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

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

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决策过程、动机、态度、偏好等方面的研究,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案例背景,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智能手表,具有多项功能和时尚外观,面向年轻人群体。

在市场推广过程中,该公司发现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决定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在购买手表时的决策过程。

一般来说,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需求意识、信息搜索、评估替代品、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等阶段。

针对这款智能手表,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意识可能来自于对时尚、科技的追求,因此公司需要在宣传中突出这些特点,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在信息搜索阶段,消费者可能会通过互联网、朋友推荐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公司需要在各种渠道上进行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

评估替代品阶段,消费者会比较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手表,公司需要在产品特色和性能上做出突出的表现。

购买决策阶段,消费者会考虑价格、品牌、售后服务等因素,公司需要在这些方面给予消费者更多的考虑和保障。

最后,在购买后的行为阶段,公司需要关注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反馈,以便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其次,消费者的动机和态度也是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群体可能更注重产品的时尚性和个性化,因此公司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中突出这些特点,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此外,消费者的态度也会受到品牌形象、口碑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需要在品牌建设和口碑管理上下功夫,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最后,消费者的偏好也是影响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款智能手表,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具有多项功能、外观时尚的产品,因此公司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中满足这些偏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一是在产品宣传中突出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二是在品牌建设和口碑管理上下功夫,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三是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中满足消费者的偏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消费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案例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变得越发复杂和多样化。

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心理和行为。

案例一:电子产品购买决策小明一直以来都是电子产品的忠实消费者。

最近,他决定购买一台新的智能手机。

小明首先会考虑的是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

他熟悉的品牌往往给他一种安全感,因此他更倾向于购买那些知名品牌的产品。

其次,他会比较不同品牌的性能、价格和功能。

他偏向于选择价格合理,功能全面的产品。

最后,他会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反馈,通过在线评论或朋友的推荐来帮助自己做决策。

综上所述,小明在购买电子产品时考虑了品牌知名度、性能、价格和他人的意见。

案例二:食品购买决策小红是一个注重健康的消费者。

她在购买食品时会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成分。

她会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包括成分表、营养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等。

她倾向于选择天然食材和无添加剂的产品。

此外,小红还会关注食品的品牌声誉和质量控制体系。

如果一个品牌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可靠的质量控制,她会更愿意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综上所述,小红在购买食品时考虑了营养价值、成分、品牌声誉和质量控制。

案例三:旅游产品购买决策小李计划去海外旅游。

在购买旅游产品时,他会考虑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他希望能够去一个有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此外,他还会考虑旅行社的口碑和信誉。

如果一个旅行社曾经成功组织过类似的旅游活动,并且获得了其他消费者的好评,他会倾向于选择这个旅行社的产品。

最后,价格也是他考虑的一个因素。

他会将不同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和价格进行比较,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综上所述,小李在购买旅游产品时考虑了目的地的魅力、旅行社的口碑和价格因素。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品牌知名度、产品性能、价格、他人意见、营养价值、成分、品牌声誉、质量控制、旅游资源和景点等因素都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 1. “康师傅”开拓中国方便面市场背景灵感+分析:顶新决定生产方便面顶新企业的创业者是来自台湾的魏家四兄弟。

1988 年,魏家兄弟开始在大陆投资设厂,刚到大陆时,她们不但感到内地地理环境很大,而且看到了内地市场蕴涵着的巨大商机,特别是注意到当时许多家庭的食用油都是品质较差的散装油,于是想到做生不如做熟,决定把在台湾经营油脂的家族经验移植到内地,在内地生产高品质的包装食用油。

因此,顶新在大陆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在北京生产“顶好清香油”。

但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产品价格不为消费者所接受,生产的“顶好清香油”叫好不叫座,导致公司入不敷出。

后来,顶新又在济南投资生产“康莱蛋酥卷”,还曾到内蒙投资一个蓖麻油顶目,但都以失败告终。

从台湾带来的 1 亿元台币股本赔掉了80%。

现为顶新董事长的魏应行回想起创业时的心境曾感慨地说:“当对内地形势认识只有 5 分或10 分的时候,感觉真是太好了,什么东西一乘上12 亿,心情就很激动,恨不得拥抱大陆;随着时间的延长、投资的深入,当认识到30 分至40 分的程度时,就沮丧起来,因为不合市场规律的事太多,做什么都不顺利;等到股本赔光,恨不能卷铺盖回家的时候,已经是认识到50 分到59 分了,一旦越过这个阶段,到达60 分以上时,就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需要99%的努力和1%的灵感。

”魏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中所需要的正是这 1 %的灵感,而不可思议的是,这 1 %的灵感竟然是在一次旅途中偶然诞生的。

魏应行一次出差旅行,因为不太习惯火车上的饮食,便带了两箱从台湾捎来的方便面,没想到这些在台湾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引起了同车旅客极大的兴趣,大家都觉得这面好吃、方便,到后来甚至有人忍不住“偷”吃起来,两箱面很快一扫而空。

就是这次经历,魏应行发现了一个新的创业契机。

于是,她冷静地分析了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发现当时的方便面市场两极化:一边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可是质量差,面条一泡就糟,调味料就像是味精水;另一边是进口面,质量好,可是五六元一碗,一般消费者接受不了。

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

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

前言本文介绍了加多宝公司关于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的营销策略,结合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心理及环境因素,深入分析了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成功的全过程。

可以说,红罐王老吉能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中稳中有升,并确保其相对优势地位,与这次准确的品牌定位分不开。

作为一次成功策划的典型案例,本文将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深究,从而得出加多宝企业如何明确现状与困境,理清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为企业建立起品牌的经验,为各企业发展提供参考模板。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简单介绍了企业概况和产品情况,分析了饮料行业的市场和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第二部分结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简述消费者的行为是如何受其心理影响的;第三部分指出环境因素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影响消费行为。

第一部分:综述一、企业介绍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生产基地.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广州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王老吉、茶饮料系列。

王老吉为中国老字号民族品牌,拥有超过170年历史,红色罐装王老吉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

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集团分别在1999年在广东省东莞长安镇设立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底投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2004年中在浙江省绍兴市成立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2005年中在福建省石狮市投资成立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

二、产品介绍1、王老吉成分岗梅、淡竹叶、五指柑;配以山芝麻、布渣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再加广金钱草、火炭母。

岗梅、淡竹叶等除心火,山芝麻、金沙藤等除肠胃实火。

该颗粒是非处方药,根据该颗粒的配方,它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因此对外呼吸道感染者有较好的作用。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消费者行为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研究对象,其涉及到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选择、购买、使用以及评价等方面。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营销的结果,因此许多企业都会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更为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本文就来介绍一下某企业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实践。

该企业是一家餐饮企业,主要经营各种小吃、快餐以及饮品等产品。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该企业十分注重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评价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一、消费者需求研究该企业主要寻找了两种途径来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

一是通过在线调查,向消费者发放问卷,了解他们的喜好、口味、消费习惯以及对该企业产品的评价等情况。

二是对周边餐饮市场进行实地调研,观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占有率等信息。

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该企业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消费者对产品的口味、品质和价格十分关注,口碑效应对其购买决策有很大影响;2.消费者对产品的种类和特色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相对单一的产品定位难以占领市场;3.随着社会发展,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产品营养和健康功效的宣传和推广。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方面,该企业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

一是在店内布置一些特别设计的产品陈列,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和兴趣;二是提供多样化的消费套餐和优惠,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三是加强与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提供线上订餐服务,增加购买渠道和便利性。

通过以上措施,该企业成功地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并增加了购买率。

在此基础上,该企业继续研究消费者使用和评价情况,以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口碑和用户忠诚度。

三、消费者使用和评价行为研究该企业通过市场调查、产品问卷、用户评价等方式,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和评价情况。

通过这些信息,该企业不断优化其产品,增加新的品种和口味,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市场营销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市场营销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55
56
57
58
59
图:反复、时机与广告回忆
60
第三节 消费者旳购置决策过程
一、购置角色
影响者
发起者 购置决策
使用者
决策者
购置者
6牌间 差别很 小
高度介入
低度介入
复杂旳购置行为 谋求变化旳购置
(复杂型)
行为
(多变型)
谋求平衡旳购置 习惯性旳购置行
如A、B、C旳选择所体现出来旳那样,虽然消费者有 相同旳人口统计特征,但他们依然能够是完全不同旳个 体。所以,营销者需要一种措施能够在人口统计数据中 “注入生命”,以真正地辨认、了解和瞄准那些会拥有 共同产品和服务偏好旳消费者细分市场。
34
生活方式(lifestyle) ,简言之就是人怎样生 活。涉及:
1磅麦氏新鲜咖啡 1.5磅汉堡 2听狄尔桃 5磅土豆
2
速溶咖啡
懒散 缺乏计划 吝啬 不称职旳家庭主妇
研磨咖啡
勤劳 有计划 慷慨 称职旳家庭主妇
3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整个营销过程中旳消费者旳心 理与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旳规律。
4
学习目的
1、了解消费者市场旳特点及购置行为模式; 2、明确有哪些原因影响消费者旳购置行为,
42
自我概念给我们旳营销启示
每个人都尊重自我概念,希望自我概念能够被注 重、被认同,更希望经过某些途径来提升自我概念。
所以,当从事广告或人员推销时,企业应努力提 升消费者旳个人形象。
美国捷运成功利用了这么旳策略。
43
四、心理原因
需要和动机
信念和态度
心理原因影 响行为选择
感觉和知觉
学习
44
(一)知觉
在进行对比时作为参照点旳群体 行动者希望在其中取得或保持认可旳群体

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是年轻一代非常热衷而 欢迎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几年 来,以其不同凡响的运营攻略创造出 了巨大的成功。站在新时代的前沿, 让我们审视一位不屈不挠、勇于创新 的挑战者——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 运营策略,他的成功或许会为我们带 来有益的启迪与智慧。
百事可乐营销攻略
攻略一:企业文化 攻略二:品牌理念 攻略三:广告策划宣传 攻略四:营销模式 攻略五:人文理念
面 向 面 试 官 行礼。 也可以 说“请 多关照 !”后 再行礼 。 6、 走 到 椅 子旁 边 走 路 姿 势 保 持正常 。(不需 要继续 直视面 试官的 眼睛。 )要注 意不要 被对方 指出驼 背 。 由 于 自 己无法 掌握正 确的姿 势,要 向朋友 等人征 求意见 。 7、 站 在椅子旁
其次,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 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 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
继而,倡导“新鲜刺激 独树一帜”, 独特的消费品理念,提出“新一代” 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
攻略二:品牌理念
“Ask For More”——百事品牌的理念是“渴 望无限”,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我们虽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将从生活中获取 精彩人生;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更对未 来充满无限憧憬;我们相信世界充满机会,相 信生命将会无比精彩。我们深信:我们是引领 潮流、敢做敢为,勇于尝试的先驱;我们拥有 独立的个性,拥有自己的思想及生活方式;我 们不断提高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不断将思想 付诸于行动。
边 站 在 椅 子旁 边(靠近 门的那 一侧)。 男士 手臂伸 直放
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模式:
收集资料 引起需要 方案评价 购买决策 购后行为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

消费者行为案例分析

其次,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我们知道,消费者的购买活动是一
个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从认识需要开始,经过信息收集、评估比较、购
买决策直到购后感受等阶段来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消费者选择 的一系列心理因素,如需要和动机、感觉和知觉、学习、信念和态度等都
会作用于其购买决策的每一阶段。这其中,动机是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
问题
1.你认为化妆品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有哪些?北京 西乐日用品化工厂如何根据顾客需求心理进行
产品开发?
2.该厂在产品促销活动中采取了哪些营销策略 ?试结合本案例谈谈企业如何围绕顾客消费心 理从事市场营销。
案例分析参考
1.化妆品消费者的心理及企业产品开发 求新、求美心理
新产品成分:硅油。能使化妆品具有美容、增白、洁肤功效, 长期使用则皮肤润滑、弹性好。
感觉和知觉作为人的感性认识具有选择性,包括选择注意、选择记忆、选 择理解等,这些会共同作用于人的选择意向。而如何选择又取决于以往和
现今学习获得的购买经验和商品知识,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对商品品牌和
商家的信念与态度。
这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一般心理规律。企业只有抓住这一规律,采 取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才能促使消费者的购买活动朝着有利于本企
为了推销新产品,西乐厂还经常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展销会、 定货会,由科技人员用医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讲解皮肤的结构 和斯丽康特有的功效,用科学道理解除用户的疑虑和误解。 他们还通过直接演示法通俗易懂地说明硅油化妆品对皮肤 的保护作用。在表演时,演示者用两块布,一块普通布,一块 经过硅油处理过的布,做两组对比实验。一组是:用一杯水分 别从两块布倒下去,普通布透水,硅油布滴水不透,从而形象 地显示了硅油化妆品具有保持水分的良好性能;另一组实验是: 分别在两块布下面点燃烟,结果普通布把烟挡在下面,而经硅 袖处理的那块布却青云直上,显示硅油处理的布透气。 两组实验直观地表现了斯丽康化妆品“透气不透水”的独 创功能,说明对人体皮肤有益无害。这种“攻心战”使广大用 户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斯丽康化妆品,取得了心理营销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作者:————————————————————————————————日期:市场营销案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1. “康师傅”开拓中国方便面市场背景灵感+分析:顶新决定生产方便面顶新企业的创业者是来自台湾的魏家四兄弟。

1988年,魏家兄弟开始在大陆投资设厂,刚到大陆时,他们不仅感到内地地理环境很大,而且看到了内地市场蕴涵着的巨大商机,特别是注意到当时许多家庭的食用油都是品质较差的散装油,于是想到做生不如做熟,决定把在台湾经营油脂的家族经验移植到内地,在内地生产高品质的包装食用油。

因此,顶新在大陆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在北京生产“顶好清香油”。

但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产品价格不为消费者所接受,生产的“顶好清香油”叫好不叫座,导致公司入不敷出。

后来,顶新又在济南投资生产“康莱蛋酥卷”,还曾到内蒙投资一个蓖麻油顶目,但都以失败告终。

从台湾带来的1亿元台币股本赔掉了80%。

现为顶新董事长的魏应行回想起创业时的心境曾感慨地说:“当对内地形势认识只有5分或10分的时候,感觉真是太好了,什么东西一乘上12亿,心情就很激动,恨不得拥抱大陆;随着时间的延长、投资的深入,当认识到30分至40分的程度时,就沮丧起来,因为不合市场规律的事太多,做什么都不顺利;等到股本赔光,恨不能卷铺盖回家的时候,已经是认识到50分到59分了,一旦越过这个阶段,到达60分以上时,就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需要99%的努力和1%的灵感。

”魏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中所需要的正是这1%的灵感,而不可思议的是,这1%的灵感竟然是在一次旅途中偶然诞生的。

魏应行一次出差旅行,因为不太习惯火车上的饮食,便带了两箱从台湾捎来的方便面,没想到这些在台湾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引起了同车旅客极大的兴趣,大家都觉得这面好吃、方便,到后来甚至有人忍不住“偷”吃起来,两箱面很快一扫而空。

就是这次经历,魏应行发现了一个新的创业契机。

于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发现当时的方便面市场两极化:一边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是质量差,面条一泡就糟,调味料就像是味精水;另一边是进口面,质量好,但是五六元一碗,一般消费者接受不了。

如果有一种方便面,味美价廉,价格在一二元钱,一定很有市场,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品牌+口味:康师傅一炮打红看准了方便面市场,顶新企业又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劝说股东继续投资,然后一头扎进这个崭新的领域。

他们首先考虑如何为产品命名。

为此,他们下了一番功夫,给产品起名叫“康师傅”。

“康”代表健康,念起来也很响亮;“师傅”是大陆最普遍的尊称,也是专业、好手艺的代名词,康师傅叫起来既上口,又亲切,再配上笑容可掬、憨厚可爱的“胖厨师”形象,是一个很具号召力的品牌。

确定了品牌名称,接下来就是开发适合大陆口味的面,经过公司调研部门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口味,于是公司决定以“红烧牛肉面”作为进入市场的主打产品。

在工艺上,公司从日本、德国进门口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特选面粉,经蒸煮、淋汁、油作制成面饼,保证了面条够劲道,久泡不糟,再加上双包调料和细肉块调配出的美味汤汁,售价仅在两元左右,使得“好吃看得见”的康师傅方便面一亮相便征服了消费者。

产品质量:康师傅的不懈追求从生产第一包方便面起,顶新就把产品的高质量作为自己的追求。

顶新的每一家工厂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厂区内除了厂房便是成片的绿地,宽敞的厂房将原物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空间,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中间环节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为制造优质的产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追求高品质,就要有高起点。

顶新从日本、德国、丹麦等国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为了进料精确,顶新引进德国用于制药的AZO给料系统。

为了使面条达到波拉奔德标准(口感劲道程度),顶新还花60万元进口了一部检测仪。

在方便面生产线上,成品面部都要通过严格检测,分量不够或是有异物的一经检出即被气流吹到旁边的次品箱内。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次品流入社会,影响康师傅的信誉,这些次品被粉碎并加工成饲料,包装材料则送到焚化炉焚化。

在顶新生产车间的门口有一面镜子,员工进车间先照镜子,难道进车间还要化妆?原来照镜子是检查员工衣着是否整齐。

照完镜子,还要过一道风门。

将员工身上的落发和尘土吹去。

进了车间,还要戴上一种特殊的帽子,以防止人为的污染。

品质保证不仅靠先进设备,更要靠严格的管理。

顶新采用TQC全面品质管理系统,从原物料采购、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的管理控制之中。

例如,为保证牛肉的新鲜,提供牛肉的厂家必须将牛肉洗净,包装并用冷藏车运送,脱水蔬菜采用的标准也是顶新制定的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还要严格。

对面粉供应商顶新也有一套自己的认证体系。

首先组织品保小组对面粉供应商的生产环境和工艺进行评估,合格后让供应商提供小样,做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测试。

经小批量生产合格后方能进货。

但此时面粉供应商仍不能高枕无忧,品保小组对其仍有1-3个月的观察期,一旦发现有不合格产品,立即停止进货。

就这样,最初的20几家供应商被优选为7家。

根据制度规定,品保部门直接向公司总经理负责,不受生产单位制约,他们的身影到处可见。

在生产线上,有很多管制点,如配比、温度、压延、切丝、油炸等等,都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成品下线,还要经品保人员确认方可入库。

在库区,方便面分区存放,就连方便面箱码放也很有讲究,为在运输中避免产品破损、变质,顶新还坚持使用成本较高的专用运输车。

顶新的品保工作不只局限在厂内,顶新有专门的信后服务人员,直接为消费者负责。

今年3月,由于机器故障,一批方便面出现克重不足的现象,售后服务人员发现后,及时将流入市场的产品回收,更换成合格产品。

在顶新,品保的概念已不只是制度和口号,而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实际行动。

自1995年顶新率先将ISO9002质最认证体系引进方便面生产以来,到目前为止,集团旗下已有7家方便面生产公司通过了认证。

消费者满意:康师傅的承诺康师傅一炮而红后,如果只考虑短期的赢利,而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心血,那么,它今天也许只是全国1000多家方便面厂中普通的一个。

但康师傅成功之后,并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不断地学习和改善。

从卖出第一碗面开始,康师傅就下决心要做中国的面王。

当然要做“面王”可不是自己说说就可以的,首先要让消费者接受和信赖,只有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和满意,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理想品牌。

“物超所值”是康师傅对消费者的一个不变的承诺,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前进。

首先从产品质量上,随着市场销量的不断上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原物料的供应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不是供货不及,就是质量不合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决定以合作经营方式引进台湾专业制造商来大陆投资设厂。

从1993年开始先后建成了纸箱厂、PSP碗厂、包膜厂、塑料叉厂等配套服务厂,完成了产业的垂直整合,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降低了成本,又为康师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康师傅还尽心竭力地做到让消费者满意。

为了将最新鲜的产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为了避免因长途运输造成的地区差价,顶新从1994年开始相继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青岛等地设立生产基地,生产线也从1条增加到88条,并根据各地的口味差异,开发生产了20余种不同口味的产品。

为了计出门在外的消费者吃的方便,康师傅还首创在碗面上加放塑料叉,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提供方便。

此顶创举迅速成为潮流,使得所有生产方便碗面的厂家纷纷仿效,碗面配小叉成了一项不成文的标准。

通路精耕:康师傅畅销全国几年的发展,顶新在拥有了生产规模之后,开始专注于发挥、拓展企业的通路优势。

康师傅方便面从1992年上市后,产品供不应求、销路很畅,但销售周期长。

进入1996年,同类产品纷纷上市。

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销售渠道和周期很难将产品顺利推上市场。

为此,集团提出“通路精耕”的概念,意在缩短流通周期。

过去产品要倒七八手才能到消费者手里,实行通路精耕后,减少为二三手,甚至在有的城市只有一手,即由集团直接向各大超市供货、二三手转货主要由集团销往批发市场。

目前在国内200多个城市中,方便面到消费者手中只经过两次转手,集团批给大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

为了规范市场,顶新还将国内市场划分为1500个区域,每个区域找一个专属经销商,通过严谨的供销合同,使经销商与顶新集团成为命运共同体,权力、义务明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批发商过多导致的恶性竞争。

方便面从1997年通路精耕以来,效果很好。

由于禁止跨区销售,批发商都有钱可赚,新产品推广也比以前顺畅得多。

过去新产品从上市到进入消费者家庭需一个半月,现在只需2-3周。

为了确保经销商及时销货,顶新集团派出3000多名业务代表,为经销商提供配套服务,与之共同开发客户。

每个业务代表都要开发50-100个客户,这样既保证了经销商的利益,又延伸了销售网络,市场也因此健康发展。

通过“通路精耕”措施,目前,康师傅已在全国地级城市成立了200个自营销售和配送网点,并在距全国各级批发市场100米的范围内设立了166个“前进仓库”,加上直营商场、大型超市和由14000家经销商所形成的销售网络,使康师傅产品畅销全国。

如今,顶新集团在全国有12大生产基地,88条生产线,年产方便面近40亿包。

康师傅方便面已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从可,康师傅品牌知名度已达到95%,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5%,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方便面的领导品牌。

[案例分析]顶新自1988年到祖国大陆投资设厂,10多年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方便面王国的巨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1.善于抓住机会。

顶新进入方便面行业,至少在开始,并非深谋远虑。

这是许多企业家创业的特点。

他们的成功靠的是嗅觉灵敏、动作快捷,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方向。

2.顶新发现机会是偶然的,但决策前后的分析是认真的。

顶新在大陆的创业经历说明,认识市场,把握市场,是成功的基础。

3.在技术壁垒不高的大众食品业,品牌、口味、质量、销售渠道等对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方面。

思考题:1.“康师傅”的市场营销思路有什么特点。

2.“康师傅”与其它同类产品竞争的优劣势有哪些?3.“康师傅”方便面的销售渠道有哪些特色?案例2. “蒙牛”力耕津冀市场1999年夏,一个新品牌-“蒙牛”在内蒙古诞生。

2000年,其主导产业冰淇淋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6个省市,9个月销售逾1.5亿元。

在“立足内蒙古,面向大华北,走向全中国”的营销战略之下,河北、天津成为公司主力销售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