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华测T5RTK测量培训

合集下载

华测RT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教学教材

华测RT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教学教材

华测R T 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华测RTK使用(常规操作)说明一、电台的设置功频设置——分功率和频率设置。

功率:远半径(大约10-30公里)设置为15瓦、近半径(2-3公里)设置为1-5瓦。

频率:推荐使用默认的458.050,但与外界干扰时可向高波段或低波段调整,调整方法:在电台屏上按上、下箭头指示选择,然后按回车键确认。

二、RTK手簿操作1、桌面图标(1)回收站、(2)我的设备(即我的电脑)、(3)HCGPRS图标—设置(接收机模式设置、(4)HCGPS…—设置(接收机启动设置)、(5)RTKCE—操作软件。

2、蓝牙连接启动RTKCE(双击或按键盘快捷键)——配置——手簿端口配置——连接类型(选蓝牙)——配置——搜索——绑定移动站(GNSS900589)—绑定——退出——确定。

注:移动站接收机为单数号,并直接安有外天线。

基站按收机为双数号,蘑菇头下没外天线。

3、设置接收机配置——移动站参数——移动站选项——天线高度(杆高为2米,无特殊情况时输2米)——天线类型(选X90)——测量到——天线底部——确定。

4、设置电台频率配置——移动站参数——内置电台和GPS——工作模式(选电台模式)——当前频率(选与电台一致的频率,例如推荐采用默认的458.050)——设置——接受。

5、启动移动站接收机测量——启动移动站接收机——固定后可操作。

6、新建任务(工作文件)文件——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选坐标系统(例选BEIJING54坐标系统)——接受——文件——保存任务(此必须操作步,测量过程中程序会每10秒自动保存一次,防数据丢失)——文件——当前坐标参数——修改中央子午线(我地区选用117度)——确定。

7、点校正(每新建一次任务需执行一次点校正,但不必建球,华测RTK已在出厂前将球内设完成,在全国范围内可不再建球使用)点校正分两步,可先做第一步,也可先做第二步第一步:键入——点——输点名称(自己命名)——输X、Y、H坐标值和高程值(原已知点的值)——控制点打“勾”——保存。

某公司华测T5RTK测量培训课件(PPT 47页)

某公司华测T5RTK测量培训课件(PPT 47页)

完全新建工程任务,直接点击【下一步】 按钮设置相关参数,进入选择常用坐标系模板, 用户通常可以在默认的坐标系列表中选择自 己 要使用的坐标系,如果模板中没有可使用坐标 系,则可以选择“默认坐标系。
再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基准参 数设置,用户可以通过模型进行选择, “模型”中包括七参数,三参数和无转换 三种类型,
6. 网络模式及具体操作
GPRS(网络)模式是指基准站和移动站都采用移动网络进行通讯的工作模式。移 动通讯包括 GPRS 和 CDMA 两种通讯方式: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中文全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的 GSM 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 数据 承载业务;CDMA 中文全称码分多址数字无线技术。GPRS 基准站和移动站可通过GPRS 或 CDMA 移动网络进行通讯。
5. 点测量
1)界面介绍 视图区域:当前测量区域已经测量的普通点、快速点、控制点的显示。有北方向、
动态比例尺显示,悬浮视图操作按钮可供对视图进行各种操作。 坐标显示:点击【居中】切换到当前位置,实时显示当前平面坐标。 控件列表:可以直接进入点管理实时查看测量点。 测量点名:可以手动修改,测完一点后,点名会按名称步进值自动累加。 代码:可直接输入,也可点击【向右】,选择预定义的代码。
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投影参数设置, 用户可以通过投影模型下拉列表框选择用户所 需的投影模型类型;“正方向”默认选择的是 北和东方向;用户还 可以通过选中“南方位 角”,来调整坐标系的方向。
最后点击【完成】完成新建工程的创建工作。
2. 点效正
【高程拟合方法】:目前支持固定差、平面拟合、曲面拟合、TGO 方法。 点对列表显 示区:包括数量,GNSS 点,已知点,水平残差,垂直残差和方 法,增加的所有点对都会在列表中作显示. 【添加】:增加校正点点对,GNSS 点和已知点,并选择方法水平,垂直或水平和垂直。 【移除】:移除选中的校正点点对。 【细节】:查看选中的校正点点对信息。 点校正方法:若已知点没有高程,校正方法 选择水平,既有水平坐标又有高程,则校正方法选择水平+垂直,高程拟合方法默认为 固定差,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增加点对最好在 3 对点以上。

RTK基础培训ppt课件

RTK基础培训ppt课件
17
RTK传输方式
1、电台传输 内置电台 外挂电台
2、网络传输(手机卡) 网络互拨 连接CORS
18
内 置 电 台 模 式
19
外挂电台模式
20
移动站 对中杆
基准站




基座


手薄
21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
移动站
CORS(主机 +天线)
22
三、RTK操作:工程之星
• 工程之星RTK测绘软件是南方公司开发的 RTK控制采集手簿软件,其融合了南方软 件多年来在野外测绘软件上的实践经验, 并借鉴国际同类先进软件的相关功能,根 据国内测量行业的野外生产习惯而开发的, 是南方公司专门为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和 工程建设而设计的功能强大野外测绘软件。
相隔120度
轨道高度2.36万公里
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
轨道倾角56度
5
一. GNSS卫星定位原理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 卫星(27+3+5) 中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面上 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布
轨道倾角55度 轨道周期11小时58分
6
56
仪器使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2、网络模式无法正常连接: 1)手机卡没钱:可更换手机卡尝试; 2)服务器维护:尝试连接其他服务器; 3)主机网络模块:进行系统自检,如果网络模块自检失败则需要维修

57
1
一. GNSS卫星定位原理
1、GNSS定义 2、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3、RTK工作方式及原理
2
一. GNSS卫星定位原理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RTK培训教程(多场合应用)

RTK培训教程(多场合应用)

RTK培训教程一、引言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在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教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RTK培训教程,帮助读者掌握RTK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实际应用。

二、RTK技术原理1.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差分定位技术,通过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实时传输观测数据,实现流动站的厘米级定位精度。

a.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观测卫星信号,获取原始观测数据;b.基准站将原始观测数据发送至流动站;c.流动站对接收到的基准站数据进行差分解算,消除大气延迟、卫星钟差等误差;d.流动站根据差分解算结果,实时输出高精度定位结果。

三、RTK系统组成1.基准站:负责采集卫星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将观测数据发送至流动站。

基准站通常位于已知坐标点,具有稳定、可靠的电源和通信设施。

2.流动站:接收基准站发送的观测数据,进行差分解算,并输出高精度定位结果。

流动站设备通常包括GNSS接收机、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等。

3.无线通信设备:实现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包括无线电、网络、光纤等方式。

4.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接收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高精度定位。

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有RTKLIB、TBC等。

四、RTK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设备正常运行,无线通信链路畅通,基准站坐标准确无误。

2.基准站设置:将基准站设备安装在已知坐标点上,连接电源和通信设备,开启GNSS接收机,开始采集卫星信号。

3.流动站设置:在流动站设备上输入基准站坐标、椭球参数等信息,连接通信设备,开启GNSS接收机,开始接收基准站数据。

4.数据处理:流动站接收到基准站数据后,进行差分解算,输出高精度定位结果。

同时,可以对流动站数据进行后处理,提高定位精度。

5.现场作业:根据实际需求,使用流动站进行地形测量、地籍测绘、道路设计等现场作业。

华测RT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docx

华测RT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docx

华测 RTK 使用(常规操作)说明一、台的置功置——分功率和率置。

功率:半径(大10-30 公里)置15 瓦、近半径( 2-3 公里)置1-5 瓦。

率:推荐使用默的458.050,但与外界干可向高波段或低波段整,整方法:在台屏上按上、下箭指示,然后按回确。

二、RTK 手簿操作1、桌面(1)回收站、(2)我的(即我的)、(3)HCGPRS —置(接收机模式置、(4)HCGPS⋯—置(接收机启置)、(5)RTKCE —操作件。

2、牙接启 RTKCE(双或按快捷)——配置——手簿端口配置——接型(牙)——配置——搜索——定移站(GNSS900589)—定——退出——确定。

注:移站接收机数号,并直接安有外天。

基站按收机双数号,蘑菇下没外天。

3、置接收机配置——移站参数——移站——天高度(杆高 2 米,无特殊情况 2 米)——天型(X90)——量到——天底部——确定。

4、置台率配置——移动站参数——内置电台和GPS——工作模式(选电台模式)——当前频率(选与电台一致的频率,例如推荐采用默认的458.050)——设置——接受。

5、启动移动站接收机测量——启动移动站接收机——固定后可操作。

6、新建任务(工作文件)文件——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选坐标系统(例选 BEIJING54 坐标系统)——接受——文件——保存任务(此必须操作步,测量过程中程序会每 10 秒自动保存一次 ,防数据丢失)——文件——当前坐标参数——修改中央子午线(我地区选用117 度)——确定。

7、点校正(每新建一次任务需执行一次点校正,但不必建球,华测RTK已在出厂前将球内设完成,在全国范围内可不再建球使用)点校正分两步,可先做第一步,也可先做第二步第一步:键入——点——输点名称(自己命名)——输 X、Y 、H 坐标值和高程值(原已知点的值)——控制点打“勾”——保存。

第一点完成并且接点数重复操作键入所有参与点校正的点的坐标及高程值,至完成第二步:测量——点——输点名称(与第一步时的点对应测量,但不可重名,即在同一点上进行第二次测量,点名称不能相同,可人为的在心里分开记得)——测量(测量的位置在下面),(必须汽泡居中后测量)——找坐标文件——元素管理器——点管理器——细节(或双击)点校正:测量——点校正——对话框点增加——网格点名称(已知点(输入的点))——加载(出现已输入的坐标值)——确定—— GPS点名称(测点(与输入点相对应的同一个点(两次虽点名称不同,但同一个点)(重要)加载出现测得的坐标值——确定——校正方法(选水平和垂直)——确定: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全部增加上为止,然后点计算——确定——出现两个对话框,点确定即可。

RTK的培训

RTK的培训

传统RTK以及仪器操作
RTK的工作原理
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 接收 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 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 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 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 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
4. 电台模式及具体操作
传统RTK以及仪器操作
⑶ 电台模式具体操作
三、查看基准站是否已经正常发射
1. 查看DL3电台的电台灯是否一秒闪烁一次;
2. 注意DL3电台面板上的电压是否在跳动,发射功率越大,电压跳动 的幅度也越大;如果显示“太低”,注意更换电瓶或降低发射功 率;
3. 查看流动站电台灯是否闪烁,能否差分;
2. GNSS的特点
GNSS理论部分
• • • • • • • •
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测站间无须通视 可提供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 全天候作业 功能多、应用广 免费
3. GNSS产业构成
GNSS理论部分
1、军事用途
GPS本身就是军事竞赛的产物。精码保密,主要提供 给本国和盟国的军事用户使用;粗码提供给本国民用和 全世界使用。
华测RTK培训
主要内容
1. GNSS理论部分 2. 传统RTK以及仪器的操作 3. 网络RTK以及仪器的操作 4. 点校正 5. 重置当地坐标 6. RTK精度
一、GNSS理论部分
1 2 3 4 5 6
GNSS的现状及未来 GNSS的特点 产业构成 应用行业 国内外GNSS产品 卫星定位的发展
1. GNSS的现状及未来
1. GNSS的现状及未来

华测RT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知识交流

华测RT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知识交流

华测R T K基本操作步骤说明华测RTK使用(常规操作)说明一、电台的设置功频设置——分功率和频率设置。

功率:远半径(大约10-30公里)设置为15瓦、近半径(2-3公里)设置为1-5瓦。

频率:推荐使用默认的458.050,但与外界干扰时可向高波段或低波段调整,调整方法:在电台屏上按上、下箭头指示选择,然后按回车键确认。

二、RTK手簿操作1、桌面图标(1)回收站、(2)我的设备(即我的电脑)、(3)HCGPRS图标—设置(接收机模式设置、(4)HCGPS…—设置(接收机启动设置)、(5)RTKCE—操作软件。

2、蓝牙连接启动RTKCE(双击或按键盘快捷键)——配置——手簿端口配置——连接类型(选蓝牙)——配置——搜索——绑定移动站(GNSS900589)—绑定——退出——确定。

注:移动站接收机为单数号,并直接安有外天线。

基站按收机为双数号,蘑菇头下没外天线。

3、设置接收机配置——移动站参数——移动站选项——天线高度(杆高为2米,无特殊情况时输2米)——天线类型(选X90)——测量到——天线底部——确定。

4、设置电台频率配置——移动站参数——内置电台和GPS——工作模式(选电台模式)——当前频率(选与电台一致的频率,例如推荐采用默认的458.050)——设置——接受。

5、启动移动站接收机测量——启动移动站接收机——固定后可操作。

6、新建任务(工作文件)文件——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选坐标系统(例选BEIJING54坐标系统)——接受——文件——保存任务(此必须操作步,测量过程中程序会每10秒自动保存一次,防数据丢失)——文件——当前坐标参数——修改中央子午线(我地区选用117度)——确定。

7、点校正(每新建一次任务需执行一次点校正,但不必建球,华测RTK已在出厂前将球内设完成,在全国范围内可不再建球使用)点校正分两步,可先做第一步,也可先做第二步第一步:键入——点——输点名称(自己命名)——输X、Y、H坐标值和高程值(原已知点的值)——控制点打“勾”——保存。

RTK学习教程ppt课件

RTK学习教程ppt课件

1.基准站 b.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发射天线
RTK系统的组成
c.12V 60A直流电源 a.流动站GPS接收机及接收天线
2.流动站
b.无线电数据链接收机及天线 c.TSC1控制器及软件
8
第二节 RTK系统基准站的组成和作用
RTK系统基准站由基准站GPS接收机 及卫星接收天线、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发 射天线、直流电源等组成。
❖ 重复点击增加,加入必要数量的校正点(要求水平精度,至少3个点; 要求高程精度,至少4个点)。
❖ 点击计算得出校正参数,再点击确定完成校正。
注意 有三个或以上控制点参与平面“点校正”后才有水平参差, 水平参差一般不要大于0.015m;有四个或以上的控制点参 与垂直“点校正”后才有垂直参差,垂直参差一般不要大 于0.02m。
26
5.器材准备
6. 运输工具
27
第五节 RTK的作业方法
RTK定位测量实施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架设基准站 将基准站GPS接收机安置在开阔的地方,架
设脚架、安置基座和卫星天线,对中整平,用天 线高量尺在天线相隔120°的三个位置量取天线 高,并记录,如图9-7所示。
28
图9-9 基准站GPS接
❖ 【测量→连续地形】
49
常规点放样
【测量→点放样→常规点放样】
50
选择增加,增加点的方法有六种,选择不同的方法, 会有相应的引导路径进行操作。
输入单一点名称:直接输入需放样的点名称; 从列表中选择:从点管理器中选择需放样的点; 所有键入点:放样点界面上会导入全部的键入点; 半径范围内的点:选择中心点及输入相应的半径,则会导入符合条件的
第九章 GPS实时动态定位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网络模式: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是通用分组无 线业务,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
数据承载业务 ;CDMA为码分多址数字无线技术
4. 接收机及信号灯介绍
1)接收机外观
2)指示灯及按键说明:
备 注:
接收机开机默认 RTK 模式,如需切换到静态模式,按住切换键不放,直到数据 采集灯熄灭时松开,切换为静态模式。若需从静态模式切换到 RTK 模式,按住切换键 不放,直到4个灯同时闪烁时松开,切换为 RTK 模式。
3. 传统RTK的数据链
数据链通讯:
1. 电台模式:
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率,频率300MHz300KMHz(波长属微波: 波长1M-1MM,空间波,小容量 微波中继通信 )——410-430MHz /450-470MHz
VHF(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3MHz~30MHz 属短波: 波长100M-10M,空间波 )——220-240MHz
基准站的架设
2)电台模式连接图示
电台模式整体连接图
加长杆连接图
电台连接图
3)DL5-C 电台的设置 在电台作业模式下时,使用电台面板开关键打开电台,使用信道切换键和
功率切换键对功率和频率进行相应设置。
电台面板及各功能示意图
使用【功率】切换键设置电台的功率。【红-高】灯亮起,默认功率 20W(通 过 写频软件可设置为 28W);【蓝-低】灯亮起,默认功率 5W(通过写频软件 可设置为 10W)。功率跟作业距离有关,一般设置为【蓝-低】,默认功率为 5W,空旷地区作业 距离即可达到 10 公里左右。功率越大作业距离越远,但长时间大功率作业会导致电 台过热而减少电台的使用寿命,故在满足作业距离的条件下,功率越小越好。
当基准站启动成功(即基站发送数据灯 1s 闪一次),连接线都正常的情况 下, 电台发射指示灯一秒闪烁一次,表明数据在正常发射。
4)移动站设置
对于电台作业模式下如果基准站发射成功,移动站会收到差分信号,通过 看移动站主机的接收数据灯是否闪烁来判断,如果一秒一次,表示收到差分信 号,如果手簿上没有显示“浮动”或者“固定”,则需重新启动及检查相关设 置。
2. 传统RTK的工作原理
RTK的工作原理
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 接收 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 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 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 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 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
中建三局一公司青岛分公司SS 2. 传统RTK以及仪器的操作 3. 手簿的功能与操作 4. RTK精度
一、GNSS介绍
•GNSS的现状及未来 •GNSS的应用行业 •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
1. GNSS的现状及未来
1. GNSS: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英 文缩写,它是所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增强系统的集合名词,是利用 全球的所有导航卫星所建立的覆盖全球的全天侯无线电导航系统。目前 可供利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未 来欧洲的Galileo。
串口常用于连接计算机,无线电端口用于连接棒状天线和无线电接收天线。
5. 电台模式及具体操作
1)电台作业模式介绍 电台作业模式是指数据链通过无线电 进行发射和接收的工作模式,电台的频率 一般采用 UHF(全称 Ultra High Frequency 超高频率,频率 300MHz300KMHz),一般市场上的频率范围在450470MHz 属于高频,当然也有用 410430MHz 属于低频,而华测无线电发射采 用华测自制 DL5-C 电台,频率在 450470MHz。
2. GNSS的应用行业
军事 地质 环保 通讯 院校
测绘 电力 气象 海洋 医疗
林业 水利 地震 城建 消防
农业 交通 石油 科研院所 国土
3. 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
RTK的发展:
1. 传统的RTK技术 — 电台、GPRS/CDMA 2. 网络RTK技术 — 天宝的VRS、Leica的主辅站技术
二、传统RTK以及仪器的操作
移动站收到差分信号后会有一个“单点定位”→“浮动”→“固定”的 RTK初 始化过程。
单点定位——接收机未使用任何差分改正信息计算的 3D 坐标; 浮动——移动站接收机使用差分改正信息计算的当前相对坐标。但对于浮 点解来讲,相位的整周模糊度参数未能固定为一整数,而是用浮点的估值来替 代它。不建议在此情况下测点; 固定——在 RTK 模式下,整周模糊度参数固定后,移动站接收机计算的当 前相对坐标。达到固定解后即可开始测量。
• 传统RTK的含义 • RTK的定位原理 • RTK数据链 • 接收机及信号灯介绍 • 电台模式及具体操作 • 网络模式及具体操作
1. 传统RTK的含义
传统RTK的含义:
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 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 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 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 作业效率。
RTK 初始化时间,根据卫星 PDOP 值、周围环境、基站距离,或长或短, 正常一般在开机后 90 秒左右。
6. 网络模式及具体操作
GPRS(网络)模式是指基准站和移动站都采用移动网络进行通讯的工作模式。移 动通讯包括 GPRS 和 CDMA 两种通讯方式: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中文全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的 GSM 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 数据 承载业务;CDMA 中文全称码分多址数字无线技术。GPRS 基准站和移动站可通过GPRS 或 CDMA 移动网络进行通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