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是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工作情况,确保有效监控和管理企业环境风险的制度。
下面是一份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示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工作情况的准确记录和报告,便于上级、有关部门及内部员工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环境风险管控良好,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环境统计报表的部门和岗位。
三、报表种类和报送周期1. 环境污染防治报表:每年报送。
2. 环境风险整改报表:每季度报送。
3. 环境投入产出综合统计报表:每年报送。
四、报表内容和要求1. 环境污染防治报表内容:1.1 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固等各项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数据。
1.2 统计数据需详细记录各个排放源的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标准等信息。
1.3 对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对超标排放的原因分析、整改情况和有效性评估等。
1.4 报表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并附上必要的支撑材料。
2. 环境风险整改报表内容:2.1 主要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及整改进展情况等。
2.2 统计数据需详细记录各项风险的评估结果、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和整改进展情况。
2.3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4 报表要求准确、及时,并附上整改相关的支撑文件。
3. 环境投入产出综合统计报表内容:3.1 主要包括环境投入和环境产出的统计数据。
3.2 统计数据需详细记录包括环境投入的费用、资源、技术等和环境产出的指标、效益等。
3.3 报表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并附上相应的支撑文件。
五、报表制作和验收1. 报表制作:1.1 由各相关部门按照报表内容和要求收集、整理和填写相关数据。
1.2 报表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查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报表验收:2.1 上级领导或专业部门负责人对报表进行审查和验收。
2.2 验收人员应对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估。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课件

根据统计目的和范围,设计调查表格和指标体系,确保收集的数据能 够满足统计需求。
确定数据采集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如实地调查、在线填报、 抽样调查等。
培训数据采集人员
对负责数据采集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准确、规范地完成数 据采集工作。
数据整理与审核
数据清洗和整理
定义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报表起报单位,定期向国家和地 方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的一系列报表。
目的
为及时、系统、全面地搜集整理基本的环境统计资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家和 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编制规划提供依据,并检查监督实现情况。
案例背景介绍
01
某地区近年来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02
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实施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环境状况。
03
该地区具有代表性,其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
借鉴。
实践过程与方法
制定详细的环境统计报表 制度,明确统计指标、数 据采集方法和上报周期。
数据开放
逐步放开数据访问权限,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数据利用和 开发,推动数据的共享和开放。
报表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完善制度
针对现有报表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不断完善报表制度的体系和内容。
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新的报表形式和内容,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护需求,推动报表制度的创新发展。
06
案例分析:某地区环境统 计报表制度的实践与效果
资料归档
将环境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以便后续查阅和使用。归档方式可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如纸质存档、电子存档等。
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主要包括: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医院、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凡在调查实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均应填报本调查表。
(三)本报表制度按报告期分为年报制度和季报定期报表制度。
各表的填报单位为:1、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统计(环年基1-1表、1-2表),以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为基层填报单位。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的大型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
二级单位应按属地原则向当地环保部门(区县级)报送基层表,以正确反映工业污染的行业分布和地理分布。
2、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统计(环年基3表),以有在建污染治理项目的工业企业为填报单位。
在建污染治理项目不包括已纳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的项目。
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统计(环年基4表),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为基层填报单位。
4、城市污水处理统计(环年基5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基层填报单位,包括居民小区、度假区和工业区的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5、医院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6表),以辖区内县及县以上各类医院为基层填报单位,含妇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中医医院,不含部队医院、疗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
6、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季度统计(环季基1表),以有污染物排放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为基层填报单位。
大型企业及其所属二级单位的填报要求同环年基1-1表。
(四)报告期及报送时间1、年报表的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底。
2、季报表的报告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
3、各项报表的报送时间、受表机关及报送方式按直接向填报单位布置本报表制度的机关的规定执行。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汇编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7年3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
目录一、总说明..................................................................... - 2 -二、报表目录................................................................... - 4 -三、综合年报表................................................................. - 7 -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 8 - 各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9 - 各地区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2 - 各地区火电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5 - 各地区水泥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6 - 各地区钢铁冶炼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6 - 各地区制浆及造纸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7 - 各地区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 - 18 - 各地区非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0 - 各地区大型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 - 22 - 各地区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 - 23 - 各地区县(市、区、旗)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 - 23 - 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 - 25 - 各地区城镇污水处理情况........................................................ - 25 - 各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情况........................................................ - 27 - 各地区垃圾集中处置情况........................................................ - 28 - 各地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情况........................................ - 30 - 各地区“三同时”项目竣工验收和环保能力建设情况................................ - 32 - 四、基层年报表................................................................ - 33 -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34 - 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37 - 水泥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39 - 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0 - 制浆及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2 -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 - 42 - 大型畜禽养殖场废弃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 - 44 -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 45 - 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厂(场)运行情况.............................................. - 46 -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运行情况........................................ - 49 - 五、综合季报表.. (52)各地区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2 - 各地区火力发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3 - 各地区水泥制造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4 - 各地区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5 - 各地区制浆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6 - 各地区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 57 -六、基层季报表 (58)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9 - 火力发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62 - 水泥制造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63 - 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64 - 制浆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66 -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 67 -七、指标解释 (70)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全国环境污染排放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国统计法》和《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制定江西省统计局改制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江西省统计局负责解释.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表式 (3)三、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7)一、总说明(一)为了全面反映我省环境的整体状况,搜集环境领域的综合统计资料,满足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制定环境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统计局对各设区市统计局的综合要求.各设区市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数据来源,按时报送.(三)本制度为年度报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在对数据审核无误后,于6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省统计局。
(四)本制度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二、报表表式环境基本情况统计表表号:K380表制表机关:江西省统计局文号:赣统字(2007)号综合机关名称:续表(一)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其中:旱灾公顷E0110同上洪涝灾公顷E0120同上风雹灾公顷E0130同上台风灾公顷E0140同上雪灾低温冷冻公顷E0150同上续表(二)续表(三)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说明:1。
本表由各设区市统计局于6月31日前报送,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2.本表关系式:A02=A021+A022-A023;A04=A041+A042+A043+A044;A05=A051+A052;A06=A061+A062;A07=A071+A072;A09=A08÷A051×100%;B01=B011+B012;B02=B021+B022;B05=B04÷B011×100%;B07=B06÷B021×100%;B09=B08÷B03×100%;C01〉C011;C02>C021;C03>C031;C03〉C032;C04=C03÷(C01+C032)×100%;C05>C051;C05〉C052;C06=C05÷(C01+C052)×100%;D08=D081+D082;D09〉D091;E01≥E011+E012+E013+E014+E015;F01=F011+F012+F013;F011=F0111+F0112+F0113+F0114+F0115;F012=F0121+F0122+F0123+F0124+F0125;G01〉G011;G03〉G031;G10=G09÷G08×100%;H08>H081。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课件

#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PPT课件 ## 简介 * 什么是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 为什么需要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架构
报表的分类
根据环境统计需求的不同,报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环境效应报表、污染物排放报表 等。
报表的内容
报表应包括全面的环境统计数据,如生态环境状况、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来源等。
报表提供全面的环境统计数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作为环境保护监管的有效手段
报表可以用于监督和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强化环境保护监管。
3 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制定并公布环境统计报表可以展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和承诺。
总结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作用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可以提供全 面的环境数据,为环境保护工 作提供支持。Biblioteka 管理和应用环境统计报 表制度的重要性
管理和应用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可以帮助实现科学决策和有效 管理。
发展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的未来方向
未来应加强环境统计报表的标 准化、自动化和可视化,提升 报表的质量和效率。
报表的频率
报表的制定应考虑不同报表的频率要求,如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等。
报表制度的管理
涉及的部门和人员
报表制度的管理需要跨部门 合作,涉及环境保护、统计、 信息等部门和人员。
制度审查和修订
报表制度应定期进行审查和 修订,以确保其与环境保护 法规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管理策略和措施
需要建立健全的报表管理策 略和措施,如数据采集、质 量控制、报表发布等。
报表的编制流程
1
环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和整理相关环境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范本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范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21年10月本报表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隐秘、商业隐秘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报表制度由环境爱护部负责说明。
目录一、总说明 (10)二、报表名目 (12)三、调查表式 (15)〔一〕综合报表.............................................................................................................................................. - 15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形.......................................................................................................................... - 16 -各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17 -各地区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21 -各地区火电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25 -各地区水泥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27 -各地区钢铁冶炼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28 -各地区制浆及造纸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30 -各地区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形...................................................................................................................... - 32 -各地区非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34 -各地区发表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35 -各地区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形 .......................................................................................................... - 37 -各地区县〔市、区、旗〕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形 .......................................................................... - 38 -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源差不多情形.................................................................................................................. - 39 -各地区城镇污水处理情形.............................................................................................................................. - 42 -各地区垃圾处理情形...................................................................................................................................... - 44 -各地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情形 .............................................................................................. - 46 -各地区环境治理情形...................................................................................................................................... - 48 -各地区工业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52 -各地区火力发电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54 -各地区水泥制造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55 -各地区钢铁冶炼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56 -各地区制浆造纸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58 -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季度运行情形.................................................................................................................. - 60 -〔二〕基层年报表.......................................................................................................................................... - 61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62 -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66 -水泥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68 -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70 -制浆及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72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形.......................................................................................................................... - 7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74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形...................................................................................................................................... - 75 -生活垃圾处理厂〔场〕运行情形.................................................................................................................. - 77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运行情形 .................................................................................. - 80 -工业企业污染季度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83 -火力发电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86 -水泥制造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89 -钢铁冶炼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90 -制浆造纸企业季度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形 .............................................................................................. - 92 -污水处理厂季度运行情形.............................................................................................................................. - 93 -四、指标说明 (95)五、附录 (137)各类代码........................................................................................................................................................ - 138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环境污染排放及治理情形,为各级政府和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爱护政策和打算、实施要紧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加强环境监督治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环境统计治理方法»等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分析结果呈现:图表、文字说 明等
分析结果应用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评估环境管理效果 监测和预警环境污染
持续改进方向
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分 析水平,发现潜在问题和改 进空间
报表数据准确性:加强数据 收集、整理和审核,确保数 据准确可靠
报表制度完善:根据实际需 要不断完善报表制度,提高
审核方法: 采用人工审 核和计算机 辅助审核相 结合的方法, 提高审核效 率和准确性
报送时间与方式
报送时间:每月XX日前
报送方式:通过公司内部办公系统进行在线报送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 推论性统计、回归分析等
指标体系建立:明确目标、选 择合适的指标、确定指标权重 等
数据分析工具:Excel、SPSS 等
适用于所有行业和领域
适用于所有地区和城市
适用于所有环境管理统计 报表制度
报表类型
综合报表:汇总各单位环境管理 数据,反映整体环境状况
定期报表:按照规定周期填报, 及时反映环境管理动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专项报表:针对特定领域或项目, 详细记录环境管理数据
临时报表:根据特定需求或突发 事件,临时编制的环境管理数据 报表
单击添加标题 报表内容与要求 报表审核与报送
环境管理统计报 表制度概述
报表编制流程与 时间节点
报表分析与利用
定义与目的
定义: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是指政府或企业为加强环境管理而 制定的一套报表制度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环境数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 依据,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企业、事业单 位和其他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5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表号:基10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组织机构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填报单位详细名称(公章):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04号曾用名: 20 年有效期至:2017年11月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说明:1、指标间关系:3=4+5,6≥7,19=20+21+22+23,35=36+37,68≥71+74+77,70≥73+76+79,105=106-107+108-109+110+111,106≥107,108≥109,114=115-116+119-120+123+125;2、污染物产生量指标均应≥排放量指标;粉煤灰产生量应<烟(粉)尘产生量;3、如需填报的固体废物种类超过5种可自行复印表格填写。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表号:基106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组织机构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填报单位详细名称(公章):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04号说明:1.按照项目分行填报,禁止项目合并填报2.“三同时”竣工环保验收项目指履行环评审批手续、且调查年度内完成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新、改、扩建项目3.调查年度内正式施工的、且没有纳入“三同时”项目管理的老工业源污染源治理项目填报基106表;“三同时”竣工环保验收项目填写续表(一)4.项目类型: 1-老工业污染源治理在建项目 2-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本年竣工项目5.治理类型代码: 1-工业废水治理 2-工业废气脱硫治理 3-工业废气脱硝治理 4-其他废气治理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 6-危险废物治理(企业自建设施) 7-噪声治理(含振动) 8-电磁辐射治理 9-放射性治理 10-工业企业土壤污染治理 11-矿山土壤污染治理 12-污染物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购置安装 13-污染治理搬迁 14-其他治理(含综合防治)6.废水治理设计能力单位吨/日,废气治理设计能力单位立方米/时,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设计能力单位吨/日7.基106表:6≥7,9=10+11+12,12≥138.106表续表(一):17〉18,18=19+20+21+22+23+24+25+26工业锅炉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表号:基107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组织机构代码:□□□□□□□□-□(□□)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填报单位详细名称(公章):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04号说明:指标说明附后,锅炉类型、燃料类型、燃烧方式、运行周期、治理设施工艺等指标按表中代码填报。
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运行小时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兆瓦、%”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③脱硫设施指专门设计、建设的去除烟气二氧化硫的设施。
水膜除尘、除尘脱硫一体化、仅添加硫转移剂等无法连续稳定去除二氧化硫的,均不视为脱硫设施。
④锅炉运行周期:填写锅炉的实际运行月份。
四、指标解释1、《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季S1表中相同的指标参照基101表的指标解释。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上、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已经取得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或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报法定代码。
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
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组织机构代码。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外,还应在九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
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尚未领取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各地市级环保部门可赋予临时代码并严格控制临时代码的发放,做到发放的临时代码不重复。
临时代码的编码原则:临时代码共八位码,前四位为所在市(地、州、盟)行政区划代码,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写,第五位为汉语拼音G(代表工业源),后三位由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编码,从001~999。
校验码由计算机根据组织机构代码校验规则自动生成。
【单位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二级单位须同时用括号注明二级单位的名称。
如企业名称变更(含当年变更),应同时填上变更前的名称(曾用名)。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法人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名称。
【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姓名,是根据章程或有关文件代表本单位行使职权的签字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数码组成,代表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区县,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企业要根据详细地址对照代码表填写在方格内。
【详细地址】详细地址是民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所在地地址。
应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市、旗、区)、乡(镇)、以及具体街(村)和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
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
【企业地理位置】填写本企业地理位置的经、纬度。
以排放口位置为准,如存在多个排放口,可以企业办公地点位置或企业正门位置替代。
【联系方式】包括联系人姓名及其对外联系的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和企业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登记注册类型】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以下几【企业规模】指按企业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二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企业规模代码和名称如下:1.大型2.中型3.小型4.微型在划分规模时,企业应按国家统计局制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确定规模并填写代码,划分标准见下表。
大、中、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需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行业类别】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分类。
一个企业属于哪一个工业行业,是按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一般按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及重要产品)把整个企业划入某一工业行业小类内。
企业应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将行业小类代码填写在方格内。
【开业时间】指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
1949年以前成立的企业填写最早开工年月;合并或兼并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或最早开业时间)填写;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所在流域】指企业所在的水体流域的名称(如××沟、××河、××港、××江、××塘、××海等)。
各单位所在流域必须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
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是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详见《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分别是: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
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 位格内补“0”。
【排水去向类型】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具体如下:A 直接进入海域;B 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C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D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E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F 直接进入污灌农田;G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 进入其它单位(非集中式污水处理厂);L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K 其他。
如果企业有多个排口且排水去向同时存在排入污水处理厂(包括E、H、L)和排入环境(包括A、B、C、D、F、G、K),排入污水处理厂(包括E、H、L)的填写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名称和代码;其余的填写排水量最大的排水去向类型和代码。
【排入的污水处理厂】企业排放废水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名称及其组织机构代码,可向当地环保部门咨询。
【受纳水体】填报企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的名称(如××沟、××河、××港、××江、××塘、××海等)。
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
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是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详见《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分别是: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
排入市政管网的则填最终排入的水体代码。
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 位格内补“0”。
【年正常生产时间】指调查年度企业实际正常生产的小时数。
【工业用水量】指调查年度企业厂区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水量,它等于取水量与重复用水量之和。
【取水量】指调查年度企业厂区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水量中从外部取水的量。
根据GB/T 18820-2002《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工业生产的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如其他企业回用水量)或水的产品(如蒸气、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气、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也不包括对天然水、污水、海水、以及雨水、微咸水等类似水进行收集、处理后作为产品供应和利用而取用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