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91008第五课第一节九年思品

91008九年级政治【导学案】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一、学习目标:1、学生自主阅读64-67页教材,理解中华大地上是各族人民了灿烂的中化文化的道理。
懂得五千年的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
知道中华文化的组成、特点、地位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举出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用古代流传下的谚语、格言,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的作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性。
3、用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实例,回想奥运会开幕式情景,结合我校构建“四学”课堂文化,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生活中如何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思考。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进行德育教育。
二、自主学习:1、中华文化形成的原因,2、举出中华文化实例(两例)3、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4、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地位。
4、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或表现5、中华文化对现代人有何影响,对世界有何影响6、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品质?(特点)探究学习问题8、举出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三位及其主要成就?9、请你说出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些故事10、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你该怎样做1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你在学习生活中该怎样做?三、自学检测:同学们本节我们围绕中华文化学习哪些相关内容?在学习生活中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呢四、验收学习:一、选择题: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上,一个崭新的“九洲清晏”揭开面纱。
它不仅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型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
下列属于中华文化内容的是()(1)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2)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3)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4)引人遐思的希腊神话A、(1)(2)(3)B、(2)(3)(4)C、(1)(2)(4) D 、(1)(3)(4)2、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A、中华文化B、世界文明C、传统美德D、历史传统3、某班准备召开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
1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学案模板

北林区兴福中学“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学案班级姓名编号日期: 审批: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设计者:石晓磊年级·三组制政治【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1、旧知链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新知自研:中华文化的组成【学习目标】传承中华美德。
【教具准备】试卷同类演练(时段:正课,时间:8分钟)一、单选题1、中新社北京2009年11月18日电: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
他感叹地说:“长城太雄伟了”,“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
奥巴马之所以“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是因为()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C.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D.万里长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2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A 我国汉族的文化人创造B 我国各族人民的知识分子创造的C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 我国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3 、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有:①文化典籍②文学艺术③中国哲学④道德伦理⑤精神文明A ①②③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②④⑤4、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无愧于人类的文化。
下列内容属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是:A 闻名世界的金字塔B 孙子创立的儒家学说C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D 神州系列飞船5、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原因是:A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B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C 英雄人物不断涌现D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6、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再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这些美德:()①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③具有坚固的历史地位,不会改变④已渐渐迷失,被西方文化所代替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将奥运精神、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中国产痛的纸卷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校:永和中学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任福艳审核人:赵文江班级:姓名:时间: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
3.中华文化的影响,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学习流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多媒体展示传统文化二、解读目标(3分钟)三、自主学习(12分钟):(用双色笔在书上做好标记)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4、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5、怎样对待传统文化?6.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四、合作探究(15分钟)【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活动二】(1)、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活动三】1.【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2).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3)中华文化的构成:【活动四】(1.)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2.)、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归纳总结)4分钟)课堂反馈(8分钟)(做错了请在空白处订正)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A.开拓创新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蕴含传统美德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力量()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B.集中体现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 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D.集中体现在民族团结方面3、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导学案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班级组别座号姓名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中共同创造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特点。
难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一)自学步骤:预习导学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哪些组成?3.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4.列举本地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5.中华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6.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有什么作用?7.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品质?我们应如何传承?(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2)中华文化有何特点?中华文化有何影响?(3)五千多年来,伴随新着文化的发展,我们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小组讨论,将文中知识问题化。
四、练习设计:1.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一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文化C.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D.中华文化是各民族长期相互交流的结晶。
2.2009年清明节,中央文化委在全国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活动。
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②使我国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③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④继承一切传统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②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③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有位社会学家曾这样说过:“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是这个民族的人全部死掉了,而是这个民族的人身上一再存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传统价值观。
2. 掌握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如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等。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尊重。
教案大纲: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中国文化有哪些了解?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什么?二、学习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30分钟)1. 通过PPT和互动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如地理、历史、语言、文学、艺术、传统节日),调查并制作海报展示给其他小组。
三、深入了解中华文化(40分钟)1. 各小组展示海报,分享他们所调查的内容,互相学习、交流。
2. 听取学生意见,选择一部分重要内容展开更深入的讲解,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庆祝方式、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等。
3. 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四、体验中华文化(4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相关的手工艺制作或舞蹈表演,亲身体验传统文化。
2.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中国古代的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传统婚礼等。
五、总结与展望(1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到的新知识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教案完成后的评价和调整:1. 评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所展示的海报的准确性和有关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程度。
2.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增加互动性和探究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在教案中适当加入课堂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第一篇:《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3、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代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教学重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难点: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和开展主题探究相结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第三课第一课时曾学过中国哪些方面在世界舞台上哪些方面的的地位提高了?(政治经济文化)。
今天所讲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请翻到课本p64页。
我们将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二、讲授新课——中华文化之旅(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导入: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
(大家知道哪几个?)这些古国的文明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如今它们怎样了呢?看课本相关链接:四大古代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历史最久,可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古印度的婆罗门文明极其辉煌,可是却非本土所创;古埃及文明渊源甚远,如今却已是面目全非,有一种文明却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你知道这是哪个文明吗?(学生: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能绵延不绝5000年,历久弥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活动: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教学。
点评、表演)活动:中华文化是什么?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现在我们来做个活动:①学生分八小组,②每组有老师设定的一个观察中华文化的角度,每个小组你们共同从这个角度看到的中华文化有哪些内容,不要重复。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引导同窗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慧制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和阻碍,中华传统美德的要紧表现,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要紧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前预习:、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缘故确实是:。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份有哪些?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阻碍?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要紧表现有哪些?学习进程一、灿烂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1)、中华民族一起制造中华文化【活动二】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①、方块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连年的历史。
②、故宫是我国古代皇家宫殿的标志性建筑,至今已有400连年的历史。
③、京剧。
④、编钟。
⑤、粽子。
⑥、丽江纳西族文化…………。
(2)、中华文明什么缘故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缘故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制造力和凝聚力当中。
【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称呼代表人物要紧成绩思想家孔子整编《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经)、儒家学派开创人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什么缘故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答:因为他们用自己辉煌的成绩一起装扮了中华文化的大花园,都从不同方面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中华文化的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活动三】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阻碍如:A、吃一堑长一智说明擅长从失败中总结体会教训。
B、车到山前比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激发身处逆境中的人民的勇气、鼓舞其斗志的良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言语或格言都充满辨证思想的成语。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诗词、书画、戏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汉字: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特点及书法艺术。
2. 诗词:古典诗词的分类、特点、代表人物及名篇鉴赏。
3. 书画:中国画的起源、分类、特点及著名画家简介。
4. 戏曲:中国戏曲的起源、分类、特点及著名剧种简介。
5. 民俗: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中华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书写汉字、鉴赏诗词、绘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的相关知识。
3. 分析: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就中华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书写汉字、鉴赏诗词、绘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书写、绘画、鉴赏等。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风格及著名建筑简介。
2. 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的分类、特点、代表菜肴及烹饪技艺。
3. 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4.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信仰:中国主要宗教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武钢实验学校贺俊臣
情景导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视频。
自主学习:根据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从教材中快速找到答案:
1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中华文化的影响:
对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各是什么?
4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历史典
故_________ ;格言警句________ 。
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一中华文化的特点活动一:走进文化大观园:
1 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提到中华文化,你还会想到哪些(概括出中华文化的内容:)?
2 这些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请你口头谈谈对它的理解。
主题探究二中华文化的力量活动二: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
1 殷墟渔洋村完整的记录着中华6000 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说明了什么?
2“四大文明古国” 是哪四国?有的消亡,有的断代,唯独中华文明5000 年不曾中断。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主题探究三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活动三:感悟文化影响力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华文化的影响
力进一步扩大,惊悉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思考:中华文化的影响有那些?
对中国:
对世界文化:
板书设计:(知识整理)
巩固落实:
(一)选择题
1.每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国现确定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18 项。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②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③影响着中国的发展道路;④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③④
2.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建造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明在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
A.中华文明比其他文明更优秀、更先进;
B.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C.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二)非选择题
1、“武汉汉剧文化进校园”走进武钢实验学校。
今年9 月是武钢实验学校“汉剧进校园活动月”,学校开展了汉剧进校园活动主题的活动,你认为这项活动对传承中华文化有何意义?
2、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你对中
华传统美德了解多少?(历史典故/格言警句)
3、如何传承这些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