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复制原理-加网原理

合集下载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考试题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考试题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彩色复制原理、色彩1.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

C、M、Y、K表示印刷中的( B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 B.青、品红、黄、黑C.中黄、桃红、天蓝、黑 D.深黄、大红、黑、中蓝2.印刷灰平衡是由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哪一个原色的百分比阶调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B )A.黄 B.青 C.品红3.下列哪种颜色属于三原色之一?( C )A.深红 B.黑色 C.品红 D.天兰4.色光三原色是( A )。

A.红光、绿光、紫兰光 B.红光、黄光、青光C.青光、紫兰光、绿光 D.黄光、绿光、红光5.色料三原色是( B )。

A.黄色、红色、蓝色 B.黄色、品红色、青色C.黑色、红色、绿色 D.黄色、绿色、红色6.在下列的颜色特征中,其中( A )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A.色相 B.明度 C.饱和度 D.灰度7.红光+绿光+蓝光=( B )。

A.青光 B.白光 C.黄光 D.黑光8.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D.波长9.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调幅网点 B.调频网点 C.圆形点 D.链形点10.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D )A. RGBB. CMYKbD. HSB11.色料减色混合中,当青色+黄色+品红色油墨混合后呈现什么色?( A )A.黑色 B.紫色 C.红紫色 D.蓝紫色12.目前平版印刷中使用较普遍的网点是哪种?( C )A.混合加网B.调频网点 C.调幅网点 D.精细加网13.在同一条件下60线/厘米比50线/厘米印刷时网点增大如何?( A )A.多B.一样 C.略少 D.少14. 80线/厘米网点线数适合印刷什么产品?( B )A.招贴画B.画册 C.年画 D.挂历15.圆形网点在哪个阶调印刷中网点增大较小?( C )A.高调 B.高光 C.中间调及中间调以下 D.暗调16.印刷品中图像明度变化和阶调层次变化都是以什么表示的?( A )A.网点大小B.网点形状 C.网点角度 D.网线线数17.当某一颜色与其他颜色叠印时,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色相与比较纯的色光,则此颜色特性属哪种?( D )A.强度好B.色差大 C.灰度小 D.效率高18.包装产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D )A.造型 B.平面设计 C.版式组合 D.造型、平面设计19.人们对自然界中树叶绿色、天空蓝色等保持稳定色的概念,原因是( B )。

色差研究-最全面的色差产生原理及一般解决办法

色差研究-最全面的色差产生原理及一般解决办法

关于颜色的原理:自然界中物体的颜色千变万化,人之所以能观察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发光体的光线照耀在物体上,光辐射在物体上,光的辐射能量作用于眼睛的结果。

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只有受到光线的射时才被呈现出来,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在物体上被反射和吸取的状况打算的。

一个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由于这个物体主要将白光中的绿色范围的波长反射出来,而光谱的其他局部则被它吸取,假设在钠光灯下观看这个物体就看不出是绿色,由于钠光的光线中没有绿光的成份可以被它反射,这里可以看出,物体的可见颜色是随光照光谱成份而变化的。

一个物体假设完全反射射来的光线,那么这个物体我们看来是白色的,假设它完全吸取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则这个物体看来是黑色的。

颜色分为非彩色和彩色,非彩色是指黑色、白色和这两者之间深浅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上的非彩色的反射率代表物体的明度。

反射率越高时,接近白色,越低时,接近黑色。

彩色系列是指除了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

光谱不同波长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颜色的色调,如红、橙、黄、绿、青、紫等。

要准确地说清楚某一种颜色,必需考虑到颜色的三个根本属性,即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者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

色调是指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打算的,不同的波长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色调是打算颜色本质的根本特征。

颜色的饱和度是指一个颜色的鲜亮程度。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是颜色的三个根本属性,非彩色则只有明度的差异,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这两个属性。

涤纶棉纺织物染色产生的色差及一般解决方法: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染色过程简单,各工序条件把握不当,极易造成色差。

通过生产实践,分析色差与坯布、前处理、染料选用、轧车压力、预烘发色和后整理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根本上解决了色差问题。

对印染行业来说,色差始终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造成色差的缘由众多,某一工序的工艺条件把握不当都会形成色差。

因此,分析色差产生的缘由,事前加以把握及防止,显得尤为重要。

印刷复制原理

印刷复制原理
R 700nm G 546.7nm B 435.8nm
3. 色光加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色光同时反映 于人眼,视觉会产 生另一种色光的效 果,这种色光混合 产生综合色觉的现 象称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为色光的加色 混合。
可以认为,白 光是由等量R、G、 B三色光合成的。
R YM
W GCB
返回:颜色分解合成图
• 光辉点:原稿最亮的一 点(绝网)
4. 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为什么?
Why?
为什么?
Why?
对于单色连续调稿
凹版:暗部凹陷深,墨层厚 亮部……浅………薄 凹陷深度连续变化可 以表达浓淡层次
凸版和平版:墨层厚度不能变化,如何表达连续调?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表达原稿是 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2. 层次: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3. 关于阶调层次的根本术语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 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 1~3成网点) • 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 范围(7~9成网点) • 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 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 (4~6成网点) • 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 (1成网点)
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何进行颜色分 解?
滤色片
原稿
Y阴片
M
C
Y阳片
Y印版 着墨
印刷品 加色法色环图 减色法色环图 返回:颜色合成 返回:总结
2. 颜色合成的方法:

色彩学第7章 彩色印刷

色彩学第7章 彩色印刷

balloon
(4). 关于阶调层次的基本术语
• 亮调:0.2<D<0.6
• 暗调:D>1.05 • 中间调:0.6<D<1.05 • 高光:D<0.2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半色调:从高光到暗调 部分用网点表现的浓淡层 次。
(5). 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蓝紫
青蓝
通过网点叠合可以再现各种颜色,并遵循 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
B. 网点并列: 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红 (白 )
绿
(白 )
B. 网点并列: 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白 ) 蓝
(白 ) 灰
(白 )
另外:并列网点大小不同时,产生的颜色偏向大 网点一侧。
橙红
紫红
通过网点并列可以再现各种颜色,且遵循 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
原稿
原稿亮部 ……暗部 印版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 …... ……….大…………………小………暗
(2)、网点的作用
网点起着表现原稿阶调的作用,它使连续
调的图像离散成网点群的组合。
实样
放大镜里网点的比例
网点是可
以接受和转
移油墨的单
元,在印刷
效果上起着
调节墨量大
小和组色的
作用。
印刷品
1. 颜色分解的方法: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 R G B 三滤色片对原稿 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入射光 滤色片 透射光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的颜色来实现对原始图像的准
确复制和再现。

彩色印刷通常使用的是四色印刷,也就是CMYK印刷模式。

这种印刷模式使用四个颜色: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的混合来生成所有可能的颜色。

在彩色印刷中,红、绿和蓝三种原色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各种颜色。

但在印刷中,使用的是颜料而不是光线,所以需要另一种方法来混合颜色。

通过使用减色混合原理,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准确再现。

CMYK模式中的C、M、Y和K分别代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

在印刷过程中,首先通过叠加青色和品红色来产生蓝色。

然后通过叠加青
色和黄色来产生绿色。

最后,通过叠加品红色和黄色来产生红色。

通过组
合这些颜色,可以再现几乎所有的颜色。

在印刷过程中,各种颜色的油墨分别涂在印刷网点上。

印刷网点是一
系列微小的点,通过不同的密度来创建不同的颜色。

在网点上的油墨混合
在一起,形成所需的颜色。

此外,印刷时还需考虑到颜料的透明度、颜料的混合性以及不同材料
的特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印刷效果。

总的来说,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油墨来精确
再现原始图像。

通过使用CMYK模式和印刷网点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
颜色的精确再现。

同时,印刷时还需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最终
印刷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包装印刷》复习题

《包装印刷》复习题

一、名词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它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和辅助剂组成。

承印物: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包装印刷: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上印刷图文。

色光加色法: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指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阶调:在图像复制中,用以定性描述像素的明亮程度。

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

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

龟纹: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十分醒目,对正常图案产生干扰时,就称作龟纹。

连续调: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网目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网屏线数: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线数/英寸、线数/厘米〕网距:丝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

网线角度: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

平凹版:图文略低于〔1~5μm 〕空白局部的平印版。

平凸版:图文略高于空白局部的平印版。

PS版预涂感光树脂版预先涂布的感光层可随时进行晒版平印版网墙用白线网屏晒版,使碳素纸上的感光胶层形成网格上垫:俗称“贴滚筒〞,即在衬垫〔压印滚筒〕上进行垫贴、刮挖的工艺过程。

下垫:在版托的反面进行垫或撤〔在底板下贴纸片或把底板下的纸片撕掉〕。

丝网开度:是指网孔面积的平方根,用K表示,它是表示网孔大小的物理量。

丝网目数:丝网目数是指单位长度内所含丝的根数〔目/厘米或目/英寸〕。

网框:是用来固定丝网的装置。

绷网:是把丝网以一定的张力绷紧并固定在网框上,以作为丝印幅员文的支持体。

印刷设计资料教学文案

印刷设计资料教学文案

第一章认识印刷1.印刷的定义: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或载体上的文字和图像信息,借助于油墨或色料,批量地转移到纸上或其他承印物表面的技术。

2.毕昇首创泥活字,活字包括拣字、排版、印刷、拆版、还字等工序。

3.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术是由盖印和拓石发展而来的。

崔怡用铸字印刷了《详定礼文》28本,这是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王祯首创木活字,写成“选活字印事法”。

4.1440年,德国谷腾堡发明铅合金活字印刷术,承印方式由“刷印”变为“压印”。

5.P3上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史(注意各类细节,例如在中国最早使用照相制版术的是哪里)1807年,铅活字传入中国;1819~1823年,英国人马礼逊第一次用汉字铅活字印出了一部《新旧约圣经》。

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制成了第一套汉文铅活字字模。

1844~1846年,姜别利继承电铸汉字字模,1860年,姜别利改进了汉字排字架,将中文铅字分为常用、备用和罕用字三大类,并以《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编排。

1900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所属土山湾印书馆在中国最早使用照相制版术。

1904年京师陆军测绘学堂开设了制版印刷班。

1933年创办了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6.电子印前技术:由激光照相排字组成的电子印前处理技术,能使用微型计算机作为文字输入的前端系统,并以台式平面扫描机输入图像信息,再通过光栅图像处理,将文字与图像组成整页版面点阵信息,在显示屏、激光印字机和激光照排机上输出或直接扫描制版,功能齐全,效率高,成为印刷技术高速发展的起点。

7.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指能够完成图像录入、文字管理、图像编辑、版面设计、图文合成、图文输出的桌面处理技术。

由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及通信设备五部分组成。

桌面出版系统最初是在1985年由美国人波导·希莱纳得提出的。

8.印刷业的发展趋势:(1)电子商务(2)色彩管理(3)工作流程化(4)数码打样(5)加网技术(6)直接制版技术(7)可变数据印刷(每一点后面的内容靠自己理解适当补充)9.我国高等印刷教育始于1953年上海印刷学校成立。

“印制电路制作工”理论知识考核问答题题库

“印制电路制作工”理论知识考核问答题题库

“印制电路制作工”理论知识考核题库问答题题库(110题)1、网点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加网技术主要有哪几种?答:网点是表现色彩浓淡变化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图文单位。

在胶印中,网点起着以下作用:①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任务。

②在印刷过程中,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象传递的基本元素。

③在颜色合成中是图象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目前加网技术主要有调幅加网、调频加网和混合加网。

2、传统印刷方式按印版形式可分为几类?请简述它们的特点。

答:按印版形式可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胶印)、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丝网印刷)四类。

凸版印刷: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凸起并在同一个平面上,非图文部分凹下。

印刷时凸起的图文部分上墨,而凹下的空白部分则不沾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留下印迹。

这是一种直接印刷方法。

凸版印刷的特点:油墨墨层比较厚,色调丰富,颜色再现力强,印版耐印力强,印刷压力大。

平版印刷:平版印版的版面结构特点,图文和空白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上,靠油、水相斥的原理进行印刷。

图文部分亲油斥水,而空白部分亲水斥油,在压力的作用下,油墨先转移到橡皮布上,再转移到承印物上,属间接印刷。

平版印刷的特点是间接印刷,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

套色装版准确。

在彩色层次复制上,阶调再现好,产品层次丰富、色调柔和、价格适中。

适于印制产品样本、书籍,报纸,杂志,高档化的小家电、餐饮、食品、药等中小规格的精细折叠纸盒包装。

缺点:间接印刷,墨层较薄,使颜色饱和度不足,在印刷大面积专色实地,如红色实地、金银色、珠光效果等,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印后整饰加工由其它工序完成。

凹版印刷:版面结构特点为:图文部分凹下,且深浅不一,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

是靠印版表面凹下去的深浅来表现层次。

如果图文部分凹下的深,填入的油墨量就多,墨层就厚,表现暗调;如果图文部分凹下得浅,所容纳的油墨量就少,墨层就薄,表现高调。

凹版印刷的特点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总结
一、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二、网点的形成
填空题 2分 1.印刷图像处理中的加网方法,分为 [填空1] [填空2] 。
正常使用填空题需3.0以上版本雨课堂
作答
单选题 1分
2.由等距网点大小的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连续变化的加网 技术是:
A 调频加网 B 调幅加网 C 此处添加选项内容
提交
一、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同时:
视觉特性:在明视距离下,任何距离小于锥体细胞直 径7.3*10-2mm的两个点,人眼均无法分辨,可以用
一定数量的墨点来再现图像的连续调性。
因此:网点图像再现连续调图像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以实现的。
二、网点的形成
01
调幅加网技术
02
调频加网技术
1、调幅加网技术
印 刷 品
B. 二阶调频网点(Second Order FM Dot): 网点的大小和空间分布频率均在变化。
C. 三阶调频网点: 网点的大小、空间 分布频率、网点形 状均在变化。
2、调频加网技术
2、调频加网技术
(1)消除印刷中龟纹现象与可见的玫瑰斑(传统网点无可避免)。 (2)印刷品精度高,复制效果好,稳定性好。 (3)不受网屏角度限制,有效避免错网撞网,对印刷制版过程中出现的套版 误差不敏感。 (4)暗调部份不易糊版,细节丰富。 (5)调频网点技术在精细印刷模式下有更宽广的色域服务模块,印品更加精 细,更加立体化
1、调幅加网技术
(4)、 网点大小:用网点覆盖率来衡量。网点覆盖率是指网点 覆盖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成”或 %
识别网点成数的方法: A. 目测法:观察相邻两个网点之间的间距大小
目测法 密度计法
成数 1 2 3 4 5 6 7 8 9
相邻二网点间
可容纳同大网 3
点的个数
2
1
1 2
1
1 4
1
1
1 4
70~80线/cm
精美画册、精致的科技书刊插图
1、调幅加网技术 (2)、网点形状: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
1、调幅加网技术 (3)、 网线角度:相邻网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常用的网线角度 0°( 90 °), 15 °( 105 °)
45 °( 135 °) , 75 °(165 °)
彩色印品由四色或四色以上色版套印,各色版上的网点都是周期 性排列的,相互叠加是必然产生莫尔纹,印刷中称为龟纹。
加网线数降低
1、调幅加网技术
(1)、加网线数:单位宽度内排列的网点数。 单位:LPI(line per inch) Line/cm
网屏线数
应用范围
32~40线/cm
全张宣传画、招贴画、电影海报、凸印报纸
49~54线/cm
对开年华、教育挂画、胶印报纸
60~70线/cm
年历、明信片、画报、画册、四开以下的画片、书刊封面
先回顾一 下
一、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对于单色连续调稿
凹版:暗部凹陷深,墨层厚 亮部……浅………薄 凹陷深度连续变化可 以体现浓淡层次
凸版和平版:墨层厚度不能变化,如何体现连续调?
一、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 变着墨面积率来体现原稿 的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一、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 变着墨面积率来体现原稿 的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密度 D = lg(1/)
测出网点密度Dt、实地密度Ds
网点百分比

1 - 10-Dt 1 - 10-Ds
2、调频加网技术
印 刷 品
由网点的疏密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2、调频加网技术
A.一阶调频网点(First Order FM Dot): 每个网点大小固定,网点的空间分布随机变 化。
由等距网点大小的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的连续变化。1、调幅加网技术
原稿
原稿亮部 ……暗部
印版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 … ………大,…………………小,………暗
1、调幅加网技术
(1)、加网线数:单位宽度内排列的网点数。 单位:LPI(line per inch) Line/cm
加网线数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低:……………………较粗糙
1
1 2
2
1
1、调幅加网技术
(4)、 网点大小:用网点覆盖率来衡量。网点覆盖率是指网点 覆盖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成”或 %
B. 密度计法:用密度计测出较大网点区域的密度, 再换算成网点百分比或成数。
光源
光敏元件 D
Dr 、Dg、Db
反射率
测灰密度
测彩色密度
为什么用 红、绿、 蓝这三种 滤色片?
第三章 颜色复制原理 2019.6.26
本章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和特性 第二节分色原理 第三节 加网原理 第四节 颜色合成原理
第三节 加网原理
本节目录 Contents
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网点的形成
一、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为什么?
Why?
为什么?
Why?
单选题 1分
3.由网点的疏密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连续变化的加网技术 是:
A 调频加网 B 调幅加网 C 此处添加选项内容
提交
多选题 1分
此题未设答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网线数越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B 在明视距离下,任何距离小于锥体细胞直径7.3*10-2mm的两个 点,人眼均无法分辨,可以用一定数量的墨点来再现图像的连 续调性
C 调频加网的印刷品精度高,复制效果好,稳定性好
D 调频加网可以消除印刷中龟纹现象与可见的玫瑰斑
提交
1、调幅加网技术
1、调幅加网技术
1、调幅加网技术
1、调幅加网技术
1、调幅加网技术 莫尔纹周期间距:
P P0 2sin
2
夹角越小时,形成的莫尔纹间距越大,当大到超过人眼可辨别的最小 距离时,就被人眼看到了。
0° 单色 双色
三色
四色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15° 30°
浅色 ˅
˅ ˅
黑 黑 黑 黑 品红 黑 品红
45° 60° ˅ 深色 深色
˅
˅
˅ 品红

75° 105° 135° 165° 备注
浅色
30°角度差
˅ ˅
˅ ˅ ˅
˅ 青 青 品红 品红 青 青
˅ ˅
˅ 品红 青 黑
60°角度差
30°角度差 60°角度差 适合于橘黄色和皮肤色调 适合于绿色调 适合于暗绿色调和灰色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