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2李商隐《锦瑟》
锦瑟读后感

《锦瑟》读后感《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这首诗以锦瑟为引子,引发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的意思是:这锦瑟没有什么特别,它既无端倪,又无端绪,但是弹奏这锦瑟的人,每拨动一根琴弦,都会牵动他回忆过去的华年。
这句诗中,作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情思。
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诗人通过对锦瑟的描绘,引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锦瑟代表着美好的年华和时光,而逝去的时光则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追忆。
这种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也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对故去妻子的悼亡诗。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诗人通过锦瑟这个象征,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也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让我感动,也让我思考自己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让我惊叹。
诗人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方法。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
这种艺术手法不仅是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创新和探索。
《锦瑟》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深深地打动了我。
通过这首诗,我感受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锦瑟》还让我惊叹于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创新和探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锦瑟》读后感

《锦瑟》读后感
《锦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感伤的情调,深深地打动了我。
诗中以锦瑟为引子,引出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诗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描绘了锦瑟的美丽与哀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留恋。
每一弦、每一柱都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在诗的后半部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则以典故和象征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思考。
这些典故和象征在诗中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感伤而美丽的意境,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的比喻、象征等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锦瑟》这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
想和目标,同时也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浅谈《锦瑟》_优秀作文800字

浅谈《锦瑟》_优秀作文800字《锦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抒发心情的长篇古诗,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锦瑟》以它清丽的文笔、深远的哲理、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读者。
下面我来谈谈我对《锦瑟》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个人觉得《锦瑟》的诗意描述和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非常有趣和深刻。
一方面,诗人通过琴声来展现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这样一种写法不仅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也通过琴声的形象象征,使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刻、丰富。
另一方面,诗人用“弦”、“调”、“声”等词语来形容琴声,更是在诗歌意义上赋予了琴声一种深远意义,使诗歌情感升华。
其次,我认为诗人借琴声来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种非常深刻、具有启示性的表现方式。
这种表现方法不但达到了引人思索的效果,也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通过诗人对琴声的表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五味杂陈、欢愉与忧愁的交织。
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在探究和思考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对人生真谛、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不断把握和深入探求。
再次,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锦瑟》的诗句具有非常鲜明的象征意义和深远的哲理底蕴。
一方面,诗中的“银瑟”和“素弦”等词语,为整个作品赋予了超凡的风格和意境,赋予了莫名奇异的魅力。
另一方面,诗中描绘的琴声和心情交融的情形,具有象征意义,启示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幸福与忧悲、欢愉和灰暗等多种情况的人生态度。
总之,《锦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对琴声美的描绘,也反映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究。
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体悟,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探求。
锦瑟读后感800字

锦瑟读后感800字《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篇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思考,让我对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中,锦瑟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命运,五十根琴弦代表着人生的五十年。
琴弦的无端颤动,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这种对琴弦的赋予人的情感和命运的表现方式,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其次,诗中的“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
琴弦的一弦一柱,代表着一段时光,一段岁月。
琴弦上的思绪和情感,如同人生中的点点滴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岁月的追忆,让我对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诗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无常。
人生如同风吹雨打,命运如同铁马冰河,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
这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让我对生活的坎坷和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诗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句,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和对情感的表达。
大弦的嘈嘈急雨,小弦的切切私语,如同生活中的喧嚣和温柔。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让我对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情感的丰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锦瑟》的阅读和思考,让我对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诗中的琴弦,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情感和命运的象征。
诗人通过对琴弦的赋予人的情感和命运的表现,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的追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情感的表达。
这种对生命、时光、命运和情感的表达,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生命的感慨。
通过对《锦瑟》的阅读和思考,我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热爱诗歌这种文学形式。
《锦瑟》读后感1000字

五十哀弦奏尽繁生《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名诗,不过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由此,这也成为李商隐一篇最不易索解的难诗。
关于它的解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朝廷之音被称作“雅”,而宗庙之音被称作“颂”。
可知瑟的演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且明确规定了颂瑟具有二十五弦。
诗中所写:“锦瑟无端五十弦”即为断弦之意。
古时多以琴瑟比喻夫妻,《诗经》中就多处出现此类意象,比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琴瑟在侧,莫不静好”等。
以此看来,此诗便透着悼亡妻子的沉郁悲痛之意。
首联将追忆妻子的悲切融入那五十断弦之中,紧接着便转折一笔,写那一弦一柱都是甜蜜岁月的象征。
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等典故并列,构成一副绮丽妙境。
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庄周、望帝、鲛人都带入诗境之中,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世间的迷离恍惚。
烘托了一种哀婉、凄凉和沉切悲悼的气氛。
或许妻子葬在蓝田之地,但此情已成追忆,想起只留下深深的迷蒙与怅惘…除了哀悼早逝之妻,诗句字里行间也有诗人自悼的意味。
若将“五十弦”看作托古之词,那便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悲伤闷郁的心情。
《史记》中记载:“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后常用五十弦以表悲哀之乐。
开头缕缕哀思,那一弦一柱便是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唏嘘与追忆。
庄生晓梦,悲时局也;望帝春心,叹平生也!李商隐的一生都在牛李两党的政治斗争中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此时妻子已去,孑然一人,半烛衰残。
青春年华仿佛如庄生一梦,栩栩蘧蘧,不可分辨虚幻与真实。
以望帝自比,抒发了心中的悲恼与不平,声声啼血,字字珠玑。
此处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便也别有一番深意。
《元和郡县志》记载:“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锦瑟》读后感

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锦瑟》读后感《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作,在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本中出现,同学在学习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锦瑟》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读后感1据说将来的世界是一个以美为竞争力的时代,生活在未来的我们要有发现美和品味美的能力。
可就是在近日,当我重读李商隐的《锦瑟》时,就已经被古人创造美的能力所折服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说,锦瑟为什么会有五十弦呢?这是没有来由的,但每一弦一柱奏出的旋律却勾起了我对年华往事的浮想联翩。
此刻沉浸在锦瑟的乐声中,水样流去的锦样年华在眼前依稀看见,是青春的自己梦到在中年听琴,还是中年的自己梦到青春往事,如同庄周梦蝶无从分辨。
我这满腔悲情的相思和身世感怀要向哪里寄托呢?每当圆月高悬洒向沧海的时候,也是珍珠最晶莹的时候,蕴藏玉石的山峦,在煦日的辉光下,就会有隐隐光晕冉冉升腾。
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美丽而丰富的人生经历难道要等到追忆的时候才要生出甜蜜而惘然之情吗?不必了,其实当时便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了。
读完掩卷细思量,美是什么?也许那些华贵的服饰、浓厚的脂粉和奢靡的物件和她压根就不沾边,她是在内心唤起的波澜激荡和在脑海萦绕的余音妙曲。
它很简单,甚至就是一些不相干的画面和词语的搭配并置而已,没有脉络,没有框架,任何想给它确定一个主题的试图都是局促和狭隘的。
她就从容恬淡的站在那里,恰如其分的勾起我们的万千思绪或良久叹息,难以名状却又貌似有切肤之感。
她给了人们无限的思维可能,关于过往的、境界的、甚至人生的种种。
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她就像精灵,无处不在却不易让人信手拈来,但是如果失去她,我们灵魂的桃花源将无处可寻,整个人也变得很不好。
这首诗之于我,就是让一些陈年旧事瞬间闪现在眼前,人像那么具体,情节那么醇美,忍不住回首去擦拭记忆,好让美好的过往不要因蒙尘太久而被忽视和遗忘。
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读后感

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读后感情感起伏——李商隐《锦瑟》读后感李商隐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以独特的表达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围绕着人生、爱情和自然等主题展开,其中《锦瑟》这首诗更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起伏。
读完这首诗,我被其中流淌的深情所触动,深有感悟。
《锦瑟》这首诗以瑟瑟作为开篇,瑟瑟有声地描绘了一个跳动的心,给人以一种不安的感觉。
接着诗中用了"色难辞"来形容诗人无力回天的处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伤。
而"玄铃"一词则直观地传达出一种阴郁而压抑的氛围。
这些形容词和描绘语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起伏不定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抛开自身的情感,而是以客观的角度描述了锦瑟的音乐之美。
著名的"弹雀衔恨泪","何时倚虚幌"等等,更是增添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
这些描述中既有美丽的景物,也有坑坑洼洼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与诗人共鸣。
而诗的最后几句则又重新回到了诗人的情感之中。
"波潮带雨声","一弦一柱思华年"等等,无不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起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之情。
尤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深以及找寻心灵依靠的渴望。
这使我感受到了诗人心灵的孤寂和迷茫。
而"蓦然回首"的一瞬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流年的留恋之情。
通过这首诗,我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与纷扰。
在这个充满曲折与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心灵的波澜起伏不定,有时是喜悦与欢愉,有时又是忧愁与迷茫。
诗人用深深的感情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读者,使人们能够深入地体会到自己内心的情感。
读完《锦瑟》,我不禁沉思。
人生苦短,犹如锦瑟的音乐一样,美丽却又痛苦。
正如诗中所言,我们常常在寻找着何为真实的自我,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爱。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往往常常为了一些事情而无法如愿以偿。
锦瑟的格律

锦瑟的格律引言《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一首绝世佳作。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意境而备受赞誉。
锦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格律独特,为读者提供了深思与冥想的空间。
本文将对锦瑟的格律进行分析和剖析。
格律分析诗体与韵律《锦瑟》为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符合古代五言绝句的基本形式。
古代五言绝句有着轻灵流畅、节奏优美的特点,适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对仗与音律《锦瑟》巧妙运用了对仗的手法。
例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端”与“弦”、“五”与“分”,“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弦”与“年”,以及“临邛道士鸿都客”中的“临”与“都”、“道”与“客”。
这些对仗的用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还增强了句子之间的联结。
此外,《锦瑟》的音律也非常出色。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清丽婉转的音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玉关情浓似束带”的“关”与“浓”、“似”与“带”之间的韵律呼应。
这些巧妙的运用让这首诗更加动人。
意境与意象《锦瑟》通过描绘古琴的音律,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古琴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诗中的琴音虽然消失,但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作者通过古琴与岁月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同时,描绘了琴声在别离时的哀怨和深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种深情和伤感的意境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得以表达,让人心生触动。
总结《锦瑟》的格律独特、意境深远。
通过五言绝句的形式以及巧妙的对仗和音律,李商隐创作了一首充满深情和伤感的诗歌。
锦瑟的音律和琴声比喻了时光流逝,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经久不衰。
锦瑟作为李商隐的经典之作,使我们深入体会到了古人对生命和时光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让我们对古代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论是格律、对仗还是意境,锦瑟都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和精髓,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丁尚仁.(1987). 李商隐词研究[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王珊珊.(2011). 自由的心思:李商隐诗歌创作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商隐.(2013). 李商隐诗文精华[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诗格律
编号:002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jǐn 瑟sè无wú端duān 五wǔ十shí弦xián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 一yī弦xián 一yī柱zhù思sī华huá年nián。
仄平仄仄仄平平 对句 庄zhuāng 生shēng 晓xiǎo 梦mèng 迷mí蝴hú蝶di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句 望wàng 帝dì春chūn 心xīn 托tuō杜dù鹃juān。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 沧cāng 海hǎi 月yuè明míng 珠zhū有yǒu 泪lèi
, 平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 蓝lán 田tián 日rì暖nuǎn 玉yù生shēng 烟yān。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句 此cǐ情qíng 可kě待dài 成chéng 追zhuī忆yì
,仄平仄仄平平仄 出句 只zhǐ是shì当dāng 时shí已yǐ惘wǎng 然rán。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
根据此诗字数、句数、韵脚、平仄、粘对、颔联、颈联等情况可以判定为七言律诗。
其格律分析如下:
一、平仄
(一)、基本平仄格式判定 以其诗前四句第二字及第七字的平仄判定其为七言律诗的首句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仄起入韵基本格式。
仄起
平收
(二)、实际平仄格式
原诗实际平仄格式基本平仄格式
锦瑟无端五十弦,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望帝春心托杜鹃。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蓝田日暖玉生烟。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十、一、蝶、杜四字属古音入声字,为仄声;思为一字两读,动词时为平声,名词时为入声。
粉红色字位可平可仄。
可以看出,原诗实际平仄格式中,只有第2、5、7句的第一个字与基本平仄格式不符,但都属于常见的变格形式,符合律诗严格的平仄格式要求。
(三)、平仄相间
在每一句诗中,音节单位关键字都是平仄相对。
如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三个音节单位分别是“锦瑟”、“无端”、“五十”,音节单位关键字,“瑟”是仄声,“端”是平声,“十”是仄声,即为“仄平仄”格式的平仄相间。
本诗每句均符合平仄相间原则。
(四)、平仄相对
律诗的1、2句,3、4句,5、6句,7,8句,这四对句子构成四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平仄相对是指律诗的一联之内,出句和对句对应位置的音节单位关键字平仄相反。
以首联为例,出句第一个音节单位关键字“瑟”是仄声,对句第一个音节单位关键字“弦”是平声,仄平相反。
“端”(平)与“柱”(仄),“十”(仄)与“华”(平)亦是如此。
本诗每联均无失对现象。
(五)、平仄相粘
平仄相粘是指律诗的2、3句,4、5句,6、7句(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前两字的平仄是相同的。
由于存在平仄的变格,一般对平仄相粘可以依据相应的音节单位关键字平仄是否相同。
如本诗,“弦”与“生”是平声,“帝”与“海”是仄声,“田”与“情”是平声。
本诗联与联之间均无失粘现象。
二、韵脚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1、2、4、6、8句的末字弦、年、鹃、烟、然五字均出自平水韵中“下平一先”韵部。
三、颔联和颈联
律诗中第3、4句,5、6句必须对仗,形成颔联和颈联两幅对联。
本诗两联分析如下:
颔联中庄生对望帝、晓梦对春心、迷蝴蝶对托杜鹃;颈联中沧海对蓝田、月明对日暖、珠有泪对玉生烟。
对仗工整,用典巧妙,寓意深长,可称得上词美意高的工对佳句。
四、结构欣赏
一首好的律诗,离不开好的结构。
否则,纵然句句珠陈,字字玑列,若没有明表见里而又行云流水般的意牵境连,终要落为下品。
大多情况下,律诗的四联以起承转合的作用巧妙连接起来会形成比较好的诗文结构。
就本诗来说,首联以睹物感怀起始,通过责问“为什么锦瑟偏偏要五十根弦?偏偏要和我的年龄相仿?”引出“那一弦一柱、那幽幽旋律使我不由得想到似水的华年,美好而又令人伤感。
”颔联则把感伤的情绪进一步渲染,“我就和庄生一样,迷恋像蝴蝶一般美丽的人生,可是这就像是佛晓虚无的梦境,总是那么容易醒来。
我今生的理想一如梦想,片片碎落,就和望帝魂化杜鹃一样,来世再去追求吧。
”从而使哀怨的情绪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颈联收拾起前面的感伤,诗意顺势一转,写出了“那茫茫大海,纵然明月千里,却仍有黯然泪流的明珠;那赫赫蓝田,纵然阳光普照,却仍有光掩气消的美玉。
”表达了诗人因多才埋没而自怜、因空有抱负而自伤的深埋于内心的痛苦。
尾联统筹全诗,集睹物感怀与自负自怜自伤的情感为一体,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感叹:“像明珠美玉一样才华横溢的自己,有过多少抱负、多少追求,可换来的却总是怀才不遇的失落和美丽梦想的幻灭。
那时的自己,多么彷徨、多么迷惘、多么无奈,现在静静想来,曾经的一切都已是过去,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
本诗四联结构巧妙,给人很强烈的情感共鸣,尾联蕴意深长,曲终而余音不绝,发人深省。
槐榆柳
2012年9月8日
附注:本文系个人原创,纯属个人学习心得,浅见陋识,不免有许多偏颇和谬误之处,望读者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