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电视剧越拍越长_人生故事
纪录片故事化的利与弊

传统 观 念认 为 . 录 片 只能 纪 是对 现 实 的真 实记 录 , 与故 事 性
无 关 。我 国 早 期 的 纪 录 片 创 作 ,
纪录片故事 化的利与弊
最大 的问题 就 是 缺失 “ 讲故 事 ” 的 观 念 , 是 , 篇 一 律 的 慢 节 于 千 奏 、没有 多 少信 息量 的 长镜 头 、
~
…
…
一
…
~
…
…
…
…
~
兰
黧
纪 录 片 故 事 化 的 趋 势 和 成 因
众 , 让 观 众 选 择 自己 的频 道 , 重 要 的 就 是 ‘ 事 性 ’ ” 己 要 最 故 。 录 片 要 想 生 存 及 实 现 自 己 的 价 值 ,就 必 须 做 出 相 应 的 改 变 。 观 众 的 欣 赏 水 平 可 能 千 差 万 别 , 对 故 事 的 诉 求 却 都 是 一 致 但 的 。只有精 彩 的故 事才 能 吸引观 众 的眼球 、 住 观众 的心 , 抓 从
事 化 得 以形成 一 种 趋势 , 背后 其 有 着 深 层 次 的 心 理 动 机 和社 会
动因。 记 录 人 生 小 故 事 — — 纪 录 片 的 本 性 回 归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 为 , 盾 无 时 不 有 , 所 不 矛 无
效 益 。如 此 , 国 的纪 录 片 才能 顺 利地 与 国际纪 录片 市 场接 我
用世 界 的 语 言 讲 述 中 国 故 事 — — 走 向 纪 录 片 国 际 化 之
录 片越 拍越 乏 味 . 来 越 不受 观 越
人 视觉 疲 纪
劳 的代 名词 。直到 2 世 纪9 年代 0 0 初 。 国纪 录片 创 作才 开 始兴 起 我
《杨幂的穿越人生》

《杨幂的穿越人生》20XX 年,杨幂红了,有人用“红得绛紫”来形容她。
除了体现给观众大大小小、利害不一的作品,她更多地是以一个话题女星的身份出此刻民众眼前。
绯闻、整容、上位说、与某女星闹不睦面对各种追捧或怀疑,这个 85 后北京小妞儿表现了足够的淡定和强势,她说:“我还年青,还处于一个能够压迫自己、能够出错的年龄,时机送到眼前,我有精力,就不想错过。
我只有多试试,才能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宫》从前,光阴机里的20 年说杨幂是 20XX 年蹿红速度最快的女演员并没有夸张。
年初的穿越剧《宫》,吸引了一批 90 后女孩儿,同时,杨幂也成为宅男的梦中女神。
随后她的第一部电影《孤岛惊魂》,固然不过制作粗拙的小成本恐惧片,却获取了历年来恐惧片的最高票房。
自然,这要归功于粉丝的频频包场,但杨幂在此中的呼吁力,使她进入 85 后女星的第一序列。
好多人以为杨幂的成功来得太快太轻易,其实她已经在娱乐界里零琐碎碎地混了 20 年,正式出道也快要 10 年,算得上老资格的演员。
这中间的心理煎熬,用她的话说是“从滔滔黄沙挣扎到烈日当空”。
冥冥之中开启演艺大门1986 年 9 月,杨幂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一般家庭。
一个街坊说:“你们家三口都姓杨,孩子干脆就叫杨幂吧。
”从小,杨幂就十分俏皮,为了改掉女儿假小子的性格,父亲将杨幂送到少儿电影制片厂表演兴趣培训班,没想到开启了女儿演艺之路的大门。
对于镜头,杨幂从小就不陌生。
在当年人人皆知的电视剧《唐明皇》中,坐在“唐明皇”刘威膝上那个可爱灵巧的咸宁公主就是她,而那一年,杨幂只有 4 岁。
一年以后,她又出此刻了“星爷”的作品《武状元苏乞儿》中,出演苏灿的女儿。
对于这一段旧事,杨幂已经记不清了,多年以后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她不过感觉片中的小女孩儿似曾相逢。
6岁在《猴娃》剧组,制片人李小婉感觉这个俏皮的小女孩儿很存心思,表现欲超强,假如表演唱歌,她会逼迫摄像机一定瞄准她,把一首歌唱完,其实不论能否是剧情需要,并且不可以欺骗地把镜头关上—那时她就懂得看摄像机上的红灯判断能否开机,不开机她就会大哭大闹。
《新世界》电视剧观后感剧评5篇2020最新精选

《新世界》电视剧观后感剧评5篇2020最新精选《新世界》借由金海、铁林、徐天三兄弟的命运转变,及徐天和共产党员田丹的相识相知,讲述了1949年建国前夕北平城的22天里发生的时代洪流变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世界》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新世界》观后感【篇1】抗战剧《红色》的编剧徐兵又出新作了。
由孙红雷、张鲁一、尹昉、万茜、李纯、胡静等主演的电视剧《新世界》将于2020年1月13日播出。
1949年的北平,正处在一个复杂而敏感的时间节点上,四九城裡看似鸽哨声声、吆喝阵阵,实则暗流涌动、人心思变。
当是时,平津战役已近尾声,国民党傅作义部基本被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包围,北平困守孤城。
《新世界》并没有落入传统正剧窠臼,过多落笔于两党高层运筹帷幄、两方谍战你来我往,而是将视线聚焦在三个性格各异的小人物身上:金海,北平第一监狱长,为人义气黑白通吃﹔铁林,华北保密局基层成员,圆滑狡黠贪生怕死﹔徐天,北平警察局探员,耿直莽撞心怀正义。
三个兄弟三条线索三段情感,不同的选择造就了迥异的命运,晕染在北平街面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之中,窥斑见豹般的织就了一副磅礡画卷。
新与旧,是那个时代横断面冲突最强烈的两种色彩。
旧的是已经沿袭几十上百年的生活习惯、人脉交际、势力划分、行事准则,充满了历史的阴晦﹔新的则是随著北平解放在即必将把所有旧制度洗刷一清的大趋势,无人能够阻挡。
三兄弟都是生长在旧社会中的小人物,倘若不是1949年,他们将会依照惯性继续自己的生活,金海依旧是黑白两道敬畏的大哥,铁林依旧流连在妻子与窑子之间,徐天依旧仗著两位兄长的余威抓抓烟贩子逗逗贾小朵。
但城外不时响起的隆隆炮声,提醒他们一股全新又陌生的力量即将彻底改变一切。
万千北平人民,用自己的选择,给出了答案。
手上沾了共产党鲜血的铁林,一心想要撤往南方,而三兄弟中最小的徐天,却敢于留在北平迎接新世界。
作为最受敬重的大哥以及隐为北平地下势力教父的金海,他将何去何从,成为本剧最大的悬念。
时间拍的最长的电视剧

时间拍的最长的电视剧史上最长的电视剧居然播了72年!1万8千多集....除了这部在国内也有播了很久的电视剧,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现在就带你们回忆一下。
《指路明灯》美国肥皂剧《指路明灯》从1937年1月开播,共播放了72年,将近2万集,总共18262集,2009年因为收视低迷被砍。
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它为“世界上播放时间最长的电视剧”。
72岁的《指路明灯》在不同的媒体播放过,观众群横跨几代人。
而它的剧情故事也根据时代变迁而不断修改,主要讲述剧中斯波尔丁、刘易斯和库珀家族的种种经历。
电视剧越拍越长的趋势从未衰减。
开播就是N季的美剧、韩国爱情剧、港台生活剧、内地的电视剧也是越来越长。
蔡明主演的“马大姐系列”共拍了五部,共530集,就连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都足足拍够了3000集!《还珠格格》《还珠格格》这部神剧,是根据中国台湾女作家琼瑶同名小说改编的清装宫廷剧,该剧共分三部,共112集。
屡次创造收视率神话,它几乎横跨80年代的童年、青年和中年。
赵薇、林心如等更是凭借此剧一举成名,就影响力而言,几乎可以排第一。
《铁齿铜牙纪晓岚》比《还珠格格》更长的古装剧,每一部的播出都万人空巷。
张铁林、张国立和王刚这个“铁三角”凭借“视帝”级戏骨的表演和张弛有度、幽默诙谐的剧情,让《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不仅在内地如雷贯耳,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这部剧自2000年开播以来,共播出四部165集,但就长度而言,还有比他更牛的古装剧。
《活佛济公》将近300集的古装剧《活佛济公》,陈浩明主演,剧中的济公俏皮活泼,把一代传奇济公活佛描述成情爱高手,武艺高强的神棍,相比于上个世纪80年代游本昌的《济公》,这部剧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很多观众的诟病,就这样还能播出283集,实在是个奇迹!《我爱我家》情景喜剧,是“长寿剧”的大户,对剧本要求没有一般电视剧那么严格,随写随拍,单集成剧,如爆米花加可乐,快餐文化的典型代表。
《我爱我家》就是这种“长寿剧”的典型,共120集,首播时间1993年。
新旧上海滩对比

目录一、《上海滩》简介 (5)二、新旧《上海滩》内容对比 (6)三、新旧《上海滩》全身对比 (7)(一)主题曲比照 (7)(二)剧情比照 (8)(三)阵容比照 (8)(四)角色大比拼 (8)1、许文强PK (8)2、冯程程PK (10)3、丁力PK (11)4、冯敬尧PK (12)5、方艳芸成黑马 (13)四、结语………………………………………………………………………………13参考书目 (15)新旧《上海滩》对比一、《上海滩》简介“《上海滩》故事讲述了1930年的上海,剧本作者是香港资深编剧陈翘英,历史背景是日军全面侵华以前,外国势力在华最鼎盛的时期,那个处于内忧外患、商会充斥与爱国民族主义抬头的大时代”①。
但是事实和人物原型是没有的,只是杜撰的。
有人说许文强是杜月笙,冯敬尧是黄金荣,其实这完全没有①电视剧:《一回首,许多时》,载《电视剧》,电视剧出版社,2007年上半期。
依据,《上海滩》就是一个商业文人根据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写的一部传奇小说,除了社会背景几乎相似以外,其他都是凭空捏造,空穴来风”。
纵观现今香港黑帮电影,《英雄本色》系列、《古惑仔》等无疑都是以《上海滩》为参照,《英雄本色》中的宋子豪、小马哥无疑就是《上海滩》中许文强、丁力的翻版。
《上海滩》,无疑是香港黑帮类型电视剧的一座高峰,冯敬尧、许文强、丁力的名字,在电视剧这种特殊形式的传媒形式的传播下,经过冗长的剧集对爱恨情仇的充分演绎和对世态人性的细腻刻画,被赋予了比银幕上的宋子豪、小马哥等更为鲜明的性格特征更神秘更生动的传奇经历。
让旧时代黑社会另类江湖形态以及黑帮人物更富有传奇色彩的形象及经历,从此得以家喻户晓、万人传唱。
至发哥版《上海滩》开拍后,几十年来,《上海滩》题材已被翻拍数次,从刘德华、张国荣版《上海滩》,到黄晓明版。
每一次翻拍都会引起巨大的争论,尤其是《新上海滩》开拍前的大规模宣传,黄晓明与许文强、黄海波与吕良伟孰优孰劣的评论纷至沓来。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精选5篇)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精选5篇)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篇1)看完了,好突然。
总觉得结尾没有给人一个充分的情感释放的出口,所以看完了也不痛快,很是憋屈。
梅长苏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死了吗?最后一集只是为了给他一个结局所以才拍的吗?就是为了让他重新魂归梅岭吗?就这样为了对得起国家,而对不起身边所有的爱人了,这样真的,真的值得吗,梅长苏?梅长苏这样一步一步精心策划,按照他的想法推动剧情,然后剧情还真的大部分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了,所以从故事性上来讲,还的确可预测性很强,基本没什么大变化,甚至连最后的结局我们都可以预测到。
这部剧其实在内容上对当权者也有诸多提醒,广电居然也审过了,我也希望算是一个好的信号。
就这样一部四平八稳的戏,还能这么受大家欢迎,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大概是因为它达到了大家对一部电视剧的基本期待吧。
这部剧它故事线清晰,人物形象鲜明,观感很好,服装道具灯光等等都做得让人看起来很舒服,演员演技也基本可以达到观众对一个演员的基本要求,其实大家看电视剧的要求就这么简单,为什么现在出来一部可以做到基本要求的电视剧大家就会这么满意呢,还不是因为之前的渣子太多了大家对国产剧都绝望了吗,现在只要有一部能看的,没有什么大漏洞的剧大家就欢天喜地了。
唉,这国人看剧也真是够可怜的。
其实我主要也是最后没哭够,对剧情期待太多了,所以觉得结尾仓促吧。
而且越往后看越容易受到腐眼看人基的影响,怎么看梅长苏景琰怎么觉得基情四射,两个人的对话怎么看怎么像情话,唉,其实我也是觉得他俩没有好好道别,靖王没有为苏苏好好哭一把,所以我才觉得不够的。
不管怎么说就是太仓促了不是吗!!大家也觉得吧。
希望琅琊榜是个开头吧,抛砖引玉,希望国产剧可以以这个为最低标准,以后越拍越好吧,我看他来了请闭眼起码在视效和画面上可以达到类似同等水平,但是剧情估计就会相差太远了。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篇2)这个寒假我看了一部超好看的电视剧——《琅琊榜》。
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赤焰之案,里面有一位少帅叫林殊,他统领着七万赤焰军,被谢玉和夏江设计陷害,全军覆没,就只剩三名大将幸存了,他们是林殊、聂锋和卫峥。
2013国产电视剧大盘点

⽆忧考为⼤家整理的2013国产电视剧⼤盘点,供⼤家学习参考! 2013年国产电视剧中有没有⼀部像《甄嬛传》⼀样热议四起、狂揽收视的⼤作?这个答案有些尴尬。
有媒体统计,2012年⼀年《甄嬛传》在两岸三地共播出31次,其中光⿊龙江卫视就播出10次,冠之以“甄嬛台”。
2013年虽没有《甄嬛传》如此巅峰之作,但也不乏⼤制作电视剧,《楚汉传奇》《新编辑部故事》等备受期待收视上却⽓场不⾜,《百万新娘》《璀璨⼈⽣》在收视上虽然不错但雷点和争议也成正⽐……所谓的剧荒年,难道真的到来? A。
数据下的收视滑铁卢 我们先看⼀份数据。
根据CSM46(全国46个重点城市收视率)统计,2013年上半年国产电视剧中平均收视破1的仅有20部,破2的仅有1部;与此形成鲜明对⽐的是,2012年上半年国产电视剧平均收视破1的达到31部,⼤⼤超过了2013年的收视情况。
今年上半年《百万新娘2》创下2.12的收视率,但在去年上半年排名第⼀的《宫锁珠帘》收视率是2.49。
其实,今年上半年不乏剧作,⽐如导演郑晓龙翻拍⾃⼰的经典之作《新编辑部故事》;投资近3亿、由陈道明坐镇的《楚汉传奇》;名导郭宝昌继续的经典《⼤宅门1912》,但是在收视率上却都有硬伤。
根据CSM46统计,《楚汉传奇》平均收视率只有0.85;《新编辑部故事》和《⼤宅门1912》更甚,平均收视率分别只有0.69和0.73,主创团队顶尖,收视率落寞,电视剧的⾝份尴尬。
第三季度中,由何润东、李沁等主演的爱情偶像剧《璀璨⼈⽣》⼀度创下纪录,在第54⾄60集时收视率破3,单集收视率破4,在今年的剧荒期⾥,这样的成绩算是⼀个惊喜,也是截⾄⽬前,2013年电视剧收视的成绩。
此外,李宗翰主演的都市情感剧《百万新娘2》破2,这两部电视剧收视上⼤红,但因为狗⾎桥段多、虐⼼指数⾼,⼜颇受业内⼈⼠的争议。
暑期档过后,辣妈奶爸⾛俏,家庭剧兴起。
⽂章⾃导⾃演的《⼩爸爸》和孙俪主演的《辣妈正传》相继破1。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观后感【精选10篇】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观后感【精选10篇】医疗纪录片《人间世》观后感篇一平时很少追剧,但最近这个剧太热了,按耐不住好奇心熬夜追完了。
我觉得这个剧受到热捧的原因有几点:1)故事背景有情怀,这部剧的背景上山下乡、文革、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等,这是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记忆。
跨越不同年龄阶段,让更多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身的记忆。
2)独特,现在很多科幻大片、商业大片、战争大片、青春偶像剧等等,都是一些不接地气的内容。
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剧显得格外的清新脱俗,就像吃惯了山珍海味,突然来了一道凉拌黄瓜,感觉格外爽口。
3)剧本真实,现在很多剧都追逐着美化,这部剧讲述着一些小人物的人生,展现了真实的生活状态,各种生活和工作的不如意,各种意外的无奈,以及为了平平凡凡的生计平平凡凡的努力着。
4)制作精致,演员阵容强大,演技助力加分,角色刻画深入;服化道具严谨;画质也很美,有电影的质感。
我对人物的一些欣赏:每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鲜明,每个人都有瑕疵,人物很鲜活。
1)周秉坤:现实生活,老婆孩子炕头热生活上,为朋友的两肋插刀,几个朋友的美好友谊让人羡慕和佩服;朋友间的悲欢离合,也让观众看到了生活的起伏不定;好朋友被当面枪毙,担负起了照顾朋友未婚妻的责任,并且也尽心尽力的承担起了抚养妻子的儿子,妹妹哥哥追逐着自身大学梦,他担起养育妹妹女儿和赡养父母的重任。
事业上,从木材厂工人、酱油厂工人,到饭店、书社领导;努力后一家人好不容易住上了好房子,眼看着苦日子要熬到头了,意外又让他们被迫搬回破旧老房子;祸不单行,养育了十几年的儿子要被抢走,最后又沦落到了吃牢饭。
为了生计,一把年纪经过一翻艰难的挣扎后,又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平平凡凡的生活着平平凡凡的努力着。
这些故事情节里,每个观众在他们身上,多多少少都看到了自身生活的一些影子,无形中产生了一些共鸣。
有句话:生活无常,大肠套小肠。
2)周秉义: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体周秉义读书的专业就是哲学,我觉得这是一个他命运的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电视剧越拍越长
《精忠岳飞》69集,《打狗棍》70集,《百万新娘第二部之爱无悔》75集,《爱在春天》80集,《天天有喜》91集,《因为爱情有多美》106集……
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长剧的口碑和收视为何截然相反?……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业内人士,期望找到答案。
利润最大化催生长剧
长剧有利于“培养”收视率、摊薄成本
对电视剧的印象形成于自己学生时代,那时候大多数电视剧都在20集到40集之间,50集以上是难得一见的大制作。
事实上,这种认识
直到两年前依然正确。
从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的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绝大多数经典国产电视剧并不长,甚至很短。
1987年《便衣警察》12集,1990年《围城》10集,1991年《外来妹》10集,1994年《过把瘾》8集,《北京人在纽约》21集,1998年《还珠格格》28集,《永不瞑目》27集……即使2000年后播出的《长征》《亮剑》《士兵突击》《奋斗》《蜗居》《潜伏》等剧最长也不过35集。
曾在网上热炒的“编剧作家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高满堂,其代表作52集《闯关东》在2008年已是超长篇作品。
2012年以前,长剧更多是严肃历史题材的正剧。
《雍正王朝》44集,《康熙大帝》50集,《大明宫词》40集,《汉武大帝》58集,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总共84集。
业界普遍认为,长剧之风盛行于2011年的《后宫甄嬛传》。
这部制作精良的76集电视剧三年来红透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直至今日,不少已将《后宫甄嬛传》播放数十遍的省级卫视仍在白天时段反复播放该剧。
《后宫甄嬛传》的成功让荧屏迎来了长剧的全盛时期。
电视剧《抹布女也有春天》制作人杨利表示,制作方的利润来自电视台对电视剧的购买,电视台的利润来源于广告投放,广告商在意的是节目的收视率。
电视台对收视率的重视是催生长剧的主要原因。
现实的状况是“限娱令”要求从今年开始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大部分电视台干脆把综艺节目安排在22:00以后,这样从19:30到22:00就多出了一集电视剧的时段。
于是,各家电视台纷纷选择在黄金时段电视剧三集连播。
“按三集连播的速度,一部20集的电视剧一个星期播完。
观众可能
还没有进入剧情,对剧中人物的感情也没有培养出来。
《甄嬛传》首播初期,收视率1%不到,后来才进入了越播越火的良性循环。
如果一部70集的剧收视好,电视台何必去买3部20集的剧呢?”杨利说。
据索福瑞数据显示,大部分长剧的收视率都高出卫视每年的平均收视率,其中黑龙江台播出的50集《乡村爱情变奏曲》平均收视率是2013年电视台平均收视率的178%。
除此之外,制作电视剧的高昂成本是制作方主动追求长剧的另一原因。
据一位制作人透露,两三年前演员吴秀波片酬10万一集,目前已高达70万。
但实际上,业内大多数演员跟影视公司谈的是一个打包价,即一部戏拍多少天直接拿走多少钱。
这部分成本从一开始就基本固定。
而制作方卖给电视台则是按集数算钱,那么,通过各种手段让电视剧变长对制作方摊薄成本极为有利。
毕竟,除了少数强势的大牌演员能要求制作方把多出来的那几集片酬补上,大多数演员和工作人员在当
下的市场环境中并没有太多话语权。
把电视剧变长的36计
“注水”剧卖到电视台仍可能不得安生
但媒体批评的焦点是,像《后宫甄嬛传》那样的精品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长剧都是制作方刻意为之。
《铁齿铜牙纪晓岚3》编剧汪海林曾透露,他一部25集的剧,但实际上剧本能拍30集。
这是制作方提前给他打好的招呼。
制作方以25集的名义与演员谈片酬,跟工作人员算工资,但最终会将电视剧以至少30集的版本卖给电视台。
编剧只能“帮”到这里了,接下来是导演和演员。
据业内人士透露,
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让演员们更容易进入状态,只有一两句台词的时候,会让演员稍微往外延展。
演员也是允许二度创作的,可以给自己适当加戏。
“我写三行台词,演员可能会加到一页甚至一页半。
”青年编剧徐健博说,与编剧不同,除了少数大牌演员,大多数演员都喜欢加戏,“他们的职业就是靠曝光度吃饭的,需要在镜头前尽量表现自己。
”
当编剧、演员、导演都为电视剧变长打好地基后,接下来就看剪辑的了。
最简单的方法是如果集数不够长,剪辑在剪的过程中就会把第一集最后五分钟放在第二集开头作为剧情回顾,这样三十集下来就会多出两集的量。
长达120集的《隋唐英雄》在每集正片播出之前会先播放一段“上集精彩回顾”,紧接着正片的播放中,新一集的内容又会与上一集重复
近一半。
有观众统计后发现,37分钟的剧情中有十几分钟是重复的。
其次,剪辑觉得有一段戏内容不够的时候,导演拍摄多出来的素材就可补进去,觉得集数不够长的时候也会将演员的这些“二度创作”放进去。
批评文章最常引用的案例是80集《爱在春天》里作为配角的“歌神”白浪在整部剧里只有一首作品《爱神爱神在哪里》,翻来覆去在剧里唱了20多回,有时一集都要唱三回。
最后已经被“注水”的电视剧卖到了电视台手上仍不得安生。
据某业内人士透露,片方在给电视台成片的时候,有些电视台就会向片方询问是否还有些没有剪的素材可以提供,拿过去之后电视台就可往里塞。
据悉,电视剧收视好或者剧里的明星具有粉丝号召力时,电视台就会加剧集。
收视不好,后期就给它剪短。
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易管理中心副主任肖宁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其实电视剧都会有10集左
右的空间是靠电视台依据收视率来操纵的。
”
刻意追求长剧必然导致电视剧的质量无法保证。
徐健博说:“过去20集谍战剧就是谍战剧,20集武侠剧就是武侠剧。
现在为了把剧本变长,只能古装戏里有家庭戏的情节,家庭戏里有谍战戏的情节,最后大家都差不多。
”
长剧趋势不可逆
“归根到底是观众喜欢看。
如果观众不买账,电视台也不会买长剧”
从举办的2013年度“中国电视剧秋季节目推介会”上看,参展的电视剧节目精品力作490多部,1。
77万余集,平均每部电视剧集数达到36。
12集,比2013年初的春季推介会上平均每部电视剧30。
61集,多了近6集。
这也意味着明年播出的电视剧会更长。
长剧正大行其道。
那么,类似《围城》《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的短剧是否还能重新占领荧屏?
2012年金鹰奖最佳导演阎建回忆2000年拍《秦始皇》时,自己曾因为觉得剧本不够好,暂停拍摄一个月,细细打磨剧本。
那个时候电视剧是电视台出钱拍,工作人员都是电视台的职工,按时拿单位工资,工作模式跟影视公司完全不同。
“就像当年《红楼梦》能拍三年,现在根本不可能。
利润、资本、上市……驱使着我们往前走。
”杨利说。
“归根到底是观众喜欢看长剧。
如果观众不买账,电视台也不会向我们买。
”
正如《电视剧研究》主编刘刚所说,长剧有其存在的市场。
因为传统电视的收视人群中,年龄大的和文化水平稍低的人占主流,比如退休
后的老人、正在上学的学生。
他们有固定的时间去观看电视剧,并且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问题,也需要长剧集来慢慢地解读故事。
杨利认为,虽然现在有很多对长剧批评的声音,但批评长剧的人并不是国产电视剧的主要受众。
“大多数观众习惯在看电视剧时和家人聊天,或者上个卫生间,要保证他们跟得上剧情。
毕竟习惯美剧快节奏的只是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
马百军的朋友罗雪蕾俨然就不是国产电视剧的受众。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周末追日剧的新番才是她的打发业余时间的方式。
主流的日剧大概都是10集左右,每周出一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周播剧。
周播剧会不会取代国内主流电视剧播放模式?杨利说这需要电视台为精品剧腾出空间。
“制作方作为商人,总不能冲着亏本制作电视剧。
”
徐健博则表示,中国没有周播剧的土壤。
“我跟一些北欧朋友接触过。
在他们国家,经过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人群每天播出不同的剧集。
观众可能只关心自己的剧集,每周定时观看,看完准时关机。
其他时候,他可能会选择看书或者收拾屋子。
但大多数中国人的消遣就是看电视,上网看视频,如果你在量上无法满足观众需求,他们就会马上选择别的剧。
”
据统计,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
39本。
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
徐健博的结论是,在中国长剧的趋势不可逆转,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民文化素质现阶段水平共同决定的产物。
“既然不能改变它,我们只能去适应它。
虽然这个时代创作不像当年那么纯粹,但同时代作品比较总有优劣之分。
做得不好的,还是会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