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术语的另类解释

合集下载

与会计有关的十个名词解释

与会计有关的十个名词解释

与会计有关的十个名词解释在企业运作和管理过程中,会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通过会计,企业能够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本文将解释与会计相关的十个专业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一、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种,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资产部分显示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则显示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

二、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另一种,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净利润。

通过利润表,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其收入来源、成本分布以及所获得的利润。

三、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是会计报表中的第三种,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现金运作情况的真实情况,使管理层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现金流的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

四、固定资产(Fixed Assets)固定资产是企业拥有并用于生产或经营活动的长期资产。

例如,建筑物、设备和机器等都被视为固定资产。

企业在报告固定资产时,通常会计算其折旧值和净值。

五、存货(Inventory)存货是企业为经营目的而购买或生产的产品和物料。

存货可以分为原材料、在制品和最终产品等不同类型。

通过精确记录和管理存货,企业能够避免过度购买或积压存货的情况,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六、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应收账款是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尚未收到的未付金额。

这是企业预期收入的一部分,但尚未流入现金账户。

通过管理应收账款,企业可以确保及时收款,维持流动资金的稳定性。

七、财务比率(Financial Ratios)财务比率是用于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绩效指标的工具。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和净利润率等。

会计专业基础所有专业名词的意思

会计专业基础所有专业名词的意思

会计专业基础所有专业名词的意思会计专业基础所有专业名词的意思00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关于会计专业的中文词汇

关于会计专业的中文词汇

关于会计专业的中文词汇一、资产类。

1. 库存现金(kù cún xiàn jīn):名词。

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限额,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

2. 银行存款(yín háng cún kuǎn):名词。

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 应收账款(yīng shōu zhàng kuǎn):名词。

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4. 原材料(yuán cái liào):名词。

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5. 固定资产(gù dìng zī chǎn):名词。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负债类。

1. 短期借款(duǎn qījiè kuǎn):名词。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2. 应付账款(yīng fù zhàng kuǎn):名词。

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3. 应付职工薪酬(yīng fù zhí gōng xīn chóu):名词。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4. 长期借款(cháng qījiè kuǎn):名词。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

三、所有者权益类。

1. 实收资本(shí shōu zī běn):名词。

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2. 资本公积(zī běn gōng jī):名词。

会计和统计类术语名词解释汇总

会计和统计类术语名词解释汇总

经济术语名词解释一、会计类科目名词解释(一)资产类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存款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和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固定资产的概念: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特征:第一,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像商品一样为了对外出售。

第二,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限期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1)不具有实物性;(2)具有可辨认性。

如:商标权,专利权等。

(二)负债类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分类:一、流动负债。

指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二、长期负债。

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的一个周期以上的债务。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人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通常是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应付账款:是指去也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于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会计名词解释大全

会计名词解释大全1. 会计 (Accounting): 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过程,用于决策、评估和监控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

2. 会计师 (Accountant): 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负责处理和管理财务数据,并生成财务报表。

3. 会计准则 (Accounting Standards): 规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准则和原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可比性和透明度。

4. 资产 (Assets): 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财产,可带给公司未来经济利益。

5. 负债 (Liabilities): 公司所欠他人的债务或义务,需要在未来偿还或履行。

6. 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公司所有者对其资产的权益,是公司净资产和所有欠他人的债务之差。

7. 收入 (Revenue): 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或收入,源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等。

8. 成本 (Cost): 公司为生产或销售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9. 费用 (Expense): 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力资源、办公设备维护、运输等。

10. 现金流量 (Cash Flow): 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记录,反映公司的现金状况和运营活动。

11. 财务报表 (Financial Statements): 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文件,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1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反映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报表,也称为损益表或结果表。

13.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反映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14. 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反映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用于评估公司的现金状况和运营活动。

15. 财务比率 (Financial Ratios): 使用财务数据计算的比率,用于评估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赢利能力和运营效率等。

会计专业考试的专业名词的解释

会计专业考试的专业名词的解释

会计专业考试的专业名词的解释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大学有关会计的名词解释

大学有关会计的名词解释

大学有关会计的名词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会计这门专业在大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门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和决策支持的学科,会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对数字和数据的解读能力。

在大学学习会计,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会计相关的专业术语,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会计术语的解释。

1. 资产(Assets)- 在会计中,资产是指企业所有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资产可以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并且在企业进行投资和业务运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负债(Liabilities)- 负债是企业对外的债务和责任,包括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负债反映了企业所欠他人的债务。

3.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对所有者的财务利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企业的累计利润。

4. 收入(Revenue)- 收入是指企业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货币和非货币的收益。

5. 成本(Cost)- 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或生产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运输费用等。

6. 费用(Expense)-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如租金、工资、水电费等。

7. 利润(Profit)- 利润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净收益,包括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

8.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9.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统计表,其中列出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0.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利润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业务所得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以及计算出的利润。

11.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记录,用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

财务专业术语及解释

财务专业术语及解释

财务专业术语及解释1. “资产”:资产呀,就好比你拥有的宝贝,像你的房子、车子、存款这些都是资产。

比如说,你有一套价值百万的房子,这就是你的重要资产啦!2. “负债”:负债呢,就像是你欠别人的东西。

比如你借了银行一笔钱还没还,这就是你的负债哟。

哎呀,要是负债太多可真让人发愁呢!3. “利润”:利润啊,简单说就是你赚的钱啦!比如说你开了个小店,扣除所有成本后剩下的钱就是利润呀,那可真是让人开心的收获呢!4. “成本”:成本就像是为了做成一件事要付出的代价。

好比你做个蛋糕,买材料花的钱就是成本咯。

要是成本太高,那可就得好好想想办法降低啦!5. “现金流”:现金流就如同人体的血液一样重要呢!比如你的公司每个月进账和出账的钱,能保证正常流动才好呢,不然不就像人缺血一样难受嘛!6. “折旧”:折旧呀,就像东西用久了会变旧一样。

比如公司的设备,每年价值都会减少一些,这就是折旧啦。

哎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呀!7. “摊销”:摊销呢,可以想象成把一个大的费用慢慢分出去。

比如说你买了个很贵的软件,不是一下子把费用全算在一个月,而是分几个月来算,这就是摊销呀,明白了吧?8. “投资”:投资就像是播种,把钱撒出去,希望能长出更多钱来。

比如你买了股票,这就是一种投资呀,要是涨了那可太棒啦!9.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就像是公司的成绩单一样。

它会清楚地告诉你公司的财务状况,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等等。

哇塞,这可太重要了吧!10. “预算”:预算就像给自己定个花钱的计划。

比如你这个月打算花多少钱买衣服,这就是你的预算呀。

要是超了预算,那可得好好反思一下咯!我的观点结论:这些财务专业术语其实并不难理解,只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就很容易搞清楚啦。

了解它们对于我们管理自己的财务或者经营公司都非常有帮助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专业术语的另类解释
用大白话解释会计术语
⒈凭证是连接经营交易信息和会计账簿信息的桥梁,桥断了,路就不通了。

⒉对方科目是会计行当对爱人与对象的专用称呼语。

⒊权责发生制是恶意者掩饰经营劣迹的粉底霜。

⒋收付实现制是正义者揭露经营恶果的杀手锏。

⒌折旧是把过去花的钱让别人现在掏腰包给你补上,如果售价小于支出或者现金流入太慢,那就补不上了。

⒍业务招待费是藏污纳垢之地,送给别人的、招待自己的全都装了进去!
⒎应付工资是劳方与资方的润滑剂,用好了,公司哧溜往前跑哇。

⒏销售是从库存商品到主营业务收入的惊险一跳,这一跳或许跃上巅峰一览众山小;或许跌入深渊一蹶不振。

⒐应交税金虽然是义务,但是也应该让那些整天吭吭哧哧经营公司的劳苦大众们知道,地方官员们用税金都干了些什么花花绿绿的事情。

⒑亏损是把自己的钱拱手让给别人,人家不领情,还笑你是傻冒。

⒒利润表是糊弄人的,现金流量表才是对公司赚钱与否的透视与盘点。

⒓财务总监是那个在监事会闭会期间,站出来维护全体东家利益的人。

⒔出纳是公司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管钱的总管家,老总管钱徒有虚名。

⒕财务管理是那种愁眉苦脸四处往回扒钱,斤斤计较控制别人花钱的工作。

⒖会计核算是那种爬在电脑桌前把别人扒拉来的钱和别人花出去的钱都得给东家一分一毫记录清楚的工作。

这份工作每逢法定节日,必定加班,令人敬佩。

⒗财务杠杆是用来研究借多少钱配合东家多少资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工具。

⒘经营杠杆是用来琢磨咋样挖掘产销潜能、给东家赚取更多钞票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