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套(表格式)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套(表格式)I.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处理、存储、输入和输出等。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设备-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II. 信息安全和网络素养1. 研究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姓名、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敏感信息。
- 确保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密码安全,定期更换密码。
2. 培养正确的网络素养-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违法和不良信息。
- 研究如何评估网站和资源的可信度,避免上当受骗。
III. 电脑操作和常用软件应用1. 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开关计算机、登录和退出操作系统。
- 研究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包括点击、拖拽、复制和粘贴等。
2. 研究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进行文字编辑和格式设置。
- 研究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简单的数据分析。
IV. 网络通信和信息检索1. 研究网络通信工具的基本使用- 研究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
- 研究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如QQ、微信)进行即时交流。
2. 研究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研究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进行信息检索。
- 研究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以上是《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的内容概要,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和网络素养、电脑操作和常用软件应用,以及网络通信和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提高信息检索和信息安全意识。
2024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1]
![2024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1]](https://img.taocdn.com/s3/m/3c9b9a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c.png)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目录•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Excel电子表格处理•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创意实践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概述信息技术定义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等基础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
各单元之间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教材结构第一单元为计算机基本操作,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开关机、鼠标和键盘操作等;第二单元为文字处理,主要介绍Word 软件的使用,包括文字输入、编辑、排版和打印等;第三单元为图像处理,主要介绍画图软件的使用,包括绘制图形、填充颜色、添加文字等;第四单元为网络基础,主要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下载文件等。
内容安排教材结构与内容安排02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存(RAM )用于暂时存储正在处理的数据和程序,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显卡(GPU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显示或打印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是计算机的“大脑”。
硬盘(HDD 或SSD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010203040506计算机硬件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与工具030201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硬件连接与简单维护连接外部设备并正确配置,进行简单的硬件维护和故障排除。
使用杀毒软件防范病毒攻击,注意网络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软件安装与卸载安装需要的软件并正确配置,卸载不需要的软件以释放空间。
开机与关机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避免文件管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维护03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互联网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定义从ARPANET现,再到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经历了不断演进和变革的过程。
浙教版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教案:浙教版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
1.教学目标
-掌握浏览器的常见操作方法,如前进、后退、刷新、关闭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习惯,能够自主获取网络信息。
2.教学内容
-浏览器的基本功能
-浏览器的操作方法
-网络技巧
3.教学准备
-设备:电脑、投影仪
-素材:浏览器软件、网址链接、网络引擎
4.教学过程
a.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使用电脑上网时,都用到了什么工具?
b.呈现新知识
-教师使用电脑投影仪将浏览器的界面展示在大屏幕上,解释浏览器是上网时必需的工具,并介绍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如下:
-输入网址: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要访问的网址。
-信息:使用引擎在网络中所需的信息。
-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浏览器的各个功能模块。
c.操作与练习
-学生打开电脑上的浏览器软件,并让他们模仿教师演示的步骤操作浏览器的基本功能。
-学生继续模仿教师演示的操作进行练习,如前进、后退、刷新、关闭等。
d.指导网络
-教师通过演示,教会学生使用引擎在网络中所需的信息,包括输入关键词、选择结果等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结果的可靠性,引导他们选择权威、可信赖的网站进行信息获取。
5.教学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
-教师表扬学生在操作浏览器时的表现,并鼓励他们继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
6.作业布置。
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组装玩具汽车》教案设计

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组装玩具汽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组装玩具汽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玩具汽车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玩具汽车的基本结构2. 组装玩具汽车的方法与技巧3. 创新设计玩具汽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玩具汽车的基本结构,学会组装玩具汽车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2. 教学难点:玩具汽车组装过程中的精细操作,创新设计玩具汽车。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玩具汽车的基本结构,学会组装方法。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组装玩具汽车,提高动手能力。
3. 创新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玩具汽车。
4. 合作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玩具汽车,引导学生了解玩具汽车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基本结构讲解:教师讲解玩具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身、底盘、轮子等。
3. 组装方法讲解:教师讲解组装玩具汽车的方法与技巧,如使用工具、组装顺序等。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践,组装玩具汽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创新设计: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创新设计玩具汽车的外观、功能等。
6.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总结优点与不足。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提高自我认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组装玩具汽车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精细程度等。
2. 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评价学生在创新设计玩具汽车时的创意、实用性等。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七、教学资源1. 玩具汽车模型2. 组装工具套装3. 创新设计素材库4. 展示平台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
剪染纸教学目标:1。
认知:掌握染纸的表现规律和方法,了解染纸其特有的美感.(情感)2。
操作: 在宣纸上运用染料及其他辅助工具来表现染纸生活.染纸的教学设计3创造:创作一幅色富有情趣的染纸作品.(情感)重点与难点1.重点:自行摸索染纸的方法。
2.难点:在染纸创作中学会运用折、点染、浸染等手法。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1。
学生:毛笔、染料、宣纸、调色盘、水杯等.2。
教师:番茄拼盘一份,染纸作品、情景图片几幅、剪刀、白纸等。
教学过程课前:剪洞游戏(教师折纸、剪洞,学生猜一剪刀能剪几个洞。
)一剪一洞、一剪两洞、一剪三洞、一剪三个半洞,渗透不同的折纸方法与画面的效果的联系。
课上:一、导入,引导质疑(7)1。
(师生问好。
)2.(师出示一盘番茄拼盘,)刚才同学们的表现不错,老师奖给大家一盘番茄拼盘,大家喜欢吗?为什么?(师板书:色彩点线面 )3。
这么诱人的拼盘大家想尝尝吗?可是不够怎么办呢?老师有个办法——画饼充饥。
看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圆圆的盘子,不过呢是纸做的,请同学们尝试着用桌上的宣纸盘子、染料及其它工具来表现番茄拼盘的色彩和造型.4。
(学生动手尝试.拼盘展示,介绍做法:)a。
(折后再着色.你是怎么折的,演示折法染纸。
你们有没有其它折法?怎么折?各人拿桌上的小块宣纸折一折,再着色。
交流尝试结果。
)b. (学生离位交流其它经验。
)[染料加水后染、染后加水、夹后染、扎后染……]二、自悟探究,初步认识染纸(11)1。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接触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染纸》(板书课题.)染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欣赏染纸作品,师解说。
)2.(教师给以上的作品起名:选择其中一幅,起三个不同名字。
学生尝试。
)3.色香味俱全的蔬果拼盘能引起我们的食欲,更能激起我们表现的欲望,其实在的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情景能撞击出我们创作的灵感。
(欣赏图片)色彩艳丽的花草,形状别致的花蕊,色调统一的风景,点线面造型的建筑.4.你能从生活中也找出几幅吗?(师生交流.)5。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同步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同步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操作第一课: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 能够分辨出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3. 掌握计算机的正确开机和关机方法。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作用;3. 计算机的正确开机和关机方法。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作用;2. 计算机的正确开机和关机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主要硬件设备及其作用;2. 教师演示计算机的正确开机和关机方法;3.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操作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
第二课:操作系统界面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界面;2. 能够正确打开和关闭文件。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界面的基本操作;2.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教学重点:1. 操作系统界面的基本操作;2.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教学难点:1.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操作演练。
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操作系统界面的基本操作;2. 教师演示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3. 学生尝试操作演练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第二单元:计算机网络第三课: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3. 能够识别出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3.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2.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教学方法:讲解、举例。
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2. 教师举例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3. 学生互相交流并讨论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作用。
第四课:计算机网络应用教学目标:1. 认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概念;2. 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际应用场景。
湘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计算机概述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 掌握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外观和用途;
- 向学生解释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 介绍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并说明各个设备的功能;
-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计算机设备,认识不同的硬件设备。
3.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
- 演示计算机开机的步骤,包括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等;
- 演示计算机关机的步骤,包括点击关机按钮、等待计算机关闭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描述各个硬件设备的功能。
4.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计算机设备,让他们分辨不同的硬件设备。
5. 演示计算机开机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开启计算机。
6. 演示计算机关机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关闭计算机。
7. 总结和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材料
-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图片
- 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演示视频
教学评估
- 提问学生关于计算机定义和作用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演示中的操作表现,评估他们掌握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能力;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张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简图,并标注各个设备的名称和功能。
四年级下册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结构。
2. 熟悉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3. 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外观结构。
2.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3. 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外观结构,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演示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并讲解操作步骤。
3. 讲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如CPU、内存、硬盘等。
巩固练习:1. 学生自行操作计算机,熟悉开关机操作。
2. 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并说出其功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操作计算机的开关机。
2. 学生能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并说出其功能。
第二章:学习键盘的使用教学目标:1. 熟悉键盘的布局。
2. 学会使用键盘进行打字。
3. 了解键盘的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键盘的布局。
2. 打字的基本技巧。
3. 键盘的保养方法。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键盘的布局,如字母键、功能键等。
2. 演示打字的基本技巧,如正确的坐姿、指法等。
3. 讲解键盘的保养方法,如保持清洁、避免摔打等。
巩固练习:1. 学生自行练习打字,掌握正确的指法和坐姿。
2. 学生学习键盘的保养方法,并能够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悉键盘的布局。
2. 学生能正确使用键盘进行打字。
3. 学生能了解键盘的保养方法。
第三章: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1.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
3.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
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
2. 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等。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如桌面设置、系统属性等。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如桌面、任务栏等。
2. 演示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并讲解操作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学习四通八达的道路教学目标:1、了解网状的公路以及公路的等级,道路是怎样建成的,在道路建设中还要添加哪些交通设施。
2、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网状的公路以及公路的等级,道路是怎样建成的,在道路建设中还要添加哪些交通设施。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谈话:假期生活。
二、新课教学1、网状的公路(1)学生看书:谈一谈什么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公路按功能和客流量可以分成哪几级公路?(2)引导思考:高速公路上的护栏起什么作用?(3)公路上的几个车道都是做什么用的?应急车道可以用来处理哪些事情?2、学习“道路的建设”看书中道路建设示意图,讨论:(1)在道路建设时需要铺设几层?每一层的材料是什么?分别起什么作用?(2)看图说说修路时的机械都分别用来干什么?三、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安全岛”、“绿化带”的作用。
师:这些交通附属设施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为我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所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保护这些交通设施。
四、尝试体验,走进“体验屋”。
看书“体验屋”要求:说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人工修建的街道,有哪些不足,有什么改进措施?画一画平面图。
(学生动手操作)五、总结整理笔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形态各异的桥梁教学目标:1、知道桥梁的基本组成,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2、了解常见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设计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谈话: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一)观察图片(课件)1、课件播放结合图片说出选址,那么这些桥梁都选择在那里建设?2、你知道桥梁的作用吗?交通便利,方便出行等3、学生讨论、汇报桥梁一般会由哪几部分组成?跨越部分、支撑部分(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1、小组实验2、演示小组实验(2个)3、讨论汇报:观察到了什么?通过实验我发现了什么?桥面重量是靠什么支撑的?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动脑设计、设计桥梁1、最喜欢哪座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不想设计一座桥梁那?学生设计桥梁(小组合作)展示(黑板)2、生生评价,老师参与。
三、总结整理笔记第三课繁忙有序的交通教学目标:1、了解水陆空的交通设施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交通管理人员及其管理工作在交通中的主要作用。
3、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及对交通实施的爱护。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及对交通实施的爱护。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谈话:外地去旅游及各种交通管理设施。
二、新课(一)交通管理设施1、学生分小组学习陆地、水上、空中交通管理设施要求:(1)分小组合作学习。
各组选出一种管理设施进行学习,认识设施。
(2)讨论这些交通设施在是生活中的作用。
(3)讨论思考乐中提出的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3、陆地交通设施学生汇报4、水上和空中交通设施(二)交通管理工作:了解管理人员及工作情况。
(三)关注交通、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三、总结交通设施对行人与车辆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确保交通安全畅通离不开那些交通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了那些人与管理工作,他们以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作业整理笔记第四课交通标志牌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牌。
2、能够通过合作自主探究等方法,其含义。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够分享学习资料学会运用合理的办法发现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牌。
教学过程:一、汇报课前调查小组汇报:围绕学校周边地形图了解,调查身边交通标志,关注生活中的交通问题。
二、分享学习资料1、展示成果:看标志。
(学生说)2、交通标志牌主要是根据它们含义的不同分为哪几类呢?我们如何掌握它们的含义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呢?这些符号,颜色,文字,又有那些特定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可以读书中的内容,与同桌讨论,分享手中资料。
还可以与学习伙伴演一演。
3、教师小结:在纵横交叉的道路上,在车水马龙的忙碌中各种道路标志也起着重要作用,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文字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安全交通的安全设施。
纵横交叉的道路上,他们是如何的管理三、视频出示1、交警指挥交通2、让学生了解交通标志牌的重要。
四、总结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的学习收获。
第五课校园示意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看示意图,会用示意图,并懂得自己制作校园示意图。
2、培养学生的综合时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学重点:自己动手绘制出自己熟悉的环境的简单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组织谈话: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贡献二、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28页上面的校园示意图简单的校园示意图上,都会将各场所的名称直接标图上2、出示教材28页上面的校园示意图请同学们再看一张校园示意图,这张示意图又有什么特点呢?师:考考同学们,能告诉我去篮球场怎么走吗?3、教师小结:示意图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更方便的熟悉、了解一个地区,顺利地达到目的地。
4、创设情景同桌之间或一个人完成校园示意图。
、5、展示、总结学生画出的校园示意图相信有了同学们的这些示意图,一定能让这些老师很快熟悉了解我们学校的校园分布情况。
6、自主介绍能为下面的老师介绍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园分布情况吗?三、总结收获第六节交通向导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向导。
2、了解常见交通向导的特点,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谈话: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一)观察图片(课件)1、课件播放结合图片说出了解。
2、你知道交通向导的作用吗?交通便利,方便出行等3、学生讨论、汇报(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1、小组实验2、演示小组实验(2个)3、讨论汇报:观察到了什么?通过实验我发现了什么?方向与距离。
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交流收获。
生生评价,老师参与。
三、总结整理笔记第七课改变出玄机——形态改变法教学目标:1、通过改变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谈话:生活中那些物品需要变得更好。
二、新课教学1、瞭望台。
(1)学生看书:(2)引导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的物品需要有变化?2、学习“知识泉”看书中文字,讨论:(1)变化后分别起什么作用?(2)师生互动交流。
三、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创意宫”的作用。
师:这些变化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四、尝试体验,走进“体验屋”。
看书“体验屋”要求:说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独特的创意,有哪些不足,有什么改进措施?五、总结整理笔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第八课坚固的桥梁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桥梁的结构会影响桥梁的承重性。
2.通过学科整合,让学生不仅掌握技术而且要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与实践活动,桥梁的结构会影响桥梁的承重性。
教学难点: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体验成功与失败。
成功中收获经验,获得自信;失败中发现问题,积极改造,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
最终形成对自己作品给予客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每小组20根吸管,50根双尖牙签,不干胶纸若干,测试用法码。
教学过程:课前的环境渲染:课件播放哈尔滨具有代表性桥梁图片一、导入出示:上节课做的平板桥今天我们就来上节课制作的这个平板桥,使它更坚固。
(板书课题)二、新课1、发现哪些结构影响桥梁的承重比较50张纸搭建平板桥和50张搭建的拱形桥的承重量。
2、达成共识:猜测是正确的,拱形可以增加承重量。
教师介绍: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拱形结构只是众多增强承重能力结构中的一个,还有很多结构会增强承重能力使桥梁变得坚固。
下面播放一组桥梁图片,看看你是不是能发现它们?3、介绍桥梁图片师生交流发现桥梁基本结构。
三、总结:框架结构、加拉杆构成的三角形结构。
第九课超长桥梁教学目标:1、知道超级大桥的基本组成,大桥的承重力与桥的形状有关。
2、了解超级大桥的特点,知道超级大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超级大桥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谈话:自己了解的大桥。
二、新课(一)观察图片(课件)1、课件播放结合图片说出选址,那么这些桥梁都选择在那里建设?2、你知道超长桥梁的作用吗?交通便利,方便出行等3、学生讨论、汇报超长桥梁一般会由哪几部分组成?跨越部分、支撑部分(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1、最喜欢哪座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不想设计一座桥梁那?学生设计桥梁(小组合作)2、生生评价,老师参与。
三、总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