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习题(政治经济学课件(兰州商学院 刘选)
政治经济学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

C.资本积聚 D.以上均不对
35.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B.不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由价值构成决定而又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D.固定资本的更新
7.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
A.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 B.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D.银行资本带来的收入
8.股票价格县( ).
A. 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 股票的票面金额
A.预付的不变资本和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总和
B.预付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
c.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
D.耗费的可变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和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
B.简单再生产
c.扩大再生产
D.有时为简单再生产,有时为扩大再生产
38.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
A.它们的不同形态
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
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
[日期:2005-11-22]来源:中国公务员学习网 作者:管理员[字体: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题
1.两种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
A.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
5.在平均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B.工商企业经营的规模
c.商品的流通速度 D.货币的流通速度
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同步练习 (3)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2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36)第一部分同步练习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2、C3、A4、B5、A6、A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 )。
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 )。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优质PPT】

2021/10/10
28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指商品的内在价值通过商
品交换而得到的表现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的在个别场合 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包含了价值形 式的本质特征,包含着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
2021/10/10
2021/10/10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
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有目 的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 于劳动对象的过程.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水 平。
人类进行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2021/10/10
7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2021/10/10
27
2、私、社的矛盾决定和支配着简单商品经济的产 生及其发展过程,支配着商品生产的扩大和缩小。
3、私、社的矛盾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决定 商品生产者命运。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矛盾的 萌芽,随着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分工的发展,私、 社的矛盾逐步发展为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 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原因: 1、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总根源。
2021/10/10
26
简单商品经济内包含着一系列矛盾: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3)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矛盾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只有经过交换,价值被承认,才能解决主要 矛盾,从而解决其他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2024版年度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优越性•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学视角目•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实践应用•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录01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指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
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否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0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01劳动力成为商品02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03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过程剩余价值概念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剥削过程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劳动力并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工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资本积累概念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形成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资本积累与历史趋势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阶级关系与劳资关系新变化03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优越性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特点生产资料公有制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公有制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04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学视角从地理大发现到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2024年度《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角色定位
0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2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4/3/23
03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3/23
6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
01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 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
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中国将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
合作共赢。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27
05
CATALOGUE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 冲击。
2024/3/23
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呼声渐高。
03 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
13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_习题集(含答案),推荐文档

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22.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
19.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 )。
A、想象的货币
B、实实在在的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纸币
20. 在 80 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
“温州货”现象。这表明( )。
教育资料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
7. 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 )。
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
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
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
8. 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 )。
教育资料
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 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
.
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 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
31.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它们的不同形态 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 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 D、以上均不对
32.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
A、劳动的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劳动的报酬 D、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配套参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 B )。
A.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D.重商主义理论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D )。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B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物质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B、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6、社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C )。
A、交换B、消费C、生产D、分配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 A )。
A、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8、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B )。
A、政治法律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9、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有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0、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B )。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D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2、马克思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3.商品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5.货币的本质是什么?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7.货币流通规律、虚拟货币的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8.为什么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9.什么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行和作用过程。
10.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矛盾?解决的途径是什么?1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和使用价值特点。
1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实现过程和实现的机制。
13.什么是剩余价值规律?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什么是资本积累,其实质是什么?积累的必然性是什么?15.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
16.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采取哪些职能形式?采取哪些循环形式?17.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18.决定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9.资本主义企业的本质。
20.资本主义企业的具体形式。
21.什么是公司治理结构?2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23.生产价格的形成与生产价格规律。
24.什么是商业资本?其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5.借贷资本及其特征。
26.什么是利息?影响利息率的因素?27.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职能。
28.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29.信用工具有哪些?30.金融市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31.土地的特征及其对资本主义土地经营的影响。
3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33.级差地租及其形成原因。
34.绝对地租及其形成原因。
35.什么说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36.什么是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及其决定因素?37.什么是金融资本?简述金融资本的形成及金融寡头的统治?38.个别资本、社会总资本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39.说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40.试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41.什么是市场失灵?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市场原因何在?42.试说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43.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边界如何决定?44.试述世界市场的含义与国际价格的形成?45.什么是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商品的国际流动?46.跨国公司的含义及作用?47.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48.试述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点?49.试述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新特点?50.目前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存在哪些问题?51.试论商品内部的矛盾。
52.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3.简述货币的五大职能。
54.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本质。
55.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这一矛盾的?56.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剩余价值和劳动力商品问题。
57.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以及资本之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8.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如何榨取绝对剩余价值的。
59.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是如何取得相对剩余价值的?60.试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关系的联系和区别?61.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62.简述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形式及其发展。
63.试论工资的国民差异。
64.为什么要首先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65.试论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66.资本家为什么要进行积累?批判西尼尔的“节欲论”。
67.试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68.试论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69.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
70.货币资本与货币的区别。
71.产业资本及其特点。
72.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73.如何理解资本是生产关系,也是一种运动?74.为什么说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的一般表现?75.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划分的理论意义。
76.资本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
77.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现实意义。
78.何谓资本的周转?怎样计算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79.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划分及其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80.预付资本的周转周期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81.资本周转中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82.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83.可变资本和周转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84.M′和m′的区别和联系。
85.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及其资本增殖的关系。
86.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87.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
88.社会总资本的概念。
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89.货币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80.如何区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9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9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公式。
93.简述生产资料较快增长的规律。
94.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95.资本积累的原因、实质及其决定因素是什么?●96.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是什么?97.为什么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98.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否是一种主观相象,运用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来解释?99.为什么说生产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100.如何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101.试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以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102.商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103.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104.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105.现代股份制到底是姓“私”还是姓“公”?106.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107.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108.为什么土地价格又上升趋势?109.平均利润是作用形成的?110.简述商品价值中的(c+v)部分转化为成本价格的机理及实际意义。
111.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12.简述利润率变化的规律及其决定。
113.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114.简述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15.试述利润率平均化的机理、规律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16.简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值的机制、本质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117.简述平均利润率规律及其作用。
118.试述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
119.简述商品经营资本的性质、特征与作用。
120.简述商业利润的来源及本质。
121.简述商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22.如何理解生息资本是资本商品?123.简述利息率决定理论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124.简述信用的类型、工具、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25.简述股份资本理论及其对我国改革的意义。
126.简述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127.简述马克思的金融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128.简述地租与租金、利息、剩余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129.试述转化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和其它超额利润的关系。
130.试述级差地租I形成的原因。
131.简述作为级差地租II实体的超额利润的形成与特点。
132.简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实现条件。
133.简述马克思土地价值理论及其对我国土地市场化的意义。
134.为什么说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136.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与区别?137.什么是产权?如何理解产权概念?138.什么是古典产权?什么是现代产权?139.产权功能?140.知识产权及特点?141.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42.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143.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的必要性?144.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145.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46.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147.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1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模式?149.企业的性质和功能?150.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内容?151.现代企业制度与古典企业制度的区别?152.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153.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154.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155.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156.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157.什么是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158.什么是资本经营,资本经营的特点和意义?159什么是企业创新机制?160.什么是企业的约束机制?161.企业创新机制包括哪些内容?162.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163.什么是机会成本?计算的基准和意义?164.企业盈利的分配形式?165.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适应我国当前农业产业特性的经济组织?166.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167.试析农业产业化?168.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作用?169.资本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170.农户经营商品化发展的衡量标准是什么?171.市场机制的功能与缺陷是什么?172.市场规则包括哪些规则?173.如何理解市场的涵义?174.市场体系的构成?17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条件下就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