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与地区热点问题
高考热点七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国共关系

②六十年代,美国惊恐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并发动越南战争,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援越抗美,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7、20世纪70年代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①中美建立的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d、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②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27-1937年:十年对峙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要人物:吉备和鉴真。
②明清时期:
戚继光抗倭,明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2、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a、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d、1979年1月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8、八九十年代,两国摩擦不断。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形势与政策—论中美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与形势中美关系的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当今的中美形势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备受国际关注。
经过多年的磨合,中美之间已经建构起一种“相互依存不断上升的竞争关系”,即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上升,而且很有可能会继续迅速上升;与此同时双方的竞争也会加剧。
相互依存上升并不意味着没有分歧和麻烦,竞争加剧也不必然导致敌对性的冲突。
两国已经发展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企图用冷战时代的敌友思维方式定位美中关系,主观上不是认识贫乏就是迟钝,客观上则会起误导作用。
(一)“相互依存不断上升”第二类问题涉及中美在安全领域内的关系。
所谓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美均认为,它们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方面,存在着共同的战略利益。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共同利益使中国政府明确坚决地支持美国为打击国际恐怖活动采取的各种措施。
中美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是互利的。
其二,在朝鲜半岛局势这个东亚地区热点问题上,中美存在共同关注的问题,即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无核化。
朝鲜半岛出现任何变化形势,都会影响到东北亚首要强国和美国之间的彼此干系,甚至引起大国的冲突。
其三是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中美的立场越来越接近。
第三类涉及中国主权与领土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台湾问题。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实力上升,防范中国在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亦逐步上升。
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一定能在台海打赢与中国的战争的把握。
最重要的是,由于中美之间的彼此依存已经和将继续升高,美国因为台湾问题而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其代价将会越来越大,而且XXX形势将根本改变,美国目前的亚太平安战略将彻底改变。
保证台湾地区稳定的最重要条件,是中美之间的政治干系和军事互信,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系于中美干系的稳定。
第四类问题是以人权问题为首要内容的意识形态斗争,它一直严重制约着中美干系的改善,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干系的各个方面。
中美关系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当前中美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老师我们了解与分析了很多当代国际热点问题,如朝鲜问题,两伊问题,叙利亚问题,北极问题及其我们周围最熟悉的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让我对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对分析问题的思维与角度有了更加全面与完整的把握,获益匪浅。
从这些问题分析中,我发现基本上国际所有热点地区都能见到美国的身影,它一方面是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去治理暴乱,另一主要的方面也是以一种“霸权主义”的方式去为自己国家获得利益。
同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举世瞩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世界大环境的稳定与和平,因此处理好中美关系及其发展,对中美两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说到当前中美关系自然会想到中美关系交往史,中美关系最初是从二战开始,二战结盟,到20世纪50年代的两国高度对抗,甚至兵戎相见,再到70-80年代美苏争霸冷战中的生死竞赛,中美和解到友好,并在“抗苏”的旗号下结成战略关系,最后进入90年代,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中美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进入到一个更加复杂,变化莫测的全新发展时期。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世纪,中国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国际交流越来越多。
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国更是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发展更加迅速。
这十年来中美两国关系虽然不能说一帆风顺,但总体上还是稳定发展并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
无论是从经济,教育,甚至军事,政治上都体现出了中美双方对于合作互惠互利发展的共同追求。
美国政府在中国加入世贸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还有这几年经济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萧条,美国与中国成为了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购买了上万亿的美国国债。
军事方面小布什政府在打击世界恐怖势力的方面与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在教育方面中国与美国实行了留学生互访等一系列政策,中美双方在朝核六方会谈这种涉及大国政治中也是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合作,这些大的方面都说明中美关系越来越密切。
中美关系

论中美关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担负着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谨慎的乐观。
首先分析一下当前的国际形势: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有所加剧。
2. 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国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4.世界经济渴望继续保持繁荣但存在对战略性资源如石油的恶性竞争。
总的来说,依照国际形势中美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战略角度方面:美国是全球霸主这一现状是美国制定自己战略政策的基点,也就是全球霸权政策。
有一点美国心里很清楚:虽然很多事务上美国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但更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北京绝不会按美国的意图走,即使华盛顿向北京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的必然性。
但在防范的同时,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这让美国不防范中国更多的是与中国合作,当然共同利益是根本。
而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也是让美国意识到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中国的参与。
所以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二、政治方面: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关系,而美国一直把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美国在太湾问题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海之间的局势,这也是三十年来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一问题也成为中美最易出现摩擦的敏感问题。
美制定的安全战略特别是亚太安全部署,更是把“围剿中国”视为第一要务,中国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
2023年-2024年时政常识

2023年-2024年时政常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至2024年是一个极具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
在这两年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调整。
在国际舞台上,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下是关于2023年至2024年时政常识的一些观点和分析:1. 中美关系:中美两国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2023年至2024年期间,中美关系将继续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贸易、技术和安全等领域。
随着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加剧,双方之间的摩擦和博弈也将增加。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和军力的不断强大,中美之间的力量平衡也将进一步调整。
2. 区域安全局势:在亚太地区,朝鲜半岛问题、南海争端、台海局势等热点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对全球安全和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
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这些问题将继续受到关注,并且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
各方应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 欧美关系:欧美之间的关系也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贸易、军事合作和气候变化等领域。
2023年至2024年期间,随着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和美国的国内政治变化,欧美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新的动态。
双方应保持沟通,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4. 新兴经济体崛起: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实力将继续增强,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共赢。
5. 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重要威胁。
2023年至2024年期间,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合力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
2023年至2024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全球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
《中美关系》热点预测

《中美关系》热点预测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
在上海这里,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
同时我也急切的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演讲2009年11月16日材料二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
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时间2009年9月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摘自新华网材料三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商佳通轮胎美国分公司执行副总裁维克.德罗利奥对此(美国轮胎特保案)深表失望。
他说:“奥巴马此举与其早前声称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公开承诺自相矛盾,这样做不但不能增加美国的就业岗位,而且会加重普通消费者的负担。
”由美国轮胎进口商组成的美国自由轮胎贸易联合会警告说,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将导致轮胎销售业内2.5万人失业,而且美国消费者每年花在更换轮胎上的开支也将增加7亿美元。
华盛顿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对记者表示,轮胎特保案是奥巴马政府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的重大失误。
史剑道称,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特保措施不仅对中国轮胎企业和工人造成沉重打击,而且也有悖于美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可谓损人不利己。
2023中考地理热点10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

2023中考地理热点10|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时政热点】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
【知识链接】美国,首都华盛顿。
位于北美洲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地形总体西高东低,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总面积93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2680千米,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有3143个县。
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通用英语。
美国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
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
到1773年,英已建立13个殖民地。
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9年华盛顿就职第一任总统。
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
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工业生产保持稳定,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202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3万亿美元。
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北约、世贸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成员国,其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对世界均有较强影响力。
【专题训练】1.(2020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与其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是()A.天然橡胶-菲律宾B.棕榈油-马来西亚C.椰子-泰国D.蕉麻-印度尼西亚2022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通过《国家首都法草案》,计划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加里曼丹岛东部。
据此完成2~3题。
2.(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海陆兼备的国家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主要位于中南半岛D.火山地震较为频繁3.(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阶段练习)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迁都,主要是因为雅加达()①人口稠密,城市交通拥堵②地质条件差,多自然灾害③沿海地势低,地面下沉快④地处内陆,海洋运输不便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
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我国是出口遭遇反倾销最严重 的国家,其原因是:
中国经济总量大,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导致部分原 产于中国的产品量对国际市场形成冲击,使一些产 品的传统出口国和市场容量有限的国家形成不当的 “中国制造”恐惧,借助反倾销措施寻求保护。 中国的“非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使以替代国办 法确定中国的正常价值盛行,容易导致裁定倾销或 夸大倾销幅度。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部分产品出口多头对外, 一些企业低价竞销,应诉不利。 涉及反倾销诉讼的应诉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政府对 出口遭遇反倾销诉讼的应诉组织欠缺,资金投入不 足。
一.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向好,目前中美两国的 互补性超过竞争性,但我们应做好应对冲突的 准备,美国针对中国可能采取的战略走向: 1.鼓励美国投资回流替代从中国进口的产 品 2.鼓励美国企业转移投资到其他国家 3.从其他国家进口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
中美关系的实质是中美贸易,美国国会的 报告认为,中美贸易,实际上是美国对中国 更大目标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整体利益的一 部分。美中贸易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政治利 益。中美贸易争论中双方从自己的角度、立 场来谈问题,分歧很大。其实中美贸易不平 衡从一开始就有,这些年有加大的趋势,核 心问题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顺差问题 如何解释,双方各有说法。
四.入世10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未 来发展
2011年,中国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10 个年头。10年来,中国已基本完成入世过 渡期的阶段性工作,货物关税平均水平已 从加入前的15.3%降至2009年的9.8%,服 务领域开放了100个部门,对贸易体制和政 策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先后三次接受了世 贸组织的贸易政策审议等等。总体来看, 入世10年,中国不仅在国外赢得了信誉, 也为推动国内改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奥巴马在国内支持率下 降,为确保其国内医疗保险改 革方案通过和美国民主党在中 期选举中获胜,做出妥协。
3月15日,奥巴马结束一场关于医疗改革的 演讲之后的背影。
3、海峡两岸关系缓解后, 美国不甘心失去控制,试图利 用军售问题介入两岸关系。达 赖问题也是美国牵制中国的一 张牌。
4、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不好, 财政赤字高居不下,就业率直 线下降。为摆脱困局,贸易保 护主义抬头,压人民币升值呼 声升高。
拐点?博弈?
——2010年中美关系与地区热点问题解读
河南理工大学
申海涛
一、中美关系近期出现 的争端及其促动因素
河南理工大学
申海涛
中美关系近期出现的主要争端:哥 本哈根会议;谷歌事件;军售问题;会 见达赖;贸易摩擦与人民币汇率问题, 引发中美关系的震荡与冲突。
美方对华政策回摆的原因: 1、美国一些政客认为美国 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向中国示 好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加大了 对奥巴马的压力。
2、美国主要战略重心仍然是大中东地 区,而不是东亚,中美关系有进一步发 展的空间,但朝核问题仍将考验中美关 系。
2、美国扩张战略受挫,与伊斯 兰世界冲突加剧,操控国际局势的能 力下降,被迫调整对外政策。
3、中美之间深层次的矛盾没有 根本性的改变,但严重的战略碰撞, 特别是在东亚的对抗是可以避免的。
五、朝鲜 核问题的 由来、症 结与出路
1、朝鲜核问题的由来与发 展:起因是朝鲜防范美国打击, 要成为有核国家,美国坚决反 对。
2、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的 症结在于朝鲜和美国之间的敌 视和相不信任恶性循环。
3、中国的立场和主张: (1)朝鲜半岛无核化; (2)通过对话和平解决;
(3)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 稳定; (4)朝鲜的安全诉求应得到 关切。
4、美对我借重、与我合作的一 面上升;与此同时对我进行防范和 牵制,在东北亚加强美日同盟和美 韩同盟。中国责任论对我构成新的 压力。
第一岛链:指北起日本 群岛、琉球群岛、冲绳岛、 接到我国台湾岛,南至菲律 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形成的 链形岛屿地带,其中台湾岛 居于核心战略地位。(图一 红线) 第二岛链:指北起日本群 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 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 岛、帛琉群岛,延至印尼的 哈马里拉岛。用以防止,中 国和当时苏联联手反击,这 是第二岛链的防控作用, (图一黄线)
4、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 敏感、最容易引发冲突的问题。
在中国对外关系链条中,中美关 系是关键性的环节,改善和稳定中 美关系,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决定 性的意义。
从战略大局出发,中美两国应 积极扩大合作面,多强调两国之间 的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两国间存 在的分歧,尽量限制消极的一面, 共同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中美关系大的方向不会改变
2009年,中美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要发 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应 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我认为,另一 方面也有相互竞争的关系)
1、中美关系大格局不会改变。美国在 反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和应对金融危 机等战略问题上仍有求于我。另一方面, 小麻烦也会不断,双方在贸易摩擦、涉 台军售、涉藏等问题上仍有争论。
美国经济增长走势
二、美国的战略调整与 中美关系发展趋势
河南理工大学
申海涛
在国际上收缩过度伸展的 力量,要求盟友承担义务, 加强伙伴关系,回归多边主 义 。 主要精力用于应对金融危 机,提振国内经济,争取早 日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 政策上求变。在对待伊斯 兰世界、中东问题、全球 气候变暖等问题上有新思 维 。
2、阿富汗的政治地理条件 (部族社会、山脉纵横、政府 腐败低效)不利于美军施展。
3、美军在阿富汗战场面临 两大困境:其一,只能控制大 城市。其二后勤补给屡遭偷袭。
4、美国民众对阿富汗战争 失去耐心。奥巴马政府的阿富 汗政策目前支持率已滑至30%。
5、美国利用阿富汗战场挺 进中亚,制约中国、俄罗斯、 印度、伊朗等国的如意算盘值 得我们警惕。
3月15日,韩国抱川地区,18000名美军士兵和20000名韩国 士兵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韩美联合军演。朝鲜因该演习一度 宣布国家进入战备状态。
谢谢大家!
四、阿富汗战争的走 势与地区安全
河南理工大学 申海涛
1、奥巴马政府反恐重心转 移,增兵阿富汗,但难以挽回 阿富汗战场被动局面。
4月2日,驻昆都士省一支德军巡逻队扫雷 时,遭遇大约100名塔利班伏击,3名德军 士兵死亡,8人受伤。这德军自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以来最惨重的人员伤亡。救援部 队误击一辆汽车,造成6名阿军阵亡。
目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是相互 借重与相互防范并存,对话协调、 避免对抗成为主导方面。与此同 时,矛盾与摩擦依然会不时浮现。
三、影响中美关系的 四个基本因素
河南理工大学 申海涛
1、经济贸易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支点。
2、安全因素在中美关系的作用 几经沉浮,9.11后出现转机。
Hale Waihona Puke 3、意识形态因素是负面因素, 美对我西化、分化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