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表示心如止水的高雅词

表示心如止水的高雅词
表示心如止水的高雅词包括:
1. 心如止水:形容内心平静,不受外界事物干扰。
2. 冷静沉着:形容能够客观地处理事情,不慌不忙。
3. 心如止水:形容心如止水,非常宁静,不受任何影响。
4. 心静如水:形容内心平静,像水一样宁静。
5. 不动声色: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不表露出任何情绪。
6. 沉着冷静:形容能够在压力和危险的情况下保持冷静,镇定。
7. 心如止水:形容内心非常宁静,没有任何杂念和欲望。
8. 冷静睿智:形容冷静、理智地处理事情,做出明智的决策。
9. 冰清玉洁:形容内心纯净,高尚无私,像冰和玉一样纯洁无瑕。
10. 冷静思考:形容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
道法自然祝福语

道法自然祝福语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法则,让事情自然发展。
以下是一些基于"道法自然"理念的祝福语:
1. 愿你的生活顺应自然,心如止水,宁静致远,享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2. 愿你的事业如春风化雨,自然而然地成长,步步高升,达成心中所愿。
3. 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应自然的步伐,不为琐事所困,不为名利所累,活得自在而真实。
4. 愿你的家庭和睦相处,顺应自然的和谐,充满温馨和幸福,快乐安康。
5. 愿你的心境如同流水般自然,不为外界所扰,不为过去所困,不为未来所忧,享受当下的美好。
无欲无求,方得宁静,心如止水,静若安澜

无欲无求,方得宁静,心如止水,静若安澜“无欲无求,方得宁静”
“无欲无求,方得宁静”意思是没有任何欲望和要求,就是自己满足的过日子,不想得到什么,不为别的烦恼心中平静安宁。
无欲无求出自老子《道德经》的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老子,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之理。
“心如止水,静若安澜”
“心如止水,静若安澜”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
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安静的好像波澜不起的水面。
用在人身上也比喻一种心态,平静面对一切;比喻我们心灵处于某种宁静、清晰的状态。
其中安是稳固的意思;而澜意为水波;安澜,其本意为水波平静,现也常常被人们比喻为时世太平、祥和之兆。
出自《祭李侍郎文》。
《祭李侍郎文》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形容心情平静的词语

形容心情平静的词语形容心情平静的词语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镇静:心情安定、平静。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指不急躁,不生气。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沉静:安静;平静。
镇静,不慌张。
宁静:平静;安静。
波澜不惊:看见风浪不惊慌,比喻心态镇定。
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面不改色。
平静:心情平和安静。
心境如水:一个人的性情淡然坦诚,心境已是不会被尘世的恩怨所左右。
镇定自若:镇静;不急迫:不急促。
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风平波息:风和波浪都没有。
比喻平静无事。
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
比喻平静无事。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心同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同“心如止水”。
心如古井: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
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
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谈笑自若:自若:跟平常一样。
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静极思动: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
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
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不能自已:已:停止。
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静影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日暖风和: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日和风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同“日暖风和”。
平风静浪:风平浪静。
多以喻平静无事。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
比喻天下太平。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描写静心的句子唯美诗句(精选100句)

描写静心的句子唯美诗句(精选100句)1. 心如止水,宁静如夜。
2. 寂静的时光,是灵魂的温泉。
3. 沉默无声,沉入内心的深处。
4. 清心寡欲,宁静致远。
5. 静听凡尘的轻吟低唱。
6. 茶香入心,一片宁静犹存。
7. 徘徊在岁月的静流里。
8. 梦回静谧的宇宙深处。
9. 默默开启一扇心灵的窗。
10. 静观世界的喧嚣与浮华。
11. 在沉默中,无言却更明了。
12. 有时,闭上眼睛才能真正看见。
13. 沉浸于静谧的情感海洋。
14. 心之船,驶向心灵的宁静之岛。
15. 沉迷于生活的低声细语。
16. 深潜内心的海洋,探寻真实的存在。
17. 心无旁骛,落入深山静谧之中。
18. 在时间的流淌中,遇见心灵的安宁。
19. 漫步在岁月的曲径,感受真实内心。
20. 静谧的时光,是最美丽的音乐。
21. 郁郁葱葱的林荫小径,让心灵得到宁静。
22. 闭上眼睛,静听天籁之音。
23. 独坐一室,是心灵最美的邂逅。
24. 冥想于心灵的苍穹之上。
25. 心系大自然的声音,拂动心灵的和弦。
26. 星光洒满心房,沐浴在宁静之海。
27. 追寻心的宁静,沉入无尽的蓝天。
28. 水滴成珠,渐变成心灵的宁静。
29. 静静流淌的溪水,为心灵带来了宁静。
30. 在宁静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
31. 心如止水,心灵才能得到安宁。
32. 沉醉于风的深谧,感受宁静的力量。
33. 心灵的港湾,是永恒的宁静。
34. 在静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
35. 心灵的驿站,拥抱宁静的夜晚。
36. 在宁静的时光里,收获宁静的心灵。
37. 沉潜于静夜的湖泊,心灵得以安宁。
38. 沉浸在心灵的花海中,享受宁静与美丽。
39. 静默的时光,是心的一片海洋。
40. 坐看云卷云舒,感受宁静的心情。
41. 寻觅心的港湾,安放自我于宁静之中。
42. 山静水幽,内心得到宁静。
43. 乘风破浪,遨游于宁静的大海之上。
44. 宁静如水,才能看见真正的自我。
45. 闲暇于静田之中,花开心自得宁静。
46. 在宁静的夜晚里,拥抱内心的宁静。
心如止水,宁静致远--杜鸣心先生及其新作品音乐会

煌的庙宇,成群 的牛羊散落在绿色 的草原,白云蓝天轻轻地飘动 。一 阵清脆的短笛声,带来了藏族人 民美丽安详的祝福。藏 族色彩的调式旋律大气深情 ,香格里拉是藏族人 民 “ 心中的 日月” ,它是最永远的理想圣地 。第四乐章 《 水的狂欢 》 。欢乐灵
巧的弦乐拨动 ,紧接着 引入快板的打击乐,表达 了人 民节 日里的狂欢和欣 喜。泼水节一一在这个傣族 盛大 的传统节 日里 ,人 们用圣洁的水洗去往 日的尘埃 。水倾注 了所有美好的祝福 ,洒向房屋 、洒向街 道、洒向人群 。敲敲打打 的队伍涌向河畔、涌 向泉边、涌 向树下 。弦乐 、管乐、打击乐时而轮 流交替,时而交织合奏 ,人们载歌 载舞,其乐无 穷。第五乐章 《 天地之滇》 。 辉煌的管乐奏 响了,漫步主题再次展现,仿佛是在 回顾过往的一切美妙风 光:欢快活泼 的泼水节、热烈狂放 的火把节……一 幅幅画面 再次出现在脑海 ,音乐对 比鲜 明却又贯 穿统一 ,彼此独立却又紧密相 连,处处充满 了民族传 奇与美丽 的风情 。云南
乐队的线 条层 次使得 民族风情流光溢彩,极富魅 力。第二 乐章 《 火之魂》 。弓弦急速行进,如同烈火一般迫不及待 。火把节 是云南境 内彝族 、白族 、哈尼族 等少数 民族 的重大节 日。 火把象征着正义的力量 、勇敢者 的胜利,英雄用火将 恶魔燃为灰烬 , 捍卫家园和生命 。国家交响乐 团的打击 乐李 晶晶演奏 了大段的木琴独奏, 木琴跳跃 的音符将 民族调式的华彩 乐句演绎 的如 同 火舌飞舞。第三乐 章 《 香格里拉》 。弓弦慢慢拉起 ,来到一个新 的世 界:森林环绕着静谧的湖泊,雪峰峡谷 中闪现着金碧辉
2 0 1 3 年 第五期 《 音 乐创作 》
钿 止水 , 寄韵 致 ( 查
一 一
杜 鸣心先生及其新作品音乐会‘
宁静致远的经典语录

1.宁静致远,心如止水。
要学会冷静和沉着,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才能够感受真正的美好。
2.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奋斗方向,不被物质的追求所迷惑,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3.敬畏生命,宁静致远。
要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断反思和自我提高,才能够实现精神的提升。
4.宁静致远,言行一致。
做人要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5.宁静致远,德行天下。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才能够在社会中取得更高的声誉和地位。
6.宁静致远,追求卓越。
要有超越自我的追求,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价值和成就。
7.宁静致远,涵养内心。
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源于修心养性,充实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才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8.宁静致远,不为名利所累。
不要过分追求名利,以此来支配自己的人生,而应该注重生活品质,追求精神世界上的成长和完善。
9.宁静致远,不被浮躁所扰。
要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摆脱浮躁的纷扰,才能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10.宁静致远,知行合一。
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把理想付诸实践,才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
11.宁静致远,悟道成德。
要始终保持对生命本质的敬畏和探索,寻找到真正的智慧和哲学原则,以此修炼出高尚的人格。
12.宁静致远,发扬人生价值。
要用真正的价值观念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为人类的进步和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13.宁静致远,修炼自己。
持之以恒地修身养性,不断打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够真正做到宁静致远。
14.宁静致远,自律自强。
要注重个人品行和道德标准,保持自己的良好习惯和斗志,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15.宁静致远,静心待物。
要学会静心、宁心、安心,认识到快乐的内在源泉来自于内心,而非外部物质条件。
心静的句子唯美

心静的句子唯美
1. 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灵,才能远离纷扰,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2. 静心观海,守望心境。
当内心平静如海时,才能看清自己的心境,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3. 静心沉淀,修炼自我。
通过静心沉淀,我们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提升内在修养和修身养性。
4. 心若止水,万象皆明。
当心境平静无波澜时,我们才能更好地洞察事物的本质,看透纷繁世界的表象。
5. 静心养性,宁静致远。
只有在内心保持宁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修养自己,实现远大目标。
6. 静心思考,智慧滋生。
在内心的宁静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题,培养智慧和洞察力。
7. 静心凝聚,力量倍增。
当内心静谧时,我们能够凝聚自己的力量,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8. 心境宁静,世界安宁。
只有当我们的内心宁静安详时,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世界。
9. 静心体验,心灵富足。
通过静心体验,我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富足和满足,得到真正的心灵愉悦。
10. 静心修行,心境纯净。
通过静心修行,我们可以净化内心的杂念,保持心境的纯净和清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论语》有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无论“知者”还是“仁者”,都离不开静的品性。
这里的“静”即指内心深处的平静。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摒弃浮躁,忍耐寂寞,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静以修身”。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它可以沉淀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
静下心来,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再大的挫折也将是过眼云烟。
倘若我们的内心能像风平浪静的海面一样波澜不惊,心无旁骛地去做某一件事时,就会获得极高的效率,成功的脚步也越来越跟进。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自幼就酷爱绘画。
于是父亲送他到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师学画。
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
他认真的学,认真的画。
十多天后,他画的画摊了一地,屋里一片狼藉。
可没有一张画是令老师满意的。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要知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鸡蛋。
从蛋的形状,到大小,再到轮廓,都需要你静下心来仔细揣摩和勾勒。
所以,要想让它跃然纸上,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说真的,越是这种极为简单的东西越是不好模仿,不好把控。
这时候就要做到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调整好心态,做好眼下事,不求回报,方能以德报怨。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即使画得不好他也不抱怨不气馁,依然心平气和地去面对接下来的画。
经过长时期的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创作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许多闻名中外的画作,成为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
是静,为他带来清楚的头脑,锐意的思考;是静,为他带来平静的心灵,奋斗的动力。
所以,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乃至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只有宁静才能创造非凡。
倘若心有杂念,沉不住气,不能安于寂寞,则将一事无成。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总是坐不住,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不能认真的安心的读书学习。
一天,趁老师没看着,他悄悄地溜出门,想透透气。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到:“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铁杵这么粗,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月月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老婆婆的这份坚韧与毅力打动了李白。
因为她甘于寂寞,所以成就了由铁杵到铁针的完美蜕变。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会寂寞,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李白顿感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后人称之为“诗仙”。
庄子说,圣人之静,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于挠其心志,以能静。
因为心静,所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因为心静,所以坚如磐石,坚不可摧。
正因为心静拥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它能将智慧、灵感全部集中调动起来,使人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许多名家学者都在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来孕育不朽的创作。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而现如今,世事纷繁,人们不仅被手机电脑ipad等各种高科技所包围,而且被商品化催生的各种世俗欲望所追逼。
因此“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一点对于现代人而言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修养,这种德性,这种崇高的心灵境界难道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吗?难道这种淡泊宁静,奋发进取的心境就这样沉睡在中华大地的土壤中,沉睡在古人的心中,不复存在了吗?不,绝对不可以!虽然我们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超然的心境,但至少应该保持好的心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地干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让老祖宗的这种优秀品质在现代社会留下一些痕迹,将“心如止水,宁静致远”永远地传承下去。
不淡泊宁静,则无以明志;不心无旁骛,则无以致远。
心无外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富于内涵的幽远。
古往今来所有拥有远大理想,有雄心抱负,有品德修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德性,那就是“静”。
愿我们在接受现代社会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能坚守古人的那份淡泊宁静,使“无为自化,清静自在”永远徜徉在我们的心中,从而真正做到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刘芳静
青岛一中2015级9班
2017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