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复制原理
印刷的化学原理及应用

印刷的化学原理及应用简介印刷是一种利用化学原理进行图文传递的技术。
通过将油墨或颜料应用于印版上,并将印版与印刷基材接触,可以将图文信息传递到印刷基材上。
本文将介绍印刷的基本原理以及印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印刷的基本原理印刷是通过几种基本的化学原理实现的:1.几何印刷原理:印刷中的图案和文字都是通过凸版的高低和平滑来体现的。
凸版印刷利用了润湿性差异的特性,使油墨只粘附在凸起的部分,然后传递到印刷基材上。
2.颜料和染料的色彩原理:印刷使用的颜料和染料能够吸收某些光谱的颜色,同时反射其他颜色。
这种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光的特性使得印刷的图案和文字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3.润湿和黏附原理:印刷过程中,油墨与印刷基材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油墨必须具有足够的润湿性,以便能够均匀地覆盖在印版上,并且能够与印刷基材有效地黏附和固定。
4.印版的化学反应原理:印版在印刷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油墨与印版表面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改变油墨和印版的物理性质,以实现更好的印刷效果。
印刷的应用领域印刷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示例:1.出版印刷:印刷是出版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图书、杂志、报纸等出版物都需要通过印刷技术进行制作。
印刷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文复制,使出版物能够以大规模和高效率地生产。
–出版印刷的主要特点包括:图文细腻清晰、色彩丰富、制作成本低等。
2.包装印刷:印刷在包装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包装印刷不仅在商品的包装上起到美化和宣传作用,还可以提供防伪、防护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包装印刷的主要特点包括:耐磨、耐候、耐溶剂、环保等。
3.立体印刷:立体印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印刷技术。
通过使用特殊的材料和印刷工艺,可以在印刷基材上制造出立体的图案和效果。
立体印刷在广告、艺术品、装饰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立体印刷的主要特点包括:形象逼真、触感强烈、视觉冲击力强等。
4.电子印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浅淡印刷复制中的色彩校正

浅谈印刷复制中的色彩校正一、为什么要进行色彩校正彩色原稿的复制过程可以分为色分解和色还原两个过程。
色分解是指从原稿中分解出Y,M,C等减色法三原色构成的色版,色还原是指把三原色构成的分色图像在同一承印物上叠合,再现原稿图像的色彩和阶调。
在复制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不理想,色差的存在是必然的。
色差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摄影过程及材料造成的色偏;二是:色分解过程中的色偏,主要有光源、镜头、滤色片、光电倍增管和感光材料等的误差;三是:色还原过程中的色差,主要是油墨和纸张的误差。
由于彩色复制中的色差的存在使各个色版对本色版的基本色分色密度不够,而相反色的分色密度又过大,因而色彩校正就是要提高基本色,降低相反色。
色彩校正是指根据复制的要求对原稿和复制过程中的色彩偏差进行的纠正。
二、色彩校正的原理彩色图像的复制是一种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的图像质量处理过程。
彩色图像处理的目的就是对输入图像的灰度和坐标进行各种变换,去除各种干扰和畸变。
彩色图像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采用模拟的方法,就是用摸似的电子电路对图像的模拟电信号进行处理,另外一种是用数字的方法,就是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信息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彩色图像的处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的三大要素是不变的,这就是色彩、层次和清晰度。
本文主要论述色彩的处理。
2、1模拟处理的基本原理最初的模拟图像处理的方法是采用照相制版的方法,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工艺,由于工序多,各种设备和原材料的不标准,产生了复制的非线性传递,使我们很难把握其变化规律,这就要求修版人员有很高的技术。
模拟电子分色机就是采用电子的方法来对照相制版工艺进行模拟,它的原理是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模拟的电信号,并根据复制的要求,在原有的电信号的基础上产生一个修正电信号,通过两个电信号的叠加来实现对图像的修正。
彩色图像从扫描开始到最终分色版的制成包含几个处理模块。
扫描是把图像光学信号变成模拟的电信号,只有经过扫描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模拟电压信号,而我们以后所要进行的处理也是以它作为基础。
印刷复制的原理过程是什么

印刷复制的原理过程是什么印刷复制的原理过程是将原稿进行复制和传播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原稿的图文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介质上,以便多次重复和传播。
印刷复制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版制版是印刷复制的第一步。
制版一般分为拷贝版和重写版两种方式。
拷贝版是将原稿通过特殊的方式进行拷贝,生成一个与原稿完全一样的版面。
重写版是根据原稿的内容,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重新书写到版面上。
2. 印刷印刷是制版后的下一步。
印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柔版印刷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平版印刷。
在平版印刷中,制作好的版面被放置在印刷机上,用油墨涂抹在版面上,然后将印刷纸张放在上面,通过机械压力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形成印刷品。
3. 加工加工是印刷复制的下一步。
印刷完成后,印刷品需要进行加工,以便更好地保存和使用。
常见的加工方式包括裁切、折页、装订等。
裁切是将印刷品的边缘修整,使之整齐美观。
折页是将印刷品的纸张按照一定的方式折叠,以便更好地阅读和传播。
装订是将多页的印刷品绑定在一起,形成册子或书籍。
4. 传播传播是印刷复制的最后一步。
印刷品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其传播给读者或使用者。
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放、散发、销售、展示等。
通过传播,印刷品可以达到更多的读者,起到宣传、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以上就是印刷复制的原理过程。
印刷复制是一种将原稿进行复制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制版、印刷、加工和传播等步骤,将原稿的图文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介质上,以便多次重复和传播。
这种方式在传播信息、宣传和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印刷知识

印刷知识一、印刷基础知识与理论(一)印刷基础1、印刷定义: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2、印刷种类: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二)彩色复制原理1、色光三原色;红、绿、蓝2、色料三原色:青、品红、黄3、彩色印刷品色彩再现原理:利用网点并列、叠合来实现彩色印品的色彩再现原理是先减色法(印在纸上),后加色法(被人眼观察)。
二、包装印刷技术基础(一)平版印刷1、平版印刷工艺:a.印前准备(包括印版、油墨、润版液、印刷纸张、印刷环境)b.印刷2、平版印刷原理:利用水墨平衡的原理,使印版上图文部分形成厚薄均匀的墨层,非图文部分形成一层较薄的水层,再由橡皮滚筒的转印,油墨转移到纸上,形成图文。
(二)凹版印刷凹版印刷工艺:a.印前准备b.印刷(三)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工艺:a.印前准备b.垫版 c.印刷(四)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工艺:首先要将油墨调到丝网印版上,然后用刮版与丝网版接触并形成一定夹角,边施加压力边移动,从而使油墨通过丝网印版漏印在承印物上。
印刷工艺主要包括:a. 印前准备;b.绷网;c.印刷(五)柔性版印刷柔印工艺:a.印前准备(油墨、印版、承印物、网纹辊等)(六)特种印刷特种印刷主要包括喷墨印刷、静电印刷、全息照相印刷等(七)直接制版系统或称数字化印刷1、计算机控制的印刷机直接成像;2、数字打样。
三、印刷后加工印刷品印完后,可根据要求进行压油、上亮、复膜、烫金、模切、糊盒等操作。
公司印刷产品的分类介绍:1.包装印刷类:主要包括药盒、皂盒、牙膏盒、电池挂卡、烟盒、期刊宣传画、地图、说明书。
特点:多色印刷,精细美观,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安全防伪性能。
摩托罗拉、宝洁、联合利华、中美史克、辉瑞、卡夫天美等国际知名企业选择了我公司为其长年产品包装物供应商。
2.卡类:主要包括IC卡、非接触卡、IP卡、ID卡、磁条卡、纸卡。
特点:样卡美观大方,使用便捷。
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交通、医疗、通讯、娱乐等行业。
印刷复制原理

3. 色光加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色光同时反映 于人眼,视觉会产 生另一种色光的效 果,这种色光混合 产生综合色觉的现 象称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为色光的加色 混合。
可以认为,白 光是由等量R、G、 B三色光合成的。
R YM
W GCB
返回:颜色分解合成图
• 光辉点:原稿最亮的一 点(绝网)
4. 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为什么?
Why?
为什么?
Why?
对于单色连续调稿
凹版:暗部凹陷深,墨层厚 亮部……浅………薄 凹陷深度连续变化可 以表达浓淡层次
凸版和平版:墨层厚度不能变化,如何表达连续调?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表达原稿是 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2. 层次: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3. 关于阶调层次的根本术语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 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 1~3成网点) • 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 范围(7~9成网点) • 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 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 (4~6成网点) • 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 (1成网点)
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何进行颜色分 解?
滤色片
原稿
Y阴片
M
C
Y阳片
Y印版 着墨
印刷品 加色法色环图 减色法色环图 返回:颜色合成 返回:总结
2. 颜色合成的方法: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的颜色来实现对原始图像的准
确复制和再现。
彩色印刷通常使用的是四色印刷,也就是CMYK印刷模式。
这种印刷模式使用四个颜色: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的混合来生成所有可能的颜色。
在彩色印刷中,红、绿和蓝三种原色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各种颜色。
但在印刷中,使用的是颜料而不是光线,所以需要另一种方法来混合颜色。
通过使用减色混合原理,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准确再现。
CMYK模式中的C、M、Y和K分别代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
在印刷过程中,首先通过叠加青色和品红色来产生蓝色。
然后通过叠加青
色和黄色来产生绿色。
最后,通过叠加品红色和黄色来产生红色。
通过组
合这些颜色,可以再现几乎所有的颜色。
在印刷过程中,各种颜色的油墨分别涂在印刷网点上。
印刷网点是一
系列微小的点,通过不同的密度来创建不同的颜色。
在网点上的油墨混合
在一起,形成所需的颜色。
此外,印刷时还需考虑到颜料的透明度、颜料的混合性以及不同材料
的特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印刷效果。
总的来说,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油墨来精确
再现原始图像。
通过使用CMYK模式和印刷网点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
颜色的精确再现。
同时,印刷时还需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最终
印刷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我古代四大发明的基本原理

我古代四大发明的基本原理
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四项重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它们的基本原理分别是:
1. 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纤维素的特性,通过将纸浆与水混合搅拌,再通过筛网收集纤维,最后压制成纸张。
造纸术的关键在于纤维的分散和纤维素的凝聚。
2. 指南针: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用于航海和指示方向。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球的地磁场,将一根磁针放在自由旋转的底座上,使磁针的一端指向地球的南北极,从而确定方向。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磁性物质在磁场中自由旋转对齐的特性。
3. 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用于军事和民用。
它由硫黄、硝石和木炭等组分经过混合、研磨而成。
其基本原理是含有硝石的火药在点燃时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燃烧气体和热能,从而形成爆炸或燃烧。
4. 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印刷书籍、文字等。
印刷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可移动的活字,通过油墨涂抹和媒介传输的方式,在印版上进行排印,再通过压力将文字或图像印刷到纸张上。
印刷术的原理在于用可移动的活字拼装成文字或图像,然后进行反复复制。
印刷基本原理和工艺

印刷基本原理和工艺印刷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等信息以复制方式置于纸张、织物、金属等材料表面的过程。
印刷起源于古代的刻刀雕版,经过人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印刷已经成为一个多样化、高效率的产业。
印刷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图文信息制版、版面设计、墨水传递和印刷压力的加工。
根据具体的印刷工艺和需求,印刷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包括胶印、凹版、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印刷工艺。
1. 胶印(Offset Printing):胶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印刷工艺,它的原理是通过图文制版,墨水在涂有水的平面版上,只附着于图文部分,再将墨水传递到胶印机的橡皮布上,再由橡皮布传递到纸张上。
胶印具有印刷精度高、色彩饱满、适用于大批量印刷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材料上的印刷。
2. 凹版(Gravure Printing):凹版印刷是一种利用图文凹陷部分来储存和传递墨水的工艺,它的原理是通过制作凹版,然后将墨水填充到凹陷的图文部分,再将墨水传递到印刷材料上。
凹版印刷适用于大批量的高精度印刷,如包装盒、纸币和艺术画册等。
3. 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丝网印刷是一种利用细孔网纱来传递墨水的工艺,它的原理是通过图文制版,再将墨水刮过网纱,只保留图文部分的墨水,然后将墨水传递到印刷材料上。
丝网印刷适用于印刷光滑和非光滑的表面,并且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墨水和颜料,如纸张、布料、陶瓷等。
4.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ic Printing):印刷工艺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印刷材料的特性、印刷精度要求、印刷数量和印刷成本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印刷工艺,如数字印刷、喷墨印刷和3D印刷等,它们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适用于小批量和个性化印刷。
总之,印刷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工艺,通过选择不同的印刷工艺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多样化、高效率的印刷需求。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未来印刷行业将继续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YM
W GCB
返回:颜色分解合成图
颜色分解:
使原稿组合的色彩进行分解,分片
品红分色阳片
黄分色阳片
颜色合成: 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
应颜色的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
印刷品
1. 颜色分解的方法: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 R G B 三滤色片对原稿
彩色复制就是建 立在色光加色法和色 料减色法原理基础上。
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原理
?
原稿
印刷品
彩色原稿在印品上再现的两个条件: 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
如何复制世间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的色彩?
印刷复制的原理之三:彩色复制原理 通过几种颜色油墨的叠印来再现色彩,如
CMYK四色油墨。
3. 色光加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色光同时反映于 人眼,视觉会产生 另一种色光的效果, 这种色光混合产生 综合色觉的现象称 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 为色光的加色混合。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体现原稿是 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印刷品
单色连续调原稿的调幅加网复制原理
由等距网点大小的变化表现 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1)加网的必要性 a 如果用未加网的连续调底片晒版,印版上中间
调部分的感光层得不到足够的光量,导致感光层硬化 不足,图像建立不起来;
b 凸版和平版不能通过墨层厚度的变化来体现浓 淡层次的变化。
• 网线角度:相邻网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常用的网线角度 0°( 90 °), 15 °( 105 °)
45 °( 135 °) , 75 °(165 °)
• 网点大小
衡量:“成”或 %,表示某一网点着墨在单位面积 里所占面积的多少
注意!
网点有阴阳之分
阳像底片 看黑点 阴像底片 看透明点
决定网点大小的因素: a. 加网线数 b. 原稿浓淡
2. 颜色合成的方法:
分色阴片转拷成阳片进行晒版后,印刷时分 别用各自的 C M Y 三原色油墨着墨,在纸张上逐 一叠加,再现原稿彩色。
图:印刷品网点叠印 效果示意图
链接:颜色分解与合成示意图
故: 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叠印再 现原稿彩色。
印刷品
网点套印在彩色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
识别网点成数的方法: 目测法 密度计法
A. 目测法:观察相邻两个网点之间的间距大小
成数
12 3 4 5 6 7 8 9
相邻二网点间
可容纳同大网 3 点的个数
2
11 12 14
1
11 14 12
2
1
B. 密度计法:用密度计测出较大网点区域的密度,
再换算成网点百分比或成数。
光敏元件
Dr 、Dg、Db
光源
• 光辉点:原稿最亮的一 点(绝网)
4. 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 对于线划稿和文字稿
为什么?
Why?
为什么?
Why?
对于单色连续调稿
凹版:暗部凹陷深,墨层厚 亮部……浅………薄 凹陷深度连续变化可 以体现浓淡层次
凸版和平版:墨层厚度不能变化,如何体现连续调?
凸版和平版通过改变着墨面积率来体现原稿是 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
红
(白)
红
(白)
颜色相 同
注意 如果考虑到白纸反射和网点大小的影响
黑灰灰 白
(白) (白)
颜色相 同
(白) 灰 (白)
结论
理论上,单位面积上大小固定的两个网点无论重叠或并列, 再现颜色效果相同!
彩色印刷品 印版 晒版底片 分色信息 彩色原稿
小结 彩色复制原理: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
但是 1.过去:照像制版、电子分色制版
印版
2 . 网点的性质 • 加网线数:单位宽度内排列的网点数。
单位:LPI(line per inch) Line/cm
加网线数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低:……………………较粗糙
加网线数降低
常用的加网线数: 报纸、杂志内文 100 lpi 彩色杂志、画册等 150 lpi以上
• 网点形状: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
反射率
D
密度 D = lg(1/)
测灰密度
测出网点密度Dt、实地密度D为s 什么用
红、绿、
网点百分比
1 - 10-D蓝t 这三种 1 - 10-D滤s 色片?
测彩色密度
1)调频加网的定义
Frequency Modulation Screening,简称FMS, 也叫随机加网(Stochastic Screening)。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8:28:4708:28:4708:2812/12/2020 8:28:47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208:28:4708:28Dec-2012-Dec-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8:28:4708:28:4708:28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红、绿、蓝三色光作等 比例的吸收和反射。
• 具有不同色相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对白 光中的红、绿、蓝三色 光作不同波长范围、不 同比例的吸收和反射。
•色相相同但饱和度不 同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对白 光中的红、绿、蓝三色 光作波长范围相同、但 比例不同的吸收和反射。
5. 色料三原色: 颜料和染料中的黄(Y)、品红 (M)、青( C)三种
3.2.1.2 彩色复制原理
印刷复制的原理之一:线划原稿
为什么?
Why?
毫无问题
印刷品
印刷复制的原理之二:单色连续调原稿
由等距网点大小的变化表现 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色与光的基本概念
1. 色散现象:
白光
三棱镜
凸透镜 白光
2. 色光三原色:
一定波长的红(R) 、绿(G) 、蓝(B)三种光波 不能再分解成其它色光;不同强度的R,G,B光可以 复合成各种光谱色。称RGB为~。
现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版(DTP) 均以颜色分解和合成原理为依据,但实现方法不同 2.理想模型:用C、M、Y三色油墨再现彩色图像 实际生产:由于油墨、滤色片等材料不理想,需要
另外加一个黑版
链接:颜色分解与合成示意图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1220.12.12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1220.12.1208:2808:28:4708:28:47Dec-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8时28分 47秒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不同强度色光相加得到不同混合色光
• 加合方式:色光连续混合 • 色光混合后亮度增加。 • 应用于彩色电视、显示器
4. 减色法: 白光中减去某种色光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
我们的衣服为什么看起来有不同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的呈色原理:色光的减色法 吸收某些光波,反射出的其它光波刺激人眼而感
到颜色。
• 中性色 色料对白光中的
B. 二级调频网点 (Second Order FM Dot):
网点的大小和空间 分布频率均在变化。
C. 第三类调频网点:
网点的大小、空间 分布频率、网点形状均 在变化。
2)调频加网的优势 • 不使用周期性网点结构,不会产生龟纹和玫瑰斑。
• 不受网角限制,支持多色印刷,再现色域更广。
• 无需考虑网角和挂网系数,可用较低分辨率扫描 图像,图像数据量大为减少。
• 调频网点不规则分布,克服了调幅网点在50%的 中间调发生阶调跳跃的不足,可得到更光洁的阶调。
• 网点细微(10 ~ 40μ),不依赖改变网点大小体现层 次,能以较低分辩率输出。
• 套印精度对色彩和清晰度的影响更小。
2)采用调频加网工艺的难题
• 对胶片、印版、纸张、油墨等材料提出更高的适 性要求。 • 对晒版机、印刷机等提出更高的精度和性能要求 • 网点增大规律和灰平衡规律。 • 无成型的晒版、打样、印刷工艺。 •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 印品成本高。
2)加网照像: 照像时,把网屏置于感光片前面,利用网屏对光
线的分割作用,将连续调原稿拍摄成由大小不同、间 距相等的网点组成的图像。
3)网点的作用: 网点是最基本的图文单位。 由等间隔网点的大小变化改变着墨面积,来表
现图像的明暗层次。
原稿
原稿亮部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 ……暗部 …... ……….大…………………小………暗
进行拍摄或扫描得到CMY三种分色信息。
滤色片
R 滤色片 — C 阴片 G 滤色片 — M阴片 B 滤色片 — Y 阴片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种原色光
入射光 滤色片 透射光
如何进行颜色分 解?
滤色片
原稿
Y阴片
M
C
Y阳片
Y印版 着墨
印刷品 加色法色环图 减色法色环图 返回:颜色合成 返回:总结
相同的两种色料在混合和叠 印时是否呈现相同的颜色效 果? 两个网点在叠合和并列时是 否呈现相同的颜色效果?
A. 网点叠合: 遵循减色混合原理
红
绿
蓝
黑
另外:油墨吸收色光的多少与色料的浓度,透明 度,墨层厚度,叠印顺序有关,所以会产生偏色。
蓝紫
青蓝
通过网点叠合可以再现各种颜色,并遵循 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220.12.1208:28:4708:28:47December 1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