之比是指哪两者之比:社会总产量、社会资本存量。[ 正确 ]

151.新古典增长模型得到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不同结论的原因是:前者认为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不可相互替代、后者认为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可相互替代。[ 错误 ]

152.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由哈罗德和多马共同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其基本假定是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其基本公式为:G=ΔY—Y=S—v,公式中,S代表储蓄率,v代表资本产出比。[ 正确 ] 153.经济增长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 正确 ] 154.在“古典区域”内: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错误 ]

155.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 正确 ]

156.国债从时间上划分,有:短期借债、中期借债、长期借债。[ 错误 ]

15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共同富裕。[ 错误 ] 158.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政府实施财政政策时,应:增加财政支出和公债发行。[ 错误 ] 15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 正确 ]

160.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税收、政府转移支付。[ 正确 ]

161.西方政府调整总支出和总收入的财政政策手段包括:改变政府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改变税率。[ 正确 ]

162.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必须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 正确 ]

163.在“凯恩斯区域”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错误 ]

164.商业银行是专门从事货币借贷关系的企业,它主要是通过存货款活动获取利润。[ 正确 ]

165.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正确 ]

166.政府财政支出包括:防务和安全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债利息、公共卫生保健、公共工程、环保、住宅和农业、职业训练和教育。[ 错误 ]

167.由于财政政策本身的特点,某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的灵活性,这些灵活性有助于经济稳定对需求管理起着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自动配合调节总需求的财政政策被称为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正确 ]

168.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 正确 ]

收入弹性天大于1,该商品是非生活必需品

参考答案:[ 正确]

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参考答案:[ 正确]

政府财政支出包括:防务和安全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债利息、公共卫生保健、公共工程、环保、住宅和农业、职业训练和教育

参考答案:[ 错误]

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6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80亿元、也可以减税100亿元

参考答案:[ 正确]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参考答案:[ 正确]

西方经济学认为,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想要工作的劳动者,在现行货币工资率和现有工作条件下,一般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失业者

参考答案:[ 错误]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参考答案:[ 正确]

序数效用论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叫做消费者最大满足点、消费者均衡点

参考答案:[ 正确]

资本––产量之比是指哪两者之比:社会总产量、社会资本存量

参考答案:[ 正确]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垄断、公共物品、外部经济影响

参考答案:[ 正确]

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

参考答案:[ 正确]

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奶粉销量的变动经济学称为销售量的变动

参考答案:[ 错误]

生产函数表示:产出是成本的函数、物质技术关系

参考答案:[ 错误]

根据经济学原理,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企业从事生产和经营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此时,最大利润一定大于0。

参考答案:[ 错误]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包括: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相互不能替代,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保持不变、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参考答案:[ 正确]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一般假设,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先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相关

参考答案:[ 正确]

在西方经济学中,租金可区分为哪两种:土地租金、准租金

参考答案:[ 正确]

采用“冷火鸡式”治疗通货膨胀,与渐进式有何不同:失业率较大、时间较短

参考答案:[ 正确]

等产量线的特性是: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离原点越近表示产量越多、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递减

参考答案:[ 错误]

因为经济学是科学,所以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与自然科学一样是一致的参考答案:[ 错误]

平均总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平均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加上总不变成本

参考答案:[ 错误]

不变成本可包括:建厂房的费用和购买设备的费用

参考答案:[ 正确]

所有商品的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是由以下经济变量决定的:商品总供给量、商品总需求量、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总就业量

参考答案:[ 错误]

一笔未来收入的现值与利率的关系是:利率较低,现值较高、利率较高,现值较低

参考答案:[ 正确]

收入提高引起销量下降,此时,该商品一定是劣等品

参考答案:[ 正确]

已知充分就业的GDP为10000亿元,实际的GDP为9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75%的条件下,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则:仍未能使经济消除由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将使经济达

到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参考答案:[ 正确]

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价格水平下降、收入增加

参考答案:[ 错误]

西方按照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差别,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 正确]

在“凯恩斯区域”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参考答案:[ 错误]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正确]

西方经济学中讲到的生产要素一般是指: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消费品

参考答案:[ 错误]

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销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参考答案:[ 错误]

序数效用论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叫做消费者最大满足点、消费者均衡点

参考答案:[ 正确]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会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曲线

参考答案:[ 错误]

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外部经济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规模收益问题

参考答案:[ 正确]

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销量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参考答案:[ 错误]

对产品供给方面的研究是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中的内容

参考答案:[ 正确]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别在于: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GDP按基期价格计算参考答案:[ 正确]

宏观经济学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库

单项选择题题库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A ) (A)税收(B)政府支出(C)净出口(D)投资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D )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 A ) (A)货币需求(B)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C)储蓄(D)储蓄与投资 4.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 (A)0.25 (B)0.75 (C)1.0 (D)1.25 5.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 D ) (A)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B)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 (C)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D)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6.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B )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D)隐性通货膨胀 7.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C ) (A)货币供给量(B)税率(C)银行准备金率(D)银行利息率8.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B )

(A)与利息率不相关(B)与利率负相关 (C)与利率正相关(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9.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 C )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 10.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者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D)以上均正确 11.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2.下列哪一种表述正确表述了利率传递机制的过程。货币供给的增加引 起( A ) (A)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B)投资增加,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C)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增加(D)投资减少,从而计划的总支出减少 13.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 B ) (A)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B)物价水平不变,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 (C)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D)中央银行没有任何政策变动,但物价水平提高

普法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普法考试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6、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7、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8、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或规定用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程用地。(×)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公布实施。( X )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1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判断题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经济法学体系。A A.正确B.错误4.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B A.正确B.错误 5.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要方法。A A.正确B.错误 6.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称。B A.正确B.错误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是。 A.自然法典 B.

公有法典C.谢尔曼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 A.比较方法B.系统方法C.哲学方法D.统计方法三、多选题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 A.价值论B.运行论C.本体论 D.规范论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D.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B A.正确B.错误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代法。A A.正确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A A.正确B.错误 4.经济法

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A A.正确B.错误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A A.正确B.错误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B A.正确B.错误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 A.经济性B.规制性C.现代性 D.强制性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3.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判断题整理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判断题整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判断题 1、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2、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一个数的因数总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4、1、2、4、8、16是16的因数。() 5、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6、7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7、所有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8、只有两个因数的数一定是质数。() 9、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 10、如果甲数÷乙数=10(甲数和乙数都是自然数,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乙数一定是甲数的因数。() 11、如果两个质数的差是2,这两个质数一定是7和5。() 12、6是因数,24是倍数。() 13、最简分数就是分子与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 14、如果b分之a是真分数,那么a一定小于b。() 15、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他们的分数单位也一定相同。() 16、大于18分之5而小于18分之7的分数只有一个18分之6。() 1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18、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2。() 19、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0、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 21、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22、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 2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24、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25、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26、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7、棱长是6厘米的立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微观经济学》判断选择练习题

11-12(二)《微观经济学》选择和判断期末练习题(外招生)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2、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A.均衡价格将提高,均衡交易量减少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C.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将增加 3、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4、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5、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6、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7、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减后增 E.先增后减 8、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 获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9、相互影响的寡头每一家都在所有其他寡头选择的策略为既定时选择其最优策略的状态称为() A、勾结解; B、卡特尔; C、纳什均衡; D、占优策略 10、在()项下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 A.AVC=MC B.AC=MC C.P=AC D.P=MR E.P=MC 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 A.提高 B.不变 C.降低

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6、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7、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8、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或规定用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程用地。(×)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公布实施。( X )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1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 15、因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被吊销驾驶证的,10年内不得重新申领。(错) 16、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除被罚款外将被并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 17、交通警察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对) 1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一律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19、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20、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21、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22、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全文公开。( X ) 23、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通过诉讼收取适当经济利益。( X )

经济法判断题讲解学习

经济法判断题

判断题 经济法导论 1.企业的分支机构因为不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而不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案: × 2.从权利与义务的对应程度来看,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答案: × 3.经济法律关系等同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 × 4.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答案: × 5.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答案: × 6.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行为()答案: √ 7.任何当事人都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答案: × 8.个体工商户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案: × 企业法 1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答案: × 2.作为有限合伙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合伙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伙。( ) 答案: √ 3. 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答案: × 4.有限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答案: ×

() 答案: × 6.独资企业解散后,其债权人在2年内未向原投资人提出偿债请求的,原投资人的偿还责任消失。() 答案: √× 7.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在执行行为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的债务,全体合伙人可以以其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答案: × 8.普通合伙企业新入伙的合伙人只对其入伙后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 × 9.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可以在入伙协议中约定,新合伙人比原合伙人享有较大的权利、承担较小的责任。 答案: √ 10.普通合伙人退伙后,对普通合伙企业在其退伙前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答案: √ 公司法 1.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章程对特定的人员或机构具有约束力,包括对公司实际控制人也有约束力。() 答案:× 2.股东派生诉讼是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所提起的诉讼。 答案: √ 3.公司的董事会人数为5-19人,当不足规定人数的2/3时,应当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补足差额。 答案: √ 4.份公司发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答案: √ 5.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 答案: √ 6.董事会与监事会不是有限公司的必设机构。 答案: √ 7.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无需经其他股东的同意。

中国政治制度史判断题整理

三、判断题 1、史料记载,所谓所谓万国“执玉帛”,就是指各部落方国向夏王朝缴纳贡赋。Y 2、商、周、秦、汉已有州名,并已作为行政区划。N 9 3、郡是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首先出现的。N 4、春秋时,县的地位比郡高。Y 5、西汉确立郡统县制度后,县的地域区划开始相对稳定。 N 6、唐贞观年间,唐懿宗分天下为10道,派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N 7、宋代尚未在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N 8、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不久行省便成为固定行政区。Y 9、至清朝时,将元代路一级机关完全撤销。N 10、从清朝开始,省一级的地方行政制度,由总督、巡抚统领省级行政。错 N 11、军、政两套组织统归一人指挥,必然造成令出一处而政行两端。Y 12、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Y 13、五代时,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N 14、县的主要长官自隋确立令、丞、主簿、尉的体制以来,基本结构变化不大。 Y 15元代路一级机关完全撤销发生在清朝初期。N 16清代设有跨省的专职领导某项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Y 17五德终始制度的实行并没有使秦朝的各种典章文物及有关措施被涂上神秘主义天命论的色彩。Y 18国尉,又叫作太尉,是秦汉时期常设的较高的武职。N 19秦汉时期贵族的食邑是以户数为计算单位的。Y 20清代总督、巡抚是名正言顺的地方大吏。Y 21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汉代。N 22布政使司的职权与原来的行中书省基本相同。Y 23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本封国则为大宗。他们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众子封为卿大夫。众卿大夫对诸侯国君来说是小宗,但在本封邑则又为大宗。Y 24巡抚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N 25谏诤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军国大政到生活小节,都可以用谏诤的形式提出。Y 26谥号含有后议其先、下议其上的意义。Y 27宦官制度不是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必然产物。N 28十三道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在明代被合称为“科道之官”。Y 29在中国封建社会,任何制度都是围绕着君主专制而制定的。Y 30唐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N 31明清六科是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Y 32元代在布政司之下委派一定的官员负责处理某项专门任务,称为督粮道、督册道、屯田道、清军道、驿传道、水利道等等。N 33汉景帝以中书宦者办理政务,是宦官在制度上正式参政之始。N 34晋朝考课的课目是“四善二十七最”。N 35唐太宗时,亲王可以任朝廷官职,大部分被派在外州为刺史,并可拥有一定的实封食邑户数。Y 36明代布政使司可以指挥军队、直接处理刑狱司法事务。N 37秦汉时期的宦官还掌握着皇家的部分经济和财政部门。Y

国际经济学课后判断题及选择题

第一章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D) A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B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C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D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如果两个国家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他们能够从专业化与交换中(D)A都受损B一人受益,一人受损 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D都受益 3、一个国家(C),能够在生产可能边界之外的点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 4、供给曲线除了表示不同的价格水平所提供的商品数量外,还可以被认为是(D) A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曲线B边际收益曲线 C供给的最高价格曲线D供给的最低价格曲线 5、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C) 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正确)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正确) 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正确)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错误) 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错误) 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正确)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A)A、有益B、有害 C、不变 D、不能判断 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C)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判断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D) A、生产达到均衡 B、消费达到均衡 C、市场出清 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B) A、绝对价格 B、相对价格 C、不变价格 D、以上三种都不是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1).doc

判断题共(222)题 1. 分类法定期于月末进行成本计算,其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是否 答案:否 2. 简化的分批法,由于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 又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是否 答案:是 3. 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是否 答案:是 4. 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费用是一种损失,不应计入运输成本。 是否 答案:否 5. 定额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任何企业均可使用定额法。 是否 答案:否 6.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是否 答案:否 7. 在产品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应该在制造费用结账之前进行。 是否 答案:否 8.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是否 答案:否 9.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是否 答案:是 10. 成本报表的格式、内容及编报时间一般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特点和企业管理的具体要求 而确定。 是否 答案:是 11. 联产品在分离点前发生的成本称为综合成本即联合成本。 是否 答案:是

12.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而企业内部各个作业中心能否提供真实可行 的数据资料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成败的关键。 是否 答案:是 13. 采用简化分批法,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会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是否 答案:是 14.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都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 是否 答案:否 15.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 是否 答案:是 16. 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过程产生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是否 答案:否 17.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并且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 用比重差不多的产品。 是否 答案:是 18. 隐性成本是实际发生但是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包括停工损失、降级损失和折旧损失, 此类成本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 是否 答案:是 19. 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无关。 是否 答案:否 20. 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是否 答案:否 21. 品种法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是否 答案:是 22. 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是可比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计 划成本相比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是否

2017年经济法(新)判断题题库.doc

1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机构,行长由总理提名、国家主席决定和任免。正确答案:错误 2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且享有法人财产权。正确答案:正确 3合伙人将企业财产向其他合伙人或者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正确答案:错误 4贿赂形式包括给对方财物、赞助费、宣传费、科研费等,会处以1-20 万元罚款,违法所得予以没收。正确答案:正确 5在支票的分类中,转账支票和划线支票只能转账,不能支取现金。()正确答案:正确 6在支票的分类中,转账支票和划线支票只能转账,不能支取现金。()正确答案:正确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虽然没有获得被代理人的授权,但是客观上存在使善意第三人确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事由,并且主观上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错。()正确答案:正确 8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内有效。()正确答案:正确 9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正确答案:正确 10消费者的获得知识权既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和市场的知识,也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正确答案:正确

11工业产权是公民或法人依法对其在工业领域从事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和经验、知识所享有的权利,具有国家授予性、专有性、与有形财产专有不同。()正确答案:正确 12会计法原则包括合法、真实、完整性原则、单位负责人负责原则和统一性原则。()正确答案:正确 13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都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正确答案:错误 14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债务人提供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正确答案:正确 15经济法的概念首先是在摩莱里的著作《巴齐里阿达》中提出来的。()正确答案:错误 16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均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正确答案:正确 17经营者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根据情节还要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正确答案:错误 18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期限不得超过1年。正确答案:正确 19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之间要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制约。()正确答案:正确

信息管理系统期末判断题答案整理

三、判断题T=√F=X 1.所谓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T=√)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T=√) 3.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时间延迟,这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T=√) 4.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T=√) 5.企业开发MIS的主要目的在于:用计算机系统代替管理者的决策过程。() 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工具,它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7.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T=√) 8.数据流图反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 9.模块结构图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单纯是一种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的工作。() 11.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误。() 12.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T=√) 13.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T=√) 14.系统测试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15.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依据模块结构图等文档资料,确定新系统的设计方案。() 16.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只需要从软件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 17.测试过程按照“自底向上”的思想,分为模块测试、分调、总调三个层次。(T=√) 18.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T=√) 19.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T=√) 20.模块结构图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1.如果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系统看待的话,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T=√) 2.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将企业的全部信息集中管理,才可能成为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T=√) 3.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决策过程而言,结构化决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T=√) 4.简单的说,系统分解的目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T=√) 5.系统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一般只有网状结构。() 6.MIS是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7.从管理/职能角度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金字塔结构。(T=√) 8.MIS开发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语言、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 9.总体规划阶段必须要对当前系统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 10.结构化分析的核心思想是“自底向上,逐层分解”。() 11.系统测试过程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12.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T=√) 13.程序设计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14.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T=√) 15.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T=√) 16.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T=√) 17.系统开发的目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T=√) 18.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系统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进行规范整理,设计出若干个基本二维表,并勾画出表与表之间的关系。(T=√) 19.程序员在进行编程时不必遵从一些规则和共同的规定。() 20.白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输入的测试方法。()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及判断题

选择题 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收入分配理论 B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 .消费理论 D .经 济增长理论 2.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 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 付总额为 1 美元,个人储蓄为 4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 50 美元 B.48 美元 C.47 美元 D.40 美元 3. 恒等式GN圧C+ I+G是从()角度来统计国民收入的。 A. 收入B .支出C .生产D .消费 4. 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强调()。 A .当期消费与财富积累的联系B. 当期储蓄与当期收入的联系 C.终身消费与终身收入的联系 D.当期储蓄与当期消费的联系 5. 永久收入理论认为,()。 A.当前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同比例增加 B.暂时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 C.高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D. 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 于0 6. 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下移动,这意味着()。 A. 由于收入减少而导致消费减少 B. 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消费增加 C.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减少 D.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增 加 7. 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条件下才可发挥,() A. 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 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D .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8. 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 使乘数变大 B. 使乘数变小 C. 乘数保持不变 D. 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9. 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 个人所得税减少250 亿元 D. 企业储蓄减少250 亿元 10. 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t),且政府税收t 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 同时增加50亿,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A. 增加100亿 B.减少50亿 C.增加50亿 D.保持不变 11. 当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不相关 12. 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乘数变大 B.使乘数变小 C.乘数保持不变 D. 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13. 封闭经济中,政府只征收总量税,且将新征税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 A.该经济的GDF增加100亿美元 B.该经济GDF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 C.GDP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额 D.不能判断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 国。B A. 正确 B. 错误 2. 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 遍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 A A. 正确 B. 错误 3. 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 论构成了经济法学体系。 A A. 正确 B. 错误 4. 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 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5. 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 济法的重要方法。 A A. 正确 B. 错误 6. 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 规的总称。B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题 1. 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 重要代表是(C)。 A. 自然法典? B. 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 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A. 比较方法 B. 系统方法 C.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9. 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 (ABCD)。 A. 价值论 B. 运行论 C. 本体论? D. 规范论 10. 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 括(ABCD)。 A. 财政调控制度? B. 金融调控制度 C. 反垄断制度? D. 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 历史 一、判断题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 定的法律关系。 B A. 正确 B. 错误 2. 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 问题的现代法。 A A. 正确 B. 错误 3. 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A. 正确 B. 错误 4. 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 制性和现代性。 A A. 正确 B. 错误 5. 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 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 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A A. 正确 B. 错误 6. 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 预。A A. 正确 B. 错误 7. 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 的经济法。B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题 1. 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 重要特征是(C)。 A. 经济性 B. 规制性 C. 现代性 D.强制性 2. 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 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 (B))。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3. 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 法是(A)。 A. 《谢尔曼法》? B. 《煤炭经济法》? C. 《国家工业复兴 法》? D. 《联邦贸易委员会 法》 4. 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 (C))。 A. 从常态法到病态 法? B. 从平时法到战时 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 法? D. 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 常包括(ABCD)。 A. 垄断 B. 信息偏在 C. 公共物品 D. 外部 效应 第二章经济法的体系和 地位 一、判断题

理论力学判断题汇总

理论力学判断题汇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理论力学判断题汇总 1、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所受的两个力必定沿两力作用点的连线,且等值、反向。 (√)(2分) 2、如果力偶矩相等,则两力偶彼此等效。 (×)(2分) 3、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选一点O简化,一般情况下,可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2分) 4、在有摩擦的情况下,摩擦角为全约束力与法线间夹角的最大值。(√)(2分) 5、刚体作平移时,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2分) 6、在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中,当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可能会有科氏加 速度。(√)(2分) 7、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 常数,则加速度a = 0。 (×)(2分)8、平面图形内任一点的速度等于该点随图形绕瞬时速度中心转动的速度。 (√)(2分)

9、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2分) 10、虚位移是假想的,极微小的位移,它与时间、主动力以及运动的初 始 条 件 无 关 。 ( √ ) ( 2 分 )1、一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是等值、反向、共线。(对) 2、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个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错) 3、理论力学中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4、凡是受到二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6、用解析法求解汇交力系平衡问题时,投影轴一定要相互垂直。 () 7、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式有无穷多个。() 8、一汇交力系,若非平衡力系,一定有合力。() 9、力沿坐标轴分解就是想坐标轴投影。() 10空间汇交力系只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式。() 11、力偶系的主矢为零。() 12、作用在某平面内的一个力偶的力偶矩矢量垂直于该平面。() 13、力偶不能用力来平衡。() 14、力偶是一个矢量。() 15、空间力偶系只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式。() 16、若一平面力系对某点之主矩为零,且主矢亦为零,则该力系为一平衡力系。() 17、在平面力系中,合力一定等于主矢。() 18、在平面力系中,只要主矩不为零,力系一定能够进一步简化。() 19、力偶矩就是力偶。() 20、若接触面的正压力等于零,则必有该处的摩擦力为零。() 21、接触面的全反力于接触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及判断题

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收入分配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消费理论 D.经济增长理论 2.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美元,消费等于43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美元,个人储蓄为4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3.恒等式GNP=C+I+G是从()角度来统计国民收入的。 A.收入 B.支出 C.生产 D.消费 4.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强调()。 A.当期消费与财富积累的联系 B.当期储蓄与当期收入的联系 C.终身消费与终身收入的联系 D.当期储蓄与当期消费的联系 5.永久收入理论认为,()。 A.当前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同比例增加 B.暂时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 C.高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D.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 6.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下移动,这意味着()。 A.由于收入减少而导致消费减少 B.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消费增加 C.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减少 D.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增加 7.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条件下才可发挥,()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8.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乘数变大 B.使乘数变小 C.乘数保持不变 D.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9.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 10.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y-t),且政府税收t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同 时增加50亿,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A.增加100亿 B.减少50亿 C.增加50亿 D.保持不变 11.当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12.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乘数变大 B.使乘数变小 C.乘数保持不变 D.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13.封闭经济中,政府只征收总量税,且将新征税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 A.该经济的GDP增加100亿美元 B.该经济GDP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 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额 D.不能判断GDP增加

经济法判断题

经济法 1.经济法调整全部经济关系。× 2.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之日,终于法人消灭之时,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相一致。√ 3.公司即是企业,企业即是公司。× 4.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可向社会发行股票。× 5.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6.新合伙人入伙,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7.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认其缴纳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8.《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投资人应是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 9.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10.债务人财产不足人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共益债务。× 11.重整计划由管理人执行。× 12.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 13.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时,承诺是否有效,尚处于不确定状态。× 14.只要发生不可抗力,当事人就可以在发生违约时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15.合同的标的,数量和质量是合同的必备条款。× 16.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最基本的区别是抵押担保不需要转移占有,而质押担保需要转移占有。× 17.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债权的25%。× 18.留置适用于买卖合同。× 19.获得专利的技术是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因而专利技术都是不公开的。 20.能够作出发明创造的只能是自然人,因而,有权取得专利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21.依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人可以是我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包括外国人。× 22.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从商标核准之日起算。√ 23.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无论任何情况,均应由产品生产者承当赔偿责任。× 24.如果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能发现,生产者就可以承担赔偿责任。× 25.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26.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经营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27.经营者出售冒牌商品,消费者有权要求承担“损一罚二”的责任。×

信息检索-判断题(精心整理)较全版本

判断题 1.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构成的。(A) https://www.360docs.net/doc/4d7206074.html,KI中国知网数据库可以检索到博硕士论文。(A) 3.查全率与查准率是评价检索效果的两项重要指标。(A) 4.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查找出特定信息的技术和过程。(A) 5.逻辑“与”是一种用于交叉概念或者限定关系的组配,可以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A) 6.逻辑“或”是一种用于概念并列关系的组配,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A) 7.信息检索过程是一个检索的操作过程,如选择数据库、确定关键词、构造检索式等。(B) 8.界定问题过程首先需要根据待完成的任务,确定信息问题。然后根据信息问题,确定信息需要。(A) 9.概览性资料通常出现在我们所说的二次文献中。(B) 10.图书馆OPAC检索系统属二次文献数据库(A) 11.当检索关键词具有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时,容易造成漏检,使得查全率较低。(A) 12.对于要求一定深度、研究性的信息问题,应主要检索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源。(B) 13.选择信息源是信息检索的第一步。(B) 14.PQDT 是美国Proquest公司出版的学位论文数据库。(A) 15.根据文献内容的不同加工深度可区分为一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学位论文属三次文献。(B) 16.综述文献属于二次文献(B) 17.The mammalian cell as a microorganism;-genetic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in vitro puck, Theodore T.(Theodore Thomas) xi,219p.illus.24cm. ISBN 0-816-26980-7 San Francisco,Holden-Day 1972 该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B) 18.通过EBSCO、EI、OCLC数据库都能检索到外文期刊论文全文。(B) 19.在超星阅览器登录个人用户名后下载的图书支持拷贝到其他机器上阅读。拷贝到其他机器阅读时,需要在阅读的机器上使用下载时用户名进行超星阅览器->“注册”菜单->“用户登录”操作。(A) 20.分类途径就是按照文献的名称体系查找文献的途径。(B) 21.检索2010年经济统计数据通常应该用2010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B) 22.Effect of coating whole cottonseed on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Bernard,-J,K;Calhoun,M.C;Matin,S.A. Savoy, III.:American Dairy Science Association J-dairy-sci.. June 1999.v.82 p.1296-1304.该文献类型为图书。(B) 23.主题语言较适合于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等单篇文献的组织和检索(A) 24.分类语言适合于图书或文集的组织和检索,提供的是从学科或专业角度查找文献信息的途径,族性检索功能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